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雕節 擦亮僑鄉金名片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青田石雕節 擦亮僑鄉金名片(僑界關注)

  圖為賈曉月和馬可·盧索和奇羅·埃思博思多在看石雕展覽。

  本報記者 賈平凡攝

  「非凡匠心」鬆露蘑菇湯、「金玉良緣」田魚撈飯、「封門三彩」青田蹄膀、「綠水青山」白灼時蔬……您能想像一頓飯全被做成精美的石頭模樣嗎?「百鳥朝鳳」「石門問景」「石艷天下」,欣賞過這三道別出心裁石雕冷菜擺盤的食客,您一定會對青田的三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和石雕之鄉)文化難以忘懷。

  有石美如玉,青田天下雄﹔因材施雕琢,人巧奪天工。12月5日至7日,以「石艷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石雕文化節在青田舉辦。今年的石雕文化節分為「匠心無邊、雕刻世界、玩石傾心、石艷雲端」四個篇章,包含開幕式、《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精品展示會、「玩石周」石文化體驗活動等10項主要活動。短短3天時間,這場每兩年舉辦一屆的石雕文化節上,豐富多彩的展演活動讓觀者大呼「過癮」「開眼」!

  逛展!石雕小鎮巧遇歸來客

  隨心參觀故宮典藏的青田印章圖片展覽、盡興玩轉中國石雕小鎮的大小攤位、雲端圍觀高潮迭起的精品石雕拍賣會、現場聆聽石雕大師匠心傳承的《工匠精神·青田宣言》……從青田石雕博物館到甌南街道青田石文化創意街區,從山口鎮古色古香的清代宅院——林宅到青田石雕大師的母親山——封門山,一路走去,浸潤在濃鬱的石雕文化中,人們無不被對巧奪天工的青田石雕藝術所折服。

  12月6日,在「中國石雕小鎮」青田縣山口鎮,記者「逮到」正在逛「玩石周」攤位的兩位青田籍僑領——義大利青田同鄉總會會長徐孟聖和西班牙南部華人華僑協會會長李鬆林。受疫情影響,兩位僑領近一年時間都待在家鄉,也因此有機會第一次與石雕文化節「親密接觸」。

  「現場參加石雕文化節,感受很不一樣。」李鬆林表示,「以前在海外,我也看到過不少青田石雕。每年回青田,我都會買些小石雕和印章作品,送給外國友人,但對青田石雕的匠心工藝感受沒有這麼深。這次我親眼看到各種各樣做工精細、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親耳聆聽了來自故宮等文化部門的專家從歷史和專業的角度講解如何鑒賞青田石雕,收獲很大。」

  不過,徐孟聖不是第一次接觸青田石雕展覽。2015年,米蘭世博會在義大利舉辦期間,徐孟聖和其他旅居歐洲各國的青田籍僑領共同努力,把青田石雕陳列在米蘭世博會的展館裡。世界各國參觀者在青田石雕前駐足、拍照、詢問、贊嘆的表情和話語,都被徐孟聖盡收眼底、銘記於心。

  旅居海外近30年,徐孟聖對青田石雕有著別樣的情感。「青田300餘年的華僑史與石雕密不可分。從最早一批青田華僑開始,一代又一代青田華僑前赴後繼帶著石雕出國打拼。青田石雕是早期青田華僑在海外謀生的重要手段。青田『九山九水半分田』的自然稟賦造就了青田人的獨特品格,蘊含山的厚重、水的柔韌和石的堅強。正是這種品格,讓青田人走遍世界,紮根海外,闖出一片天地。」

  作為一名資深石雕收藏家,深圳東方國石館館長管愛軍認為,「此次石雕文化節最大的特色和亮點是,石雕大師、收藏家、經營者都把自己的精品展示出來,讓大家大飽眼福。山口鎮整齊排列的石雕攤位,也是一道很美的風景,吸引了很多遊客、僑胞和本地人的關注。這是以前沒有的。」

  收藏!石雕珍品幸得守護者

  「這個鏤空工藝是怎麼完成的?好想一睹為快!太神奇了!」12月6日,在第八屆石雕文化節開幕式會場外的大廳裡,義大利盧索浮雕公司董事長馬可·盧索和義大利浮雕協會前會長、義大利盧索浮雕公司首席工匠大師奇羅·埃思博思多,駐足在一件古樸華美的石雕作品前,不時用義大利語向中意國際藝術文化協會會長賈曉月低聲驚嘆道。

