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後才發現保險不理賠?癌症險一定要這樣買!

2020-12-18 錢的財經

食道癌連續奪走了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的性命,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也讓民眾更關心食道癌等癌症相關議題。食道癌有多可怕?每年新增約2千名食道癌患者,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不到20%。食道癌是十大癌症之一,食道癌就排第9名,若單以男性癌症來看,食道癌跳到第5名。有高達8成的患者與抽菸、喝酒、嚼食檳榔、吃醃制食物及過熱食物等習慣有關,好發族群多為60歲以上的男性。

2個面向檢視你的癌症觀念

一、治療癌症要花多少錢?

過去癌症被視為絕症,在各種新式療法與藥物的出現後,逐漸轉變為可以治療、控制的疾病;也因此醫療費用大幅增加。根據平面媒體調查,平均每個癌症家庭一年就需花費50萬元,甚至到百萬以上的治療費用,這還不包含人力支出。

罹癌時,若家人選擇離職照護,隱形支出成本更讓病友擔憂拖累家人。除非是有錢人家,有個富爸爸(富媽媽)、富老公(富老婆)或是獲得大筆橫財,不然治療疾病同時,還要擔心醫療費用,蠟燭兩頭燒,不但無法安心養病,甚至加重病情。

所以很多人都會保癌症險,以備不時之需,但要注意,並不是保了癌症險,所有癌症都能理賠。

二、你得癌症險理賠項目和額度足夠嗎?

原來,早期的癌症險,雖然保費很便宜,但是保障範圍也有限制,例如:

理賠項目太少:

1.只有理賠癌症住院、門診及癌症身故,沒有理賠癌症手術、放療、化療或是骨髓移植、義乳、義肢、義齒等。

2.初次罹癌理賠額度太少:如果不幸罹癌是無法應付大量的治療花費,在第一時間提供被保險人足夠的經濟援助。

3.只針對癌症本身直接的醫療行為才理賠:如果是因為癌症併發症就醫則不理賠。

就有保戶罹癌後,才發現自己早期買的保單,竟然無法理賠。

單次給付癌症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只要罹癌就給付

如果你的癌症險有上述3種情況,有兩種醫療險保單一定要補強,一是單次給付的癌症險、重大疾病險或是重大傷病險,確診罹患癌症先領一筆錢,不用擔心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藥物費,理賠金額追不上吃藥的速度。因此罹癌的一次性給付很重要,額度至少要200萬才夠。二是實支實付醫療險,來補足癌症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缺口。單次給付的癌症險和重大疾病險,只要罹患癌症就會理賠,不需擔心是否有各種醫療行為才能符合理賠標準,不過,李佳熹提醒,需注意的是,單次給付的癌症險分為低侵襲癌症和非低侵襲癌症。

其實讓專業的保險顧問為你進行線上保單健診,提供給你更詳盡的保險觀點與保障規劃。透過保險,真正幫助你做好風險、理財與資產的防護網規劃。畢竟,保險不是買心安,而是要保障你與家人都一生平安。

