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羅大佑

2020-12-14 網易娛樂

十問羅大佑

2000年08月09日16:15:33網易社區 


  借著羅大佑來上海的機會,記者對這位影響了流行歌壇幾代人的音樂人進行了一次訪問。

  記者(以下簡稱記):很多人說羅大佑老了,沒有力量了,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用他的音樂影響人了。比如說,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知道羅大佑是誰。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羅大佑(以下簡稱羅):那就讓我的演唱會和新專輯來證明。我覺得作音樂首先要讓自己感動,你才能感動別人,讓別人產生共鳴。這20年裡我寫了150首歌,到現在還靠這些歌活著,而且活得不錯,這說明市場接受我,我也對得起這些歌。至於年輕人不知道我,我也不著急,因為我並不急於介入他們的音樂圈。

  記:以前的羅大佑是一個帶墨鏡、穿黑衣,一頭長長捲髮的憤怒青年形象,現在好像變了很多,平和多了,你覺得自己變化最大的地方在哪裡?

  羅:最大的變化就是人老了嘛。之所以從反叛變到平和,可能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當一個社會中到處都是喧鬧的時候,藝術家有義務寫一些安靜的東西;當社會太沉寂,沒人敢講話的時候,藝術家就需要站出來說話。我覺得藝術家應該起到這種平衡社會的協調功能。

  記:很多現在快30歲的人,從做學生開始就一直很喜歡你的歌,甚至有種「羅大佑情結」,你怎麼看?

  羅:要說「羅大佑情結」就危險了。從小學到大學畢業,我做了19年的學生,校園生活佔去了我人生的大部分。那個時期,對生活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是在嚴謹的教育制度下,又無處表達。我想大概正是這相似的成長背景和音樂巨大的感染力造就了這種「情結」吧。

  記:曾經有人用青色時期、黑色時期、黃色時期和彩色時期來總結不同階段的你,那你覺得應該用什麼顏色來形容1994年以後的你?

  羅:應該是透明的。1994年我40歲,用孔子的話說,是「四十不惑」,而且生活中有了很大的變動,因為大環境變了。我和李烈在一起12年,搬了8次家,而且到處去旅行,始終處於漂泊狀態,很不穩定。我這樣到處流浪,四處漂泊就是為了要體驗生活,感受生命。

  記:那你覺得現在的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羅:這很難回答。這些年我仍是一個矛盾的人,經常容易在一些東西中掙扎,特別是在寫歌的時候。這一點從沒有改變。但是如果你在一個作品上投入的精力越多,掙扎的越久,作品能保留的時間也就越長。

  記:很多人認為你是個很特別的人,能把沉重和抒情融合得那麼好,而且兩方面都做到了極致。你有什麼秘訣嗎?

  羅:我一直強調寫歌最重要的是是否讓自己感動。寫歌其實不是告訴別人什麼,而是要告訴自己什麼。我想說每一種感情都會有相同之處。時間久了會發現每種感情包括愛情、激情、溫情、恩情、親情都有相同的地方。其實一首歌除了感情之外什麼都不是。

  記:很多音樂人對你很崇拜,一直把你作為他們的目標,你自己是否會有壓力?

  羅:其實沒什麼壓力。創作最有趣的一點,就是沒辦法比較。對我來說,最大的敵人是超越自己。因為每個音樂人的道路都不相同,別人跑的是一條路,我跑的是另一條路。我的身邊沒有其他人。

  記:你的音樂影響了許多人,那有沒有對你影響很大的人?

  羅:應該說很多。比如我的父母,鮑勃·迪倫、日本的吉田拓郎等等。

  記:印象中,你出專輯的速度很慢,自上一張專輯《戀曲2000》到現在,已有6年時間沒有出專輯了,能透露一下你的新專輯什麼時候問世?

  羅:我從來沒定時出專輯的概念。我覺得數量上增加了,質量就不一定能得到保證。我一定要找到為什麼寫歌的理由才會開始創作。目前我的新專輯正在製作中,將從我自己寫的20幾首歌中挑出10首收錄到新專輯中,爭取在今年11月前和大家見面。新專輯的內容和以前的一樣,只是時代不一樣了。

  記:在你的生命中,你有一直在等待的東西嗎?

