20歲南下闖蕩,青田石雕在異鄉放光彩!——「石雕明星」麻雙鳴

2021-02-16 石視界

青田是華僑之鄉,

那裡的人天生就有一股闖勁。

100多年前,

青田石雕匠人就攜帶著自己的作品,

在世界各地闖出了「海外謀生」之路,

也使美麗的青田石雕工藝為世界人所認識!

20多年前,

青田有位石雕匠人就憑著僑鄉人的這股闖勁,

南下香港,最後在海南發展,

使青田石雕技藝在異鄉發揚光大!

他便是 「石雕明星」麻雙鳴

麻雙鳴,1977年出生於青田麻宅村。2018年,獲評「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麻雙鳴的「雕刻人生」始於11歲那年。

「當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了我堂叔,他當時已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石雕藝人.每次看到他出現在電視節目中,總覺得特神氣。」於是,麻雙鳴便主動找到堂叔的師父朱松唐學藝。

朱松唐沒有結婚,也沒有子嗣,把麻雙鳴像兒子一樣對待。不過好景不長,大約在麻雙鳴13歲那年,朱松唐就去世了,臨終也未交代徒弟的去處,麻雙鳴便想去堂叔麻成昌那裡繼續學藝。

▲盛世騰飛,麻雙鳴作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父親準備了一把椅子、兩條魚、一些大米,麻雙鳴用擔子挑著前往堂叔家行了拜師禮。「那幾年,吃在堂叔家,住在堂叔家,同時也要在堂叔家幹活。」麻雙鳴說。

極高的天賦加上苦練,麻雙鳴的雕刻技藝提高得很快。當時,有位外商到青田收集彌勒佛石雕,結果麻雙鳴的37件作品被選中,比當地一些雕刻名家入選的作品還多。一時間,「石雕神童」這個名號便在當地傳開。

14歲,他便開出自己的工作室,自立門戶,開始收徒弟了。

17歲,是麻雙鳴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那年,嵩山少林寺慕名而來,找麻雙鳴定製了300尊羅漢像,他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後來,香港一位富商去少林寺參觀,一下子被羅漢像精湛的雕功所折服,邀請他前往香港發展。

少年氣盛,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也真想出去看看!於是,20歲時,麻雙鳴便帶著石雕的理想和抱負前往香港了。

▲釣魚島之春,青田龍蛋石,麻雙鳴作

香港之行,大大開拓了他的眼界,他也逐漸在香港打開了青田石雕的市場。1997年,他在香港開辦了自己第一次面向世界華人的石雕展覽。這次展覽,他印象極為深刻。他說,「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是用行李車一車車拉過去的,一天最多的時候要拉78趟,每趟都排一個多小時隊」。

因其雕刻作品構思獨到、技藝精美,受到了不少國際友人的欣賞,並紛紛被香港社會名流購買收藏

2004年,麻雙鳴又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去海南三亞發展。這一決定給他的石雕生涯帶來了巨大的突破。

「老家的冬天很冷,手上的皮膚被凍得裂開,雕刻時的石頭粉末會鑽進這些裂縫裡,又疼又難看。」麻雙鳴說,海南的景色給他帶來了無限靈感,更重要的是,長夏無冬的氣候讓他有更多的創作時間。

在海南的10多年時間裡,麻雙鳴將青田石雕工藝發揚光大,推動了當地工藝文化的發展。他培養了數十名海南徒弟,讓青田石雕技藝在異鄉找到了傳承者;他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成立藝術品加工重點實驗室,深入研究海南石材雕刻技藝,挖掘開發本土工藝。

這個時期,

他也迎來了自己石雕生涯的高峰期

這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麻雙鳴的努力。他的身上有一股青田人的「犟勁」,只要認準的事,就會堅持不懈去做好。11歲學藝而「少年有成」,20歲南下而後在香港打開石雕之路,靠的都是這股勁。

他憑藉3件作品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其中,他的代表作《絲海物語》的創作過程

最能體現他的這種「犟勁」↓↓

▲絲海物語,雅安綠,麻雙鳴作

《絲海物語》採用雅安綠石雕刻而成。這塊原石,麻雙鳴一直放了七八年沒有動刀,他希望能雕出更好的作品,但是一直沒有好的方案。

最初,他雕了一幅山水圖,石頭上的300頭牛栩栩如生,但他對立意不是很滿意。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帶一路」:無論從顏色布局還是形狀,這塊石頭都跟構圖很吻合。

他決定用300多頭駱駝來表現絲路元素。但是若要修改的話,只能全部鑿掉重新刻,徒弟們都很不舍。麻雙鳴為了追求「完美」,最終還是毅然決定:「鑿掉!」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決心與毅力,最後呈現出來的作品一鳴驚人!整個場景恢弘壯闊,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雄渾景象。國大師評委用了「巧奪天工」四個字來形容它:這件作品表現手法獨特,雕刻技藝可謂巧奪天工。

其它參評作品↓↓

▲萬重山,泰順石,麻雙鳴作

▲野山菊,紫檀黃金耀,麻雙鳴作

從少年早成到南下香港,

再到如今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麻雙鳴在開拓自己藝術生涯的同時,

也將青田石雕技藝傳播到了大江南北!

