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慢,莫慌:心動過緩實用攻略

2020-12-12 騰訊網

無論哪個專科,都會碰到心率慢的問題,常引起高度緊張。心動過緩的原因五花八門,有外源性的原因,包括服用減慢心率藥物、外科麻醉術後、電解質異常、嚴重心肌缺血、迷走神經功能亢進、腦血管意外等等,當然也包括經典的內源性原因,包括竇房結、房室結及其他傳導系統的病變。甚至,心動過緩還可能是生理性的,見於高強度的勞動人民和運動員。

作者:麥憬霆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討論哪些患者需要裝起搏器,這在指南中已經寫得清清楚楚。而是要探討面對一個心動過緩的病人,如何現場決策。是觀察,還是藥物處理(異丙腎上腺素、阿託品),還是需要起搏?

本文按照處理方式的不同,設計了一個診療判斷的流程。遇到心動過緩,要逐步搞清楚4個問題:(1)是否有猝死風險;(2)是否可逆;(3)是否有症狀;(4)是否為生理性。分類的方式與指南有所差異,雖有不太嚴謹的地方,但貴在實用。

1

是否有猝死風險?

心動過緩常引起高度緊張,主要是因為有猝死的風險。然而,與猝死相關的心動過緩其實不多見。

竇性心動過緩無疑是最常見的緩慢性心律失常。有症狀的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是有明確起搏器置入指徵的。但有指徵不代表SSS猝死風險高。相反,SSS的自然預後是比較好的,2013歐洲《心臟起搏與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指南》[1]提到,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心臟起搏可以延長SSS患者的生存率,沒有起搏治療的SSS患者的遠期生存率與無SSS的人群沒有差異。起搏只是對改善症狀、減少血栓事件、改善心功能等方面有益處[2-4]。因此,竇緩、竇停,作為常見的心動過緩類型,猝死風險極低。

那麼,何種心動過緩與猝死相關呢?我們可以從歐洲指南中看出端倪,對於III度或II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I級推薦,C級證據)、交替束支傳導阻滯(I級推薦,C級證據)、電生理檢查提示阻滯在希氏束一下水平(IIa級推薦,C級證據)或竇停超過6s(IIa級推薦,C級證據)的患者,無論有無症狀,均應行起搏。這些患者都有心源性猝死的風險[5],行起搏後猝死風險可明顯降低。可見雖然絕大部分SSS患者不會猝死,但對於有嚴重竇停(大於6s)的患者,還是應該行起搏。

因此,如果病變部位在竇房結,表現為竇緩、竇停,絕大部分情況不需擔心猝死的問題。但如果病變阻滯部位位於房室結或以下,就有猝死風險,應該行起搏治療。

2

是否可逆?

相當部分心動過緩是可逆性的,尤其是會診的病人。

是否可逆,決定了是否置入永久起搏器。指南提出,可逆性心動過緩,無論哪種類型,不需要安裝永久的起搏器(III級推薦,C級證據)。

常見的可逆性心動過緩有以下原因:

(1)減慢心率藥物

包括β受體阻滯劑(倍他洛克、比索洛爾、卡維地洛),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普羅帕酮),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地爾硫䓬),洋地黃類藥物(地高辛、西地蘭)等。其中,最多見的是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藥物引起心動過緩在心衰,特別是合併房顫的病人中也較常見。

處理方法很簡單,停藥或者減量。

(2)外科麻醉術後

外科麻醉術後心律失常發生率大概是7.5%~20%,其中心動過速更多,而心動過緩大概佔10-20%。這與麻醉鎮靜藥物、電解質紊亂、低體溫、機械牽拉(手術操作及術後管道)引起迷走亢進等相關。

(3)電解質異常

說到心律失常,絕大部分醫生第一反應會想到要排除電解質異常。但是,電解質異常直接導致心動過緩是少見的,除非十分嚴重的異常。其次,並不是所有的電解質紊亂都導致心動過緩,要知其所以然。

電解質紊亂引起心動過緩,高鉀血症最為常見。血鉀大於6.5mmol/L,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及室內傳導阻滯等。

