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裡的「冬季女人保養經」:冬天你會養自己嗎?

2021-02-22 間諜妖精

要說中醫類奇書,《黃帝內經》說第一,就沒有人敢說第二了,立冬已經幾天了,冬季我們應該怎麼養自己呢?

讓我們一起打開《黃帝內經》,看看這本奇書是怎麼說冬季女子保養的吧!

「冬三月,此謂閉藏」

這句話的意思是——冬季,從立冬到立春這三個月啊,要閉藏起來。

那什麼叫「閉藏」呢?

冬天,要「閉藏」,其實不光小動物,連植物都懂得這個道理,你看一到冬天,好多小動物都冬眠了,躲在自己的洞穴裡好幾個月不出來。

植物也是啊,夏天裡還花枝招展的樹啊花啊,到了冬天,一下子落葉的落葉,凋零的凋零。它們的精氣也不外露了,而是收起來了。它們把自己「閉藏」起來了,到了春天才能好好地生新的葉子和花朵。

那麼,女人到了冬天應該怎麼閉藏呢?我認為,女人的閉藏,應該分這三方面:

冬天的閉藏,一方面指的是穿衣。

現在已經是冬天了,我在路上還能遇見好多露著腳裸的妹子,說實話,有時候我真想幫她們穿上秋褲。

還有的妹子冬天為了漂亮,會穿的很少。

這我真的很理解,因為我有一個經驗——如果我穿著秋衣和毛線褲子,暖和是暖和了,但是這時候去穿羊絨大衣,就會變得難以名狀,怎麼說呢,就是完全穿不出羊絨大衣那股子輕盈靈動的勁兒,但把秋衣和毛線褲子一脫,那股靈動又出來了。

這樣穿衣服雖然好看,但是衣服太薄怎麼能擋住冬天的寒風呢,這樣就藏不住陽氣啊。

所以冬天的閉藏,從穿衣來看就是,要不露肌膚,然後,衣服的薄厚要合適

冬天的閉藏的第二個講的就是,我們的毛孔要閉藏,不能出太多汗

到了夏天,我是鼓勵大家出一些汗的,出汗能幫助排毒,讓毛孔通透一些,把體內的一些溼的濁的渾的都排出去,但冬天如果再照著這麼個出汗法,那排的就不是汗啊,那排的是我們的精血精氣呀!

我們小區的韓國人真的好喜歡跑步的,一年四季,從早上五點到晚上十點,都有他們跑步的身影。

有一次我冬天早上六點去買早餐,看見一個跑的頭上出汗的韓國MM,說實話,我真挺心疼她,也挺同情她的,冬天不能這麼個出汗法啊,這時間長了,精氣都漏著了,會傷到我們的腎氣的。

冬天要閉藏的最後一點是冬天不宜外出太久。

一年四季,春天有踏青,秋天有秋遊,就連夏天這麼熱,也有暑假,鼓勵我們出去玩,去海邊玩,去山裡玩。

但冬天就沒有這些個鼓勵人出去玩的項目,冬天雖然也有假期,就是寒假,但寒假咱們是幹什麼呀?寒假正好過年了,咱們這個時候是去親朋好友家拜年,這裡的主要活動,還是在室內進行的。

冬天外出容易受風寒啊,要躲避風寒當然要待在室內。冬天不光是不宜經常外出,即使我們在室內待著,門窗也要關好,如果門窗有漏的地方,還要想辦法把門窗漏的地方糊上。

我記得小時候在外公家長大,他家住平房,家裡是以前的那種老式窗戶,窗邊上還有縫隙,別看那麼小小的縫啊,冬天天冷的時候,風就嗖嗖地往裡鑽,家裡好不容易有點兒熱乎氣一下子就漏走了。

我外公就拿報紙把窗戶的縫給貼上,就那麼小小的幾張報紙一擋,屋子裡瞬間就暖和了。

冬天的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避風,妹子們發現沒有,冬天的風特別賊,鑽著空的往裡脖子裡鑽,往屋裡鑽,往腳裡鑽……對於冬天的風,必須嚴防死守,不給它們留一丁點兒的可趁之機。

