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集體「馬斯克化」 老成持重的大眾集團為啥突然變「憤青」?

2020-12-14 第一電動網

最近一段時間,人們突然發現,一向老成持重的大眾「變」了。

確切地說,是大眾集團與大眾中國的高管們「變」了:他們不但頻頻現身各類活動現場,親自發聲,發言風格也發生大變樣,往日溫和中庸的腔調開始變得激烈且富有攻擊性:不是「噴」這個,就是「捧」那個,甚至還「吹」上了牛皮,每次都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勢。

大眾這是怎麼了?是被特斯拉的兵臨城下逼急了眼,還是從馬斯克那兒取得了「真經」,掌握了網際網路人賺取流量和眼球的訣竅?

馮思翰當眾「開噴」增程式

9月8日,大眾汽車在成都舉行了SUV產品試駕活動,在之後的媒體交流環節中,大眾集團中國區CEO、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被問到如何看待增程式技術時,這位高管當眾說道:「從單車角度看,增程式電動車具備一定的價值,但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說,是『最糟糕』的方案。」

(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 馮思翰)

隨後,大眾集團中國研發部門負責人威德曼針對馮思翰的發言補充道,「即使對單車來說,增程式電動車也意義不大,我們在幾年前就在研究增程式電動的可行性,現在討論這個技術已經完全過時了。」

截至目前,大眾推向市場的新能源車型技術路線主要是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技術路線兩種,尚未有涉足增程式技術的產品進入市場。

也就是說,大眾的國內掌門人這次「噴」的並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一種與自己幾乎毫不相干的技術路線,當然會在無形之中得罪一批人。

畢竟誰人不知,國內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是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忠實擁躉。前不久,同樣是在成都,李想剛剛在理想汽車的用戶日活動現場,直接用「爆粗口」開罵的方式,力挺增程式技術路線,並狠懟那些認為「增程式電動」是落後技術的研發人員。

在這種情況之下,馮思翰依然當眾開噴,無疑是自己往槍口上撞。

果不其然,李想很快就在微博做出了回應,並不客氣地下了「戰書」,表示「非常願意和大眾旗下最先進的PHEV進行節能環保的對比測試,最好北上廣三地開展三個月,每個地區找一個專業媒體,模擬真實的使用場景,用最真實的數字看看現實中誰更節能環保。和理想ONE尺寸級別最接近的是七座版奧迪Q7PHEV,歡迎大眾、奧迪參與對比測試。」

據不完全資料顯示,中國公開炮轟增程式技術路線的跨國企業在華高管當中,大眾中國的馮思翰是第一位。

迪斯「吹捧」「示好」特斯拉

可就在前一晚(9月7日),同樣是大眾集團在中國成都舉辦的另外一場活動——延續了3年的「大眾品牌之夜」現場,馮思翰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不僅主動提到了強勁的競爭對手特斯拉,而且還罕見地對這家公司表示讚賞。

「一般來說我們不會去評價競爭對手,但近期馬斯克也在德國與我們高管進行了互動。」馮思瀚提到特斯拉的時候表示,「特斯拉向我們所展示的,也是讓我們非常有信心的一點在於,不依靠政府補貼的新能源汽車是完全可以取得成功。」

大眾身為堂堂一代名企,如今居然盛讚「友商」,並聲稱從後者那裡獲取了對未來市場的信心,此番論調實在是耐人尋味。

因為眾所周知,在以往,以大眾集團CEO迪斯為首的高管團隊每每提及特斯拉,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並經常用一句「特斯拉無法與大眾競爭」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

可隨著特斯拉從過去名不見經的無名之輩,發展到如今的名聲大噪,大眾這些高管的態度開始變得越來越曖昧,並開始與特斯拉開始商業「互吹」。

就在上周,大眾汽車公司執行長赫伯特·迪斯向正在德國考察的馬斯克發出邀請,兩大高管密談了倆小時,迪斯還熱情地邀請馬斯克品鑑了大眾在MEB平臺上推出的首款電動汽車ID.3,最後兩人還開著ID.3在機場兜了一圈。

