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護的設置對西域的控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45西域都護|醒吾專欄

2021-02-07 醒吾歷史

瑋鑫按


瑋鑫按:  

 

西域都護府開設以後,在政治、軍事.、文化上都對西域造成了重大影響而且通過屯田,將內地漢族地區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傳到了西域,對西域各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如《漢書》稱之為「井渠」,今天在新毅吐各番等地區仍在使用的坎兒井.就是漢朝的屯田軍隊從陝西傳去的。漢元帝時,為了加強對西域屯田區的開拓和管理。專門設置了戊己校尉。屯田於車師前王庭,與烏壘城的西域都護府互為呼應_在了」義的西域範圍內,還有一些不歸西域都護統轄的國家,西域都護對它們負有督察之責.一旦有了重要的動靜變化就要報告西漢政府,以便採取相應的對策。為了了解情況便於統轄管理,西域都護府對西域諸國的地理位咒、

風土人情、山川物產、民族習俗、社會制度、傳等,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考察和記載,迄今仍是我們研究西域歷史的珍貴資料。


在鄭吉之後,擔任西域都護的甘延壽和校尉陳湯,利用時機,調集西域諸國兵馬,聯合烏孫,西徵康居,殲滅了匈奴那支單于。這一勝利,進一步擴大了漢朝在西域的影響、西漢末東漢初,由於動蕩,群雄康戰,無暇西顧,匈奴乘機崛起,再度控制了西域諸族和絲綢之路.:隨著囚勢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東漢王朝於二公元73年派出大軍分四路徵伐北匈奴,取得重大勝利,隨即派遣班超,西出陽關。重新開始了對西域的經略。智勇超群的班超率領36人,先收服了鄯善。控制了絲路南道,繼而又進佔疏勒,擊敗依附匈奴的姑墨、龜茲、焉背等國,並打敗了貴霜王朝的入侵,控制了絲路北道,經過多年艱苦努力,完全恢復了漢對西域諸國的統轄。


威鎮西域的班超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在龜茲設置西域都護府。這是自西漢以來中斷了70多年之後的又一任西域都護。西漢時期的西城三十六國至此已發展成五十餘國,全都和漢朝通好,接受西域都護的統轄,班超對西域的經營,使得漢朝威力遠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選自黃劍華著《.西域絲路文明》第92頁