高鈣、高鎂也可導致心動過緩,但較少見。血清鈣水平達3.60mmol/L 以上,血清鎂水平達3mmol/L以上,可引起房室傳導阻滯等緩慢心律失常。低鉀、低鈣、低鎂一般引起自律性、傳導性增高,引起快速性的心律失常。

談那麼多是想糾正一些誤區,發現有電解質異常不等同於找到心動過緩的病因,只有嚴重的高鉀、高鈣、高鎂血症才能直接導致心動過緩。實際情況是,電解質異常(如高鉀血症),常常只能作為心動過緩的一個協同因素,醫生萬不能掉以輕心不去尋找其他原因。

(4)嚴重心肌缺血

嚴重心肌缺血,比如心肌梗死,可引起嚴重的心動過緩,包括竇性停搏、高度房室傳導阻滯。雖因缺血誘發,心動過緩絕大部分是可逆的(7天以內),但也可能隨時加重,所以應該積極儘快行臨時起搏及血運重建。

(5)迷走神經功能亢進

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內容較雜,缺乏系統,但心動過緩常有迷走亢進因素的參與。比如迷走神經性暈厥,多見於女性,與高溫、通風不良、勞累、排便等相關,分為血管型、心臟抑制型、混合型三種。

心臟抑制型可出現一過性的嚴重心動過緩(竇停、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絕大多數可自行恢復,目前沒有證據發現其與猝死相關。

又如介入術後病人血管穿刺點出現血腫、疼痛明顯,亦可出現迷走亢進引起的心動過緩、血管下降。迷走亢進引起的心動過緩一般為一過性的,不需特殊處理,對藥物(阿託品)提升心率的反應也較好。

(6)腦血管意外

急性腦出血、腦外傷可引起腦心症候群,可表現為類似心肌缺血的ST-T改變及各種類型的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筆者今年會診兩例,一例為腦出血病人,一例為腦腫瘤術後病人,均表現為竇緩、竇停、交界性心律與房性心律交替出現,對阿託品、異丙腎上腺素反應較好。腦心症候群多在腦部病變發病2h到2天內出現(80%-90%),並多於2到7天內消失。如持續存在,需要考慮心源性因素。

其他原因還包括: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低下、顱內高壓、阻塞性黃疸、嚴重缺氧等。

可逆性心動過緩的處理原則:

(1)如果出現猝死相關的心動過緩(竇停大於6s,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或雙束支傳導阻滯),心動過緩誘因不能很快解除,應行臨時起搏。嚴重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動過緩風險較高,行臨時起搏應該更加積極。

(2)如果沒有猝死相關的心動過緩,但有心動過緩的症狀,或者平均心率小於40bpm,應給予藥物(阿託品、異丙腎上腺素)提高心率。竇緩可使用阿託品,每次靜注0.5-1mg,可重複使用。而房室傳導阻滯、束支阻滯應使用異丙腎上腺素,因房室結及以下部位迷走神經分布較少,交感神經分布增多。用法為異丙腎上腺素1mg+NS250ml,10ml/h起靜滴,根據心率調整滴速。一般使心率維持於40-60bpm。

(3)如果沒有猝死相關的心動過緩,無症狀,心率大於40bpm,可以暫時觀察。

(4)可逆性心動過緩關鍵點是儘快糾正可逆因素。

3

是否有症狀?

心動過緩常見症狀包括:頭暈、乏力、暈厥、黑曚等腦供血不足表現,不典型的症狀包括眩暈、認知障礙、運動耐量下降、突發呼吸困難和胸痛。

而問題是,有時難以明確症狀與心動過緩的關係。對於間歇發作的心動過緩,可以使用Holter或者置入小型心電記錄儀器,判斷心動過緩發作和症狀出現時間關係。對於持續的心動過緩,可使用藥物提高心率後觀察症狀是否有好轉,反證症狀與心動過緩的相關性。

筆者曾接診一例竇緩,心率約40bpm的老年患者,表現為持續的眩暈,予藥物提高心率至60bpm後症狀馬上緩解,從而反證心動過緩與症狀的相關性。

對相關的處理策略簡單總結為三句話

有症狀的心動過緩,都需要治療,手段包括藥物、臨時起搏、永久起搏。

無論何種心動過緩:

有症狀,非可逆性,應該置入永久起搏器。

有症狀,可逆性,有猝死風險的先行臨時起搏,無猝死風險的使用藥物。

4

是否為生理性?

