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孫紅雷上熱搜,內容是,他瘦了。還艾特了黃磊和黃渤,一個省略號供大家想像。
也是,健身減肥太火了,說明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這件事了,但重視歸重視,可別犯錯誤什麼減肥方法都信啊,畢竟到處都是坑。
什麼減肥先先減胸,女生不能練力量……說得有板有眼,稍不注意,健身老手都會帶跑偏。
所以接下來,減妞將為大家逐條闢謠!
1.瘦胳膊、瘦肚子,局部減肥
經常看到一些宣傳語,什麼15天瘦大腿,7天減肚腩之類的內容,但是真相是:局部並不科學也無法實現,除非抽脂。
肥胖的原因是能量失衡導致的脂肪堆積(熱量攝入>熱量消耗),脂肪先堆積在哪後堆積在哪我們無法改變,此由遺傳決定。
但是脂肪作為一個整體性客觀存在,分布於全身,減脂期的氧化供能相對同步,脂肪的燃燒是全身進行的,所以說,即使局部運動,並不意味著就是局部燃脂。
一般來說,局部運動是對肌肉的塑造,如果你的體脂含量比較高,比如肚子上脂肪比較多,那麼結果可能是將肚子越練越大。
2.有氧運動比力量訓練更減肥
因為任何運動都可以消耗熱量,至於哪種運動的效果更好,不同的運動量,力量訓練的減肥效果未必就比有氧運動差。
根據相關研究:一次有氧訓練後,代謝會在運動後2-4小時恢復正常;但是一次力量訓練後,代謝會在運動後10-15小時恢復正常。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你可以想像身體是一輛小汽車,在經過長途跋涉後,引擎其實還有餘熱,不會立刻就冷卻下來。
也就是說,在力量訓練結束後,身體的新陳代謝並沒有立刻就回到靜息水平,還可以有長時間的熱量消耗。
1.減肥先減胸
很多女性會擔心這個問題,怕體重降了,胸部也縮水了,但其實與上面提到的理論一樣,胸部的脂肪也是脂肪,會隨著減肥的進程,與全身上下的脂肪一起減少,而不存在先後之分。
另外,胸部大小由乳腺和脂肪共同決定,因此可以將胸型分為乳腺型和脂肪型,如果你屬於前者,一般不會受到減肥的影響。
所以說,想要減肥不瘦胸,建議你不要追求暴瘦,平時多喝水,健康脂肪和膠原蛋白也是不可或缺的。
包括像大豆中所含的異黃酮,是一種雌激素,平時注意補充,也能讓女性的雌激素維持在一個比較正常的水平。
最後要說的就是,你可以針對胸部,做一些塑形練習,用胸部肌肉,為自己的胸「撐場面「,肌肉結實了,才能瘦出玲瓏有致好身材。
2.跑步會使小腿會變粗
很多人說跑步會粗腿!但是,你看人家馬拉松運動員的腿也不粗啊。
跑步腿粗,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運動後暫時充血導致的,這種經過放鬆和休息就會恢復;二是因為跑步姿勢和打開方式不對。
正確與錯誤跑步姿勢對比:
正確的跑步姿勢:
另外,在跑步方式的選擇上:短跑腿易變粗。
一個知識點:人體的肌肉分為慢肌纖維和快肌纖維兩種。前者耐力出眾,比較纖細,後者爆發力優秀,比較粗大。
短跑屬於無氧運動,像100米衝刺跑這種,主要是練速度和力量,這樣跑會使快肌纖維增大,腿易變粗;慢跑屬於有氧運動,鍛鍊慢肌纖維,幫助減脂。
3.女生練肌肉會變金剛芭比
很多女生不敢進行力量訓練是怕肌肉粗大。其實這種擔心是多慮。
首先鍛鍊肌肉不等於長肌肉。刺激肌肉可以提高代謝,幫你消耗更多的熱量,但是不一定會造成肌肉增生,就像汽車發動機可以加大馬力但是發動機體積不會變大一樣。
其次,肌肉的生長需要雄激素。女生的雄激素水平大約是男生的二十分之一,因此女生的肌肉增生潛力很小。
1.鍛鍊時肌肉不酸就白練
很多健身小白在進行力量訓練時,會一味追求酸脹感,否則便會認為沒有鍛鍊到位,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肌肉酸痛分為急性和延遲性的,急性酸痛就是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一般原因都是乳酸。
而延遲性酸痛則是由於肌肉纖維損傷,蛋白質會在損傷時進行降解和重組,最後恢復正常狀態,這種酸痛一般發生在運動後的24-72小時。
所以,只有延遲性酸痛才能修復肌肉,也就是能長肌肉,在鍛鍊過程中的酸痛其實對長肌肉是沒用的。
2.長肌肉會降低身體靈活度
雖然經常健身的人肌肉塊頭都比較大,也經常被認為是」死肌肉「,看起來不那麼靈活。
所以大家會認為,練肌肉會降低身體靈活度,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很多運動員都是需要進行力量練習的呢。
而且,無論是身體的耐力還是爆發力,從本質上來說,都離不開肌肉,換句話說,一個肌肉含量非常少的人,是不可能具備以上素質的。
有點兒咬文嚼字了,減妞的意思是說,只要是科學訓練,配合合理的運動項目,尤其是複合型訓練,即使肌肉再大,也不會降低你的靈活度,放心練吧(你以為肌肉那麼好練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