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60歲後這樣的體重最長壽!

2021-01-19 騰訊網

太胖了,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容易找身上。

太瘦了,又總讓人感覺弱不禁風。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體重更長壽?

歐洲的科學家調查了許多人,發現體重和死亡率之間其實成一條U形曲線。

北京同仁醫院營養專家張謙2018年在《養生堂》節目上就分享了這樣一張「體重與死亡率」關係圖:

體重和死亡率

曲線的最低點是死亡率最低的體重值,這個值會隨年齡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U形死亡曲線模型的分析結果顯示:

▼ 60歲以下: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即BMI介於18.5~24.9為宜)更長壽。

▼ 60歲以後:BMI處於超重範疇(即BMI介於25~29.9之間)更長壽。

換句話說,在60歲以前保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內更長壽,60歲以後稍微超重一點更長壽。

BMI,即身體質量指數,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反映著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

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而在專門針對亞洲人的群研究結果中,也出現了與之類似的情況。比如,我國臺灣地區一項涉及7.7萬餘超過65歲老人的研究就發現:

以正常組(BMI 18.5~24.9)為參考,

▼ 偏瘦組(BMI 15.0~18.4)的總死亡率明顯增加,而且低BMI老年人全因死亡率比體重正常老年人高92%;

▼ 超重組(BMI 25. 0~30.0)和I度肥胖組(BMI 30. 0~35.0)的全死因死亡率卻比正常BMI老年人低20%。

為什麼60歲後胖一點更長壽?

不是體重越標準越好嗎?為什麼60歲稍微超重一些,死亡率會低一些呢?

北京同仁醫院營養專家張謙談到:

一是,稍微超重的人群,營養狀態是比較好的;

二是,60歲以上的人群,罹患各種疾病的可能性會比較大,而適度超重的體重,更容易扛過疾病的傷害,更容易達到長壽。

對於BMI值,世界衛生組織曾定下了全球標準。不過,亞洲人和歐美人屬於不同人種,WHO的標準不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情況,為此有了中國參考標準:

此外,男性腰圍最好別超90釐米,女性腰圍最好不超過85釐米。

想要老了更長壽,一定做好這三點!

1.保持一定的肌肉量

年紀大了,體重可以超點,但肌肉別少太多。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王東旭2015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說,50歲時男性肌肉量約減少1/3,女性約減少一半,如不練肌肉,健康狀況會加速下滑。適度增加肌肉比例,有助於提高新陳代謝,減少脂肪,避免肥胖,有助老年人健康。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改善:

每周150分鐘的有氧運動:運動鍛鍊一定要堅持,至少每天半個小時以上,每周3-5天運動。如果你不怎麼運動,剛開始可以從10分鐘開始,慢慢達標,循序漸進。

每周兩次力量訓練:可以做一些負荷較小的力量型訓練,如舉槓鈴、適當蹲起、伸彎小腿等,以身體能承受為度。

補充優質蛋白。飲食也關係到肌肉的生長。鍛鍊肌肉時應多吃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比如牛肉、蛋類、禽類、豆製品等,同時要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吃主食),防止蛋白質作為熱能被消耗。

2. 保證一定的肺活量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徐順霖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20歲開始人體肺臟就開始衰老,如果不鍛鍊,人體肺活量也就在20歲時候就開始下降,到了40歲動則氣喘就不奇怪了。部分原因是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胸腔變得僵硬起來,使得肺的運轉更困難,同時還意味著呼氣之後一些空氣會殘留在肺裡,導致氣喘籲籲。

而適當動起來,讓心肺功能不減退,血管暢通,肺臟能夠吸入充分的氧,心臟有充分的力量把氧氣通過血管,送到全身,滿足身體需要,這就是臟器不衰老的秘籍。

2.保證有一口好牙

俗話說,牙好胃口就好。很多老人因為沒有牙齒,只能吃軟嫩的東西,難免營養吸收不全。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科朱王勇2016年曾在健康時報刊文分享帶自己外公看牙的過程。

開始他發現外公消瘦得特別厲害,以為是得了什麼大病,後來發現是重度牙周炎,牙齒沒了三分之一。「連哄帶騙」帶著外公做了假牙後,因為能正常吃飯,營養跟上了,半年後他再回家,發現外公人也胖了一圈。

老人一定要保護好牙齒:

一年至少定期洗一次牙,有條件最好每半年就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平時飯後不要用牙籤剔牙,最好使用牙線,養成良好口腔習慣。

老年女性朋友日常飲食中可多攝取高蛋白高鈣低脂食物,同時多曬太陽多運動,預防牙齒的過早脫落。

一旦出現牙齒脫落的情況,應在3個月後及時到正規的專科醫院鑲牙。

參考資料:

北京衛視養生堂《體重隱藏的長壽秘訣》高蓉,蘇燁,陳佩妍,任韻潔,蘭秋野&朱惠蓮.(2016).老年人適宜體質指數的研究進展.中華老年醫學雜誌(09),1022-1026.好大夫在線張敬東副教授《BMI的臨床意義(原創)》2015-04-13健康時報《老人也要練肌肉》2017-08-18健康時報《老人微胖更好》2015-12-28健康時報《抗衰老要強化心肺功能》2016-11-25健康時報《常給老人查查牙》2013-09-26健康時報《老人掉牙別不管不顧》