心動過緩可以是生理性的。運動員靜息心率可為40-50bpm,睡眠時心率可慢至30bpm。生理性的心動過緩還可以見於運動愛好者、體力勞動者。正常人睡眠時心率可慢至40bpm。因此,當Holter監測到心動過緩時,還需要注意出現的時間,是白天,還是夜間睡眠的時間。

房顫出現長RR小於1.5s,尤其在夜間,是正常現象,並不提示房室傳導阻滯。有研究納入205例房顫患者,99.02%有出現1.5s長RR間期,多於24:00至凌晨4:00出現。在62例接受房顫射頻消融復律的病人中,只有6例有I度房室傳導阻滯,未發現II度、III度房室傳導阻滯[6]。根據2010年中國的《植入性心臟起搏器治療-目前認識和建議》[7],清醒狀態下,房顫RR間期需大於3s,起搏器置入指證為IIb級適應症、C級證據,如果大於5s為I級適應症、C級證據。因此,房顫患者懷疑合併房室傳導阻滯,RR至少要大於3s。

另外,還想談談文氏現象和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的區別。文氏現象可以是病理性的,也可以是生理性的。房室結有文氏點,超過一定頻率就會出現P波下傳的阻滯,QRS波脫落。心率100bpm以內的文氏現象診斷為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沒有問題,但是心率130bpm以上出現文氏現象,則很可能是生理性,房室結傳導沒有問題。

5

心動過緩實用攻略

遇到心動過緩的病人,可參考一下處理流程:

(1)行心電血壓血氧監測,查心電圖,判斷是否存在猝死相關的心動過緩(竇停大於6s,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或雙束支傳導阻滯)。如不能短時間糾正,應行臨時起搏。

(2)尋找可逆因素,包括詢問用藥史、完善電解質、心肌酶、甲狀腺功能等。並儘快糾正可逆因素。

(3)詢問是否有症狀並通過藥物或起搏改善症狀。

(4)運動愛好者、體力勞動者及睡眠期間出現的心動過緩需考慮生理因素。房顫RR間期小於1.5s,或心率130bpm以上出現文氏現象,不能診斷房室傳導阻滯。

參考文獻:

1. 2013 ESC Guidelines on cardiac pacing 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2. Survival in sinoatrial disorder (sick-sinus syn-drome). Br Med J 1980; 280: 139 -141.

3.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ick sinus syndrome.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1986; 9 : 1110-1114.

4. Effects of permanent pacemaker and oral theophylline in sick sinus syndrome the THEOPACE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irculation 1997; 96: 260-266.

5.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 heart block or arrhythmic syncope who were not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pacemakers.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101 patients. Acta Med Scand 1976; 200: 457-46.

6. 心房顫動患者RR長間期的分布規律及其臨床意義.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 2007; 21(4).

7. 植入性心臟起搏器治療-目前認識和建議(2010年修訂版).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 2010, 14(4): 245-259.