所以,妹子們冬天不露腳裸,這個真的是低配中的低配了,冬天裡,我們還要準備好帽子、圍巾、手套……尤其是冬天風比較大的時候,一定要全副武裝。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這句話的意思是——水結冰了,大地也凍的乾裂了,不要打擾我們體內的陽氣。

重點在後面半句,冬天到了,不要輕易地打擾我們體內的陽氣。

什麼叫不要打擾陽氣呢?陽氣還能打擾?聽我說下面的,不愛運動的妹子該高興了。

那就是——冬天,不是一個適合劇烈運動的季節。過度運動會打擾身體的陽氣。

我們一些愛運動的妹子,冬天不必停止運動,但可以適當地減少一些運動量,比如,有早上跑步習慣的妹子,冬天可以暫時停一停,在溫暖的被窩裡賴一會兒。

還有享受運動,喜歡出大汗的妹子,冬天也不要這麼肆意的出汗了,可以減少活動的強度和時間。

但冬天少運動的意思,並不是完全做一個沙發宅啊,現代人活動本來就不足,如缺乏運動,就會生溼生淤,說到底,就是妹子們要把握好這個度,冬天運動可以,但不要過度過量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這句話的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等到太陽出來了再起床。

冬天早睡晚起,如何才算得上早睡呢,一般十點就要準備入睡了,晚起呢,就是要等到太陽出來了,天亮了再起來,天亮的標準各地不一,一般天亮就是七點左右。

如此,可以養肝血,補腎氣,益精氣,美容肌膚,延緩衰老……好處多多。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而冬天的睡眠則「貴比金」。冬天就是要睡的飽飽的,接下來的這一年才有精神啊!


如果有誰再嫌你冬天「睡懶覺」,就給他看看這篇文。

「使志若伏若匿」

這句的意思就是:冬天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隱藏起來,不要跟別人說。

冬天跟夏天就很不一樣,夏天我們要「若有愛在外」,夏天是一個非常適合表白的季節,如果喜歡別人,在這時候就算不直接挑明,也要把你的心意跟別人表達。

而冬天,咱們就要「使志若伏若匿」,冬天感情就不要那麼外露,要含蓄低調一些,不那麼要緊的心意,就等等,先不要表達。

你看電影也會發現,凡是以夏天為背景拍的愛情電影,大部分都是很直接,比如《全城熱戀》,而以冬天為背景拍的電影,大部分都很含蓄,比如《情書》,這是季節對人的影響,這也是季節對人的暗示。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女人最喜歡是這兩句「若有私意,若已有得」,這句話的意思是——冬天要對自己好一點,要享受一年來的勞動成果。

什麼叫享受勞動成果,農耕時期是吃吃吃,而現代,就是買買買啦!

像我前幾天推薦了雙十一購物清單,有妹子就問我,「妖精你不是養生博主嗎?卻讓大家買買買,這太狂燥了吧!」還有妹子會驚嘆,「妖精,你也買太多了吧!」

其實我推薦的清單裡有很多不是我雙十一準備買的,好多是我平時就買了,覺得還不錯,就一起推薦給大家。

而且,雙十一買東西,其實很養生啊,《黃帝內經》都告訴我們了,冬天要「若已有得」,冬天是可以適當地買買買的,來犒勞一下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如果有誰嫌你冬天買了太多東西,也把這篇文給他看。

「去寒就溫,無洩皮膚」

《黃帝內經》雖然前面講到了「閉藏」,但這裡,它又說了一遍,這次主要講穿衣,要「去寒就溫,無洩皮膚」。

意思就是,冬天要穿的暖和一些,不要露膚。

妹子們可能不是很了解《黃帝內經》的尿性,《黃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黃帝內經》的特點是——用語特別精練,能用一個字的,絕不會用兩個字。後世的醫家有的因為《黃帝內經》裡的一個字,能寫一本書,有的因為《黃帝內經》的一句話,能爭論好幾十年。

但是就「冬天穿衣」這個事兒,《黃帝內經》破天荒地說了兩遍,第一遍講,要閉藏,其實不就是說穿衣服要閉藏,不要露皮膚嗎?

