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粄登場!「這些粄你都吃過嗎?!」

2021-02-16 梅州星玩樂

不得不說

客家美食除了客家菜

還有客家小吃

——「粄」(bǎn)


是的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粄」

「粄」是客家人用來

稱呼米製品的專有名詞

客家稱為「粄」的食品非常多

常見的有「蘿蔔粄」「艾粄」

「捆粄」「紅粄」「發粄」

「甜粄」「粄條湯」「炒粄」

.

接下來

就一起來看看

讓人食慾大開的各種粄吧

流行於大埔縣西河鎮的客家小食「老鼠粄」也是其一,因長長的米粉外形特別像老鼠尾巴,因而得名。

憶子粄是廣東省大埔縣傳統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捆粄的餡料很豐富,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餡,變換出不同的口味。

黃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乾,暑天時,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

簸箕粄又名"卷粄",細嫩可口,多食不膩。

「人緣粄」是客家一種傳統習俗,每當嫁娶時男女雙方家裡都要蒸「人緣粄」,作為甜點饋贈親友,取義吉祥、團圓、人緣好。

客家人做「粄」

通常是有時令之分的

例如過年蒸甜粄,清明做艾粄

冬至做蘿蔔粄

每過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的儀式感

客家地區的年糕,寓意來年生活甜甜美美。每逢過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習俗,還有「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

又叫清明粄,與江浙地帶的「青團」有異曲同工之處,艾粄有甜鹹之分,主要是餡料的不一樣。

這種由仙人草熬成的汁液與紅薯澱粉混合凝成黑色膠凍狀的粄,清涼降火,儼然是植物界的龜苓膏。

蘿蔔粄形如放大版的餃子,可蒸可煎,也可煮湯吃,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

小小的粄裡

有客家人的鄉愁

小小一塊粄

四季在裡面流轉

味酵粄是是常見的客家粄類食品,每當早谷登場後,很多客家人家家磨味酵粄以慶祝豐收。這種韌而頂牙風味獨特,可以黃糖以及少許醬油熬汁蘸著吃,也可切片加豬肉、香菇炒食,或拌麵粉漿油炸。

在豐順等客家地區是一種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因它是甜質,且水分較少,送人的碗粄一般一份以四、六、八、十、十二的偶數為吉祥數字。

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廣東客家地區的逢年過節的小食之一,餡料可以自由發揮,可葷可素,軟糯可口,風味獨特。

廣東省揭西縣客家地帶的一種傳統小吃,由粘米粉加水,用手工捏出做成皮,用豆乾、大蒜、蝦米做餡,製成的類似餃子又比餃子稍大的餡類小吃,蒸熟就可吃,也可以加油煎。風味獨特,香味十足。

煎粄,有些地方的客家口語裡叫「煎堆」。就是把糯米磨成米粉(因為單純用糯米太過柔軟,所以有的人也會拌一些糝米),然後用糖水搓成米糰,再捏成一個個小丸子,下油鍋煎炸出來的小食品,在表面一層通常還會粘些花生芝麻的。

除此之外

還有紅桃粄、筍粄、薯粄

客家粄

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

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

「粄」之於客家人

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

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

經過百年的傳承與發展

這個味道依然能勾起無數客家人濃濃的鄉愁

客家美食粄有很多

這裡沒提到的泥萌可以留言補充呀~

也可以分享一下你喜歡的粄哦!

