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全球深受新冠病毒的危害,很多行業都遭到很大衝擊,造成經濟蕭條,許多國家的經濟負增長,只有中國和少數幾個國家實現了經濟正增長。對此,德國《每日鏡報》網站發表題目為《為何中國經濟只在一年時間內就重回增長路線》的文章,對疫情下中國經濟的增長發表了看法。
中國經濟能迅速復甦得益於疫情的有效控制
文章稱,新冠疫情暴發了很長時間,全球很多國家還在與新冠病毒作痛苦鬥爭的時候,中國早就已經控制住了疫情。中國現在報告的病例只有幾例,而且幾乎都與進口自外國的冷凍食品有關。由於包裝上面的新冠病毒具有活性,傳染給了密切接觸的工作人員。但是中國會及時檢測出病毒,只要某個地方發現疫情,當地的工作人員便會充分行動起來,進行大規模檢測,追蹤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和治療,及時控制疫情。
中國對於防制疫情擴散採取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進行體溫測量等多項有效措施。在手機上,還有相應的程序來對傳染鏈進行精準的跟蹤。對入境人員有嚴格限制,入境後需隔離14天。對於防疫的態度十分認真。
今年中國的出口繁榮,國內貿易也繁榮
文章指出,目前許多國家深受疫情的影響,經濟萎靡不振,一再下滑,有許多企業破產倒閉,有許多人失業。而中國的經濟卻一枝獨秀,由於今年美國和歐洲的訂單太多,以至於中國沒有那麼多貨櫃來運送訂單上所需要的商品,中國的貨櫃生產商正在加大力度趕工製造。特別是現在西方的聖誕節快要來臨,那些零售商在中國訂購了大量的商品,都擔心由於中國的訂單太多,商品不能及時到貨。
在11月,中國的出口增長遠遠超過預期,同比增長了20%以上。德國經濟學家周浩稱,中國今年最大的經濟驚喜是出口繁榮。文章指出,中國不但出口業務猛增,國內的業務也十分繁榮,雙十一節,中國最大的線上零售商阿里巴巴和京東在雙十一期間共售出價值約7594億元人民幣的商品,銷售額度比往年都高。這是因為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及時恢復正常,使經濟實現了快速復甦。
中國最近又與其它的亞洲國家正式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各成員國相互降低關稅,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文章認為,在疫情結束以前,世界會更加依賴中國。中國能夠比預期更快地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大國。
文丨葉風 審丨陳城
本文由《臺海新觀察》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