而這裡,她又強調了一遍,冬天穿衣服,一定要穿的厚實一些,暖和一些。這說明什麼啊?


這說明冬天穿衣服暖和這件事情特別重要!!!就連《黃帝內經》這種簡練到極致的奇書,都重複了兩遍。

我認為,我們一定要讀懂「去寒就溫,無洩皮膚」給我們傳遞的信號。

這麼說吧,冬天裡穿的少的妹子,都是在取悅他人,不是取悅自己,這不是聰明女孩子的作法,冬天穿裙子,露脖子,在別人眼裡是好看了,那自己舒不舒服呢?肯定是不舒服的。冬天露膚是最容易受風寒的,風寒侵入到體內,會消耗我們身體寶貴的陽氣啊

「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冬天順應天時保養,就不會喪失元氣,我們也要借冬天這個機會,涵養一下自己的精氣(尤其是腎氣)。

冬天就是我們好好養自己的時候。告訴吃貨一個好消息:

冬天是一個進補的季節!

冬天是我們的陽氣內收的時候,跟其它季節相比,我們脾胃的陽氣會很充足,吃了一些補的東西跟其它季節比起來更容易消化。

而且冬天吃補品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涵養精氣神,更好的閉藏。

平時吃肉比較少的妹子,可以在冬天多吃一些紅肉,比如羊肉、牛肉這些。

冬天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讓中醫幫忙開一些養生的滋膏。

冬天還能吃一些堅果。堅果是植物的精華,植物把它最寶貴的東西都包裹在自己堅硬的殼裡了,吃堅果是補充腎中精氣的。

除此之外,冬天也要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以此來補充我們的先天之氣。

冬天,減肥的妹子也真的別計較那點卡路裡了,那一點點肉不會讓你胖,同樣,少吃一點點肉也不會讓你瘦。

冬天適量進補,進補對了,補到刀刃上了,那補的都是氣血,不是脂肪,說到冬日進補,我想起最愛的一首唐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讀到這首詩,我就覺得渾身暖暖的,想找朋友喝酒,想吃火鍋,想涮羊肉……

想想那個場景,冬天到了,外面天寒地凍,天陰沉沉的,快要下雪的樣子。然而,主人屋裡燒著火爐,暖溶溶的,火爐上還燙著一壺冒著熱氣的好酒,熱情的主人那張臉被這燃燒地極旺的爐火的光襯的通紅,主人一邊往爐火裡添酒,一邊笑著問我,「來,咱喝一個?」

讀完這詩,我不禁砸吧著嘴,這,這,這真的太會生活了,這才是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啊,我猜詩中主人宴客不光準備了好酒,肉也肯定是少不了的,喝了酒,吃了肉,聊了天,再往爐火邊一躺,管他外面颳風還是下雪,我屋裡又是另一番天地!

那如果不按照這些養生的原則去做,會怎麼樣呢?

《黃帝內經》裡面也講了——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不按照前面所講的去生活去保養自己,就會傷到我們的腎氣腎精,春天則會四腳冰冷暖和不起來。春天還容易過敏、得病。

我們先說冬天保養不好傷腎。

現代人對腎真的太重視了,認識很多人,一聽說補腎,不管多貴多麻煩的都要弄來吃,腎的確很重要,腎氣充足的人,才有精神氣,才不容易老。一個人,如果腎氣虛弱,頭髮白、脫髮、面色萎黃,這些衰老的跡象都顯現出來了

補腎的東西雖然有很多,但補腎第一重要的就是冬天要好好保養,冬天在五臟六腑當中對應的臟器就是腎,冬天是補腎的季節,如果冬天逆天時而生活,穿九分褲露腳裸、過度運動出汗、吃冰喝冷、過度操勞過度思慮、不好好睡覺……最嚴重最直接的後果,就會傷腎,消耗我們的腎氣

還有很多妹子,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本來應該手腳暖和,像那樹芽一樣,充滿了蓬勃的生機,可是,這天氣暖和起來了,四肢還是冰涼的……

