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識藥】它倆都是「貝母」,外形和功效卻大有不同,你能辨別嗎?

2021-02-07 胡世雲主任

共同點:清熱化痰,散結消癰,同治肺熱咳嗽、瘰癧、乳癰等證  

不同點:浙貝母苦寒降洩,功專清熱散結,善治風熱、肺熱咳嗽及瘰癧、癭瘤、乳癰等證;川貝母味甘偏潤,又能潤肺止咳,又可治虛勞咳嗽、肺燥咳嗽。

1.治感冒咳嗽:浙貝母、知母、桑葉、杏仁各三錢,紫蘇二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2.治癰毒腫痛:浙貝母、連翹各三錢,金銀花六錢,蒲公英八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3.治咽喉十八症;大黑棗每個去核,裝入五倍子(去蟲,研)一個、象貝(去心,研)一個。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極細末,加薄荷葉末少許,冰片少許,貯瓷瓶內。臨用吹患處,任其嘔出痰涎。(《經驗廣集》吹喉散)

4.治對口:象貝母研末敷之。(《楊春涯經驗方》)

1.治咳嗽:貝母(大者去心麩炒令黃)十枚阿膠(炙燥)、甘草(炙銼)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臨臥煎糯米飲調下。(貝母散)

2.治肺熱咳嗽多痰咽喉中幹:貝母(去心)、杏仁(湯浸去皮、尖炒)各一兩半。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咽津。(貝母丸)

3.小兒咳嗽喘悶:貝母(去心麩炒)半兩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搗羅為散。如二三歲兒每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黃末少許食後溫分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貝母散。1~3方出自《聖濟總錄》)

4.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經積熱所致:貝母(炮令黃)一兩。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漿調下二錢。(《聖惠方》)

5.化痰降氣,止咳解鬱,消食除脹: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樸半兩。蜜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五十丸。(《衛生雜興》)

6.治喉痺腫脹: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荊芥、薄荷,煎湯服。(《本草切要》)

7.治乳癰初發:貝母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即以兩手覆按於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齋直指方》)

8.治冷淚目昏:貝母一枚,胡椒七粒,為末點之。(《儒門事親》)

9.治小兒鵝口,滿口白爛:貝母去心為末,半錢,水五分,蜜少許,煎三沸,繳淨抹之,日四、五度。(《聖惠方》)