相關焦點

  • 保險數據 梳理50份2019年理賠年報後,才明白哪家保險公司最好
    四、男女高發癌症有哪些?五、重疾高發年齡階段?六、各年齡階段高發疾病有哪些?七、大家買重疾險的誤區是什麼?一、各家保險公司理賠服務如何?所以,為了儘早獲得理賠,出險後應該儘快將資料收集齊全遞交到保險公司。3、公司大小跟理賠並沒有什麼關係從這55家保險公司理賠數據可以看出,大公司並沒有絕對理賠優勢,小公司也沒有更慢更嚴格。
  • 哪些保險公司容易拒賠?看完56份理賠報告,才發現真相!
    >如果從出險日開始計算,要經歷醫院治療、準備理賠資料、保險公司理賠調查等一系列流程,需要的時間會相對長一些。除了重疾外,哪些輕症理賠最多呢?以泰康和弘康公布的數據為例:和重疾的理賠數據比較類似,輕症也同樣呈現以下兩種特點:原位癌最高發:作為癌症的早期階段,原位癌是理賠最多的。
  • 我整理了31家保險公司的半年度理賠報告
    像上海人壽、國寶人壽、東吳人壽,這些平時比較少聽到名字的保險公司,理賠率基本都在99%以上,幾乎所有去索賠的人都可以順利獲得理賠。 所以,保險公司的「大小」,準確來說是知名度的大小,與保險公司的理賠率根本沒有太大關係。 買產品,還是要重點關注產品本身的保障和我們實際的需求。
  • 2019年度保險理賠年報解讀之五:理賠數據告訴你保險應該怎麼買(附報告連結)
    ,一方面重疾險基本都是長期險可以預防百萬醫療的停售無法續保的風險,另一方面用來覆蓋5年左右的收入損失以及康復費用,因此在重疾保額建議至少要在30萬以上。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大家在買保險的時候,保額一定要充足,預算有限的話可以縮短保障期,確保在需要錢治病的時候是足夠用的。
  • 2020年理賠數據,這6點一定要注意!
    雖然只保障癌症,但健康告知會寬鬆很多,癌症作為最高發的重疾,有份保障,總比「裸奔」好。 3.一定要關注甲狀腺癌 惡性腫瘤排名前5,分別為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宮頸癌。
  • 看完今年32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我發現理賠數據會說話
    保險是一種沒有實物形態、比較特殊的商品。因此,這個小可憐大多只能靠賠錢來證明自己靠不靠譜了。近期,我們翻閱了32家保險公司披露2020上半年的理賠報告,通過這些數據跟大家聊聊保險的配置問題。數據源於2020上半年陽光人壽理賠報告這個數據就說明,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醫療險的概率要更高,就配置順序優先級來看,醫療險最好優先配置。就目前的市場而言,綜合條件比較好的是尊享e生2020,產品穩定,停售概率低。如果想要帶門診的醫療險可以看看樂健一生,它對門診報銷的保額更高。
  • 女子罹患乳腺癌買的防癌險居然不賠!保險公司:未達到賠付標準!
    相信很多人買保險都是為了轉移風險,在關鍵的時候可以讓保險發揮出保障的作用。然而,最近小編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買的防癌險,罹患癌症卻遭遇拒賠了。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通過案例來了解下防癌險以及購買防癌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買了香港保險,理賠的時候後悔了
    並且在手術後按要求提交了病歷報告和相關資料,開始著手理賠輕症。(這裡補充一下,內地的甲狀腺癌按輕症賠付是重疾新規的修訂內容,而目前在售的重疾險產品,甲狀腺癌還是按照重疾來賠。但是香港的重疾險產品,甲狀腺癌一直都按輕症理賠。)沒想到,資料提交一個月後,小A女士仍然沒有收到反饋。
  • 女子買防癌險 5個月後確診乳腺癌卻遭保險公司拒賠
    (原標題:女子買防癌險,5個月後確診乳腺癌卻遭拒賠!)浙江杭州的王女士在投保後,被確診身患乳腺癌,但等她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卻收到了拒賠通知書。「切除乳房的手術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保險公司不履行合同義務更使我的處境雪上加霜。」王女士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
  • 踩坑、無法參保、理賠難!購買一份放心的防癌險到底有多難?