  羅:當然有!生命有始就有終,坦白說,我等待的是死亡。等待的過程有千萬種,生命本身是一種等待,知道結果的那天終歸會來到。我覺得結果並不重要,我在乎的是在等待的過程中積累到什麼。(摘自《新聞晨報》)

手機簡訊,推薦新聞
>>【】【關閉窗口】

 論壇熱貼                             進入論壇

define(SYSLOGIN,"Y");include("/home/conman/entertainment/class.php");$this_player=new html(120248);$this_object=new html(120248);?>error
sss




相關焦點

  • 「十問」肖戰後,還有「十問」王一博?他做錯了什麼
    肖戰事件被推向輿論高潮時期,面對一邊倒的輿論質疑和讓肖戰道歉的聲音中,有媒體發出過「十問」肖戰來表達對他的不滿,一連串的發問都指向肖戰和其工作室,指責肖戰在事件中沒有引導好粉絲。風雨過後總會見彩虹,奉行沉默是金的肖戰,經受住了輿論的質疑。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整理出的羅大佑十大經典歌曲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僅代表個人觀點。1、《光陰的故事》1981年,作曲:羅大佑,作詞: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
  • 羅大佑的歌 知識分子的樣子
    從東方到西方,我們能從那時候的羅大佑身上看到與他的共性。正在演出的羅大佑。圖/視覺中國三毛無論是「音樂教父」或是「中國的鮑勃·迪倫」這樣的稱謂,始終都只是一個管中窺豹的側影。畢竟羅大佑還是中國第一個搖滾明星、一個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一個能和劉文正比肩的青少年偶像……但若真要對羅大佑一言以蔽之,那個詞恐怕應該是「知識分子」。
  • 時代永遠的戀歌——羅大佑
    儘管每一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標誌和印記,然而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整個華語樂壇最巔峰的時代,如果說當時的音樂成就猶如群峰聳立,那麼其中有一座大山卻是萬峰景仰,這座群峰之巔就是羅大佑,甚至直到今天都是難以逾越的高峰。作為時代的創造者,羅大佑連續用自己的歌曲為每個年代做了深情的記錄。
  • 在時光-羅大佑遇到
    我們經常蹲在商店外面,假裝玩耍和偷聽,有一天,我們忍不住偷偷溜進店裡,開始假裝看貨架上的彩色磁帶,然後我們從我們的最喜歡那裡聽到了那首和《童年》,我忍不住問老闆這首歌是什麼歌,老闆告訴我們這首歌叫《童年》,我說這首歌很好聽,所以老闆告訴我,這是臺灣的羅大佑歌,就這樣,一位名叫羅大佑的臺灣歌手被介紹進了我的耳朵,老闆還告訴我們這裡有他的錄音帶,所以我們可以買回來
  • 羅大佑《你的樣子》
    羅大佑《你的樣子》 你的樣子 原唱:羅大佑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我聽到傳來的誰的聲音 像那夢裡嗚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遠去的誰的步伐
  • 華語音樂教父---羅大佑
    我認為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人都不需要再對你們介紹羅大佑了,是來聽歌的,是來共同找回憶的,那我就回憶一下這些年來我遇見的羅大佑。後來我上小學了,錄音機裡放的還是羅大佑的歌,然後就是老崔、老狼......羅大佑的聲音從來沒有斷過。現在的歌是越來越多,好聽的不好聽的。音樂CD、MP3、電腦啊聽歌的工具也越來越先進,但是我家裡還是保存著那臺錄音機,旁邊盒子裡放著那些年老爸買的卡帶,回家的時候,自己的時候我還是會聽聽那臺老舊的錄音機。羅大佑的歌迷都是有情愫的吧!
  • 羅大佑:我是一條魚
    ■攝影 王鑑   羅大佑在杭州開演唱會的新聞發布會,舉止言談,給人一種非常複雜的印象。不少現場的記者,都是羅大佑的歌迷,事後,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首先的一句話是:真沒想到,羅大佑跟我以前想像的太不一樣了。
  • 羅大佑顏色72變(五)
    1988年音樂工廠的成立,標誌著羅大佑從一個單槍匹馬獨闖龍潭的蘭博式音樂戰士,變成一個率領三軍縱橫天下的音樂統帥,而香港這全世界惟一天空有老鷹盤旋的大都市,就成了羅大佑的音樂基地。從臺灣白色恐怖的專制統治,走到香港這個自由開放的民主氛圍下,羅大佑終於可以放心呼吸,全心全力打造自己的音樂天堂。  羅大佑懷著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和沉重的音樂使命感,試圖構建一部音樂史詩式巨篇,探求著用音樂統一華人流行文化的最大可能性,「做著一宗歷史與未來之間的最大買賣」(羅大佑語)。
  • 在羅大佑的歌裡,讀懂一個時代
