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分析1066年末威廉對被諾曼人徵服區域的視察

2020-12-11 汗青論史

引言

轉眼到了1066年年末,在這段時間內,威廉對已被諾曼人徵服的所有地區進行了視察。我們很難具體說出當時諾曼人控制的地區到底有多少,威廉的領地到底有多大;但是仔細翻閱過相關史料之後,我們可以證實,諾曼人在此期間並沒能向東北方向繼續擴大, 他們始終沒能掌控波士頓港以北的區域;西南方向的領地則可以延伸到多塞特 周邊的山地;而位于波士頓港和多塞特之間的牛津則拒絕投降。

諾曼人越過牛津向南部和北部分別突破,故而很難界定入侵者當時確切的領地邊界。威廉將所得領地分封給諾曼人之後,短時間內,他們在各自領地就建起了堅固的堡 壘。當地人無力抵抗,被迫放下武器,表示願意服從新的主人。然而在他們的內心, 卻自始至終都不承認威廉為英格蘭國王,在他們的心中,真正的國王還是年輕的埃德加。 位於北安普頓的彼得伯勒修道院的做法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黑斯廷斯戰役爆發,彼得 伯勒修道院全體奔赴戰場,院長利奧佛裡克不幸戰死,回來之後,一位名為布 蘭德的修道士被推選出來繼任院長一職。英格蘭有規定,修道院如若更換院長,需要得到英格蘭國王的批准,他們便將布蘭德送去拜見埃德加,而並非威廉。

彼得伯勒修道院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人們對於埃德加必將重登王位之事深信不疑。事情很快傳到了威廉的耳中,他勃然大怒,怒火直指平民百姓,有當時人這樣說道:「從這一天 起,英格蘭人民陷入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當中,願上帝憐憫我們!」 自此,英格蘭男性全部淪為奴隸,終日辛勤做工,卻仍舊難以養家餬口;英格蘭女性 則長期忍受入侵者的暴力行為。有些女性被國王賜婚,被迫嫁給諾曼人;還有一些女性直接淪為諾曼第士兵的玩物。有歷史學家曾這樣描述道:「這些卑鄙的士兵、骯髒的流氓肆意玩弄這些高貴的女子,她們痛不欲生,甚至哭著哀求賜死,諾曼人都無動於衷。

他們以折磨人為樂,並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深感驕傲和自豪。他們來到英格蘭,將掠奪來的財富歸為己有,他們的僕人甚至都比他們遠在諾曼第的整個家族更富有。他們得意忘形,深深沉醉於無限膨脹的自我當中。為了奪取金錢和土地,他們折磨甚至殺害窮苦百姓,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滿足自己的欲望……」誰能料到,自從印有三隻雄獅的軍旗深入到英格蘭的大街小巷之後,英格蘭人的命運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諾曼人尚未踏足的城市也儼然一副鄉村的樣子,他們蹂躪過的地區現狀自然可想而知。威廉將這些地區劃分給自己的手下,希望諾曼人可以為這些地方帶來生機。關於諾曼人分封領賞之事,讓我們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加以深入了解。

其中不乏大人物的故事,同時,為了將當時的情景儘量生動地還原在讀者眼前,也會講到很多不為人知的小人物。經歷過火海的多佛爾成了巴約主教厄德的領地,厄德沒有經過周密思考便接過了這片荒蕪之地。他將多佛爾的房屋分給他的戰士:拉烏爾·德·庫爾貝皮訥分到三座房屋和一塊田地;紀堯姆也分到了三座房屋,其中一座還是薩 德同盟城市工會所在地。在埃塞克斯的科爾切斯特附近,來自芒德維爾的傑弗裡獲得了四座莊園,周圍全是耕地。還有40位英格蘭土地主的財產 全部被恩格利佔為己有,一個名叫紀堯姆的諾曼人則將30個英格蘭人的土地全部收入囊中。

貝德福的波頓、斯特拉特福成了居 伊·德·裡安庫爾的領地,他一直都佔據著這塊區域;他的兒子理查後來繼承了這片領土,卻在同亨利——威廉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扔骰 子時輸掉了領地中最好的區域。不少英格蘭有錢人在被剝奪財產之後,選擇投靠諾曼人以 保全性命,一個英格蘭人就自願向諾曼人高緹耶交錢,還有一個英格蘭人甚至在原本屬於 自己的土地上當起了農奴。讓我們接著來看一看當時英格蘭各地所發生的事情。在薩福克,一個諾曼第將領將一個叫作伊迪夫的英格蘭婦人的土地據為己有。諾維奇被攻下之後,整個城市向威廉繳納了30鎊零20蘇的稅金,但是威廉並不滿足,他還要求諾維奇人民再向他繳納70鎊的稅金和一匹名貴寶馬,還要將100蘇獻給王后,20鎊獻給留下管理諾維奇的最高長官。