  「這是我們的祖輩用刻刀一刀刀刻出來的,就像用毛筆寫字一樣。」賈曉月耐心用義大利語解釋道。

  這件令兩位國際友人嘆為觀止的石雕珍品,名為《四季平安》,整體器型為一具古瓶,以鏤雕技藝為主,圓雕刻線並用,層層疊疊,規整繁復,極盡巧工之能事,彰顯器物之華光。瓶蓋部分用封門金玉凍俏色巧雕而成,上面刻著富貴牡丹和開屏孔雀,孔雀的彩冠尾羽清晰可辨﹔古瓶側面有一對圓環,一對鸚鵡嘴銜著瓶口﹔瓶身雕琢了花瓣窗格,兩兩相對,4面分刻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窗格內3層鏤空層層精密嵌套,構造嚴絲合縫,窗格邊上還精雕細琢蝙蝠雅飾﹔底座與瓶身的交界處精心設計了3隻和平鴿,穩穩託舉起圓球狀的瓶身。

  「這件珍品飽含雕刻家對世界和平和四季平安的樸素祈願,展現了雕刻家不同尋常的格局和胸懷。」作為這件石雕珍品的擁有者,管愛軍笑稱,自己與《四季平安》的結緣是「撿漏」。

  2012年,管愛軍接到在比利時開餐館的親戚發來的微信——幾張在當地拍賣行看到的石雕作品《四季平安》的照片。從事石雕行業10餘年的管愛軍馬上意識到,這是一件青田石雕珍品。接到微信的第三天,管愛軍就飛往比利時,把這件石雕作品「拍」了回來。

  「無論這是哪個時代的作品,都代表了我們青田石雕至高的藝術水平。」因拍賣時無人競價,管愛軍以標底價1.5萬歐元(折合13萬元人民幣)抱得寶貝歸。

  8年來,《四季平安》接受了無數拍賣行和收藏家的鑒定,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獲得業界高度評價。管愛軍表示,這次帶《四季平安》回家,正是希望能藉助石雕文化節的契機,向世人展示青田石雕的高超技藝,進一步弘揚青田石雕文化。

  除了《四季平安》,管愛軍的深圳東方國石館還陳列著自己通過各種渠道收藏的10餘件材質和工藝都相對簡單粗糙的石雕作品。「這些是早期華僑出國謀生時帶去的石雕作品,最早的一件作品是清中期的。雖然是比較粗糙的普及品,卻是青田華僑歷史的一部分,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為現在和後世的中華兒女了解青田華僑如何走向海外和在海外謀生提供了重要實物。」

  創新!石雕產業喜迎機遇期

  「刀走凌雲志,字形流雲姿」,青田石雕已有數千年歷史,享有「印石之祖」和「在石頭上繡花」的美譽。疫情之下,穿越前世今生的青田石雕,如何在未來迸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步入山口鎮韻石閣,「傳承創新·浪漫傾心」青田石雕新銳作品專題展覽讓人眼前一亮。《秦磚漢瓦》《鋤留香》《窗外》《草間偷活》等系列作品把當代藝術和傳統石雕相融合,突破了材料的限制,通過文化創意思維讓青田石雕與時尚嫁接,讓青田石雕有了青春面孔,也為青田石雕產業發展探索出新路徑。現場,各具特色的石雕作品吸引了來自各地的石雕愛好者們前來參觀。來自上海的陳先生對參展的一件作品「一見鐘情」,當場就收藏了。

  科技也為青田石雕產業騰飛插上翅膀。在山口鎮一家名為「AI賦能,智能藝術匯聚方寸之間」的石雕店裡,一群人正聚精會神圍觀一個人工智慧雕刻機器人工作:機器人的手臂裡,一根細如針尖的鑽頭正在對一枚方章進行篆刻。僅僅7分鐘,做工平整均勻的方章篆刻便完工了。而這樣一枚方章,如果由一名技法嫻熟的石雕工匠手工篆刻,需要幾個小時。

  在賈曉月的青田喬貝拉義大利首飾專營店,盧索浮雕公司首席工匠大師奇羅嘗試運用青田石進行創作。奇羅表示,青田石雕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而且青田石質地溫潤,色彩斑斕,相比義大利的浮雕材料也有更多的可塑性。

  「未來,要把石雕文化和華僑文化更好地結合起來,推動石雕文化『走出去』。」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中心副主任夏雲方表示,這次的石雕節對於推動整個石雕產業的發展意義非凡,相信石雕節過後,整個行業會迎來新一波的「回暖」,特別是這次石雕節上主題活動涉及到的一些新元素,非常有新意,比如《故宮博物院藏青田石》一書的出版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等,為我們青田石雕賦能鑄魂。這些都是今後青田石雕發展的新方向。