相關焦點

  • 貝母的功效與作用及種植方法
    葉2-3對,常對生,少數在中部間有散生或輪生,披針形至線形,先端稍捲曲或不捲曲,無柄。花單生莖頂,鍾狀,下垂,每花具狹長形葉狀苞片3枚,先端多少彎曲成鉤狀。花被片6,通常紫色,較少綠黃色,具紫色斑點或小方格,蜜腺窩在北面明顯凸出;蒴果具6縱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貝母的功效與作用: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藥。
  • 本草三結義:土貝母、浙貝母、川貝母
    西晉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載: 「蝱,今藥草貝母也,其葉如栝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連絫相著,有分解也。今近道出者正類此。」除此之外,遠古時期的貝母尚有其他別名,如戰國時辭書之祖《爾雅·釋草·第十三》(公元前400年-前200年)言: 「莔,貝母也。」三國魏《廣雅·卷十·上》(約227—232年): 「貝義,藥實也。」
  • 「大血藤」就是「雞血藤」嗎?有何功效?
    大血藤並不是雞血藤,二者還是有區別的。但由於砍斷的時候,有紅褐色汁液流出,再加上藥材產地地方用藥習慣不同,所以有很多人會把他們混淆。接下來,譚中醫教你如何辨別二者,以及二者有何功效。大血藤和雞血藤的區別1、來源大血藤是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乾燥藤莖。分布於我國黃河流域、秦嶺及以南各地。夏秋季採收,別名有紅藤、大活血、五花七等。不少地區把本品當作雞血藤藥用。雞血藤是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 【看圖識藥】一個圖表,教你看懂牡荊子和蔓荊子的區別
    上面這兩味中藥是什麼,你猜出來了嗎?沒錯,它們分別就是牡荊子和蔓荊子!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吧。以粒大,飽滿,具灰白色粉霜,氣辛香者為佳。形態特徵呈卵形,棕色,基部呈短尖狀,頂端截形,有花柱脫落的凹痕。表面光滑,或有不明顯的縱紋。核果近圓形,成熟時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絨毛。別名山京子、小荊實、荊條果等。京子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足陽明、厥陰經。辛、苦,微寒。
  • 【看圖識藥】看起來都是一堆草藥?教你如何區分豨薟草和墨旱蓮
    上期後面的圖片是豨薟草和墨旱蓮。豨薟草和墨旱蓮兩者皆屬於全草類中藥,外表面的顏色都是綠色,比較容易混淆。但是在作用方面就有所不同了。豨薟草屬於祛風溼藥,墨旱蓮屬於補陰藥。下面和大家看看它們之間的異同。生用性寒,宜於風溼熱痺;酒制後有補肝腎之功,常用於風溼痺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痺,或中風半身不遂。可與當歸、蘄蛇、威靈仙等藥同用。2治風疹溼瘡、瘡癰腫毒紅腫熱痛、發背、疔瘡等,常與白蘚皮、五指毛桃、蒲公英等藥同用。臨床上多用於:1適用於肝腎陰虛或陰虛內熱所致鬚髮早白、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遺精耳鳴等證。多與女貞子、熟地、枸杞子等藥同用。
  • 一篇微信讓你看懂貝母,帶您全方位了解貝母
    貝母家族按產地分為四大類:川貝母、浙貝母、土貝母、伊貝母。另外各地還有其他品種,如安徽大別山區及皖南地區產有皖貝母。二、貝母家族按品種的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大類。川貝母是貝母中的珍品,其價在各種貝母中最高,川貝中的青貝和松貝價格相差較大,一直呈上升趨勢。
  • 川貝母又名貝母、川貝、虻、黃虻、苘、空草、貝父、藥實、苦花、苦菜、勤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松貝《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松貝、青貝的原植物為卷葉貝母、烏花貝母;爐貝的原植物為稜砂貝母。松貝:乾燥鱗莖,全體呈圓錐形,頂端尖或微尖,直徑4~12毫米,顆粒最小者稱"珍珠貝"。表面白色呈淡黃色,外圍為2瓣鱗葉,1瓣大,略呈馬蹄形,1瓣小,略呈披針形,相對抱合,其內包有小鱗葉數枚。底部中央,有一細小而堅硬的鱗莖盤,其下殘留少數鬚根痕。不論顆粒大小,均能端正起立,頂端均不開裂。
  • 道地藥材之川藥篇——川貝母
    4.梭砂貝母 主產於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德格等地者,色白、質實、粒勻,稱白爐貝;產於昌都、四川巴塘和雲南西部者,多黃色,粒大,質松,稱黃爐貝.因具虎皮黃色,亦稱虎皮貝,過去集散於打箭爐(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縣),故各爐貝。主銷華北。藥用一、性味歸經 苦、甘,微寒。歸肺、心經。二、功效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消癰。
  • 中藥材:貝母
    貝母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陶弘景謂:其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因來源和產區的不同及其性狀的各自特點,商品主要有浙貝、川貝、平貝、生貝四大類。以鱗片肥厚,色白,堅實,有粉性者為佳。主要成分:含生物礆主要為貝母素甲、貝母素乙,另有次要者為貝母新鹼、貝母芬、貝母定鹼、貝寧替定。此外,還含有貝母醇。功效與作用:開洩肺氣、除熱散結。
