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武玉軍 章悅 常笑健康
有人說,神經內科,是最容易收到疑難雜病和奇葩病人的科室。於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僅如此,這裡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本源的地方。《小竹醫記》,聚焦神經內科眾多病例,從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後的故事。
小龍蝦——時令河鮮。
5-9月份可以嘗到,可謂鮮香誘人,再加用各種中國特有的香料、調料,更是美味到極致。
目前通過人工養殖技術,小龍蝦可以四季供應。物流業的發展,可以送至全國各地。
這讓愛吃小龍蝦的「饞嘴猴」們,隨時隨地都能解饞。人們愛吃小龍蝦,商家就想方設法的將小龍蝦做的色香味俱全。
不愛出門吃,商家提供外賣。
不愛吃辣,商家提供免辣。
嫌小龍蝦不乾淨,商家提供「洗蝦粉」,處理成白腮,白腹,一點泥沙都沒有。
說起如何將生活在泥沙中的小龍蝦洗的更乾淨?我剛好手頭有幾個病例是和小龍蝦有關,不妨和大家講一講。
該病叫「橫紋肌溶解症」。是一種嚴重的肌肉組織受損。
這種疾病的病因大多和過量運動、肌肉擠壓、肌肉缺血、代謝紊亂、藥物、毒物、感染等相關。
小龍蝦的肉也就是一個蛋白質球,它怎麼會引起橫紋肌溶解呢?
或許這可以從一個酷愛吃小龍蝦的公司白領——小朱(化名)找尋到答案。
小朱是一個工作狂人,每周幾乎無休息,每天整理好自己的工作就已經是後半夜了。
她說她愛吃小龍蝦,為了犒勞自己的辛苦,今年夏天,她吃了很多小龍蝦。
點外賣、到店裡吃、到自助餐廳吃……
2020年7月下旬,當小朱出差到異地吃了一份小龍蝦後,出現了異常。
夜間回上海後,已經午夜,抓緊睡覺三點左右,小朱突然胸部酸痛,也沒在意,後起來走了走,凌晨6點左右,出現了全身疼痛,先是脖子,後來到肩膀,然後到胳膊最後延伸到腰部、臀部及腿部,這種全身酸痛的感覺特別厲害,以至於不能行走。
小朱被120送到了急診,急診醫生查血被嚇了一跳。
正常值為200多的肌酸肌酶竟然>10000+U/L。
心肌酶譜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損。
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僅僅是一個結果,那麼病因呢?
醫生提示可能問題在於前一天在外地吃的那一份小龍蝦。
那麼為什麼吃小龍蝦會引起這種奇怪的病呢?
丁香醫生曾經科普過關於小龍蝦引起橫紋肌溶解的科普,翻閱的大多文獻也未證實有相關性。
來源於:丁香醫生
那麼小龍蝦和橫紋肌溶解間到底什麼關係呢?
有一種比較廣泛,而且得到大多人認可的理論——洗蝦粉。
「洗蝦粉」其實是工業領域普遍使用的一種除鏽劑——草酸、檸檬水等,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但實際上無論是草酸、檸檬酸還是亞硫酸鹽,經過清水衝洗,在經過高溫烹煮後殘留,並造成「橫紋肌溶解」的可能性很小。
是什麼原因造成小朱的肌肉溶解了呢?
另一個罕見疾病可能會給大家帶來答案——哈夫病。
Haff病,一種罕見的而且疑點重重的疾病。
1924年,哈夫病在俄羅斯加裡寧格勒首次被發現,後在瑞典、蘇聯、美國、巴西和德國等地區相繼出現。
生病的所有人都吃過當地的淡水鱈魚、鰻魚、狗魚、小龍蝦等等,發病時間也固定在夏季和秋季。
哈夫病具體致病因素至今不明,只知道是吃水產品後24小時內發病。
近年來,在江蘇、安徽、湖北等地出現了數例因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病例。
有理論說,引起哈夫病的是魚蝦體內一種可溶於非極性脂類的一種未知毒素。這種毒素在高溫下依然穩定,烹調無法使之消除。
哈夫病的臨床表現:
一般發生在食用完魚蝦類食物24小時內發生。可以是三文魚,小龍蝦等,據不完全統計,涉及的水產品包括淡水及海鮮一共有11類。
典型的臨床症狀包括:肌肉痛,四肢無力,呼吸費力,肌肉震顫,酸痛等。大多數病人有醬油色尿。
重者還會出現,發熱、肝脾腫大。
絕多數病人臨床表現較為輕微,只要及時發現並救治,在3-5天內迅速恢復正常,可以被治癒,僅個別嚴重者繼發腎功能不全後死亡。
流行病學
有食用魚、小龍蝦等水產品史。
懷疑食用的食物內含有某種致病生物毒素。該病發生概率和食用的量和個體差異有關。也就是說一桌10幾個人食用,可能僅僅一人發病,發生概率較低。
治療方法
主要目的:保護腎功能及心臟功能。
1.穩定病人生命體徵,大量補液,每天至少3000ml,大量飲水,注意記錄出入量;
2.預防急性腎小管壞死:
①補液後即可容量復甦;
②鹼化尿液;
③可加用應抗氧化劑保護腎小管細胞;
④必要時可進行血液透析:腎功能不全術後可予以腎替代治療直至腎功能恢復。
3.肌肉溶解後會釋放大量鉀離子。高鉀會引起心律失常,心跳驟停等。注意檢測血鉀指標。
寫在最後
小朱經過治療後,康復出院。
出院前她說:「再也不吃小龍蝦了。」
而我不能給她任何意見,這種罕見而且奇怪的疾病,病因都沒有研究清楚,我也的確不能判斷她還能不能吃小龍蝦。
大家覺得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介紹
武玉軍 主治醫師
解放軍第905醫院 神經內科
章悅 主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
簡介:章悅,男,1981.07出生,1999年考入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七年制,2006年神經病學專業碩士畢業進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工作,2011年晉升為主治醫師,2014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神經病學博士畢業。
專業方向:癲癇,神經遺傳病及神經內科各類疑難雜症。目前為華山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原標題:《美味的小龍蝦,暗生可怕的橫紋肌溶解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