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粄大全,你吃過哪些?

2021-02-07 客家精英手機報

「粄」(bǎn),無論是單個字還是它所代表的飲食和文化,對大多數非客語地區的人來說,應該是陌生的。「粄」字並非客家人的原創發明,不過現如今卻是客家話中的特色詞彙在客家地區,有一類食物被統稱為「粄」,泛指用米漿所制食品,是客家米類食品中的特色。


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粄」之於客家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經過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個味道依然能勾起無數客家人濃濃的鄉愁。



在客家地區,有一句流傳的俗語,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清明時節雨水多,溼氣重,而艾能祛溼、健脾胃,所以客家人在拜山掃墓、踏青之餘都會採摘些新鮮的艾葉、鼠麴草(清明草、田艾)回去製作應節的艾粄,所以「艾粄」也聚集了客家人的智慧了。



黃粄是傳統客家小吃。黃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乾,暑天時,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蒸軟的黃粄片,蘸上蒸腊味時漏下的油汁,風味獨具一格。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屬於粄的一種。因舊時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後包餡而得名。存在於閩西、粵西、贛南一帶,尤其是閩西的西南一帶特為流行。樣子有些像廣州腸粉或梅州捆粄,因此許多人將其混為一談,其實其工藝和用料上並不相同。 



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源於廣東梅州大埔一帶,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米粉製品為「粄」,原稱「老鼠屎粄」,後因不雅改稱為老鼠粄。



味酵粄是是常見的客家粄類食品,每當早谷登場後,很多客家人家家磨味酵粄以慶祝豐收。這種韌而頂牙風味獨特,可以黃糖以及少許醬油熬汁蘸著吃,也可切片加豬肉、香菇炒食,或拌麵粉漿油炸。



桃粄寓意吉祥,過年、嫁娶、搬遷等一般都會見到它靚麗的身影。過年過節時,可為拜神繼嗣之供品。紅桃粄,餡料一般為糯米或者芋頭,有時也加菜脯。


 


冬至這一天,客家人稱之為「過冬」。在客家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吃蘿蔔粄則給客家人「過冬」增添了濃重的儀式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粉做蘿蔔粄。



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習俗,祖輩傳下來說,這一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這種由仙人草熬成的汁液與紅薯澱粉混合凝成黑色膠凍狀的粄,清涼降火,儼然是植物界的龜苓膏。


捆粄




捆粄是廣東省豐順縣的地方特色小吃,屬於客家菜。捆粄據說是豐順客家人祖先自北南遷後,因當地不種小麥,無麵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創造,北風南味,別具特色。


 碗粄



碗粄(碗子粄,發粄)是一種客家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在豐順等客家地區是一種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因它是甜質,且水分較少,送人的碗粄一般一份以四、六、八、十、十二的偶數為吉祥數字。



甜粄,又稱大籠粄,是客家地區的年糕,寓意來年生活甜甜美美。每逢過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習俗,還有「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至今在廣東客家地區,過年客人來訪,有蒸甜粄的人家都會把家裡的甜粄切下一塊送給客人,作為回禮。


筍粄



筍粄(sǔn bǎn)是發源於廣東梅州大埔傳統的客家小吃。筍粄、豆粄其製作包括粄皮和肉餡兩部分。


憶子粄是大埔有名的傳統小吃,相傳源於明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憶子粄用糯米粉作粉皮,揉搓至軟韌粘結,分成小團,撒上適量的生粉,壓成粄皮;特色餡料,一般以靚肉片、魷魚絲、豆腐乾、蒜白、香菇、蝦米等為原料。



薯粄,客家美食,在親戚朋友聚會上少不了這道美食。薯粄的做法:先把一隻大薯(分紫色和白色),去皮乾淨後用工具磨碎,接著在磨碎的大薯裡加入雞蛋、鹽、醬油、蔥花等調料攪拌均勻,待油熱時用調羹撥出一小團的大薯,放到鍋裡煎,煎制的過程中要注意翻面,煎至表面呈金黃色即可。

 