  • 貝母一家眾生相
    略尖或平,尖者裂口形如張開的鳥嘴,鱗瓣內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緊貼,大的四稜錐形一相對凹陷,一對面突出,小的三角錐形。及一根細圓柱形的殘莖,底部鈍圓。氣微,味微苦。  ↓青貝如湖北貝母;皖貝母、黃花貝母、戈壁貝母、塔城貝母、裕民貝母、託裡貝母、烏恰貝母和小花貝母等。多屬於川貝母的宗室。 1、湖北貝母:為百合科湖北貝母的乾燥鱗莖,又稱板貝。本品呈扁圓球形,高0.8~2.2cm,直徑0.8~3.5cm,表面類白色至淡棕色,外層有鱗瓣2枚,肥厚,略呈腎形,或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頂端閉合或開裂。內有鱗葉2~6枚及幹縮的殘莖。
  • 西藏哲德倉<你真的了解貝母嗎?>
    在我國,貝母品種有十多種,其中最有名的有川貝、青貝和浙貝,川貝中又以松貝為最優。因其「嘴」小,所以也有人叫它為尖貝;因其「屁股」圓,有人驗證松貝真偽時,抓一把貝母撒在桌面上,如果十有八九能穩坐不動,準是松貝無疑。
  • 【中央媒體看甘肅】看圖識曲!門外漢都能看懂秦腔了
    近日,蘭州展出一系列秦腔畫本,民眾可看圖識曲,尤其對於外行來說,「聽不懂沒關係,能看懂是關鍵!」張婧 攝近日,蘭州展出一系列秦腔畫本,民眾可看圖識曲,尤其對於外行來說,「聽不懂沒關係,能看懂是關鍵!」作為西北特色的「吼秦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多數人卻因其以陝西關中方言為語言,而成為門外漢。聽不懂秦腔的你,趕緊來看圖識曲吧!
  • 識花| 看圖猜花名,了解更多有趣花卉知識~
    識花 | 看圖猜花名,了解更多有趣花卉知識~ 2020-12-23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圖識人,5張李純的圖片中,混入了1張王鷗,你能多久找出來?
    李純和王鷗是娛樂圈中長得比較像的兩位明星,但是她們兩個人的風格都很不一樣,小編今天找了5張李純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王鷗,你能多久找出來? 第一張:圖中的美女穿著很閃的吊帶裙坐在凳子上,十指張開,給人一種很高冷的感覺,大家覺得她是李純還是王鷗?
  • 看圖識菩薩 | 解讀金剛力士(一)
    淵源於印度古代神話的夜叉和那羅延天,屬於佛教中的護法神系列。犍陀羅遺存之託座力士中國高古時期,亦有類似託座力士形象出現。此時的力士們都是以被神化的面目出現,帶有一定的宗教和巫鬼氣氛,其作用是當大力神負重託物,以護佑墓主。
  • 你知道冬蟲夏草是什麼味道?好吃嗎?怎樣辨別蟲草?你絕對需要...
    冬蟲夏草不等於蟲草,兩者的價格和功效都相差懸殊;如亞香棒蟲草、蛹蟲草、新疆蟲草、金針蟲草等等,都不能稱為冬蟲夏草。只有海拔4500米以上地區生長的蟲草,才可以叫冬蟲夏草。真正的冬蟲夏草產自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西藏等地。產地不同蟲草的藥效不同,蟲草產地海拔越高,蟲草產期越晚,藥效品質也越好。
  • 你知道什麼是「苦蕎」嗎?你知道「它」有什麼功效嗎?
    你知道什麼是「苦蕎」嗎?你知道「它」有什麼功效嗎?廣靈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適宜種植苦蕎。苦蕎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藥食兩用作物,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蕎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煉五臟渣穢。廣靈苦蕎形狀為圓三稜形或錐狀三稜形,上有三稜三溝,溝稜相同,稜圓鈍;籽粒色澤呈黑褐色或灰褐色;外皮微苦,無氣味。廣靈苦蕎果皮厚為103至148微米,皮殼約佔果實重量的25%-30%。
  • 農村常見的野草,外形像蒲公英,嫩用是菜,曬乾是藥,你或許見過
    農村常見的野草,外形像蒲公英,嫩用是菜,曬乾是藥,你或許見過!這短短的一生啊,我們追求的幸福莫過於廚房有煙火,家裡有溫度,心裡有牽掛,每天一日三餐與家人一起吃不一樣的美食,這就是幸福。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的餐桌上的食物都是色香味俱全,而餐桌上的蔬菜更是必不可少。不過,現在的蔬菜從種植、加工、貯存、銷售等過程中都有可能受到汙染,尤其是農藥對蔬菜汙染更大,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 櫻花視為日本的國花,它的功效和作用,你真的知道嗎?
    無意中打開百度新聞,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櫻花,大概是國內各大櫻花景點都被遊客擠爆,像我們比較熟悉的武漢東湖櫻花園,杭州西湖邊的櫻花以及南京雞鳴寺的櫻花等。大家以前去過這些地方觀賞櫻花嗎?因為今天三農使者想和大家聊聊櫻花以及它的功效與作用。
  • 赤嘴魚膠有什麼功效?蘇慧教你這樣辨別赤嘴魚膠的品種跟公母!
    作為五大頂級魚膠中品種最多、最複雜的赤嘴魚膠,大家都知道赤嘴魚膠是一款全方面滋補型魚膠,其品質、實用性及營養價值相比普通魚膠更為豐富,在補血止血方面的功效尤為顯著!那麼赤嘴魚膠都有哪些品種呢?本期就為大家來為大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