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溫來襲。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就接診了一名因中暑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的患者。
6月11日上午十點,36歲的張先生在戶外工地工作後,突發抽搐並且人事不省,同事急忙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其送往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張先生被診斷為重症中暑,橫紋肌溶解症。
醫生通過仔細詢問,得知患者長時間在室外高溫環境下從事體力勞動,當天工作了兩個小時,大量出汗,但未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感覺不適時,沒有及時到陰涼地方休息,才導致如此嚴重後果。張先生病情危重,在經過急診科的補液、降溫、糾正電解質紊亂等處理後,患者意識恢復,生命體徵平穩。
據急診科徐聖主治醫師分析,患者長時間高溫環境下工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體內產熱多而散熱不及時,體溫持續上升,造成患者多臟器功能損害,意識喪失、全身抽搐以及橫紋肌溶解,同時因未及時補充丟失的電解質導致了低鉀血症。 目前,張先生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由急診科轉入腎內科繼續治療。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急診科醫生提醒,夏日天氣炎熱要預防中暑,尤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從事戶外作業及體力勞動者以及參加大型體育競賽和體能訓練者需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而老年人、有慢性疾病的以及長期臥床的人員,因其散熱慢,此類人群需注意及時通風散熱,同時減少外出,以免造成中暑。
第二、 室內溫度不宜調過低,因為室內溫度過低低,室內外溫差大,人的耐熱性會降低。溫差超過5攝氏度,人從空調房出去更容易中暑。一般認為,空調設定到26—28攝氏度比較合適。
第三、天氣炎熱時,大家都應多喝水,適當補充鹽分。喝水應該「量出而入」,根據自己出汗量來決定補充多少水分。一般認為,夏日每天喝1.5到2升的水比較合適。補充水分最好少量多次。高溫環境下,半小時喝一次水,一次200到300毫升為宜,不要牛飲。同時,喝水不忘補充鹽分。人通過排汗來散熱,而汗水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鹽分。可以在一升的水裡加半匙鹽,補充體內流失的鹽分。
如果發生了中暑應該怎麼辦呢?熟記以下幾點:、
第一、輕者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扣,腰帶,敞開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藥品。
第二、如果患者的體溫持續上升時,有條件可以澡盆中用溫水浸泡下半身,並用溼毛巾擦浴上半身。
第三、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昏迷體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時,注意保證呼吸道暢通。
(急診科 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