這便是獨特的「僑鄉工匠」,

在行走中傳承千年工藝!

相關焦點

  • 視窗|浙江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12月6日在山口鎮舉辦的青田石雕文化節系列展——青田石印章精品展上拍攝的展品。以「石豔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於12月5日—7日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12月6日,觀眾在山口鎮參觀青田石雕文化節系列展——青田石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珍品展。本次文化節包含開幕式及在青田石雕小鎮山口鎮舉辦的《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精品展示會、「玩石周」石文化體驗活動等,全面展示青田石雕文化,面向世界講好青田石雕故事。
  • 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海內外嘉賓共賞名石 青田石雕小鎮產值達15億
    今年的青田石雕文化節,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工藝美術界、文藝界、收藏界代表,故宮博物院、西泠印社領導代表等300餘位嘉賓歡聚僑鄉青田,大家共賞名石風採,共話青田藝術。而在「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中,青田石雕藝人們敬大山、敬天地、敬工匠,充分展示青田石雕藝人對封門山的感恩之情,對工匠精神的傳承之心,以及對青田石雕藝術和石雕產業未來發展的美好期盼。科技賦能青田石雕產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是這次盛會的一大亮點。
  • 青田石雕節 擦亮僑鄉金名片
    石雕小鎮巧遇歸來客   隨心參觀故宮典藏的青田印章圖片展覽、盡興玩轉中國石雕小鎮的大小攤位、雲端圍觀高潮迭起的精品石雕拍賣會、現場聆聽石雕大師匠心傳承的《工匠精神·青田宣言》……從青田石雕博物館到甌南街道青田石文化創意街區,從山口鎮古色古香的清代宅院——林宅到青田石雕大師的母親山——封門山,一路走去,浸潤在濃鬱的石雕文化中,人們無不被對巧奪天工的青田石雕藝術所折服。
  • 青田石雕藝術家倪東方:石就是我命中魂
    青田石雕藝術家倪東方93歲的青田石雕藝術家倪東方用一生體悟青田石雕的奧妙。青田石雕因材施藝、依色取俏、依勢造型、多層次鏤雕,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 青田石雕富陽博物館展 抗疫石雕作品《痕》亮相 芝田石雅雲上富春
    展會由杭州市富陽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中心主辦,富陽博物館和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2020年5月28日上午,芝田石雅雲上富春——青田石雕富陽博物館展,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博物館正式開幕。展會由杭州市富陽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中心主辦,富陽博物館和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 石雕之鄉、華僑之鄉、青田巽塔
    青田歷史悠久,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也是中國房價第一縣,中國金融十強縣,外匯第一縣,人均存款第一縣。青田石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1899年巴黎賽會、1905年比利時賽會、1915年美國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獲獎。宣統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銀牌獎。青田石它溫潤如玉,卻有比玉更豐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紋。自然界幾乎把所有的顏色都印染在青田石裡面,使它呈現出青、白、黃、紅、棕、紫、綠、藍、黑、花等絢麗的色彩。
  • 麗水青田石雕產業全「鏈」復產活力足
    原標題:青田石雕產業全「鏈」復產活力足 日前,在麗水青田山口鎮浙江皓翔礦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各個車間,進行葉蠟石的粗加工、深加工以及包裝,爭取儘早完成公司新接的一批訂單。 「復工才14天,我們就把失去的時間搶了回來,把溜走的產能奪回來了。」公司董事長陳雄春說,剛接的訂單總量有一千多噸,有內銷也有出口。
