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瘤多見於神經細胞,且常發病於顱內,症狀表現多,別亂用藥

2020-12-16 心血管胡主任

導語:膠質瘤的病因還不是很清楚,但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電離輻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根據惡性程度,WHO對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分類將神經膠質瘤分為I-IV級,I和II級為低度神經膠質瘤,III和IV級為高度神經膠質瘤。

根據不同的細胞類型,神經膠質瘤可分為星形膠質細胞瘤,少突膠質細胞瘤,室管膜細胞瘤和髓母細胞瘤。不同類型的神經膠質瘤的治療和預後不同,但是由於它們大多數是惡性腫瘤,因此總體預後較差。

01膠質瘤的臨床分類有哪些?不少人還不知道,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

1、基於風險和預後的分類

WHO對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分類將神經膠質瘤分為I-IV級。對於I和II級星形膠質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它們統稱為低密度神經膠質瘤,對於III和IV級星形膠質細胞瘤,少突膠質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統稱為高級神經膠質瘤。由於許多神經膠質瘤包含不同的腫瘤細胞,具有混合少突膠質細胞瘤的神經膠質瘤變成混合神經膠質瘤。

2、根據腫瘤的生物學特性進行分類

腫瘤無明顯邊界,廣泛浸潤周圍組織。腫瘤細胞表現出間變性特徵:星形細胞瘤,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和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02膠質瘤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可能很常見,生活中也要留意

1、遺傳因素

患有遺傳性疾病(例如結節性硬化症和神經纖維瘤病(I型))的患者更容易患神經膠質瘤。

2、電離輻射:長期暴露於高劑量的電離輻射中目前是神經膠質瘤的獨立危險因素,對於經常暴露在輻射環境下的你,一定做好及時的檢查和預防,這樣才能夠很好地避免疾病的發生。

3、病毒感染:神經膠質瘤的發生可能與巨噬細胞病毒等感染有關,如果自己周圍有病毒感染的環境,希望你能夠儘快地遠離,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的身體可能會感染多種疾病。

4、年齡因素:某些類型的神經膠質瘤更有可能在某些年齡出現,例如老年人更容易發展成膠質母細胞瘤。

03膠質瘤的症狀表現有哪些?下面的幾點要注意,希望你沒有

(一)總述

由神經膠質瘤引起的症狀通常與腫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長速率有關。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顱內壓增高,神經功能缺損和癲癇發作。患者通常會有頭痛,噁心和嘔吐,癲癇發作和視力下降。神經膠質瘤的不同類型和位置會導致不同的症狀。

(二)典型症狀

1、顱內壓升高的症狀

(1)頭痛通常表現為清晨醒來,排便時咳嗽和症狀加重,嘔吐後暫時緩解。

(2)噁心和嘔吐主要在清晨開始

(3)視盤水腫可導致視力下降視野缺損

2、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

它是由腫瘤對顱神經的直接刺激,壓縮和破壞引起的,例如四肢無力,言語障礙,視野變化,聽力下降等。位於小腦的腫瘤也會引起共濟失調

3、癲癇病:患者也可能在疾病的早期發作。

三)伴隨症狀

患者還可能遭遇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易怒,身體虛弱,語言障礙和視力障礙。

(四)疾病進展

1、在此基礎上,頭痛可間歇性加重。

2、一些神經膠質瘤患者可能出現偏癱,失語和偏盲等症狀。

3、意識改變的症狀,例如煩躁,嗜睡等。

五)併發症

當腫瘤繼續生長,導致顱內壓持續升高至200mmH2O以上時,將引起腦疝。另外,該疾病還可以引起併發症,例如顱內壓升高,腦水腫和癲癇。

04可能你現在還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患病了,那就及時地去檢查吧,下面的方法教給你

(一)預期檢查

在醫生詢問了病史之後,他將首先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異常體徵。隨後,可能會建議進行X射線檢查,頭部CT,MRI和其他影像學檢查,並且可以使用PET,SPECT和其他檢查進一步了解病情和鑑別診斷,但是需要進行組織活檢以確認診斷。如果您來看癲癇發作的醫生,可能需要腦電圖以認診斷

(二)實驗室檢查

由於神經膠質瘤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因此可能有必要在手術前進行常規檢查,例如血液,尿液,糞便,生化和凝血等,以評估患者的基本狀況和手術耐受性。在放療和化療期間還需要定期監測

(三)影像學檢查

1、腦部X光平片

它可以反映顱骨累積的顱骨組織病理變化,但在診斷中價值有限。

2、頭顱CT

CT密度的高解析度有助於理解腫瘤及其鄰居之間的解剖關係。普通掃描和增強型CT的比較可以了解腫瘤的血液供應以及對血腦屏障的損害。

3、頭部核磁共振

它具有出色的區分軟組織的能力。正常和增強MRI的對比可以區分腫瘤和非腫瘤組織,並顯示出腫瘤內部與周圍結構之間的關係,但是在準確評估腫瘤的實際大小和範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上述不足。

4、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

PET和SPECT可用於診斷早期腦部腫瘤。 PET和CT的結合可以準確顯示腫瘤的位置,大小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有助於區分腫瘤復發和放射壞死

