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有優勢幫助其神秘隱身,中國飛彈發射稱為「末日列車」

2020-12-23 A大雨橙

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軍事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美國衛星一直在監測中國的核建設,並一度報導稱,中國在西部深山之下有一座「地下核牆」,在那裡,核武器可以被儲存起來用於運輸,並在地下發射。自從中國發展核武器以來,它是唯一一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然而,美國並不信任中國。

行事隱秘的第二炮兵已更名為「火箭部隊」,美國還披露了中國發射核武器的另一種方式。電影中還出現了「末日機甲」,中國的方法被稱為「末日列車」。前蘇聯曾試圖用這種方法來迷惑敵人。

軌道機動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利用了列車的偽裝,洲際彈道飛彈安裝在車廂內,可以在幾分鐘的準備時間內發射。截至2015年底,中國鐵路運營裡程達到12.1萬公裡,高鐵運營裡程超過1.9萬公裡,居世界首位。在中國遼闊的鐵路線上,任何時候都有數百列火車在運行。俗話說,「百車奔騰,安能告訴我是真的還是假的。」依靠自己龐大的鐵路線,隱蔽性很好。而中國的鐵路不斷提速,也保證了在發射後的火車飛彈,隨時戰鬥,隨時躲避敵人的攻擊,安全性極高。

列車上的4至6枚核飛彈或洲際飛彈每一枚都能攜帶40至60枚彈頭,相當於美國海軍現有的4艘094型戰略核潛艇,成本要低得多。雖然我們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國必須在許多方面發展自己的核武器。如果敵人使用核武器,我們可以發動多輪的核反擊。地下隧道發射,潛艇上的核彈頭,當然還有火車上的移動核飛彈。威懾和作出有效反應的能力已經實現。