一個是老牌名企,一個造車新貴,兩大掌門人公然「密會」,不禁引發外界的熱議,人們紛紛猜測,此舉是大眾與特斯拉「牽手」聯盟的信號。

對比,迪斯緊忙在社交媒體Linkedin上發帖稱,「想說清楚的是,我們只是在試駕ID.3,並且在一起聊天——不是在洽談交易或合作事宜。」該帖子還附上了兩人駕駛這輛電動汽車的視頻。

迪斯還在最後還不忘@馬斯克,補充說「謝謝你的來訪,埃隆!希望你喜歡這個視頻。與你駕駛ID.3感覺真棒。」

無論兩大公司之間未來能否達成合作,大眾高管迪斯這次對馬斯克的一系列舉動,在外人看來,無疑都充滿了示好的意味。

大眾「開海口」:三年幹掉特斯拉

馮思翰盛讚特斯拉不假,迪斯向馬斯克伸出「橄欖枝」也是真,但如果你以為,大眾從此就與特斯拉「握手言和」了,那可就把問題看得過於簡單了。

事實證明,在向來變幻莫測、波譎雲詭的商場,「合」永遠只是暫時的,「分」才是長久的。

這不,大眾掌門前腳剛與馬斯克親切「幽會」,後腳大眾另一高管就又槓上特斯拉,公開放狠話,稱不出 3 年就可完成超越。

大眾集團工會主席伯納德·奧斯特洛對德國媒體《星期日世界報》表示,到2023年甚至更早的時間,大眾的電動車產量將趕上特斯拉。

據了解,在奧斯特洛看來,得益於大眾旗下的MEB模塊化電驅平臺,可以藉助該平臺設計、生產行駛各樣的汽車,大眾有望超越目前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

據悉,特斯拉正在柏林附近的格呂海德市建設新的電動汽車工廠,從2021年夏季開始,預計將有約50萬輛電動汽車從該工廠下線。

奧斯特洛公開表示:「初步估計,如果特斯拉建立3個年產量為30-50萬輛汽車的工廠,其年總產量達到90-150萬輛。大眾汽車希望在2023年甚至更早,實現這一目標。」

除了年產量之外,奧斯特洛還希望在技術領域趕上特斯拉,當然這要藉助於奧迪執行長馬庫斯·杜斯曼領導成立的Artemis項目。「特斯拉在軟體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可以用來收集數據。」奧斯特洛坦言:「但是,如果我們的汽車也安裝了我們的系統,短時間內我們也會具備不少的數據。」 

大眾高管逐漸「馬斯克化」

從大眾中國高管公開炮轟增程式,與李想唱對臺戲,到集團掌門示好馬斯克,再到高管放話 3 年「幹掉」特斯拉,大眾高管們最近的一系列「迷惑」行為、言論,高調得簡直「不像話」,幾乎完全顛覆了以往老成持重的品牌形象,惹得外界紛紛發問:大眾這唱的究竟又是哪一出啊?

在業內人士看來,大眾這顯然就是被特斯拉逼得急了眼,所以才會頻頻口不擇言,忍不住對外喊口號畫大餅,提振市場信心。

這一說法不無道理。

以今年上半年的電動汽車市場為例,全球電動車的累計銷量達950,076 輛,同比下跌16%。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特斯拉,該公司以179,050輛的累計銷量,穩居第一,並以19%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大眾雖憑藉6月份14829輛的銷量創下記錄,並拉升了其上半年的總體銷量,躍升至全球第二位,達到7%市場佔有率,但終歸是難敵特斯拉。

這對心高氣傲的世界名企大眾來說,是絕對難以接受的。再加上大眾早就在明裡暗裡對標特斯拉,甚至在內部制定了「趕超特斯拉」的計劃,可遺憾的是,大眾過去的努力好像都「付諸東流」,雖然在業內已經算得上優秀,但仍然沒能動搖特斯拉的榜首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大眾高管們「急得」坐不住了,甚至「口出狂言」,似乎也就說得通了。

但坊間則戲稱,這些高管的魔幻行為,更像是被馬斯克「附體」了。無論是公開炮轟,還是誇下海口,怎麼看都像是馬斯克式的新式營銷方式——高管們從幕後走到臺前,用誇張的言論,甚至不惜引發罵戰的方式,引發網際網路的集體狂歡,在嬉笑怒罵之間,換取足夠的流量和關注度。