來源:健康時報

相關焦點

  • 體重與死亡的關係被發現了,原來60歲後這樣的體重最長壽!
    ▲圖片來源:北京衛視養生堂U形死亡曲線模型的分析結果顯示:▼ 60歲以下標準更長壽:▼ 60歲後超重更長壽:BMI處於超重範疇(即BMI介於25~29.9之間)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BMI指數標準(即介於18.4~24.9之間)的人群還要低6%。不是體重越標準越好嗎?
  • 體重與長壽的關係被發現了,原來這樣的體重最長壽!
    歲以下標準更長壽: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即BMI介於18.5~24.9為宜),死亡率是較低的。 ▼ 60歲後超重更長壽:BMI處於超重範疇(即BMI介於25~29.9之間)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BMI指數標準(即介於18.4~24.9之間)的人群還要低6%。 為啥60歲後體重超重一些好? 不是體重越標準越好嗎?
  • 體重與死亡率的關係被發現了!原來,60歲後這樣的體重最長壽
    科學家對體重和死亡率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體重和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可以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讓我們了解一下體重和死亡率的關係,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體重。60歲以後最長的壽命是多少?根據研究,當體重指數在18.5到24.9之間時,60歲以下的人壽命更長,死亡率更低。60歲以上人群超重,壽命較長,尤其是體重指數在25~29.9的人群死亡率最低。
  • 體重和死亡率的關係被證實,60歲後,怎樣的體重,更易長壽?
    體重和死亡率的關係被證實了,對於60歲以後的人來說,怎樣的體重更容易健康長壽?接下來就體重很壽命的關係,具體跟大家好好講一講,看看你的體重是健康體重嗎?如何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達標?計算出自己的標準體重即可,標準體重是反映一個人是胖是瘦,以及衡量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標誌,可以用身高和體重的關係來表示。
  • 60歲後的老人,體重多少才健康?醫生:體重過輕,要當心2種病
    在以往的觀念裡總覺得老年人太胖不好,容易得很多肥胖病,但是醫生卻要告訴你,60歲以後的老人體重過輕才要當心。為什麼60歲後的老人看起來瘦了、矮了?肌肉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是正常現象,如果6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20斤,就要考慮是疾病引起的體重減輕,需要進行一系列檢查。很多疾病都可能導致老年人體重下降,常見的慢性疾病都會導致這樣的症狀,比如說糖尿病、胃炎、膽結石等等,有時患上心理疾病也會導致體重下降。
  • 體重影響壽命,60歲後是胖點好,還是瘦點好?哪種體重更易長壽?
    體重和健康以及壽命密切相關,體重太重也就是肥胖,對健康不利,會誘發多種健康問題,無形中縮短人的壽命。根據世衛組織對年齡的劃分,過了60歲就是老年人,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老來瘦就是老來壽,在多數人的觀念中,老年人越瘦越好,瘦意味著健康和長壽。
  • 老人做壽講究忌諱多,多少歲該做壽?作小輩的別太隨意
    按照我們傳統的規定,到了60歲,過生日就不能說是過生日了,而是過壽。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做壽。那麼在給家裡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但是做大壽是有講究的,民間有「做九不做十」的說法,也就是說逢十的整壽必須提前一年做壽,也稱「做九頭」。六十歲的壽辰要五十九歲生日的時候做,以此類推,為什麼這麼規定呢?這又和諧音有關係了,古人認為十與「死」發音相近,這是很不吉利的;而九呢則和「久」同音,這就比較吉利了。
  • 男性60歲後,瘦點好還是胖點好?揭秘:19-69歲男性的標準體重
    很多老人上了年紀後,不在乎自己的身材與臉蛋,只要求身體健健康康的,於是如何養生成了熱門話題,其中保持多少體重一直是爭辯的輿論中心。那麼60歲後的男性,瘦點好還是胖點好?19-69歲的男性標準體重又是多少呢?
  • 60歲後的老人標準體重是多少?醫生:體重超標,3個後果要承擔
    這時能量的攝入往往會大於支出,這時人們容易出現體重不斷增加,導致肥胖的情況出現。肥胖、體重超標對於老年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它還會誘發一些疾病的出現。60歲後的老人標準體重是多少?在醫學上體重是否標準其實並不是單純用眼睛來看的,它是有一個公式可以計算的。用公斤為單位的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身高的單位是米),這樣來計算。
  • 跟蹤40年,研究600萬人,調查顯示:超過此體重的人,壽命最長?