留在諾維奇的諾曼人很快便在城市中心建 起了一座堅固的城堡,主要是考慮到士兵需要長時間在海岸邊巡邏,而留在城內的諾曼人的安全又需要時刻得到保障。接著讓我們移步至多切斯特,愛德華在位 期間,這裡曾經有172座建築巍然聳立,一片盛世之景;如今,這裡只剩下80座房屋,其餘的都已成廢墟。而在沃勒姆的113座建築中,也有62座被摧毀。在布裡 德波特,也有20座建築消失,直到20多年以後,這座城市都沒能得到重建。威廉的宮廷總管大臣紀堯姆攻下位於南部海岸的懷特島,懷特島自此歸入英格蘭的領土範圍;後來,他的侄子博杜安繼承這座島嶼,英格蘭人稱他為「島主博杜 安」。

溫徹斯特附近,漢普郡有一座希達修道院,黑斯廷斯戰役爆發,修道院院長帶領30餘 人投奔戰場,至今未歸。諾曼人佔領此地之後,從修道院搶走財物和土地,其野蠻行 徑在今日看來實為可笑:他們從這裡搶走的土地,足夠分給12位騎士和一位貴族作為封 地;從這裡搶奪的財物相當於13位英格蘭被剝奪戰士的財產總和。還有一件荒謬至極 的事情,一個叫做阿德琳的行吟詩人,從一個叫做羅傑的諾曼第的 公爵那裡領取了封地和薪水,之後,卻又一次出現在了同一地區的待領賞名單之上。

在哈特福,一個英格蘭人花了九盎司黃金,重新贖回了自己的土地,但是,因為害怕 自己的土地被再次搶走,他不得不主動向當地一個叫做維戈的諾曼第士兵交錢,以尋求庇護。英格蘭的三兄弟瑟諾、瓦爾塞奧夫和瑟曼 在聖奧爾本斯修道院附近擁有一座莊園,此莊園乃修道院所贈,意在請求三兄弟保護修道院免受外敵侵擾。諾曼人來襲,三兄弟與入侵者展開激烈鬥爭,無奈寡不敵眾,被迫放棄了自己的領地。隨後,這裡成為一個名叫羅傑的諾曼人的領地。不過三 兄弟很快便捲土重來。三人逃進附近的山林,召集一眾被剝削得一無所有的英格蘭人,於 一日發動突然襲擊,雖然諾曼人死傷慘重,但是三兄弟最終還是沒能成功將入侵者全部驅逐出去。

諸如此類的事件不勝枚舉,一一道來難免乏味;以上這些已足以向讀者展示,英格蘭 人民的悲慘命運每天都在英格蘭的南部和東部地區以不同的方式上演著;而此時,英格蘭國王威廉卻安居於倫敦的城堡,悠閒度日。國王的城堡建在泰晤士河邊的城牆一角,取名為「帕拉蒂尼」。「帕拉蒂尼」是古羅馬語,原本是威廉在諾曼第時的稱 號,人們稱他為帕拉蒂尼公爵。後下令新修建的兩座城堡建在倫敦城西,交由貝納德 和吉爾伯特·德·蒙菲切看守,兩座城堡也分別以兩人的名字命名。城堡上方原本飄揚著貝納德和吉爾伯特各自的軍旗,威廉即位以後,兩人都表示願意降下自己的軍旗,向國王宣誓永遠效忠於他。

自此,飄揚在倫敦三座城堡上 空的就統一為三隻雄獅的軍旗。威廉成為英格蘭國王之後,像貝納德和吉爾伯特一樣,諾曼第將領們紛紛向國王作出承諾、表示忠誠,就這樣,整個諾曼第軍隊,儘管分布在不同的領地,但是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在各個地區,上級分配土地和金錢給下屬,下屬對上級保持忠誠,為其所用; 封土地較多、戰爭中收穫較大的人,會將財物贈予收穫較少的人,比如貴族會贈予騎士, 將領會贈予普通士兵。普通士兵則會把財物贈予騎士侍從,騎士侍從贈予低級士官,低級士官再贈予弓箭手和僕人。總的來說,富人救濟窮人,窮人通過富人的施捨和幫助,很快 也會變成富人。就這樣,諾曼人的軍銜和地位等級不斷發生著變化,戰爭於他們來說,是 一場機遇,最低級士官搖身一變成為高級統領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相關焦點