(責編:蔣波、劉穎穎)

相關焦點

  • 視窗|浙江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12月6日在山口鎮舉辦的青田石雕文化節系列展——青田石印章精品展上拍攝的展品。以「石豔天下·雕刻世界」為主題的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於12月5日—7日在浙江省青田縣舉辦。12月6日,觀眾在山口鎮參觀青田石雕文化節系列展——青田石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珍品展。本次文化節包含開幕式及在青田石雕小鎮山口鎮舉辦的《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精品展示會、「玩石周」石文化體驗活動等,全面展示青田石雕文化,面向世界講好青田石雕故事。
  • 青田舉辦石雕文化節 海內外嘉賓共賞名石 青田石雕小鎮產值達15億
    今年的青田石雕文化節,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工藝美術界、文藝界、收藏界代表,故宮博物院、西泠印社領導代表等300餘位嘉賓歡聚僑鄉青田,大家共賞名石風採,共話青田藝術。而在「青田封門山·致敬匠心」主題活動中,青田石雕藝人們敬大山、敬天地、敬工匠,充分展示青田石雕藝人對封門山的感恩之情,對工匠精神的傳承之心,以及對青田石雕藝術和石雕產業未來發展的美好期盼。科技賦能青田石雕產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是這次盛會的一大亮點。
  • 石雕之鄉、華僑之鄉、青田巽塔
    青田歷史悠久,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也是中國房價第一縣,中國金融十強縣,外匯第一縣,人均存款第一縣。青田石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1899年巴黎賽會、1905年比利時賽會、1915年美國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獲獎。宣統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銀牌獎。青田石它溫潤如玉,卻有比玉更豐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紋。自然界幾乎把所有的顏色都印染在青田石裡面,使它呈現出青、白、黃、紅、棕、紫、綠、藍、黑、花等絢麗的色彩。
  • 青田石雕藝術家倪東方:石就是我命中魂
    青田石雕藝術家倪東方93歲的青田石雕藝術家倪東方用一生體悟青田石雕的奧妙。青田石雕因材施藝、依色取俏、依勢造型、多層次鏤雕,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 青田石雕富陽博物館展 抗疫石雕作品《痕》亮相 芝田石雅雲上富春
    展會由杭州市富陽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中心主辦,富陽博物館和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2020年5月28日上午,芝田石雅雲上富春——青田石雕富陽博物館展,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博物館正式開幕。展會由杭州市富陽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青田縣石雕產業保護和發展中心主辦,富陽博物館和青田政通石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 20歲南下闖蕩,青田石雕在異鄉放光彩!——「石雕明星」麻雙鳴
    青田是華僑之鄉,那裡的人天生就有一股闖勁。100多年前,青田石雕匠人就攜帶著自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闖出了「海外謀生」之路,也使美麗的青田石雕工藝為世界人所認識!20多年前,青田有位石雕匠人就憑著僑鄉人的這股闖勁,南下香港,最後在海南發展,使青田石雕技藝在異鄉發揚光大!他便是 「石雕明星」麻雙鳴麻雙鳴,1977年出生於青田麻宅村。2018年,獲評「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 麗水青田石雕產業全「鏈」復產活力足
    原標題:青田石雕產業全「鏈」復產活力足 日前,在麗水青田山口鎮浙江皓翔礦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各個車間,進行葉蠟石的粗加工、深加工以及包裝,爭取儘早完成公司新接的一批訂單。 「復工才14天,我們就把失去的時間搶了回來,把溜走的產能奪回來了。」公司董事長陳雄春說,剛接的訂單總量有一千多噸,有內銷也有出口。
  • 一石名動天下 僑鄉青田依打造文化名城
    石雕之鄉:致力打造石雕金名片   青田石與福州壽山石、昌化雞血石、內蒙古巴林石並稱「中國四大名石」,青田也被稱為「因一塊石頭而名動天下」。而以青田石為基礎的青田石雕也是源遠流長、譽滿中外。  青田石雕歷史由來已久,據考證,早在6000年前的「菘澤文化」時期,以青田石雕制的石雕飾品就已被世人認可並收藏。
  • 以棋為媒,擦亮嵊州圍棋之鄉金名片