不少人笑稱,與馬斯克密會後的迪斯,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下子帶領大眾找到了在以眼球經濟為核心的網際網路時代,車企們專屬的「生存之道」:汽車即營銷。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碩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26541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大眾CEO迪斯在權利鬥爭中勝出,兩位心腹升任大眾集團高管
    此前大眾集團CEO迪斯正謀求安插自己的兩位親信進入集團要職,據悉迪斯向監事會施壓的一種手段,以迫使後者同意自己的續約申請。經過一番內部鬥爭,迪斯曾推薦2名「心腹」升任大眾集團高管一事得以成功。大眾集團CEO迪斯計劃推舉奧迪財務長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晉升為大眾集團財務長;推舉集團零部件業務負責人託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晉升為大眾集團首席採購官員。
  • 大眾CEO迪斯在權利鬥爭中勝出 兩位心腹升任大眾集團高管
    經過一番內部鬥爭,迪斯曾推薦2名「心腹」升任大眾集團高管一事得以成功。大眾集團CEO迪斯計劃推舉奧迪財務長阿諾·安特利茨(Arno Antlitz)晉升為大眾集團財務長;推舉集團零部件業務負責人託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晉升為大眾集團首席採購官員。
  • 憤青的意思是什麼 憤青的意思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網絡上或者生活中都會看到「憤青」這個詞語,那麼「憤青」是什麼意思呢?「憤青」的意思是有思想偏激、情緒化,有極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沙文主義思想、言論和行動的青年。憤青的全稱是「憤怒青年」,憤青是在1990年代中後期成為流行詞的。
  • 大眾或修改薪酬體系 高管獎金與ESG掛鈎
    據外媒報導,大眾汽車計劃將高管獎金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目標掛鈎。當前,這家德國工業巨頭正尋求提升與投資者日益相關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大眾汽車董事長Hans Dieter Poetsch在一場採訪中表示,明年該公司將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尋求股東批准修改後的薪酬體系,即高管薪酬包括獎金、固定工資和一項與公司股價表現掛鈎的長期激勵計劃。  Poetsch透露,「將ESG標準納入公司管理層的獎金計算,將提供具體的激勵措施,以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 大眾或修改薪酬體系 將高管獎金與ESG目標掛鈎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大眾汽車計劃將高管獎金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目標掛鈎。當前,這家德國工業巨頭正尋求提升與投資者日益相關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大眾汽車董事長Hans Dieter Poetsch在一場採訪中表示,明年該公司將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尋求股東批准修改後的薪酬體系,即高管薪酬包括獎金、固定工資和一項與公司股價表現掛鈎的長期激勵計劃。Poetsch透露,「將ESG標準納入公司管理層的獎金計算,將提供具體的激勵措施,以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 佛山照明董事會高管集體辭職  原因為何?
    近日,公司剛剛公告股份轉讓協議完成,又於12月9日收到公司董事長潘傑、副董事長劉醒明、董事吳勝波、董事維安納.霍夫曼、董事葉再有、董事楊建虎、獨立董事劉振平、獨立董事竇林平、獨立董事薛義忠以及監事莊儒嘉、張穎啟等11位高管的辭職報告。原因為何?
  • 劉瑜:「憤青」的下場
    有一個憤青,得意忘形,結果出言不慎,被和憤怒青年一樣慷慨激昂的愛國青年們抓到把柄,被整了一個七竅生煙,給其它憤青們留下深刻教訓: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他們的。這位憤青就是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一個35歲的教授Nicholas De Genova。
  • 大眾集團CEO寫下車企《出師表》!吐露四化轉型心事
    在與監事會發生一些衝突後,迪斯於今年六月被撤去了大眾乘用車品牌的CEO,但保留了集團CEO職位。隨後,集團旗下又有多個品牌的CEO或高管被換。大眾集團陷入劇烈變化之中,迪斯本人的大眾集團CEO的任期也即將在2023年結束。
  • 蕭功秦:如果你真愛國,就請超越憤青思維