  • 1066:諾曼人,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反派」
    諾曼人絕對是任何人都不想與之為敵的一個種族。不僅如此,對英國人來說,諾曼人絕對是一個北方蠻族。其實,目前我們所知的英國人,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土著,相反,曾有許多不同民族的人們從各地趕來,定居大不列顛島。而1066年,是英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這一年,英國面臨兩次入侵、三次戰爭和成千上萬人的死亡。也是這一年的黑斯廷斯戰役,改變了整個英格蘭的歷史走向。
  • 作為創造英語的老祖宗,諾曼人是如何用鐵騎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1066年,七千諾曼步兵和騎兵乘戰船穿過英吉利海峽,他們的目的地是擁有超過100萬人口的英格蘭,他們這次航行距離很短 但影響深遠。大約在同一歷史時期,另一批諾曼人正朝著歐洲大陸進發,進行一場對後世影響深遠、貫穿這塊大陸歷史的探險,那麼這些勇士們是誰,他們留下的影響為何這麼深遠?
  • 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可是,頻繁的王位繼承問題終於引激發了諾曼人的野心。二、威廉一世徵服英格蘭今天的主角威廉一世也被稱為「徵服者威廉」,是英格蘭第一任諾曼裔國王,被譽為英國中世紀的開路者。他以徵服者的身份將以法蘭西文化為代表的大陸文化風氣帶向英國,由此引領了略顯混亂的英格蘭歷史走向統一的趨勢。現代英語中有相當一部分詞語是法語的借詞,這就是諾曼人的影響之一。
  •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在前面說維京人時講過,公元994年丹麥王「八字鬍」斯維恩入侵英國,前後歷時19年,終於在1013年徵服英國,自稱國王。那原來的英國國王哪去了呢?就流亡到諾曼第,投奔了他的嶽父諾曼第公爵,從那以後,他們這一家子人就住在諾曼第。
  • 明明是侵略者,卻被英國人尊為開國元勳,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他究竟做過什麼,能讓歷史如此銘記? 一、諾曼人、丹麥人、英格蘭人的三族融合 如果說日耳曼人是羅馬人之後歐洲的第一波外來者,那諾曼人則是當之無愧的繼任者。早在8世紀末,來自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諾曼人就開始遷徙到歐洲各處,位於法國北部的諾曼第,便是法王賜給他們的第一個大陸領地。
  • 諾曼人的徵服,結束貴族民主制,成為英國封建主義興起的推手
    英國雖然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的國家之一,但是,封建主義在英國的發展的過程卻顯得不那麼夠看。並且,英國封建主義的興起,並不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然引起的社會變革,而是在諾曼人入侵後,進行的一個封建嫁接,從而結束英國原本的帶有民主性質的貴族統治,推動封建主義在英國的發展。
  • 《廢土百科》1066年-黑斯廷斯戰役
    1066年> 10月:黑斯廷斯戰役在英國爆發,諾曼第公爵威廉入侵不列顛。黑斯廷斯戰役是「諾曼徵服」的決定性戰役。諾曼徵服是諾曼第公爵威廉為爭奪英格蘭王位發起的戰爭。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病重去世前舉薦了榻前的哈羅德二世為國王,但威廉認為該王位應該由其繼承,故發兵出徵英國。在距黑斯廷斯六英裡的森拉克山丘,哈羅德和威廉兩軍相遇並引發激鬥。最初英格蘭軍隊佔據優勢,但在法蘭西軍隊的聯合衝擊下逐漸失去主動權。在威廉黃昏的衝鋒中,哈羅德中箭身亡,法蘭西軍隊擊敗英格蘭軍隊,威廉成為英格蘭國王。
  • 《諾曼徵服》:是魔鬼,還是英雄?
    02.初識《諾曼徵服》初讀《諾曼徵服》,一晃神似乎這部諾曼人威廉徵服英格蘭的歷史,與秦國兼併六國居然頗多相似之處。秦王統一六國,結束了諸侯各國混戰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國家之雛形,開創了中國由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之轉型。
  • 《1066》:英格蘭史上的多事之秋,王冠背後的三王權力爭奪戰
    英國資深作家、記者埃德·韋斯特的《1066:諾曼徵服前後的英格蘭》,選取了「1066」這個特殊的年份,解讀在威廉一世實現諾曼徵服前後,英格蘭、法蘭克、丹麥、挪威土地上發生的大小事件,盎格魯-撒克遜人、維京人與諾曼人之間的恩怨糾葛,生動地展示出改變英格蘭歷史走向的「諾曼徵服」全景圖。
  • 喜歡打劫的諾曼人復活了!探秘英國歷史扮演組織
