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數周的大眾內部權力鬥爭終於暫時告一段落,現在雙方似乎達成了妥協,從而避免了這家全球體量最大的汽車集團陷入領導危機。
12月14日,大眾全球官網發文表示大眾集團監事會同意管理層和集團董事會的重組,同時更加注重有計劃的削減成本措施。此舉意味著,大眾汽車集團全球CEO 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仍然沒有如期得到合同延期到2025年的承諾,但是由他舉薦的集團高管人選獲得了監事會的蓋章認可,而此前監事會明確拒絕了Herbert Diess的推薦。
Herbert Diess和大眾監事會以及大眾工會的矛盾曾一度到了劍撥弩張的程度,Herbert Diess為此還失去了大眾乘用車品牌CEO一職。現在,雙方能在短期內達成和解,估計是在大眾堅持電動轉型路線方面達成一致。Herbert Diess也在接受德國媒體WirtschaftsWoche採訪時表示:「我不是在與Osterloh(大眾工會主席)對抗,而是與他在同一支球隊中一起參加比賽。當然,我們在比賽場地的位置是不同的,我們主要嘗試使對方彼此傳球。」
可見,彼此間溝通是化解這次領導危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只有Herbert Diess能帶領大眾順利完成轉型。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也力挺Herbert Diess,並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和他的新董事會團隊將進一步重塑大眾集團,這一重要階段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Herbert Diess本人對此結果也欣然接受,並表現出了立刻要帶領大眾集團完成轉型大業的興奮。他在LinkedIn上寫道:「我很高興我們能夠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在2020年達成解決方案。集團已經做出的重要的人事和結構決策,將進一步加快公司轉型,增強公司競爭力。我熱烈歡迎三位新同事Arno Antlitz,Murat Aksel 和 Thomas Schmall 加入大眾汽車公司管理委員會。我相信這將使我們的團隊更加強大。我期待著2021年的第一次研討會。」
Arno Antlitz和Thomas Schmall是Herbert Diess向集團舉薦的高層人選。其中,目前擔任奧迪董事會成員、財務和法律事務總監的Arno Antlitz將替代Frank Witter擔任大眾集團財務長,主要致力於進一步提高效率。Witter將自願在2021年6月結束合同。
Thomas Schmall將擔任更為重要的領導崗位,無疑會成為Herbert Diess的左膀右臂。大眾集團表示,作為集團管理委員會重組的一部分,大眾集團的採購與零部件部門(Procurement and Components)被拆分為兩部分,將建立新的集團管理委員會職能,即「技術」。這一新設立的職位將由現任大眾集團零部件公司執行長Thomas Schmall擔任,負責所有的所有Group Components活動,包括向第三方銷售大眾汽車平臺、電池組的開發和製造以及相關的採購、充電和充電系統領域以及相應的全球合資企業。
可以說,Thomas Schmall將是大眾集團向著電動化進程繼續深入的又一位重要人物。被分拆出的集團採購部門將由Murat Aksel領導,他同時還會繼續擔任大眾乘用車品牌負責採購的管理委員會成員。採購與零部件部門的拆分,意味著Murat Aksel可以完全專注於優化整個集團的材料成本。
以上任命將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生效,根據新的《德國公司治理守則》,新任命的集團管理委員會的所有三名成員均將獲得為期三年的合同。
提拔Herbert Diess看中的人擔任集團的核心領導崗位,是大眾集團對Herbert Diess的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大眾集團上下將對Herbert Diess和他的新管理委員會團隊為實施Together 2025+戰略提供全力支持。
大眾監事會在會後指出:「自2015年以來,Herbert Diess對大眾產生了深遠影響。沒有他的努力,集團轉型不會如此堅定且成功。監事會非常重視Herbert Diess在推動技術進步和為實現氣候目標所表現出的決心和毅力,而且還看重公司的財務業績。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大眾汽車公司的管理委員會將在最高負責人赫伯特·迪斯的領導下繼續執行該戰略。我們的共同目標仍然是將轉型與集團員工的高水平資歷和未來機會結合起來,並在考慮到現有計劃的情況下,組織實施有必要的裁員。」
大眾集團的三位最重要的領導人也達成了高度一致。監事會主席Hans DieterPtsch說:「今天,大眾汽車集團做出了這一決定,表明了其決心繼續推動汽車行業快速發展。本集團將繼續積極推動轉型大業。憑藉前瞻性的轉型規劃,我們將為整個行業樹立榜樣。」
大眾汽車管理委員會主席Herbert Diess則表示:「我們正在共同努力地推動著大眾汽車歷史上最大的變革。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們將繼續投資於電動汽車、數位化和電池技術,同時,將大幅降低整個集團在所有品牌和地區的固定成本和材料成本,以確保大眾汽車的未來生存能力。」
大眾集團工作委員會主席Bernd Osterloh也表示:「監事會、管理委員會和員工代表之間就戰略轉型目標完全達成了一致。在實施過程中,所有參與者都繼續支持盈利和保障就業的平等地位,以及培訓的重要性。這再次證明,只有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應對擺在我們面前的巨大挑戰。」
據悉,集團管理委員會和勞資協議會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通過一項降本計劃,預計到2023年,現有項目的固定成本將減少5%,材料成本將減少7%。委員會也同意,蘭博基尼和杜卡迪仍將是大眾集團的一部分。作為高端品牌電氣化戰略的一部分,賓利2021年3月1日起將由奧迪品牌管理,以期實現協同效應。
另外,大眾集團位於沃爾夫斯堡的總部將成為高度自動化的電動汽車製造工廠。大眾乘用車品牌未來的旗艦電動車將在這裡生產,以保持在成本方面的競爭力。為此,大眾將建立一個類似於奧迪Artemis的項目,該項目涵蓋車輛從開發到生產的所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