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西安帶給我莫大的震撼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臺灣人看大陸:西安帶給我莫大的震撼

  中新網11月26日電 臺灣《旺報》24日刊登一篇讀者的文章,記錄臺灣學生曾乃強3年前遊歷西安的回憶。文章說,「3年前的暑假,因緣際會參加的參訪團,行程之一便是華夏古都──西安,它帶給我莫大的震撼。」

  文章摘編如下:

  陝西省西安市,這個歷史淵源悠久的土地,早在100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藍田人已在此揭開人類文明的新一頁。歷史上周、秦、漢、唐等12王朝亦在此建都,華夏的中心之點就在西安。難怪秦始皇在此建造建築傑作「阿房宮」,在驪山建造規模巨大的「秦始皇陵」。

  而在漢唐時代,西安是華夏政經、文化和對外交流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當時人口最早超過百萬的國際大都市,「東羅馬,西長安」即是西安在世界歷史地位的寫照。因此,西安與世界名城雅典、開羅、羅馬齊名,同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如今的西安,是一座以機械、電子、航天、輕工業為主的城市。許多歷史文物,諸如:秦兵馬俑、華清池、半坡遺址等享譽中外,搭配多種形式的文藝節目,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前來體驗華夏發源文化的博大精深。來西安就是跨越時空看中國大陸,難怪西安旅遊界盛傳一句話:「不到西安,不算真正到過中國。」

  旅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可以近距離瞧見過去只在課本上看過的「兵馬俑」。

  對我而言「不到兵馬俑,也不算真正來過西安。」

  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臨潼縣,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目前已出土的兵馬俑共3坑:第一號坑於1979年開放,也是規模最大的兵馬俑陣;而2號坑與3號坑由於開挖較晚,兵馬俑數量較少,原因在於兵馬俑當初在入葬時皆有上色,出土後與空氣氧化,色彩瞬間消失,為此,大陸已宣布為了保護文物,停止開挖兵馬俑,可能待幾十年有保護文物的技術後,才得以看見更多的陶俑出土。

  團員們聽著講解員以鏗鏘語調訴說著精採的典故,隨即化為時空旅人,領略先秦兵馬戰場奧秘之處。

  每尊兵馬俑的面容不同,仔細找一找,說不定可找到與自己相仿的陶俑也說不定。1、2號坑的兵馬俑皆有一軍種排列陣型,戰車、步兵、騎兵、弩兵混合編陣,令人看得眼花撩亂,其軍容嚴整之勢、氣勢雄偉之姿,銳不可擋,一時間歷史距離消失,古戰場彷佛在眼前戰火風雲。

