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類,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鸚鵡學舌】叔孫武叔這些人在朝堂上說:子貢比他的老師賢明。
有一個叫子服景伯的官員,就把這話傳給了子貢。一般人聽了這話,肯定要沾沾自喜,飄飄然,而子貢卻說:好比宮牆,我端木賜的牆,差不多與肩同高,裡邊有什麼好東西,一望便知;而我老師,牆高數丈,你不得門而入,根本不知其裡,根本看不到其內在的高深莫測豐富多彩。不過能找到其門,並得門而入的人太少了。由此看來,叔孫武叔之輩那樣說,不就很自然了嗎?
【畫蛇添足】如果論道,子貢比孔子當然差得很遠,但在急功近利的世俗之人眼裡,一個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經商無所不能的子貢,當然要遠高於孔子。叔孫武孫這些人,不見的是拍馬屁,他們只是看到了當世之用。論當世之用,子貢肯定高於孔子。但子貢這個人高就高在不但有自知之明,更看到了孔子學問的高深,甚至千年之用。當然,這時候的孔子早已離世而去了,是非功過只能任人評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