(四)病理檢查

儘管成像技術展迅速,但最終的診斷仍需通過腫瘤切除或活檢來明確,以獲取用於病理診斷的標本。一些分子生物學標記對於確定分子亞型以及進行個性化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五)其他檢查

1、腦電圖檢查:對於以癲癇為首發症狀的患者,可以使用腦電圖檢查來確診。

2、腰穿:它通常僅用於鑑別診斷。對於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和位於後顱窩的腫瘤患者,應謹慎使用。

結語:膠質瘤多見於神經細胞,且常發病於顱內,症狀表現多,別亂用藥。我們平時的頭疼頭暈的症狀,有可能就是這種病症引起的,有時候我們身體的一些常見表現的背後,可能是更大的病症在作怪,這就需要我們多留意了!

相關焦點

  • 四旬女子頭痛嘔吐竟是顱內巨大膠質瘤
    該腦區常見腫瘤為膠質瘤和腦膜瘤,另外轉移瘤等亦常在此部位發生。  顳葉腫瘤的常見症狀包括:  1.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這是顳葉腫瘤最早且最常見的症狀,是由於腫瘤壓迫大腦顳葉部位組織,引起顱內高壓所致。  2.視野改變:這也是顳葉腫瘤早期症狀之一,可據此判斷腫瘤位置。
  • 「通經化濁消瘤」腦膠質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這個症狀最常見!
    膠質瘤屬於常見的顱內腫瘤,在兒童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腦膠質瘤病例中90%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臨床表現主要為頭痛、噁心、嘔吐及視力障礙等。其他還可有癲癇、眩暈、外展神經麻痺及行為和性格改變等等。腦膠質瘤的症狀進展與腫瘤的部位、惡性程度、生長速度及患者年齡有關。
  • 腦腫瘤的9個症狀必須引起注意!
    腦內腫瘤:常見的腦內腫瘤原生於腦實質的膠質瘤、淋巴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腦轉移瘤),大多數屬惡性腫瘤。惡性腦腫瘤生長較快,無包膜,界限不明顯,呈浸潤性生長,破壞腦組織。腦膠質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6%,惡性腦膠質瘤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可影響任何年齡的任何人,且預後極差。
  • 腦瘤膠質瘤早期主要症狀有哪些?
    腦瘤膠質瘤早期主要症狀有哪些?腦瘤膠質瘤又稱腦部膠質腫瘤,產生的臨床症狀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的,它生長的位置不同以及速度不同,大小不同,都決定了相應的不同的臨床症狀。
  • 膽結石發病種類多,別盲目用藥,女性發病率較高,且症狀比較明顯
    膽石症的臨床表現為膽絞痛,黃疸和右上腹發燒為三大主要症狀。這種疼痛通常發生在晚上,飽餐後或吃高脂食物之後。疼痛會擴散到右肩或右肩骨。通常,婦女比男子多,其中大多數是40歲左右的成年人,在兒童中少見。膽囊結石的典型症狀是膽絞痛,僅發生在少數患者中出現過,其表現為:(1)膽絞痛典型的發作是吃飽飯,吃油膩食物或睡覺後身體位置發生變化,疼痛的部位在右上腹部,在產生疼痛感覺的時候,一般很難忍受,症狀比較明顯,希望大家多注意。
  • 肝血管瘤的症狀表現 肝血管瘤能自愈嗎
    什麼是肝血管瘤?可能很多人對這種疾病並不是很了解,那麼肝血管瘤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患上肝血管瘤後該怎麼辦,肝血管瘤能自愈嗎?肝血管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肝血管瘤的症狀表現肝血管瘤多無明顯不適症狀,當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時,可出現下列症狀:1.腹部包塊腹部包塊有囊性感,無壓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塊部位聽診時,偶可聽到傳導性血管雜音。2.胃腸道症狀右上腹隱痛和/或不適、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噯氣、食後脹飽等消化不良症狀。
  • 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揭秘早期症狀
    01 腦腫瘤和手機的關係 和大多數癌症一樣,腦膠質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人體內單個細胞的基因變異是導致腦膠質瘤發病的源頭因素。
  • 腦溢血發病趨於年輕化 專家:夏季亦高發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腦溢血通常發生在冬季和換季之時,且只會發生在患有高血壓、嚴重動脈硬化、腦血管瘤等疾病的中老年人身上。殊不知,夏季亦是腦溢血的高發季,且近年來腦溢血的發病人群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關於腦溢血你了解多少?腦溢血會給人體造成哪些傷害?年輕人發生腦溢血的原因有哪些?帶著疑問,記者採訪了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副主任醫師孫玉明。
  • 腦瘤有幾種瘤,腦瘤的分類