注意啦,明天的名詞解釋是中國史「九品中正制」哦,同學們直接在我的文章底部留言

相關焦點

  • 張瑛|漢代西域都護設置的時間及其職責相關問題考辨
    三、西域都護的設置時間關於西域都護正式設置的時間,由於《漢書》各篇記載不同,故學界此前主要有四種觀點,分別為《漢書·宣帝紀》所說「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書·百官公卿表》所敘「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西域傳》的「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和《馮奉世傳》的「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其中第一種觀點影響最大。
  • 西域都護:兼具邊防與外交職能的職官
    漢代把玉門關以西的地方都稱為西域,在狹義上的西域主要是指今天我國的新疆一代,即蔥嶺以東三十六國。西域在漢朝以前被匈奴所控制,從張騫通西域以後,漢朝陸續往西域派遣使者,校尉以領護之,漢宣帝時開始設置西域都護。
  • 李大龍/如何詮釋邊疆 ———從僮僕都尉和西域都護說起
    有關西域都護或西域都護府的記載相對較多,涉及到西域都護設置時間、職責及歷任都護的主要有以下諸條。       (1) 《漢書·百官公卿上》: 「西域都護,加官,宣帝地節二年初置,以騎都尉、諫大夫使護西域三十六國,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馬、候、千人各二人。」
  • 大名鼎鼎的西域都護府,「都護」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西域都護府,由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劉病已於公元前60年所立。漢宣帝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使得西漢的政令第一次貫徹到了西域諸國;其意義非同小可。西域都護府的確立,跟一個人的關係非常重大,那麼這個人就是鄭吉。 鄭吉,西漢會稽郡人,今江蘇蘇州吳中區。
  • 【獨家·大寫西域】輪臺——西域都護府/高洪雷
    考慮到烏壘國位於西域中心,鄭吉因此將都護府設在渠犁以北330裡的烏壘城。都護府屬官有副校尉、丞各一人,司馬、侯、千人各兩人。職責是統領大宛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行國,頒行朝廷號令。漢統領西域後,西域各國國王仍各領其國,但必須接受漢朝的冊封和任命方為有效。據記載,漢代,西域各地「自譯長、城長、君、監、吏、大祿、百長、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到侯、王,皆佩漢印綬,凡三百七十六人」。他們都是由西域都護報請朝廷任命的。近代以來,曾有極個別民族分裂分子曲解這一體制,認為這些邊疆國家各有自己的國王,只是報由中央政府「認定」,不應歸入中央王朝的版圖。
  • 西域都護設立,新疆第一次正式納入華夏版圖
    一般認為,公元前59年,漢宣帝命鄭吉為西域都護,護南北道,標誌著西域都護府的正式成立,從此西域都護成為漢帝國派駐西域的最高長官。西域都護最初護36國,這大小36個小國,無論從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成為漢帝國的從屬國,國王要定時朝見,重要官吏由漢帝國賜予印綬。
  • 西域都護、安西四鎮,最後到新疆的變化
    這是譚其驤版的西漢地圖,一個西域都護府就覆蓋了現在新疆和相鄰的幾個斯坦。史書記載,西域都護府設立於公元前60年。讓我們引以為豪的西域都護府,其存續時間短,且職能有限。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就是為了聯手西域各國攻擊匈奴。
  • 唐朝在西域有哪些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是漢朝強大國力的產物,漢朝打敗西域的匈奴勢力後,任命鄭吉為西域最高軍政長官,監護西域諸多小邦國的安全,因此稱為「都護」,其機構為西域都護府。到了盛唐時期,隨著國力強盛,為了更好地管理越來越大的疆域,不但在西域設立了都護府,而且在東、南、北各個方向邊疆地區都設立了相應的都護府。都護府有大、上、中之分,職能為:「掌統諸蕃,撫慰徵討,敘功罰過」。
  • 阿克蘇新和縣打造漢西域都護府、唐安西大都護府文化園
    漢西域都護府、唐安西大都護府文化園的建設以歷史為依據,採用厚重的漢唐建築風格,重現漢唐時期中央政府有效治理新疆的歷史,展示中華統一多民族的形成過程,展示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建設新疆的歷程
  • 西域都護府,到底有多重要?
    可以說西域都護正是西域地區的命脈,它為中原地區與西域的聯繫建立了一個溝通橋梁。後世學者在研究西域都護的時候,也認為其對西漢有著非凡的意義,而西漢統治者也為西域都護不遠萬裡地增派了許多駐守官兵。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西域都護的設立意義
  • 尋找西域都護府 遺址就在輪臺縣十餘處古城中
    漢昭帝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侍郎鄭吉奉命到西域屯田。他不會想到,自己的名字從此深深印刻在這片土地上。公元前60年,西漢在輪臺建立西域都護府,鄭吉被任命為首任西域都護,管理當地軍政事務。兩千多年過去,輪臺古城以及在此駐守的西域都護的往事早已被風沙雨雪深深掩埋,然而人們對它的探尋從未止步。研討會現場。
