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車市下行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汽車經銷商的日子並不好過,除了上半年的銷量數據難以達標,從一份對經銷商的調查問卷中,也能窺見一二。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中國汽車經銷商之聲」夏季問卷調研結果,這是一項涵蓋經銷商盈利滿意度和信心度、夥伴關係、日常運營和品牌形象4大模塊的問卷調查。有意思的是,調研結果的綜合得分被劃分在「綠燈區」、「黃燈區」和「紅燈區」,並且調研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勇奪上半年銷量冠軍的一汽-大眾卻在調研結果中由上季黃燈區跌落至紅燈區,合資品牌陣營中呈逆勢上升趨勢的卻是被炒的沸沸揚揚何時退出中國市場的三菱,整個51個參與調研的品牌中僅有2個品牌進入綠燈區。
合資品牌集體身陷「紅燈區」
本次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之聲」調研問卷共設計79個問題,涵蓋經銷商盈利滿意度和信心度、夥伴關係、日常運營和品牌形象4大模塊,而經過統計分析,2020冬夏兩季調研結果整體呈下降趨勢。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品牌經銷商聯會秘書長宋濤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經銷商出現上述變化最核心的原因是疫情後期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加上廠家對銷量持續追求帶來的經銷商運營負擔。百年不遇的疫情環境下,汽車經銷商的變化非常大。」
最終,此次夏季調研結果中有多達22個品牌處於紅燈區,其中合資品牌整體下降幅度最大,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雪佛蘭等品牌均由上期的黃燈區跌入紅燈區。值得一提的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均未有進入綠燈區的。
賣的好不一定滿意度高
在風雨兼程的上半年,國內車市經歷了寒潮與疫情的雙重考驗。在剛剛公布的銷量「期中考成績單」中,一汽-大眾以874174輛成績奪得上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不過在協會調研438家經銷商後得到的反饋結果卻低於合資品牌的均值。並且,在反饋的問題中「與同類競品相比,您對2020上半年該品牌整體盈利情況的滿意度如何?」一題,一汽-大眾本期得分比上期下降了1.7分,從上期的5.5分跌落至本期的3.8分。
對此,買車君採訪多家一汽-大眾經銷商,一名相關負責人透露道:「雖然上半年廠商公布的銷量還不錯,但實際增長的卻是奧迪品牌,另外捷達品牌也是今年新的增長點,而實際上大眾品牌在上半年下滑的也非常多。」根據數據顯示,大眾品牌今年上半年累計終端銷量為504793輛,而去年同期的數字則是650673輛,也就是說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在上半年比去年少賣了15萬輛。
「廠商應該多在平衡各經銷商之間競爭上多花些精力,光是北京正規大眾店就有30多家,各店之間的車源、價格和服務參差不齊,所以上半年各店的經營狀況還是挺緊俏的。」一家經銷商普通銷售向買車君表示。
對於經銷商來說,盈利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對此一家北京現代經銷商表示:「上半年各個品牌經銷商日子都不好過,庫存壓力都很大,這時候就要看廠商的扶持政策了。」合資品牌陣營裡呈逆勢上升趨勢的是三菱,總體較上期提升了1.3分,從紅燈區提升到了黃燈區,其中「夥伴關係」模塊較上期提升了2.2分。這就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兒了,在國內市場銷量一直不溫不火的三菱此前剛宣布正在全球範圍內收縮戰線,未來重心將放在東南亞和大洋洲市場。雖與廣汽集團合作多年,卻遲遲沒有帶來全新產品,導致三菱在中國市場愈發邊緣化。
那麼為何三菱的經銷商整體滿意度處在水平線之上呢?據買車君走訪市場獲悉,廣汽三菱雖然銷量並不出色,但是在處理與經銷商的關係上卻值得很多廠商學習,一名銷售透露,廣汽三菱廠商是非常支持我們以經銷商名義組織各式各樣活動,在其它城市很多經銷商聯合周末搞促銷會,另外我們組織老車主周末一塊去郊遊也都是有廠商補貼的。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與大眾等品牌相比,廣汽三菱的經銷商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在同一區域內互相之間的競爭就相對較小。
兩家「綠燈區」選手怎麼說?
此次調研,僅有雷克薩斯和保時捷兩個品牌處在綠燈區中,在採訪雷克薩斯某經銷商得到的反饋是,「與其它豪華品牌相比,由於雷克薩斯是全系進口,所以我們壓力小很多,況且ES一直在市場中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維持現狀我們就很滿意了。」
保時捷經銷商則對買車君表示:「廠商並沒有像其它豪華品牌為了衝銷量而損害品牌價值,而且保時捷在北京經銷商布局非常合理,各店之間也不存在競爭關係。」據買車君了解到,目前保時捷在北京共有5家經銷商,並且分布在5個不同區,均有各自地域的消費人群。
另外,林肯也從上期的紅燈區進入了本期的黃燈區,主要原因是「品牌形象」模塊比上期提升了1.7分,而從走訪經銷商過程中,買車君也能感受到兩款本土化車型入局讓林肯經銷商變得熱鬧起來。
面對下半年車市經銷商們該怎麼做?
在經歷了二季度各類活動和政策補貼等舉措刺激消費,車市也出現了回暖,但同時也透支了市場需求。
根據乘聯會分析,由於5、6月份的車展和促銷活動擾亂了汽車市場銷售節奏和價格,而從7月開始天氣逐漸炎熱,消費者到店率將會繼續下降,市場需求的下降將會導致7月份預計環比會出現回落趨勢。
為此,中國流通協會建議,在後疫情時期,經銷商要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預估實際市場需求,合理控制庫存水平,以防庫存壓力過大,導致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