    手術後,王女士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保險公司卻出具了拒賠通知書,理由是:王女士所患屬於原位癌,不在該保險保障範圍。  合同中雖然確實有原位癌免責條例,可是投保時,代理人並沒有告訴她究竟哪些癌症不賠。2019年2月,王女士向西湖法院提起訴訟。
  • 55家保險公司理賠報告:理賠率基本超過97% 北京人壽達到了100%
    來源:保險那點事兒有些朋友在理賠時被保險公司拒賠,跟保險公司鬧得很不愉快。最後,甚至覺得「保險公司都是騙人的」。事實上,保險理賠並不是由保險公司說了算。賠不賠、賠多少、多久才賠,都是看符不符合保險合同規定的理賠條件,以及保險事故的具體情況、複雜程度,最後甚至還有法官的判決。
  • 哪些保險能應對高額的癌症治療費用?
    這就要求我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高度關注,需要定期體檢檢查來預防癌症風險,同時我們還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萬一癌症風險真的到來,有哪些保險可以用來轉移風險呢? 癌症是重疾險中發生率最高同時也是理賠率最高的病種,所以重疾險可以用來轉移風險,除了重疾險還有防癌險和癌症治療險。
  • 保病的保險哪個好?這樣買不會錯!
    每個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健康,但是病來如山倒,這時候如果有份保病的保險就好了,那麼保病的保險哪個好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為了防患於未然,會為自己購買一份保疾病的保險。 而保疾病的保險有很多種,到底哪一種是我們最需要的?怎麼買才對呢?
  • 315金融產品檢閱臺|含中症的重疾險和海外醫療險到底值不值得買?
    是按疾病嚴重程度再進一步細分,比輕症嚴重,但沒達到重疾的程度,歸類到中症裡,這樣降低了重疾的理賠門檻,增加了賠付次數。但消費者需要知道的是,不論是輕症還是中症,降低重疾險賠付門檻的同時,相對應的保額也有所降低。
  • 國內買的保險,在國外能賠嗎?
    不過,後來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發現在翻譯出了錯誤,將「重大疾病保險訂單」更正為「醫療保險訂單」。這樣一來,旅客出境時只要購買附加醫療責任且保額超過10萬美元的境外旅遊險,或者購買能夠覆蓋泰國地區的高端醫療保險,就能達成泰國衛生部的要求。
  • 重疾險保死不保生?明明生病卻不賠,一定是這些原因
    1、買錯保險了過去大家缺乏保險意識,代理人也缺乏專業知識,很多時候客戶買的保險和自己想像中的保險壓根就不是一個東西,比如買了醫療險,卻希望生病了能領到一筆錢;又或者買了重疾險,做了個小手術想要理賠卻發現根本不在保障範圍內。
  • 分析2018年各大保險公司十幾份理賠報告,得出這樣的結論
    各大保險公司也在最近一段時間公布了理賠報告,看了十幾份保險公司的理賠報告,雖然它們之間的經營方針都不太一樣,但是仍然有很多共通之處的。可以這麼說,拿起四五份報告就大概知道2018年的保險理賠都理賠了哪些,一些病種的理賠率,發病率以及死亡率。
  • 甲狀腺癌發病率飆升,新規後少賠幾十萬?
    但甲狀腺癌作為癌症的一種,在目前的重疾定義中,都是要全額賠付的。 治療費用基本都在2萬左右,經過社保報銷後,自費費用在1萬左右。 舉一個我看過的案例: 小F在去年10月投保了50萬重疾險,附加癌症二次賠,還有一份百萬醫療險。 今年4月,小F做體檢時發現甲狀腺有問題,通過穿刺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 手術後病理結果出來,為甲狀腺乳頭狀癌。
  • 重疾保險太複雜,不會買?只要三步,按這個思路投保絕對不會出錯
    面對重疾險,很多朋友都感到很苦惱,來問小新:我完全不懂保險,最近為了想買份重疾險,卻不知道怎麼下手,一臉懵?為了幫助對重疾險不怎麼了解的小白用戶,小新決定寫這篇文章。首先,先了解一下重疾險相關的6個問題1.重疾險是什麼?
  • 平安、人壽、友邦紛紛推出擇優理賠,現在是買重疾險最好的時機?
    也就是說,離舊定義的重疾產品銷售還剩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很多人在持觀望態度,也在糾結要不要買舊定義重疾險。糾結的理由,無非是理賠規則的利弊權衡,魚和熊掌想要兼得。針對如此情況,已有保險公司推出了一個「擇優理賠」的方案,讓魚和熊掌均可兼得,但還是讓不少朋友產生了疑問。今天,小新就來分析一下「擇優理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