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筱曉說】刺繡是哈薩克族服飾中最有代表意義的一種裝飾工藝,無論是哈薩克族的衣服、裙子,還是鞋帽、帕包以及床炕上、室內的裝飾用品,都點綴著哈薩克族婦女的精湛繡品。
「拜特列克」是阿勒泰市拉斯特鄉唯一一個民族刺繡合作社(意為「高高的大樹」)。在這裡,素以勤勞質樸著稱的哈薩克繡娘們,將刺繡藝術用於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後一公裡」(微信號:MqMsMx)版權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拜特列克手工藝刺繡專業合作社裡一派忙碌景象,在村委會的哈薩克族繡娘們在培訓老師的講解中忙碌地操控著刺繡機器。
拜特列克手工藝刺繡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於2013年,地點位於阿勒泰市拉斯特鄉喀拉闊裡村,是鄉裡唯一一個民族刺繡合作社。刺繡合作社從成立最初僅有的2位成員逐漸發展到了5位成員。2013年村裡有近20名婦女在為合作社加工刺繡產品,每人年收入增加近千元。
「大樹」的成長史
庫麗夏提是拜特列克合作社的社長,她的家就在喀拉闊裡村。她是哈巴河縣人,嫁到村裡後,就一直和丈夫靠畜牧養殖為生。為了給家裡增加收入,2008年她開始利用空閒時間在家裡做手工刺繡出售。
2011年,村委會找到她,說村上要成立刺繡合作社想請她當負責人,那時,她不懂什麼是合作社,而且兒子才三歲,需要照顧,她幾經猶豫才下了決心。
成為合作社負責人後,庫麗夏提一切從零開始,每一步都在學習。她開始研究哈薩克族刺繡藝術,她將傳統工藝與現代人的生活需要結合了起來,自己設計了很多實用的刺繡產品。2012年,庫麗夏提組織人員、籌措資金讓合作社開始正常運營。雖然合作社一成立就開始賣產品,但一直在賠錢,直到去年,她和姐妹們終於開始掙錢了。
「最後一公裡」(微信號:MqMsMx)版權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庫麗夏提說:「我從小就會刺繡,是跟媽媽學的,但以前沒想過將這門手藝作為自己的事業,也沒想過我能幫這麼多人通過刺繡掙錢。」
2013年,庫麗夏提為合作社註冊了商標「拜特列克」,意思是高高的大樹。她希望合作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像樹木那樣從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
我們也為「大樹」添把肥
我們住村後,對這個全鄉唯一的刺繡合作社十分關注,在最近的一次走訪中,庫麗夏提告訴我們:「辦合作社這幾年遇到了很多困難,直到去年出資的5個家庭才第一次分紅,村裡刺繡的姐妹們也掙到了更多錢,我們太高興了!現在最大的困難是缺少刺繡人才,雖然現在有20多人在給我們當繡工,但由於我們村地處偏遠,信息較為閉塞,合作社在刺繡手藝、刺繡圖樣、經營理念、財務管理等方面還是與市上成規模的合作社存在很大差距。」
「最後一公裡」(微信號:MqMsMx)版權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在了解到合作社目前存在的實際困難後,我們專門邀請了巴格達古麗老師為合作社的繡工們提供培訓。
巴格達古麗老師是阿勒泰地區民族手工藝刺繡協會的會長,技藝精湛,經驗豐富。她為刺繡合作社帶來了先進刺繡技術和科學的經營管理理念,並為刺繡工人們提供了免費的刺繡圖樣圖書。
巴格達古麗老師告訴我們,村裡秀娘們刺繡的基本技術都是十分紮實的,只是在刺繡圖樣與經營理念上有些跟不上時代。通過這次培訓,希望能對她們有所幫助。後期根據培訓的成果,刺繡協會可以幫助合作社協調訂單。(阿勒泰市委組織部、人社局住村工作組 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