相關焦點

  • 心跳慢、「竇性心動過緩」,是心臟病嗎?
    心跳慢、「竇性心動過緩」,是心臟病嗎?有讀者留言:我體檢做心電圖說是「竇性心動過緩」,這算不算心臟病?有沒有危險?需要治療嗎?這個問題有點兒複雜……首先說說什麼是竇性心率。我們的心臟在一刻不停的跳動。心臟是一部「電動機器」,在電流帶動下跳動。心臟的電流從何而來?正常人心臟中的電流來源於一個叫做「竇房結」的地方。
  • 「竇性心動過緩」有什麼問題嗎?
    「竇性心動過緩」實際上是也心電圖的一個診斷名詞。判斷竇性心律,是要看心電圖的。如果就是心跳慢,可不敢就說是竇性心動過緩,要做個心電圖看看是哪種類型的緩慢,判斷一下有什麼問題。),心跳慢了點。也就是說,指揮心跳的起搏點正常,是從竇房結髮出的指令領導的,只是頻率慢了。竇性心律時,正常的心率(心跳的頻率)也是有標準的。目前我國竇性心律的頻率(心率)標準是每分鐘60~100次。低於60次/分,是為竇性心動過緩;高於100次/分,是為竇性心動過速。
  • 心率慢該裝起搏器嗎?
    問:心率慢該裝起搏器嗎?答:針對心率慢本身,是否需要治療主要看有沒有症狀,比如有沒有因為心率慢引起頭暈、乏力、黑朦、暈厥等不適,也要看是什麼類型的心率慢。以前我們認為,在靜息狀態下,正常心率範圍是60~100次/分。2018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律學會發布的「心動過緩和心臟傳導延遲患者的評估和管理指南」,將心率低於50次/分定義為心動過緩,也就是說正常心率的範圍變為50~100次/分。
  • 「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一五一十跟你講清楚
    生活中,很多人經常聽到竇性心動過緩這個名詞,但是卻不知道竇性心動過緩是怎麼一回事。如果存在這種情況,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了解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是什麼,才能根據具體的病因展開治療。否則,竇性心動過緩持續存在,有可能會對心臟健康造成影響,甚至縮短壽命。那麼,竇性心動過緩,是什麼意思呢?
  • 竇性心動過緩怎麼辦?醫生兩分鐘給你說清楚
    竇性心動過緩係指起源於竇房結的心動過緩。病因竇性心動過緩常見於某些生理狀況,如運動員、體力勞動者或睡眠時等;也可以見於某些心內外疾患,如各種病因引起的顱內壓增高、黃疽黏液性水腫、冠心病、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等;有時還可以由某些藥物引起如阝-受體阻滯劑利血平、洋地黃等。
  • 心率過緩不一定是壞事!這類人群心率低於正常值,說明心臟很強大
    2.什麼是我們所謂的心率過緩?3.為什麼同樣是心率過緩,卻有著不同的意義?4.當我們出現心率過緩的時候,應該如何通過安全的鍛鍊方式來改善?首先來看一看第1個問題:靜息心率究竟是什麼?成年人的心率一般都是在每分鐘60次到100次之間,當然決定心率高低的因素除了年紀以外,還和性格以及其他的生理因素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如果我們的心率低於其他的同齡人,那麼保持適當的體育運動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的。第2個問題:什麼是我們所謂的心率過緩?
  • 心率慢不需用藥,因為心跳越慢越長壽?一文告訴您答案
    心跳快慢在醫學上有個專有術語叫做心率。心跳慢的人長壽,這種說法由來已久,往往還拿烏龜長壽作為佐證。甚至有人心率明顯低於正常水平了,還以為是好事,拒絕去看醫生,拒絕用藥,這樣做可以嗎?這裡我們先看看,到底心率多少才算慢?
  • 竇性心動過緩能跑步嗎?醫生:可以跑,但是要慢跑
    竇性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種症狀,那麼什麼是竇性心動過緩呢?當人們的竇性心律低於60每分鐘的時候,就稱之為竇性心動過緩。不只是患有心臟病的人會出現竇性心動過緩,一些健康的成年人也會出現暫時性的竇性心動過緩,比如老年人、運動員、人體睡眠時都有可能出現。而一些疾病也會引起竇性心動過緩,這類的疾病有器質性心臟病、甲狀腺機能減退、顱內壓增高等等。
  • 這個病人心率慢的原因是什麼?
    他的家族中多位成員有特發性心動過緩的情況,需要植入起搏器,還有成員患有擴張型心肌病。本患者沒有這些疾病相關的不適主訴,歷年心電圖及心臟彩超均正常。心電圖52A及心電圖52B為本次所作,鑑於患者1年前心電圖完全正常,家庭醫生請心內科醫師看心電圖,心內科醫師建議複查心電圖,暫不需其他檢查,複查心電圖如圖52C。
  • 心跳慢的人,會更長壽嗎?警惕2類疾病引起心動過緩