    羅大佑在臺灣掀起「黑色旋風」此時,羅大佑已經28歲。在專輯封面上,羅大佑寫下:「這一趟音樂之路,走得好辛苦。」羅大佑於1954年出生在臺北一個醫生世家,5歲開始學鋼琴,18歲和幾個喜歡音樂的朋友組建了「洛克斯」樂隊,並在樂隊中擔任鍵盤手。
  • 羅大佑——明天會更好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是的,我想這個回答會沒有多少爭議。這首公益歌曲原來是為了支援非洲的難民而創作的,由羅大佑獨立完成作曲作詞,後張大春、等人共同作詞創作完成。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中期,非洲國家衣索比亞爆發了震驚全球的大饑荒,這場自然災害導致了大量的非洲難民,更是造成了數百萬人的營養不良而死亡。
  • 羅大佑的《追夢人》,是在追憶誰?
    1991年臺灣女作家三毛去世之後,香港著名歌手羅大佑為了紀念她的不幸離世而創作了歌曲《追夢人》。羅大佑的《追夢人》本是和歌曲《青春無悔》的作詞完全一樣,兩首歌都是他一手所創作,但是為了緬懷天才作家三毛,他破天荒的在前者已經成型的歌曲裡特地加進去四句歌詞,然後改換歌名,重編重唱,以另一首歌的新形象展現在所有人的眼前,可見三毛當時在他心裡有著很是重要的位置。
  • 《童年》《光陰的故事》原唱,都不是羅大佑
    《童年》由羅大佑作詞作曲,但原唱其實是張艾嘉。當時初露才華但還沒有大火的羅大佑,正和風華絕代的張艾嘉,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不流俗、隨心走的才子與才女走到一起,可想而知,得有多麼大的火花。而優秀的人在一起,除了親親我我,還會相互激發,相互成就。滾石唱片當時很想給羅大佑發唱片,但羅大佑還是新人,張艾嘉已經紅透半邊天,於是決定先為張艾嘉出,由羅大佑擔任製作人。
  • 避免癱瘓,羅大佑動脊椎手術
    66歲的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不久前脊椎動刀,他說因為坐骨神經炎發作,從5月初開始就感到疼痛,嚴重時甚至三四天沒辦法走路。醫生指羅大佑有脊椎滑脫、囊腫及骨刺等問題,若一直拖著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甚至到癱瘓的地步,讓羅大佑決定在6月時接受手術治療。
  • 羅大佑 : 遊走半生的詩人終將歸來
    羅大佑,這個出生於醫藥世家,從小喜愛彈鋼琴,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的高材生,在他41歲的時候才有足夠的勇氣在自己的個人檔案欄中把職業由「醫生」改寫成「作曲」。在父親是醫生,母親是護士,姐姐是藥劑師,哥哥是牛津大學的心臟醫學博士這樣的家庭背景影響下,41歲的羅大佑終於擺脫了世代為醫的家族寄託,真正活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理直氣壯」的人。
  • 流浪中的歌聲——羅大佑《追夢人》
    《追夢人》是羅大佑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創作的一首歌曲,這首歌的歌詞從始至終以第二人稱的方式仿佛是在和一個人傾述和對話,聽著聽著一種憂愁和惆悵感就從心底湧起,其實這首的誕生開始並不是這樣的,它是羅大佑為一部叫《天若有情》的電影創作出來的主題歌,歌名叫《青春無悔》。
  • 羅大佑唐山演唱會2020,四年後我們再相見!
    在這個基礎上,才有了今天的羅大佑唐山演唱會2020,我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了醫護人員的努力!羅大佑唐山演唱會時間:2020-10-14羅大佑唐山演唱會地點:唐山保利大劇院之所以確定的告訴大家羅大佑唐山演唱會2020的消息,是因為小編近期能夠清楚地在唐山保利大劇院的演出公告上看到羅大佑的演出信息,類型標註著個人演唱會,時間也確定在10月14日。
  • 往事:回憶羅大佑與泰州歌迷 回味《光陰的故事》
    現將本人7年前採訪羅大佑撰寫的「羅大佑與泰州歌迷回味《光陰的故事》」一文與大家共同回顧。2013年10月26日晚,有著「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之稱的羅大佑來到泰州大劇院,為觀眾帶來一場「光陰的故事」經典懷舊演唱會。隨著帷幕拉開,身著白襯衫外加一件黑色背心的羅大佑走到舞臺中央邊彈吉它吃,邊唱起《往事2000》,引來觀眾掌聲陣陣。
  • 被視作不可逾越的高山,羅大佑究竟有什麼魅力?
    被視作不可逾越的高山,羅大佑究竟有什麼魅力?羅大佑參與《流淌的歌聲》第二季錄製2寫出《戀曲三部曲》《光陰的故事》的羅大佑,20多歲就被貼上了「經典懷舊」「民謠歌手」的標籤,曲中的「光陰」就是青春的符號。
  • 羅大佑這張專輯你真的懂嗎?
    輯目:之乎者也製作人:羅大佑、阪部一夫(日)歌手:羅大佑編曲:山崎稔、羅大佑風格:搖滾、流行、雷鬼類型:個人專輯語種:國語(專輯《羅大佑作品選(黑膠)》(1982年羅大佑是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的革命者與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