小編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做一個好的解釋。

相關焦點

  • 中國「末日列車」現身
    而中國「末日列車」現身,配裝東風41隨時待命,美軍都束手無策。      為了應對可能碰到的各種複雜情況,我國開發了一種核武器的發射方式。那就是通過火車來運載和發射核武器。       這種通過鐵路來進行飛彈發射的方法又被稱為我''末日列車'',可以說這個方法十分巧妙,可以使核武器神秘隱身。
  • 剛剛,俄羅斯宣布叫停飛彈列車,傳中國已研出「末日飛彈列車」
    「巴爾古津」飛彈列車最早是由戰略火箭兵司令部於2009年9月透露出來的,2013年4月,俄國防部副部長表示已經開始研發,到2016年年底,傳出該系統順利完成洲際彈道飛彈的拋射測試。SS-24末日列車在山區中準備發射飛彈的想像圖飛彈列車是一種由鐵路列車運載的可自行發射洲際核飛彈的殺手鐧武器,由於承載的是核飛彈,所以也被稱為「末日列車」。
  • 美國最懼怕的中國殺器:號稱為「末日列車」的中國東風飛彈列車!
    美國最忌憚中國的地方就是它!被號稱為「末日列車」的東風飛彈列車!鐵路不會像在公路上如此顛簸,有固定的車軌,一般鐵路考慮到安全性的問題也不會使轉彎幅度多大,這樣有利於延長飛彈測試時間,減少陣地準備的工作量,大大地增加飛彈發射的精準度。
  • 末日列車:中俄核飛彈列車
    全球再無其他核彈列車,就連美國也在上世紀60年代因項目造價過高而被迫放棄。末日列車的主要優勢在於,無法被衛星和雷達系統識別。在渺無人煙的西伯利亞荒原,一列看似尋常的列車突然打開中部車廂的頂蓋,高高豎起一枚重型戰略飛彈,隨後在濃煙和火光中,該飛彈攜帶著核彈頭沖天而起,奔向美國或歐洲的戰略目標……這一幕,堪稱冷戰期間最讓西方恐懼的末日場景。
  • 中國「末日列車」突然驚豔亮相令美國人驚惶失措
    中國版「末日列車」  不過用火車充當飛彈發射平臺的想法並非蘇聯原創,早在1937年德國就曾提出鐵路列車發射遠程火箭。  冷戰時期利用火車來發射戰略武器是美蘇的共識  而在冷戰時期,蘇聯為了保持自己核大國的地位,並防止戰略飛彈發射基地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摧毀,決定建造移動式飛彈發射裝置,這種裝置就安裝在列車上。
  • 末日列車:俄軍3年後將重啟新型飛彈列車,一次性可發射30枚核彈
    據環球網報導,俄羅斯戰略武器領域專家、戰略飛彈部隊老兵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俄軍高層認為有必要復活飛彈列車這一武器,只需3至5年的時間新型"巴爾古津"鐵路飛彈作戰系統就將列裝部隊服役。俄老兵的發言側面暗示,其實俄羅斯一直都沒有放棄"末日列車"。
  • 獨家技術,俄羅斯末日列車再次啟用,軌跡莫測,可沿鐵路發射飛彈
    但是在武器大殺器方面,俄羅斯有一個巨大優勢,獨家技術,或者說是有一個不傳之謎,那就是死亡列車(也叫末日列車)。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近日,俄羅斯戰略武器和戰略飛彈部隊專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接受採訪,聲稱俄羅斯大殺器死亡列車又有全新發展,在未來3至5年,俄羅斯會裝配「巴爾古津」新型鐵路飛彈作戰系統。
  • 鐵影 | 「末日列車」
    館藏各型機車(拍攝:陳銘逸)「末日列車」博物館中最引人注目的藏品莫過於俗稱「末日列車」的SS-24型洲際飛彈發射列車,1臺M62型內燃機車牽引著該飛彈射程達13000公裡,最多可搭載10枚當量10至35萬噸的分導式核彈頭,採用慣性與星光修正複合制導方式,圓概率誤差僅200米。「SS-24型」是北約給該型飛彈的代號,蘇聯將其稱為「RT-23型」,而在美、蘇軍控談判中又將其稱為「PC-22型」,西方還給這型飛彈一個令人生畏綽號——「手術刀」,並將運載SS-24的列車形象的稱作「末日列車」。除了鐵路機動部署,SS-24 也可部署在發射井中。
  • 中國真的存在末日列車?西方防住了俄羅斯,卻沒想到中國
    在30年前,前蘇聯製造出了全球第一列核飛彈列車,服役於蘇聯的戰略火箭軍,這列火車從外觀來看和其他火車並無不同,都是綠色列車。但是,在這列火車中裝載著前蘇聯第五代洲際彈道飛彈--SS24洲際彈道飛彈,這款飛彈曾被公認為全球威力最大的核武器之一。其射程超過了1.3萬公裡,並且可以攜帶數十萬噸的彈頭,據媒體透露,一枚SS24洲際彈道飛彈便足以導致三分之一的西歐被摧毀。
  • 外媒稱中國正發展洲際飛彈末日列車:一夜之間可以機動上千公裡
    近日,外國軍事智囊機構和專業媒體紛紛將目光聚焦中國神秘的鐵路機動洲際飛彈發射系統,這是一種由鐵路列車運載的可以自行發射洲際核飛彈的殺手鐧武器,由於承載的是核飛彈,所以外國媒體也形象的稱之為「末日列車」。
  • 中國「末日列車」曝光,快速機動日行千裡,美國上百顆衛星全抓瞎
