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通訊員 胡琪 王瑩
近日,市五院神經外科順利開展內鏡下腦內血腫清除術。與以往不同的是,神經內鏡手術和傳統意義的開顱手術不同,神經內鏡手術利用顱內自然腔道及間隙達到手術部位,通過一個僅為3-4CM的小切口,便可將手術區域的血管、神經及病變情況,顯示的非常清楚,更加利於手術操作,創傷較小,手術時間較短,術中對周邊腦組織的二次損傷較小,而和血腫穿刺抽吸術相比,內鏡手術具有清除血腫速度快,內鏡直視下止血徹底可靠的優點,更好地保護神經、血管和正常腦組織,最大限度地減少操作和功能障礙,達到患者快速康復的目的。
患有高血壓病史20餘年的李女士,在家上廁所時突然意識不清,繼而昏迷,120緊急送入市五院。入院查體:血壓210/142mmHg,深度昏迷,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四肢屈曲強直,巴氏徵陽性。顱腦CT示右側基底節區巨大血腫,出血量超過70ml,左側繼發性腦室出血,腦疝形成。
在神經外科主任楊光誠的全程指導下,主治醫師楊智為李女士進行了內鏡下血腫清除手術,同時行顱內壓傳感器置入術及腦室穿刺引流手術全力救治患者。麻醉手術科主任劉心國協調安排內鏡設備,副主任王美健負責麻醉,凌晨3:00手術開始, 5:00手術順利結束,術後即時顱內壓顯示降至正常範圍,複查顱腦CT示血腫大部分清除,返回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繼續治療。術後第二天患者可自主睜眼,顯示手術治療效果滿意。
術前CT
據悉,神經內鏡手術技術是微侵襲神經外科的核心技術之一。手術需要藉助內鏡器械,通過人體的自然孔隙或者微小創口完成,其目的是以最小的創傷給予患者最好的療效。自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國內神經內鏡手術技術已經發展了近20年,目前現代神經內鏡已經從單一垂體瘤手術擴展到幾乎所有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當中,體現出其得天獨厚的優勢,神經內鏡技術在神經外科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隨著神經內鏡手術技術在國內的不斷推廣,越來越多的醫院和神經外科醫師已經意識到該項技術在很多領域的優勢並開始積極學習開展,但是與其它內鏡手術相比,神經內鏡的操作空間更狹小,周圍重要結構更多,對技術精細程度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規範訓練才能熟練掌握。
醫院及時選派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智赴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顱底外科技術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培訓中心進修,師從徐廣明教授學習神經內鏡技術,開展內鏡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