    圍棋一直是嵊州的金名片。王中王圍棋爭霸賽以棋為媒,擦亮了嵊州圍棋之鄉金名片,展現了實力嵊州、品質嵊州、魅力嵊州的建設成果,將進一步促進嵊州經濟、文化、旅遊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持續提高嵊州的知名度、美譽度。
  • 「再出發」九人攝影聯展之:徐旭芬《青田石雕工具》
    青田石雕文化歷史悠久,作品以多層次鏤雕技術稱絕。
  • 令中國書法刻字界刮目相看的「青田現象」!青田「三代」人書刻傳奇
    距第八屆青田石雕文化節開幕還有在青田有一個群體在各種刻字展中脫穎而出令中國書法刻字界刮目相看被稱為「青田現象」他們的作品是青田對外宣傳的又一張金名片它就是青田書刻↓↓↓▲湯葉勇《在青田,有一個群體在各種刻字展中脫穎而出,令中國書法刻字界刮目相看,被稱為「青田現象」。刻字整體風格以大氣、厚重、粗獷為特色,兼容南北文化之長、融匯古今文化之氣,廣納東西文化之象,目前在浙江乃至全國均屬一流,又被稱之為「青田書刻」。這是青田繼石雕、竹核雕後對外宣傳的又一金名片。
  • 湖州:吳興擦亮沈家本法治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吳興擦亮沈家本法治文化「金名片」   第二屆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湖州舉行,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法治文化的傳承弘揚。研討會期間,專家學者們還前往湖州吳興區妙西鎮,在新落成的沈家本歷史文化園參加市沈家本研究院成立儀式和沈家本詩集發布會等活動。
  • 石雕 |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
    青田石雕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幹縣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證。青田石雕多次在國際博覽會上得金獎、銀獎,贏得極高的聲譽,新中國成立後,又多次被黨和國家入選作國禮贈送外國元首。1992年國家郵電部專門發行了四枚石雕特種郵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別被國務院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石雕藝術之鄉"和"中國石雕之鄉"。
  • 我眼中的青田石
    喜悅清初周亮工在所撰的《賴古堂別集印人傳》裡,有一段關於青田石用途的記載,稱「金陵人類以凍石(青田)作花枝葉及小蟲,嬉為婦人飾,即買石者亦充此等用。」這段記錄明季故事的文字很有價值。一、說明青田石中的凍石,在明季已得到廣泛的開採和應用。
  • 【青田石·中國印】如何欣賞印石篆刻作品 還有第六屆青田石雕文化節"青田印石杯"篆刻作品欣賞
    值此第六屆青田石雕文化節之際,為弘揚我縣印石文化,提高篆刻藝術影響力,現將麗水市首屆「青田印石杯」篆刻作品在網上展出,進一步領會「青田石·中國印」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來源:青田文聯公眾號
  • 擦亮閱讀「金名片」 「書香」街道正養成
    該街道宣傳委員林輝表示,今年以來,街道致力於打造「書香」氛圍,通過擦亮兩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及「網紅」書店、書吧等閱讀「金名片」,豐富讀書會、讀書沙龍等活動載體,掀起了一陣全民閱讀的風尚。「網紅」書店裡 書友忙「打卡」
  • 依託地標品牌效應 武義擦亮農業「金名片」
    武義掌握鐵皮石斛行業話語權金名片 作為武義縣地理標誌農產品,「武陽春雨」已成為武義的一張金名片。宣蓮走「農業+旅遊」新路金名片 作為武義縣地理標誌農產品,很多嘗過武義桐琴蜜梨的人都嘖嘖稱讚。
  • 千年大運河擦亮「金名片」
    現如今,「匯文明活水,促區域協調」的大運河正逐漸成為宣傳國家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金名片」。自然的河——綠色生態環帶「你能想像嗎?之前那裡其實就是個垃圾場。」走進林水相依的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尹希寶向河岸邊二號碼頭的方向指去。「那會兒,岸坡上全是垃圾,坡下是一人來高的蒿草,散發的臭味兒恨不得能頂風飄十裡。」
  • 資訊|2018首屆青田印石杯全國篆刻大賽作品展即將亮相
    2018首屆青田印石杯全國篆刻大賽獲獎作品及入展作品將於第七屆青田石雕文節(2018年12月12日---16日)期間在甌南街道朝陽小區石雕展廳集中亮相。,使得青田印石文化迎來的新起點,踏上中國篆刻藝術的新徵程,展現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新局面。
  • 擦亮清水的九張名片!請收下
    擦亮「軒轅故裡—祖脈文化」、「 溫泉之鄉—湯浴文化」、「非子封邑—先秦文化」、「宋金墓群—宋金文化」、「清山秀水—生態文化」五大文化品牌,努力把清水建成一方尋根祭祖聖地、一方旅遊熱土、一座美麗花城。擦亮清水的九張名片大美清水名片之一:軒轅谷軒轅谷位於天水市清水縣山門鎮白河村,為軒轅黃帝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