  (原文作者:曾乃強/中正大學研究生)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看大陸:西安與臺北不同的「快與慢」
    中新網7月25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25日刊文《臺灣人看大陸-西安的快與慢》,來自臺北的作者講述一次赴西安住旅店的經歷,體驗了西安與臺北不同的「快與慢」。文章摘錄如下:上半年我因實習之故,有機會一揭大陸內陸城市的神秘面紗。從飛機到達西安開始,我體驗了西安與臺北不同的「快與慢」。
  •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2013年02月06日 1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人看大陸:北京上海西安,誰家的姑娘最好?
    環球網9月10日消息,臺灣《旺報》近日刊載了現居大陸的臺灣人的親歷文章。緣起上海友人因年近30的女兒的婚事犯愁,該臺灣作者見識了上海、北京、西安三地友人言語間流露出的對外地姑娘的稍許嫌棄鄙夷、以及對當地姑娘由衷的推崇,其間顯現的地域文化狹隘心理。原文摘錄如下:走在上海街道上,朋友雙眉緊蹙,原來是為女兒的婚事煩心。
  • 【我在大陸看臺灣】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
    【我在大陸看臺灣】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 2017年10月12日 15:01:54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因為在大陸,我們臺灣人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玩意兒。
  • 臺灣人看大陸:電視劇《亮劍》讓我無法自拔
    臺灣人看大陸:電視劇《亮劍》讓我無法自拔     資料圖:澳門一家玩具企業別出心裁推出《亮劍   中新網2月19日電 臺灣《旺報》19日刊登投稿文章說,戲劇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的穿透力會讓人忘記地域或政治上的界線,一頭栽進劇情裡的世界,跟著劇情心情起伏。臺灣觀眾也借《甄嬛傳》等劇認識了孫儷、陳建斌等大陸知名演員。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大學階段因系所與專業科目的因素,對於大陸以學術專業的角度來論,因當時為馬英九「政府」時期,兩岸關係正如火如荼的交流,無論是雙方的會談,或是民間的交流,臺灣與大陸的交流在當時紛紛創下許多成績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 臺灣人最喜歡大陸哪個城市?知道真相的我熱淚盈眶
    一直想做一個小調查,關於臺灣人最喜歡的大陸城市。遠因是幾年前到臺灣交換的時候,和一個臺灣妹子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那時我問她:「你家人會讓你去大陸發展嗎?」她先是不假思索地說到:「不會吧,其實我爸蠻綠的。」但還沒等我做出回應,她又補了一句:「但上海可以吧。我爸還蠻喜歡上海的。」
  • 大陸人看臺灣:懷念臺灣的真實魅力 感受風土人情
    中新網12月6日電 臺灣《旺報》6日刊發大陸赴臺交換生周雪林的文章稱,之前在雜誌上看到一篇關於臺灣的文章,題目是《臺灣人的溫和善良,令我們自慚形穢》,讀了以後感觸良多。它說:「臺灣真正的魅力在於人,而不在於物。」說出了作者的心聲。  文章摘編如下:  我身邊很多的人都說想去臺灣旅遊,因為最近臺灣陸客減少,旅遊價格變得比較便宜。
  • 臺灣人在大陸:迷茫的身份認同,我是誰?
    儘管在內心裡,我從來沒有忘記、甚至是強化了自己是臺灣人的認同,但是就像人們說的,「在大陸住了那麼久,被同化了吧」。同化的力量,一點點地侵蝕,幾乎沒有意識和感覺,然後,似乎是瞬息之間,我已不再是當年的我。  現在,我住在北京而不是臺北。我念的是北大而不是臺大。我使用拼音而不是注音符號。我上人人和QQ而不是臉譜(facebook)和MSN。我說的坐的是地鐵而不是捷運。
  • 臺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雖在不同地方成長 回憶卻驚人相似
    大學第一年,我像是個留守的人,駐紮在臺灣一所小小的大學,每個學期迎接剛到臺灣的交換生,一學期後,揮揮手,送走他們。這樣的循環,讓我習慣聽見飛機飛過的聲音時,抬頭望向天空,想著每一個從我生命經過的大陸學生(陸生),如今他們在對岸是否過得安好,在繁忙的大城市裡會不會懷念在臺灣的悠閒生活?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大陸人在日本親歷:一個生雞蛋帶給我的震撼
    由於工作原因,使我有機會踏足日本這個讓我既嚮往又排斥的國家。
  • 真實的臺灣,大陸人大跌眼鏡!
    由於垃圾袋需付費,更由於民眾已建立減少垃圾製造的自覺意識,僅臺北就由上世紀90年代中期每日掩埋2501噸減少到現在的每日掩埋55噸。垃圾焚燒量大大減少,空氣品質大為好轉。想像2300萬人口的臺灣,每天傍晚固定時間,成千上萬的居民在路口整齊劃一分類和運送垃圾,風雨無阻,這畫面實在有些震撼。
  • 你知道臺灣有家「中國電視公司」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2月29日 08: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在大陸,央視無人不知;在臺灣,也有一家電視臺簡稱ctv,和cctv只差一個字。
  • 大陸人看臺灣:在臺灣看電視不必用腦
    中新網12月13日電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署名安徽大學交換生湯易的投稿《大陸人看臺灣 在臺灣看電視不必用腦》。通過親身經歷,作者認為,被「快餐文化」影響滲透的臺灣媒體,政治立場鮮明卻單薄乏味。娛樂節目同質化很嚴重, 報紙幾乎沒有大篇幅通訊,對重大新聞事件缺乏細緻報導和深度分析。
  • 臺灣人看大陸:兩岸馬拉松尚未結束
    (新華社資料照片) 2006年,因兩岸學術交流的機緣,我至大陸的大學參訪,在香港機場短暫停留後,班機便直往北京前進,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的門戶,敞開大門歡迎來自全球的遊客,首次越過臺灣海峽踏上這塊在課本中反覆讀過,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 臺灣人真的比大陸人過的好?看看臺灣生活支付,你就知道了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樣的功勞自然也有旅遊業發展的一部分在內,現如今,大陸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而且臺灣遊客也是越來越喜歡來到大陸遊玩,觀賞當地的自然風光,還有體驗當地人文文化。而且更方便的是,遊客在玩的過程中,支付方式更加便捷,為旅遊行程節省不少的時間,所以許多臺灣居民紛紛來到大陸遊玩,感受這的便捷生活。在臺灣,還沒有如此便捷的生活方式,這是臺灣羨慕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