    聯繫其動蕩十年中所經歷的憤青故事,蕭功秦不禁感嘆:如果你真愛國,就請超越憤青思維。 憤青愛國變誤國,憤青思維下的極端民族主義 憤青愛國變誤國,古今中外皆如是。
  • 迪斯仍是大眾集團的未來
    持續了數周的大眾內部權力鬥爭終於暫時告一段落,現在雙方似乎達成了妥協,從而避免了這家全球體量最大的汽車集團陷入領導危機。12月14日,大眾全球官網發文表示大眾集團監事會同意管理層和集團董事會的重組,同時更加注重有計劃的削減成本措施。
  • 大眾集團級別最高的華人蘇偉銘 職務或生變
    日前,有相關報導稱,大眾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蘇偉銘的職務近期或將有所變動,不過,目前該項人事變動還未得到官方確認,大眾中國方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此不予置評。  蘇偉銘可以說是大眾汽車集團職位最高的華裔高管,在加入大眾汽車之前,蘇偉銘曾先後在戴姆勒和合併後的戴姆勒-克萊斯勒聯盟任職。
  • 高通、IBM、蒂芙尼、星巴克、路透、大眾等公司高管變動
    一周企業高管變動要聞。 賽峰集團(Safran)董事會任命安德斯(Olivier Andries)為賽峰集團執行長,任期自2021年1月1日開始。58歲的安德斯擁有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和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院學位,於2008年加入賽峰集團,曾擔任透博梅卡公司(現賽峰直升機發動機公司)執行長、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執行長、賽峰集團執行副總裁。
  • 大眾集團CEO迪斯否認「職位不保」的傳言
    12月7日,據外媒報導,大眾集團CEO迪斯公開回應媒體對他和監事會爭端的報導,否認自己將「下課」,表示會完成CEO工作合同到2023年。
  • 大眾集團上演「權力遊戲」 聖誕節前能否「大結局」?
    前傳 提名高管受阻 矛盾再爆發今年6月,因ID.3產品質量等問題,時任大眾集團採購負責人Stefan Sommer離職,其職責由集團財務長Frank Witter兼任。不過,Witter本人已經明確表示,將在明年6月前後退休。
  • 解析憤青雙重人格:一邊看日本AV 一邊大罵日本人
    憤青排外不遺餘力,可要是某發達國家熱情向中國憤青免費發放"綠卡"的話,恐怕憤青是不會拒絕的。昨天,憤青還把一個國家當成"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今天就把對方當成了一堆臭狗屎。所以,經常弄不懂憤青一下秒會變成"紅色"還是"青色",他們的人格表現出嚴重的分裂症狀。
  • 「軟骨頭」的病沒治好,大眾高管又在傷口撒鹽,當年好車成笑話
    現在提到上海大眾旗下的帕薩特和途觀l等車型,相信很多車友都談之色變。在過去的2019年底,上海大眾帕薩特和途觀l的中保研碰撞試驗結果一經公布著實引起了一片譁然,如此高銷量的車型質量卻這樣不過關,讓很多車友都捏了一把汗。
  • 大眾執行長迪斯續約仍未如願
    12月9日,大眾集團監事會召開會議,試圖尋求化解公司領導層危機的方法。在此次會議上,監事會並未進行集體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此前要求的信任投票。但監事會表示,會上針對迪斯的未來進行了建設性地討論。  監事會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稱,「一如預期,今天的會議並未做出決定,各方將繼續展開建設性的討論。」
  • 美團大眾點評整合完成:三駕馬車搭建完成,點評高管呂廣渝退休
    把王興內部信的內容歸結一下,主要包括四個內容:1、合併美團平臺與酒旅事業群,成立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2、原旅遊、酒店事業群負責人陳亮擔任「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總裁3、合併大眾點評平臺與到店綜合事業群,成立點評平臺及綜合事業群;4、原到店綜合事業群總裁呂廣渝(LV)因家庭原因退休,轉任公司高級顧問。
  • 為應對新冠疫情 凱德集團高管自動降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為應對新冠疫情 凱德集團高管自動降薪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為了更好地應對疫情持續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凱德集團董事會和高管層自願降薪,其董事費和基礎薪資將從4月1日起降低5%-15%
  • 大眾集團解僱前奧迪執行長魯珀特·施泰德
    大眾汽車已正式解僱前奧迪執行長魯珀特·斯塔德勒。大眾集團和奧迪的監事會在一份聲明中透露,他們與Stadler的合同已被終止,原因是他正在進行審前拘留,以及「他無法履行作為管理委員會成員的職責」。在他被捕後,奧迪和大眾說,在被證明有罪之前,Stadler仍然必須被推定為無罪。 他是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 p)因柴油醜聞被捕的最高級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