圖片來源:網絡

梅州星玩樂

解鎖玩家新姿勢
探店|品牌|美食|娛樂|推廣

相關焦點

  • 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大埔視窗》關注即可點擊▷淘寶購物,先在匯買網小程序查優惠券,省錢30%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客家人統稱為「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來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贛州、汀州、惠州、增城等地,你一定會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遊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於品嘗留在童年記憶裡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嘗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
  • 客家粄大全,你吃過哪些?
    味酵粄是是常見的客家粄類食品,每當早谷登場後,很多客家人家家磨味酵粄以慶祝豐收。這種韌而頂牙風味獨特,可以黃糖以及少許醬油熬汁蘸著吃,也可切片加豬肉、香菇炒食,或拌麵粉漿油炸。在客家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吃蘿蔔粄則給客家人「過冬」增添了濃重的儀式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粉做蘿蔔粄。
  • 客家人的各種「粄」,你都吃過嗎?原來還有這麼多種粄.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
  • 這些客家粄,你喜歡哪種?
    關注看更多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味酵粄
  • 客家人的各種「粄」,你都吃過嗎?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
  • 「粄」,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客家美味,你想吃嗎?
    ,都得繼續繼承下去,而客家的「粄」,就是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美味。粄是客家式鄉愁粄是用米飯製作成的,這些表皮類似於春卷的東西,其實跟春卷又有很大的區別,客家人在做粄的時候,可以在其中塞入一些食物,比如胡蘿蔔玉米,又或者是韭菜雞蛋,這算是一種小吃與菜品的結合。而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當中,「粄」出現的機率也非常大。
  • 客家粄大全,你最喜歡吃哪種?
    味酵粄是是常見的客家粄類食品,每當早谷登場後,很多客家人家家磨味酵粄以慶祝豐收。這種韌而頂牙風味獨特,可以黃糖以及少許醬油熬汁蘸著吃,也可切片加豬肉、香菇炒食,或拌麵粉漿油炸。在客家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吃蘿蔔粄則給客家人「過冬」增添了濃重的儀式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粉做蘿蔔粄。
  • 【客家】這些客家粄,就是我們幸福的味道!
    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  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味酵粄  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
  • 客家人的各種「粄」,您都吃過嗎?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味酵粄
  • 神一樣的客家「粄」食,看看你吃過多少?
    「反」為「飯」省(「飯」指「食物」)。「米」指「大米製品」。「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製作的食品」。本義:大米製作的食品。粄不僅是客家人的特色美食,粄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
  • 這些客家粄,和平人你喜歡哪種?
    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 味酵粄 炸味酵粄的香味更是讓人無法抵擋,即使再熱氣,也要咬上一口!味酵粄切條或切塊配上香菇瘦肉丁,再撒上一把香蔥,就可以成就一盤香氣十足的快手菜,保證你吃了會上癮!蕎粄
  • 贛州的各種「粄」,你都吃過嗎?
    這些美 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贛州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贛州婦女送給梅州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  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
  • 梅州客家人的各種「粄」,您吃過了嗎?
  • 【客家美食】粄
    這種食品雖然其貌不揚,但是非常好吃,口感好,鬆軟又彈性,一般家庭大概都有製作過,估計生活在客家的80後都是有吃過的。懷念嗎?② 蘿蔔粄  幾乎是客家人家家戶戶必做的一道小吃  艾粄看起來怪怪的顏色,這是因為加入了植物的緣故,不過絕對自然清新、原生態,吃起來軟軟的,而且有一個艾草特有的清香,非常「小清新」的一個小吃。④ 仙人粄,是一種清涼飲料,它是用「仙人草」熬成的。農曆入伏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習俗,據說這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
  • 有一種「粄」被譽為是客家人的「哈根達斯」,你吃過嗎?
    大家都說:說粄字,吃粄食的人就是客家人。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
  • 客家釀粄
    點擊上行藍字關注創藝天藍釀粄是客家名小吃,五華、興寧尤為出名。
  • 糕粄、餈粑粄、雞屎藤粄……我記憶中的客家土味 | 鄉愁裡的深圳
    如慢慢細咬嚼於齒碾,香、甜、滑、嫩、韌的農家糕粄,你能感受到它特有的味道。上世紀五十年代,我的家鄉還是個體、互助組或初級農業社。每到夏收或秋收的季節,因家裡田地面積少,家鄉的大嬸叔婆們,用糕粄兌換稻穀來幫補家裡口糧不足。他們早早起床把隔夜浸泡好的粳米撈起,石磨加工成米漿後蒸熟的糕粄,八九點鐘半朝時分,用兩隻籮框挑到田頭地尾,看到那兒有人在收割稻穀,挑著擔子邊走邊喊:「兌糕粄——囉!」
  • 客家美食-釀粄
    >釀粄是客家名小吃,五華、興寧尤為出名。「釀」是客家方言,塞,填的意思(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等),釀粄就是把餡料填塞進粄坯,其實是粄坯把餡料包裹嚴實。客家地區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釀粄,如同北方地區包餃子一樣,已經成為地方習俗。小時候,溫飽問題困擾著很多缺衣少糧的家庭,平時都得縮衣節食。小孩子們都盼望著過年過節,除了可以放開肚皮飽餐一頓,還蒸些粄類小吃,可以在「半朝半晝」充飢解饞。童年時,年節時常面臨尷尬的局面,飯飽酒足還貪戀小吃,腸胃超負荷運轉,導致「有吃冇補」。
  • 客家美食之三「粄」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清溪客家人依山傍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清溪客家美食文化源遠流長…… 本欄目策劃、圖文:王巧玲餘佩雯韓世海「粄」是指用大米製作的食品。「粄」不僅是客家人的特色小吃,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此上圖片來源於網絡)清溪客家人所說的「粄」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音同「板」,泛指用生米粉,也稱為粘米粉所製成的客家特色小吃。
  • 鄉土丨客家蘿蔔粄
    每每回到粵東鄉下老家,我都喜歡到梅村吃正宗的蘿蔔粄。我把蘿蔔粄的食材、製作過程和口感圖文發到朋友圈,點讚和評價的多是客家朋友。不同地區的客家人還留言說,他們那兒,逢年過節也有包蘿蔔粄的習俗。客家人喜歡蘿蔔粄,和北方人喜歡餃子大相逕庭。記得小時候,在我們家鄉,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包蘿蔔粄,如果沒有這道客家美食,似乎少了過年過節的味道。做蘿蔔粄食材頗為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