    以下請北京同心醫院腦腫瘤專家李桂秋主任和中醫腦瘤專家王世英主任大概的幫大家了解一下,腦瘤有幾種瘤,腦瘤的分類。 1、額葉腫瘤:主要表現為精神症狀,如淡漠、不關心周圍事務、情緒欣快、無主動性。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和判斷力衰退,智力減退,不注意自身整潔,大小便常不自知。
  • 中國醫學的又一大進步:中國科學家發現治療膠質瘤的關鍵小分子藥物
    膠質瘤是顱內十分常見的腦瘤,約佔所有顱內腫瘤的40%-50%左右。而未切除乾淨的膠質瘤,特別容易再次復發,且復發時往往伴隨著生物學惡性進展,由低級別膠質瘤向高級別膠質瘤轉化。 3、手術難度高 膠質瘤由於位於人體最重要、最複雜的大腦中,手術時一不小心損傷到腦內重要組織,就可能導致患者殘疾或死亡,其手術難度和風險都是非常高的,可以說處處要人命。
  • 六旬老人頭痛嘔吐視物模糊,原來是顱內動脈瘤作怪
    近日,在文戴華主任的帶領下,李坤主治醫師、程學榮醫師和周一夫醫師共同為李奶奶施行 " 顱內動脈瘤夾閉術 ",將顱內動脈瘤的根部進行結紮,讓流體失去血供,達到消除破裂的風險。手術歷經三個多小時成功結束,術後李奶奶恢復很好,目前已出院回家休養。
  • 神經纖維瘤病,一種常染體顯性遺傳病,具有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病
    導語: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通常情況下,具有家族遺傳史的人更容易患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皮膚咖啡斑伴皮下軟組織腫塊。治療的過程中還是要以手術切除腫瘤,同時對症治療為主要的方向。神經纖維瘤病癒預後大多不一,很多患者病情發展緩慢,甚至可能會呈現靜止的狀態,有的人生存多年乃至是,但是也有個別患者會發生惡變,危及到生命。
  • 3分鐘口訣速記法:顱內T2WI低信號見於哪些病變?
    臨床上顱內病變在T2WI上呈低信號改變的病變並不少見。上級醫師查房的時候經常問:腦內T2低信號見於哪些病變?是不是一下子說不全?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助記法——黑礦造影劑怕空氣怕血細胞蛋白。
  • 神經梅毒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梅毒早期病理改變是腦膜炎,表現為腦膜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顱底腦膜炎可侵犯腦神經,容易出現Ⅲ(動眼N),Ⅵ(外展N)及Ⅷ對腦神經麻痺症狀。炎症波及腦膜小動脈可引起動脈炎性閉塞及腦或脊髓局灶性缺血壞死。在腦膜炎後,炎症細胞進一步向腦皮質及皮質小血管遷移,導致皮質神經元缺失和膠質細胞增生,此時可在病人腦皮質中檢測到梅毒螺旋體。
  • 腦膠質瘤復發後是否需要再次放療?如何評判膠質瘤放、化療的效果?
    答:膠質瘤復發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放療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在膠質瘤術後經常被採用,但是對於復髮膠質瘤,因為多數膠質瘤在第一次手術後已經採用過放療,如果復發距離放療時間較短,再次放療往往可能造成嚴重放射性損傷,引起明顯的神經功能缺失。因此對於照射野內復發的膠質瘤患者,如果前期採用過放療,距離復發時間又不是太長,可首先考慮化療,暫不行放療。
  • 膠質瘤是惡性的顱內腫瘤,為什麼還要手術切除?
    大家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惡性腫瘤很多,大家平時聽到的也不少,就拿神經外科來說,膠質瘤就是顱內腫瘤中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 那麼先來看看什麼是膠質瘤?
  • Cell|聚焦G34R/V型膠質瘤:H3.3G34和PDGFRA突變共促膠質瘤發生
    隨後,研究人員利用轉錄組和表觀遺傳組學分析G34R/V腫瘤的發育起源,發現G34R/V膠質瘤的轉錄組具有皮質中間神經元譜系(包括放射狀膠質細胞、神經祖細胞和中間神經元)的特徵,而興奮性神經元和少突膠質細胞表達特徵缺失。皮層中間神經元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起源於神經節突起(GEs),GSX2和DLX1/2等轉錄因子網絡對這些區域進行模塊化,並確定中間神經元的分化命運。
  • 1型神經纖維瘤新藥被批准上市
    不過發病部位並非完全無規律可循——絕大部分的發病部位都在神經系統上!於是,1882年的一天,Friedrich寫下了「神經纖維瘤病」一詞,這也成為了這種疾病的正式大名。隨著科學和臨床的不斷深入,我們對神經纖維瘤病有了更多的了解,進行了更詳細的分類。神經纖維瘤病可以分為1型神經纖維瘤病、2型神經纖維瘤病和神經鞘瘤病。
  • 垂體瘤症狀 女人得了垂體瘤身體竟有這表現
    在生活中,當女人出現溢乳、停經的問題的時候,就該想到是不是垂體瘤在作怪,那麼,你知道垂體瘤症狀有哪些嗎?垂體瘤能治癒嗎?垂體瘤手術後會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女人這裡一擠壓就出水,體內長瘤了?一位38歲女性,患者1年前擠壓乳房時發現雙側乳房均有溢乳,乳房表面無明顯異常,未觸及明顯結節,無脹痛感,便未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