    據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15%的人壽命最長,死亡率最低,此研究長達40年,涉及600萬人,而且日本也有研究顯示,中老年人體重稍微超重壽命可能更長。瘦,真的健康嗎?調查顯示:超過此體重的人,壽命最長根據研究顯示,因為人體隨著年紀的增加,器官功能逐漸衰老,例如老年人的胃腸功能,骨關節等等,免疫力、抵抗力方面也有下降,從而易遭受疾病的侵襲,而如果如果因為消化功能的下降,吸收減少,本身身體過瘦,體內的營養逐漸減少,易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
  • 中老年怎樣的體重會更長壽?符合這個標準的人,要先說聲恭喜了
    正常體重的中年男性,比體重超重的壽命長1.9歲,比病態肥胖長6年;體重正常的中年女性,比體重超重的壽命長1.4歲,比肥胖者長3.4歲,比病態的肥胖者長6年。首席研究員——西北大學 醫學院Sadiya Khan表示這樣的結驗證了體重值的健康程度,對延長壽命有正面影響。體重超重不僅讓人在外觀上就顯得很笨重,更會對身體健康產生消極影響。健康的體重要如何衡量呢?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肥胖?別急,我們可以通過參照下面4組數值。
  • 40到60歲的男性,標準體重是多少?保持在勻稱的範圍,更易長壽
    尤其是40歲到60歲這個階段,男性會有表較大的變化。現在的社會水平都有很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多數人的壽命都會有所延遲,到了60歲的男性,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並不是特別的老,但身體狀況可能不太好,而決定健康狀況的一大因素就是體重,需要保持在一個勻稱的範圍內,身體才能夠更健康的運作。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男人的標準體重。40歲到60歲之間的男性,標準體重是多少?
  • 原來這5種食物最長肉,吃的越多,體重增長越快
    原來這5種食物最長肉,吃的越多,體重增長越快主食是咱們一日三餐不可少的,如果不吃主食,隔一小會兒就覺得特別餓,可是對於減肥的小夥伴來說,多數人都是不敢吃主食的,擔心一碗下去,體重又會飆升,比如米飯中有大量的澱粉,是屬於碳水的一種,也是飲食中主要的熱量來源,所以吃多米飯會讓人變胖。
  • 按照傳統多少歲該做壽,都有什麼講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那按照我國傳統,到了六十歲以後,其實這個過生日,就不叫做過生日了,應該叫做過壽。過壽,是從60歲開始,一個甲子等於60年,有了一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壽。那麼我們到底在家裡面給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原來這5種食物最長肉,吃得越多,體重增長越快
    原來這5種食物最長肉,吃得越多,體重增長越快主食是咱們一日三餐不可少的,如果不吃主食,隔一小會兒就覺得特別餓,可是對於減肥的小夥伴來說,多數人都是不敢吃主食的,擔心一碗下去,體重又會飆升,比如米飯中有大量的澱粉,是屬於碳水的一種,也是飲食中主要的熱量來源,所以吃多米飯會讓人變胖。
  • 男人60歲以後,體重保持在多少比較健康?若達標,更容易長壽
    男人60歲以後,體重多少算標準?公式一算便知,不妨自測下,若達標,可能長壽會更加青睞於你!雖然肥胖不利於健康,但體重過輕同樣也不好,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也不論男女。太瘦的話,身體素質也會比較差,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會下降,對於老年人來說,各項機能本身就在衰退,所以不能太瘦,也不能太胖。
  • 中國漢字之【壽字】
    壽文化是中國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詩經》、《老子》等古典文獻中有極其精闢的論述。壽,久也。――《說文》壽命也。――《韓非子·顯學》觀其形骨,必不壽,不可與婚。――《世說新語·賢媛》死而不亡者壽。――《老子》則無遺壽耈。――《書·召誥》如南山之壽。――《詩·小雅·天保》長於上古,而不為壽。
  • 50歲後的人想長壽,體重保持多少最合適?
    影響壽命的各種指標中,還有一點重要的就是體重。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就是說上了年紀的人不能太胖,尤其是50歲後的人,若是體重超標,帶來的損害比較多。50歲是一個半百的年紀,此時身體中各項機能都會下降,若是體重還超標,容易引起心血管問題,三高找上門,骨骼也容易出問題,體內的各個器官的負擔會加重,壽命就會減短,因此要注意體重的保持,以便壽命的延長。50歲後的人,體重保持多少更容易長壽?
  • 50歲後,體重保持在什麼範圍內,離長壽更近一步?
    歐洲的科學家發現,體重和死亡率呈U形關係,兩者之間的關係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發生變化。根據圖形能知道,60歲以下的人將體重保持在標準的範圍內會比較長壽,而60歲以上的人,則稍微超重一些,會更加長壽。若是在50-60歲之間,算出來的BMI指數在18.5-23.9之間就屬於正常,不需要刻意的去減肥。如果是在60歲以上,可以稍微超過23.9一點點,是比較不錯的。
  • 60歲後,總是感覺膝蓋疼,說明哪些問題?保護膝蓋,做什麼好?
    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有個問題十分顯著,那就是膝蓋方面問題越來越凸顯出來,過了60歲,總是感覺到膝蓋疼,是很多老年人的難言之隱,那種疼痛感加重,甚至影響到正常走路,不由納悶,導致膝蓋疼痛,與哪些原因有關,希望你別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