    但在下一秒,列車的中部車廂頂蓋突然緩緩打開,一枚重型戰略飛彈高高豎起,隨後在陣陣煙霧與火光中衝向藍天。這樣的場景並非是虛構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發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前蘇聯。歐美國家把前蘇聯研製的這種以鐵路機動方式部署的路基飛彈系統稱為「末日列車」。近日,據《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報導,美國動用了多顆偵察衛星,監測到中國在一列貨運火車上進行了東風-41洲際飛彈的試射。
  • 美媒臆測中國版"末日列車" 稱"東風-41"將發展高鐵機動型
    成天為尋找其蹤跡而憂心忡忡的北約,乾脆把它稱為「幽靈飛彈列車」。「手術刀」於1987年正式定型投入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種以鐵路機動方式部署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以鐵道列車作為飛彈系統的陸基彈道飛彈系統,因此又被稱為「末日列車」或「死亡列車」。
  • 中國版末日列車:東風-41鐵路運輸車疑曝光
    種種跡象判斷,這一鐵路機動發射系統應該就是「DF-31機動戰略飛彈列車」。  在部署列車機動DF-31遠程戰略飛彈之後,中國第二炮兵部隊的機動能力就由原有的地域機動向全國戰略機動實施轉換。對打擊目標的設定也可能更加多樣化。同時生存性大大提高。隨著機動部署方式的變化,新的遠程列車機動戰略飛彈發射單位可能建立。戰略飛彈的部署數量也會隨之增加。
  • 俄羅斯「末日列車」復活!一次發射30枚核彈,美媒稱幾乎無法攔截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戰略武器領域專家、戰略飛彈部隊老兵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表示,俄羅斯有能力在3年內,完成新型「巴爾古津」鐵路飛彈作戰系統的研製工作。根據資料顯示,這款末日列車系統一次性齊射可向目標傾瀉30枚核彈!
  • 俄羅斯「末日列車」將重啟!一次發射300萬噸核彈,美束手無策
    據悉,葉夫謝耶夫曾在俄戰略飛彈部隊中服役多年,他透露的消息無疑具有相當的可靠性。據葉夫謝耶夫透露,目前「巴爾古津」列車飛彈系統的研發工作進展順利,已經準備進入測試階段,預計在未來5年內形成初始戰鬥能力(IOC)。而對於俄羅斯是否會部署該飛彈,他表示:如果俄軍高層領導人作出決策,那麼該飛彈會迅速得到部署。
  • 俄羅斯「末日列車」或將下馬
    在冷戰時期,為提高洲際彈道核飛彈的生存力與發射突然性,前蘇聯與美國都曾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研製洲際彈道飛彈鐵路列車發射系統。這種可運載、起豎、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列車,被譽為"陸上戰略飛彈核潛艇"。特別是鐵路機動型彈道飛彈經常變換陣地且機動靈活,令對手無法準確判斷其具體位置,因此還被稱為"末日列車"或"幽靈列車",能在核大戰中,給予對手毀滅性的打擊。
  • 末日列車來襲!俄首次試驗新型飛彈列車核飛彈
    通過這種試驗可以了解飛彈起飛時的狀況及其可能的變形和過載。在此次投擲試驗過程中,藉助加速器讓飛彈起飛,然後利用降落傘著陸。該試驗的成功進行表明這一飛彈系統的研發工作正在按計劃順利實施。俄羅斯「消息」網23日報導稱,這一新型飛彈是在「亞爾斯」飛彈的基礎上研發的。根據技術要求,其重量不應超過47噸,長為22.5米,飛彈發射架必須符合列車的標準。「核列車」能夠在普通的鐵道上行駛。
  • 俄末日列車鑽入山洞後離奇失蹤 美調取衛星照片也沒找到 慌了神
    俄羅斯的飛彈列車各國在讓核彈動起來的方式上也存在不同的側重點。比如美軍就格外重視海基核力量,潛射洲際飛彈成為了其保存二次核打擊力量的主力。俄羅斯雖然也發展各類戰略核潛艇,但其核彈頭投擲方式卻偏重陸地,以機動發射車的方式讓飛彈「長了腿」,飛馳的白楊飛彈發射車成為了俄羅斯武裝力量的一張名片。不過機動發射車模式其實也存在問題:外形顯眼,容易被發現。因為陸地不平整的問題,如果想保證發射後的命中精度,其實也需要多處預備陣地。重載車的極限衝刺速度受限於道路和重心偏高問題比較低。
  • 美國噩夢「上線」,俄羅斯欲重啟「末日列車」,終點將是華盛頓?
    俄羅斯的核武器一直都是美國的一塊「心病」,而如今俄羅斯又欲將「末日列車」重啟,終點也許就是華盛頓。這項技術是蘇聯方面利用其廣大地域以及非常發的鐵路網所構想出的「獨門絕技」,將令人聞風喪膽的核飛彈搬上了火車,給核飛彈安上一雙「飛毛腿」,從此便可以去到任何地方發動極具突然性的襲擊。「末日列車」將重啟?
  • 俄「末日列車」系統將重啟,鐵路機動發射,一次性發射30枚核彈頭
    「巴爾古津」鐵路飛彈系統是蘇聯時期打造鐵路機動飛彈作戰系統,依靠著蘇聯東西跨越幾千公裡廣袤國土,進行戰略核武器反擊能力,這款鐵路機動飛彈作戰系統問世以來,震驚整個西方世界,尤其讓美國談之色變,再加上獨一無二鐵路發射,相比豎井發射隱蔽性更強,機動性能更加出色,一直都是美國眼中釘。冷戰結束後,作為美俄兩國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最終被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