    經過數代人的融合後,他們逐漸接受了法蘭克文化和語言,並成為天主教徒,但其獨特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特徵並未完全消失,尤其是保持了北歐人能徵善戰、吃苦耐勞的特質,諾曼人在中世紀稱得上備受推崇的優良武士,戰功顯赫。他們從薩拉森人和拜佔庭人手中奪取義大利南部和馬爾他島,由羅傑二世建立了西西里王國。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則率領遠徵隊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並徵服了英格蘭,創立諾曼第王朝。
  • 1066:一頂王冠背後的三王權力爭奪戰,英格蘭的轉折之年
    英國資深作家、記者埃德·韋斯特的《1066:諾曼徵服前後的英格蘭》,選取了「1066」這個特殊的年份,解讀在威廉一世實現諾曼徵服前後,英格蘭、法蘭克、丹麥、挪威土地上發生的大小事件,盎格魯-撒克遜人、維京人與諾曼人之間的恩怨糾葛,生動地展示出改變英格蘭歷史走向的「諾曼徵服」全景圖。
  • 《諾曼徵服》:一場家產繼承引發的風波,一段記錄在掛毯上的歷史
    縱觀英格蘭歷史,把王位讓給非直系親屬這件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絕不是第一個幹的。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諾曼王朝其實就是因為一場繼承風波而建立的。英格蘭歷史上的一位執政者「懺悔者愛德華」一生沒有子嗣,他活著的時候曾許願將王位傳給自己的表親來自於法國諾曼第的公爵威廉來繼承。
  • 作為海盜後裔的諾曼人,如何完成「蠻族到王族」的轉變?
    但哈德羅背信棄義,自己奪了王位,這邊的威廉直接率兵出海,徵討哈德羅。1066年9月29日,威廉的軍隊在英國南部登陸,一個月之後,雙方在黑斯廷斯開始了最後的較量,沒有懸念的威廉贏了,他成了新的英國國王,諾曼王朝從這一刻開始了。
  • 諾曼人徵服不列顛,歷史上真實的「冰與火之歌」
    想像力的基礎在於應該對於中世紀歷史的把握,國王、領主、騎士、平民、完備的國際秩序,我們可以從劇集中看到歷史的影子,而且各王國所在的維斯特洛大陸,和不列顛群島非常相像。在歷史上不列顛與北歐,對岸的法蘭西土地,處在民族遷徙和爭鬥的歷史大潮中,正如書中作者所言說的那樣,當時沒有現代的民族觀念,界限十分模糊,一個地域內具備同樣語言、習俗的都可以視之為同一個民族。日耳曼人就是這樣一個民族,他們的大遷徙從東向西,最終登陸不列顛群島,與當地凱爾特人融合成為了英吉利民族。
  • 西方史:簡析國王威廉對英格蘭人和諾曼人的要求
    引言國王威廉還要求,不管土地現在的主人是英格蘭人還是諾曼人,凡是曾經向國王愛德華支付地租的,現在也要向他繳納地租。國王威廉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仍然是因為他是英格蘭國王的合法繼承人。而諾曼人認為,大家通過戰爭徵服英格蘭,英格蘭王位所謂的繼承權早已被剝奪,所以威廉的這一說法並不被認可,反而遭到了諾曼人的反對。
  • 世界歷史:分析國王威廉為壓制民憤所做的措施
    引言為了壓制民憤,國王威廉再次使用他慣用的伎倆——允諾。弗裡斯瑞克和其 他起義者首領受到威廉邀約,來到伯克漢斯特德商談和平事宜。伯克漢斯特德對於英格蘭人來說,並非吉利之地,因為他們就是在這裡向諾曼人軍隊投降的。
  • 英國歷史(3)--徵服者威廉和他的諾曼王朝
    ,也就是愛瑪的侄子,後來成為了諾曼王朝的開國之君,所以愛瑪被稱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國母,改寫了英國歷史。1066年,愛德華去世後,「賢人會議」的貴族們推薦哈羅德成為新任國王,史稱哈羅德二世。黑斯廷斯戰役算得是英國的國戰了,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軍事入侵,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成功徵服英國。1066年聖誕節諾曼第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英國國王,開創了諾曼王朝,史稱徵服者威廉一世。
  • 《諾曼徵服》:王位爭奪,外族入侵,精彩又黑暗的英國中世紀歷史
    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這讓諾曼第的威廉看到了可乘之機。 諾曼人對英國的徵服,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王位繼承的爭議 威廉是羅伯特公爵的私生子。父親死得早,他7歲就繼承了公爵之位。 威廉的野心不止於此。
  • 世界歷史:從威廉去世到英格蘭人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抗諾曼人統治
    引言1087年年初,威廉回到諾曼第公國,準備和法蘭西王國的國王菲利普一世就領土糾紛的問題進行商議。位於艾普特河以及瓦茲河之間的維克桑,自 其公爵羅貝爾去世之後,就脫離諾曼第,成為法國的領土。威廉認為維克桑在歷史上本是 諾曼第的合法領土,因此無需動用武力,只需與法國協商即可收回這片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