  • 西域都護倚焉耆,東歸英雄守巴州
    二西域都護。在中原文化中,一直有龍的傳說。而在遙遠的西域,也有一群「龍家人」,他們是焉耆人,非常崇拜龍。前60年,漢朝終於一統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負責管理西域軍政事務,鄭吉成為首任都護,相當於新疆軍區司令。都護府設在烏壘城(輪臺東北),就是踏入南疆第一步,既可輻射整個南疆,又給自己留有後路,這裡退往北疆最快。公元8年,王莽纂位,天下大亂。焉耆王懷念舊時光,想和匈奴一起嗨,殺死西域都護但欽。王莽派李崇去接任,結果又被焉耆殺了。
  • 漢代西域都護府城址遺蹟確認在新疆輪臺,它是中央政權對西域有效管控的有力證明!
    西域都護府是漢朝時期在西域設置的管轄機構,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這就是《漢書·鄭吉傳》中所稱的「漢之號令班西域矣!」近日,探尋有了重大突破,西域都護府城址遺蹟確定就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10餘處古城遺址中的一處。目前,考古學者正抓緊探尋西域都護府具體位置。公元前138年,張騫通使西域,正式開闢了絲綢之路,打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通道。
  • 西域建立都護府,此人不能忘!
    (一)從歷史貢獻上來說,常惠的功績遠遠大於蘇武,在常惠運作中,漢於前60年在西域建立都護府,正式將這塊遼闊的疆域劃歸西漢王朝。史學界一般認為,常惠六出西域。1990年,甘肅考古隊在敦煌市郊的荒漠裡發掘一處漢代的驛站懸泉置,驚喜的發現了15000枚漢簡。
  • 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任西域都護,為何他無可取代?
    正因為如此,漢朝的西域事業離不開班超,班超活了七十歲,就有三十年奮鬥在西域,是中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西域都護(一般只有三到五年)。只可惜老天沒再多給他幾十年的時間,否則整個世界必將產生更加令人無法想像的變化與變革,那他就不僅是一個傳奇,而將成為一個神話了。
  • 關山迢迢,黃沙漫漫,兩千多年前,漢朝西域都護府是怎樣的機構?
    影片主角是成龍飾演的「霍安」,霍安的身份是西域都護府都護,在電影中,他為了團結西域各族民眾,化解矛盾,對抗外敵,維護和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差點丟掉性命。電影展現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電影中的西域都護府確實存在過,而且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輝煌的一筆。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已然消逝的兩千多年前,西域都護府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 白楊沙沙聽故事:兵團的前身--西域都護府
    各位同學你們好,這一期我們來聊一聊兵團的前身——西域都護府,西域都護府是在漢朝的時候逐漸形成的一個權力機構,這也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和保護西域地區而設置的,在當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漢從張騫通西域開始,到鄭吉出任西域都護,終於完成了統一西域的大業。西域都護府是漢朝時期在西域設置的管轄機構。是漢代西域官階最高的官職。
  • 漢代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使古代東西方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域都護府是漢朝時期在西域(今新疆輪臺)設置的管轄機構。是漢代西域官階最高的官職。「都護」是漢西域地方最高長官,相當於「郡都尉」。「郡都尉」是一郡太守副職,掌管軍事。西域因地位特殊,故設「都護」,實際上與郡級區劃相等。
  • 漢代絲綢之路的保護者,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是漢代在西域地區設立的軍事行政機構。西域地區在漢代初期泛指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區。在漢宣帝年間,朝廷設立西域都護府之後,西域地區逐漸變成了特指西域都護府管轄的地區,包括大宛、烏孫……中原地區和西域地區的交往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時期,崑崙山的美玉就已經是戰國王侯喜歡的珍寶了。秦末漢初之際,中原地區大亂,匈奴的勢力逐漸崛起,阻斷了中原和西域地區的交流。
  • 西域都護府在輪臺 兩千年前長這樣
    公元前60年,西漢統一西域,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近百年來,學術界一直在探尋西域都護府的所在地,然而,由於自然壞境變遷、缺乏充足史料記載,西域都護府究竟在哪裡,一直是學術界的不解之謎。聶躍平解釋,這裡的異常是指考古異常,當地下存在有考古遺蹟的時候,這些遺蹟與周圍環境之間會發生物理和化學作用,導致植被、水分含量和微地貌的變化,從而產生與周圍環境不同的特殊標誌。通過對遙感影像的觀察和處理的色調、陰影、形狀、紋理和圖案可以探測到這些異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