    什麼是心率?心率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正常人在非睡眠狀態下的心跳是50-100次/分鐘,心跳高於每分鐘100次是心動過速,低於50次是心動過緩。心率越慢,壽命真的越長嗎?人壽命的長短與很多因素有關,例如基因、飲食、疾病等因素,所以「心率越慢越長壽」這句話是不正確的。當我們的心跳低於50次/分鐘時就是心動過緩了,長時間的心動過緩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害,嚴重時甚至還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心臟通過推動血液的流動,將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人體內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當中。
  • 健康成年人安靜心率?
    一、健康成年人安靜心率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 心率怎麼才是健康的,經常運動,心率變慢了好嗎?
    心跳正常並不意味著你是健康的,例如如果心率為每分鐘90次,雖然你可能沒有健康問題,但你也有可能不健康。通常通過鍛鍊你的心臟可以更有效地工作,你的體型被鍛鍊的越好,你的心率就會越低,例如如果你是一個職業運動員,你的正常靜息心率有可以會慢到每分鐘40次。
  • 心率過慢是什麼原因?吃什麼藥好?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2)心率:心率指的是心跳的頻率,比如說安靜時80次/分鐘,活動時110次/分鐘,通俗的說就是心跳是快還是慢。這一點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不費勁。(3)正常心跳是怎樣?2、心率過慢怎麼回事?(1)心率多少算心動過緩?這邊假設節律是正常的,也就是說「竇性心律」,那我們就要看看頻率是多少?按照國內診斷標準,如果心率低於60/分鐘,就算是心動過緩。
  • 心率與健康息息相關,過快過慢都不好!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正常人的心跳一般為60~100次/分,但心跳的快慢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 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率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
  • 經常運動健身,心率越來越慢了正常嗎?
    心跳正常並不意味著你是健康的,例如如果心率為每分鐘90次,雖然你可能沒有健康問題,但你也有可能不健康。通常通過鍛鍊你的心臟可以更有效地工作,你的體型被鍛鍊的越好,你的心率就會越低,例如如果你是一個職業運動員,你的正常靜息心率有可以會慢到每分鐘40次。
  • 男人正常心率是多少
    核心提示:男人正常心率是多少?提到心率,可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其實通俗的說,就是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在臨床上也稱之為安靜心率,只有此值在正常的範圍內,才對身體健康有利,但是心率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那麼,男人正常心率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男人正常心率是多少?
  • 心率不齊,心率失常都是什麼意思?小編帶你從心電圖上看心率!
    心電圖就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生的電活動變化圖形的技術。這個定義是不是很深奧完全不懂的樣子?實際上比這個定義更難理解的是做完的心電圖,看著心電圖上的折線和完全看不懂的各種字母數據,相信大家的內心都是崩潰的。其實這個是正常的,即使是專業學醫的,面對心電圖上的折線也是很苦惱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分享是一些心率失常相關的淺顯的心電圖知識!
  • 成年人心率每分鐘50來次是不是心臟病?需要用治療嗎?
    在臨床上每天都能夠碰到心率在50多次每分鐘的病號,由於心電圖診斷標準上規定成年人正常心率是在60-100次每分鐘之間,所以50多次的心率,心電圖上就要報告「竇性心動過緩」。 很多人看到竇性心動過緩這個診斷就非常的擔心,不停地追問自己是不是心臟不好,需要怎麼治療。
  • 心跳偏慢,有時候低於50次,睡著了低於30次,有沒有危險?
    二、健康人的心率多少算正常我們一般默認所說的心率,指的是人們靜息時的心率,也就是說沒有活動、運動,也沒有睡著,就是我們休息時心臟一分鐘跳動多少次。在之前的課本上,心率要求60-100次/分為正常,低於60次叫竇性心動過緩,超過100次叫竇性心動過速。
  • 80歲老人心率偏慢,到底是什麼原因?聽聽醫生怎麼分析
    前兩天,有一個粉絲諮詢問我:「我老父親是一位80歲的老人,平時心率50-60次/分鐘,夜晚睡覺最第27次/分鐘,是什麼原因有危險嗎?」 一直以來,心率的快慢就有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