「人緣粄」是客家一種傳統習俗,每當嫁娶時男女雙方家裡都要蒸「人緣粄」,作為甜點饋贈親友,取義吉祥、團圓、人緣好。



釀粄又稱客家釀粄、釀板,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廣東客家地區的逢年過節的小食之一,餡料可以自由發揮,可葷可素,軟糯可口,風味獨特。南遷的北方移民懷念包子的味道,想做包子,但是因為沒有麵粉,所以只好用米粉代替了,由此產生了「釀粄」這個食品。


細粄又叫雀仔粄,是廣東省揭西縣客家地帶的一種傳統小吃,由粘米粉加水,用手工捏出做成皮,用豆乾、大蒜、蝦米做餡,製成的類似餃子又比餃子稍大的餡類小吃,蒸熟就可吃,也可以加油煎。風味獨特,香味十足。

煎粄,有些地方的客家口語裡叫「煎堆」。就是把糯米磨成米粉(因為單純用糯米太過柔軟,所以有的人也會拌一些糝米),然後用糖水搓成米糰,再捏成一個個小丸子,下油鍋煎炸出來的小食品,在表面一層通常還會粘些花生芝麻的。


菜粄是一種客家小吃。每年的「春節」和「冬至日」還有祭祀先人 都要用到「菜粄」。「菜粄」的做法通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做「粄皮」,再來就是做餡料,餡料通常是韭菜。豬肉碎末。


客家精英手機報綜合

南方日報、梅州時空、地道風物等

轉載請註明

|  本文轉自客家精英手機報Hakkanews  |

身為客家人,你必須清楚的客家正名之路

客家人卻以講客家話為恥,算不算一種悲哀?

客家人與廣府人:兩大民系的難解難分(上)

客家:漢民族中頗具血性的族群

這個客家人刷屏了,習近平一再邀請他坐在身邊!

香港客家人約有200萬,誰最早到香港闖蕩?


合作推廣聯繫:

郵箱:27831854@qq.com

電話:0755-82212688


加入讀者微信群,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客家粄登場!「這些粄你都吃過嗎?!」
    客家人做「粄」通常是有時令之分的例如過年蒸甜粄,清明做艾粄冬至做蘿蔔粄等每過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的儀式感蘿蔔粄形如放大版的餃子,可蒸可煎,也可煮湯吃,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小小的粄裡有客家人的鄉愁小小一塊粄四季在裡面流轉
  • 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大埔視窗》關注即可點擊▷淘寶購物,先在匯買網小程序查優惠券,省錢30%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客家人統稱為「粄」。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的「身影」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味酵粄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
  • 客家粄大全,你最喜歡吃哪種?
    味酵粄是是常見的客家粄類食品,每當早谷登場後,很多客家人家家磨味酵粄以慶祝豐收。這種韌而頂牙風味獨特,可以黃糖以及少許醬油熬汁蘸著吃,也可切片加豬肉、香菇炒食,或拌麵粉漿油炸。在客家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吃蘿蔔粄則給客家人「過冬」增添了濃重的儀式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粉做蘿蔔粄。
  • 神一樣的客家「粄」食,看看你吃過多少?
    「反」為「飯」省(「飯」指「食物」)。「米」指「大米製品」。「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製作的食品」。本義:大米製作的食品。粄不僅是客家人的特色美食,粄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
  • 「粄」,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客家美味,你想吃嗎?
    ,都得繼續繼承下去,而客家的「粄」,就是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美味。許多外出的客家遊子,幾乎很難在外地吃到這樣的家鄉美味,因為比較獨特,所以只能在當地有得賣,這小小的一卷,居然也變成了客家人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愁。儀式感滿滿在客家當地舉行婚禮的時候,我們也能在婚宴上發現粄的身影,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粄也會被用來祭祀祖先。
  • 客家人的各種「粄」,您都吃過嗎?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炸味酵粄的香味更是讓人無法抵擋,即使再熱氣,也要咬上一口!味酵粄切條或切塊配上香菇瘦肉丁,再撒上一把香蔥,就可以成就一盤香氣十足的快手菜,保證你吃了會上癮!蕎粄
  • 這些客家粄,你喜歡哪種?
    關注看更多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味酵粄
  • 客家人的各種「粄」,你都吃過嗎?原來還有這麼多種粄.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
  • 【客家】這些客家粄,就是我們幸福的味道!
    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炸味酵粄的香味更是讓人無法抵擋,即使再熱氣,也要咬上一口!味酵粄切條或切塊配上香菇瘦肉丁,再撒上一把香蔥,就可以成就一盤香氣十足的快手菜,保證你吃了會上癮!蕎粄
  • 【客家美食】粄
    「粄」是客家特色美食,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粄的主要原料分為幾種:粘米粉、糯米飯、薯粉、麵粉。有時需要幾種粉混合。
  • 客家釀粄
    點擊上行藍字關注創藝天藍釀粄是客家名小吃,五華、興寧尤為出名。
  • 這些客家粄,和平人你喜歡哪種?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
  • 【文化&回憶】惠州水口31種傳統小吃之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過年過節吃粄也是我們老祖宗一直流傳下來的習俗。一 蘿蔔粄大籠粄在用料上和北方的年糕稍不相同,而和客家的甜粄相近,均是以糯米粉為主料。視各人的需要加入紅糖、冰片糖、白糖或者砂糖,又根據粄的軟硬程度加粘米粉。 大籠粄是過年的食品,民間習慣在蒸好的大籠粄上貼一張小紅紙,以作祭品,或相送親友。五 沙糕粄
  • 有一種「粄」被譽為是客家人的「哈根達斯」,你吃過嗎?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
  • 客家人的各種「粄」,你都吃過嗎?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
  • 客家美食-釀粄
    >釀粄是客家名小吃,五華、興寧尤為出名。「釀」是客家方言,塞,填的意思(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等),釀粄就是把餡料填塞進粄坯,其實是粄坯把餡料包裹嚴實。可能是遺傳,我的家族都喜歡吃各類粄食,粄材多為糯米粉,有人說不易消化,胃不好的人得少吃。雖然也有胃痛史,但是一直以來熱衷於糯米粄,腸胃卻不受絲毫影響,常把糯米粄當成主食。
  • 糕粄、餈粑粄、雞屎藤粄……我記憶中的客家土味 | 鄉愁裡的深圳
    客家先民們入鄉隨俗,把原籍的風情習俗、飯食習慣與當地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就地取材,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食物。小時候的地方雜食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宋帝吃過的盆菜,在港九,新界、新安一帶沿襲成地方風俗流傳至今。如今,用不鏽鋼盆代替了過去用木盆、竹盆盛裝大盆菜了。煮好的十五六道菜一道一層放入盆內,墊底的多為鹹菜或蘿蔔角,往上依次分層疊放,已經煎、炆、炸、炒、燒等方法烹調好的竹筍,油豆腐、豬皮,肉丸、粉絲,蝦、冬菇、蠔豉、五香狗肉、滷鴨、燒鵝、白切雞、豬肉等十多種菜,一菜一味道,雜陳五味俱全,墊底的蘿蔔角更好食,風味獨特,老少皆宜。
  • 梅州客家人的各種「粄」,您吃過了嗎?
  • 鄉土丨客家蘿蔔粄
    每每回到粵東鄉下老家,我都喜歡到梅村吃正宗的蘿蔔粄。我把蘿蔔粄的食材、製作過程和口感圖文發到朋友圈,點讚和評價的多是客家朋友。不同地區的客家人還留言說,他們那兒,逢年過節也有包蘿蔔粄的習俗。客家人喜歡蘿蔔粄,和北方人喜歡餃子大相逕庭。記得小時候,在我們家鄉,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包蘿蔔粄,如果沒有這道客家美食,似乎少了過年過節的味道。做蘿蔔粄食材頗為講究。
  • 【深夜食堂】 客家的粄,獨特的味道
    美食處處皆是,那你是否是否接觸過客家美食?接觸過客家美食的你又是否對之難以忘懷?如若有機會,客家美食定不能錯過~什麼是粄?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也說是小吃的),是粄類的統稱。常見的有老鼠粄、筍粄、草粄、仙人粄等,這些都是客家人最鍾愛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