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12月1日消息,據外媒路透社獨家報導,德國大眾集團執行委員會將於本周二(當地時間)召開會議,討論集團CEO迪斯任期延長的問題。
知情人士稱,是否延長迪斯的任期將在會議上進行討論,現下最終結果並不明朗。大眾集團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
▲路透社報導截圖
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於2015年加入大眾集團。2018年,迪斯接替穆倫出任大眾集團CEO一職。
今年7月,因為和大眾集團監事會的衝突,迪斯失去了對大眾乘用車品牌的直接控制權,從大眾乘用車品牌CEO的職位上離開,其大眾集團CEO的職位得到保留。而根據合同,迪斯在大眾集團CEO職位上的任期將於2023年結束。
一、迪斯謀求更長的任期 知情人表示局面暫不明朗
赫伯特·迪斯是汽車行業的老兵。加盟大眾集團前,迪斯曾先後在博世、寶馬任職。1996年,迪斯加入寶馬,擔任長期及結構規劃總監。此後,他又在寶馬領導了生產、工程和技術部門,一幹就是18年。
2015年,57歲的迪斯「跳槽」到大眾集團,任大眾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大眾乘用車品牌管理委員會主席。2018年,迪斯接替穆倫擔任大眾集團CEO。
目前,迪斯擔任的主要職位是大眾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集團CEO,被允許在大眾集團管理委員會的權限內繼續負責大眾乘用車品牌和其他品牌的工作。
按照合同,迪斯在大眾集團CEO的職位上只能工作到他65歲那年,也就是2023年。現在,這位集團一把手正在爭取更長的任職時間。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表示,在同主要利益相關者的談判中,迪斯已經就延長任職期限提出申請。
而根據路透社的最新消息,大眾集團執行委員會將於本周二(當地時間)舉行會議,對迪斯大眾集團CEO的任期是否延長的問題展開討論。
從審議流程看,迪斯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則需要獲得大眾集團監事會中三分之二多數票的支持。
二、迪斯激進改革 導致與集團監事會矛盾頻發
汽車新四化浪潮來勢洶洶,大眾集團需要一個掌舵人來引導它轉型。赫伯特·迪斯成為了那個被選中的人。
迪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行動派和變革者,上任後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以推進大眾集團實現四化轉型。
目前,大眾集團已拿出電動車平臺MEB,目前公布過的ID.系列車型都將於該平臺打造。
2020年10月,MEB平臺上打造的首款車型ID.3,打敗了特斯拉 Model 3 ( 參數 丨 圖片 )、雷諾Zoe、現代Kona、起亞Niro等一系列此前的暢銷車型,拿下當月歐洲純電動車銷量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電動化競賽中,大眾集團仍然是個「潛力股」,不應該被輕視。
▲10月份歐洲純電車型銷量情況(數據來源:JATO Dynamics)
在數位化和智能化方面,迪斯同樣在思考。2019年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迪斯就曾對外表示,汽車將成為一個軟體產品,而大眾將成為一家由軟體驅動的公司。
除電動化、數位化和智能化外,迪斯在成本控制上也採取了措施。2015年,迪斯進入大眾集團之初,曾面對工會大力推動改革和緊縮計劃,並最終削減3萬個工作崗位、節省出3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90億元)。
激進式改革給大眾集團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但這個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大眾ID.3曾被曝出因為存在軟體問題而推遲上市。集團CEO迪斯對成本的嚴格把控,尤其是裁員,導致他和大眾集團背後的權力機構之間出現矛盾。
迪斯還為此丟了大眾乘用車品牌CEO的烏紗帽。據媒體報導,在今年6月4日的內部高管會議上,迪斯當眾職指責了大眾集團監事會個別成員阻礙公司發展,並稱其行為是在「違法犯罪」。監事會中的部分成員對迪斯在ID.3軟體問題和歧視性廣告上(此前,大眾的一條宣傳廣告涉嫌種族歧視)的監管表示質疑。
之後於6月8日,大眾集團監事會召開特別會議就此事展開討論。特別會議後,大眾集團宣布,迪斯不再擔任大眾乘用車品牌CEO,與此同時表示他們會繼續支持迪斯的工作。
結語:大象轉身並不容易
傳統燃油車時代,車企林立,大眾躋身其中卻也能數得上名字,屬於其中的佼佼者。新四化浪潮襲來,大眾起步稍晚,但憑藉在汽車市場打拼多年積累起的經驗和實力,未來翻身也並非是絕對無稽之談。大眾ID.3在歐洲上市僅兩月,便殺到純電動車榜單第一,佐證了這一判斷。
不過,一家車企的發展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的技術,或路線問題。從企業角度看,經濟、社會、文化因素糾纏在一起,對一家公司何去何從也會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德國的大象已經開始轉身,但它能否徹底掉頭,還要看背後揮鞭子的那些人想讓它去哪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