  • 「再出發」九人攝影聯展之:徐旭芬《青田石雕工具》
    青田石雕文化歷史悠久,作品以多層次鏤雕技術稱絕。
  • 石雕 |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
    青田石雕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幹縣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證。青田石雕多次在國際博覽會上得金獎、銀獎,贏得極高的聲譽,新中國成立後,又多次被黨和國家入選作國禮贈送外國元首。1992年國家郵電部專門發行了四枚石雕特種郵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別被國務院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石雕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
  • 參觀藏友收藏的各種奇石石雕,知道中國石雕種類繁多,先觀賞藏品
    名稱 :文房茶室山子擺件 材料:精品青田老封門藍星 尺寸 :49.7/20.1/60.2mm37.4克 紅木底座尺寸74.344.229.6mm 描述 該作品質地細膩 色澤溫潤純厚 原石取純有天然紋理 質地一流 手工雕刻 手機拍攝有一定色差 山子擱置 文房、茶席精緻雅石擺件 古色古香意境好!
  • 石雕名鎮--河西
    通海石雕石刻產業於1999年昆明舉辦的世博園享有盛名,石雕石刻產業效益更加顯著。被譽為石雕之鄉的解家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置身於解家營,富有傳奇色彩的石雕文物隨處可見。這裡不僅有著被人傳頌讚美的麒麟古碑,遍布全村各處的石獅、神框雕刻,還有著一群能工巧匠,石雕藝人。
  • 供應石燈,石雕燈,石雕禪燈,石燈籠,石雕雪見園林石雕
    供應石燈,石雕燈,石雕禪燈,石燈籠,石雕雪見園林石雕     「一燈能除千年暗,
  • 佛像石雕石雕七福神
    石雕七福神-凱巖石業石雕七福神-凱巖石業石雕七福神分別有大黑天、惠比須、毗沙門天、辯財天、福祿壽、壽老人、布袋和尚七神。此外有福祿壽和壽老人是同神異名之說,故把吉祥天也放入七福神之列。石雕七福神-凱巖石業石雕大黑天是開運招福之神,能驅除惡神,保人平安,其形象為頭戴黑巾、肩背布袋、手持木槌、腳踏米袋。
  • 動物石雕 公園草坪石雕鹿 長頸鹿石雕塑 梅花石雕鹿
    石雕鹿是動物石雕中比較常見的石雕之一,通常在城市中、學校中、園林中、都能常見到石雕鹿。石雕鹿不只是一種裝飾物,更是美好象徵的一種標誌。石雕鹿-凱巖石業石雕鹿-凱巖石業石雕鹿-凱巖石業石雕鹿大多生活在森林中,以樹芽和樹葉為食。鹿有獨特的角、光滑的皮膚、美麗斑紋,還有細長強健的四肢,天性仁慈、柔美和內斂,都使得它成了美麗的化身。
  • 供石鼎,石雕香爐天公爐,寶瓶石雕禮器,石雕鼎,寶鼎,財鼎等園林風水石雕
  • 石雕關羽大型石雕關公寺廟石雕伽藍菩薩佛像雕刻
    石雕關羽,也叫石雕關公。石雕關羽是三國著名將領,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石雕關公-凱巖石業石雕關公-凱巖石業石雕關公是中華民族的人倫典範,和道德楷模,被儒家稱為「武聖」,道家尊稱「帝君」,佛教奉為「伽藍菩薩」,商界奉為「武財神」,民間尊為「萬能之神」。
  • 一石名動天下 僑鄉青田依打造文化名城
    石雕之鄉:致力打造石雕金名片   青田石與福州壽山石、昌化雞血石、內蒙古巴林石並稱「中國四大名石」,青田也被稱為「因一塊石頭而名動天下」。而以青田石為基礎的青田石雕也是源遠流長、譽滿中外。  青田石雕歷史由來已久,據考證,早在6000年前的「菘澤文化」時期,以青田石雕制的石雕飾品就已被世人認可並收藏。
  • 石雕貔貅 石雕天祿 石雕闢邪 石雕獨角獸 石雕角端 石雕避邪驅兇,招財納寶瑞獸
    石雕貔貅 石雕天祿 石雕闢邪 石雕獨角獸 石雕發財瑞獸 石雕角端 石雕避邪驅兇,招財納寶瑞獸
  • 福建佛像石雕底座石雕蓮花座須彌座
    石雕蓮花,石雕蓮花座又稱蓮臺、華座。是佛像臺座中最為普遍和常見的一種,又石雕成蓮花形狀,栩栩如生,花瓣形態飽滿,有盛開的也有含苞的臺座,佛像大多盤腿坐於蓮花座中,或者站立在蓮花座上,是佛教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蓮花在佛教中有也有著聖潔的意思。
  • 惠安石雕的代表人物
    歷史上石雕名師多出自惠安崇武,又以蔣姓居多,其後人也多繼承祖業。本世紀初在臺灣還流傳著「無蔣不成場」之說。現在各地看到的清代中期自20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石雕名作,多數由崇武五峰村峰前村蔣姓雕匠藝人主持創作的。由於惠安雕匠藝人成名後,並不固守本地,常常身懷絕技,遠赴他鄉甚至海外創業,因此,對他們的傳承譜系的研究整理上難盡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