春天我們的陽氣是由裡往外走的,冬天養的陽氣足足的人,春天隨著陽氣的生發,我們的手腳會自然感覺溫暖,但是冬天沒有養好,消耗了腎中的陽氣,陽氣也會生發不出來,更沒有足夠的陽氣來溫煦手足,所以,手腳就會冰冰涼涼的,這種現象,中醫裡面叫「四肢厥冷」。

解決這種「四肢厥冷」的現象,就需要我們春天吃一些辛溫的東西比如胡辣湯,幫助身體來發散。你不是腎中的陽氣不足發散不了嗎,別著急,我幫助你在腎中添一把火,幫你把腎中的火燒的旺一些。

當然,解決春天「四腳厥冷」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冬天一定要養好,要照著《黃帝內經》裡面說的來,不要逆著來。

逆著正確的養生節奏來,那都是與天作對,這世界上很多人,與人鬥其樂無窮,但又有幾個敢與天鬥的?又有幾個與天鬥成功了的?

跟大自然相比,人是非常渺小的,我們要順著大自然的節奏來,謙卑地遵循大自然的規律,這樣,我們才能過得舒服,我們的生活質量才高,對於女人來說,才能延長容顏的保質期。

逆著天時的女人容易老,順應天時才能活的瀟灑、自得……

妖精叨叨時間:

非常喜歡讀《黃帝內經》,尤其是《黃帝內經》講四季保養這一篇。

冬季保養這一段,我把她寫下來,妹子們有時間讀一讀,品一品,那種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今天的內容就是這樣了,妹子們,我們下回再見!

想看我的全部內容,具體方法請看這一篇: 喜!大!普!奔!我的公眾號也有搜索功能了,想找「健脾」、「美白」、「減肥」太容易!


微信出的這個功能太棒了,想找哪篇找哪篇!


我是間諜妖精,一個集大胸和短腿於一身的女紙!聽妖精叨叨中醫養顏吧!不枯燥,很有效。微信公眾號ID:jiandieyaojing。或者長按二維碼也可以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冬季養生的智慧,活到100歲的秘密!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最早的偉大著作之一,奠定了中醫學基礎理論,其中講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說明我們的正常壽命都在100歲之上。那為什麼多數人活不到100歲,因為我們日常的飲食、運動、心情等各種長壽必備的基礎沒有打好,如果我們每個人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注重保養身體,那麼疾病就不容易發生,衰老會變得緩慢,活到100歲還是夢嗎?
  • 《黃帝內經的生命智慧》:起居作息要規律,23點之前必須睡
    這種跟自然不合拍的作息習慣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黃帝內經》第二部醫理篇第二十一集望聞問切【提要】以我知彼,以表及裡。比如說,到了冬天,慢慢就晝短夜長,《黃帝內經》說,「夜臥早起,必待日光」,沒太陽的時候多睡覺,太陽出來的時候再出來活動。生活規律是跟著太陽的變化而定的,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你在特別陰寒的時候去跑步去鍛鍊的話,對身體非常不好。我們現在的生活完全是神魂顛倒。我們把白天指揮身體工作的這一套系統背後的那個控制點稱為「神」,可到了晚上,這個神需要休息。
  • 冬季不懂「養藏」,春天非「痿」即「厥」
    如何「養藏」?《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 《黃帝內經》:冬季養藏,藏什麼,怎麼藏?一次說清楚了
    立冬之後就是冬天,冬天的養生和其它季節是不同的。所謂「冬季養藏(二聲)」,也就是說,在冬天的要更好地「閉藏」身體的精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我們注意裡面的一個關鍵詞:閉藏。何謂閉藏?也就是關門閉戶收藏好自己的東西,防止它們洩露溜走。需要收藏的是什麼呢?
  • 關於冬季養藏
    就是要關閉門戶,收藏好自己的精氣神,防止它洩露溜走,只有積累了足夠的陽氣,才能抵禦冬季「寒燥之氣」的侵擾。同時也為明年春天的生發積累能量。藏陽越深,春生夏長越有力量。冬天草木凋零,動物冬眠,萬物都到了收藏、躲避外界苦寒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深藏於體內。一些朋友冬藏沒有做好,春天就會反覆生病。可以說,「冬藏」決定了下一年一整年的身體健康程度。收藏應該怎麼藏呢?
  • 楊上善與《黃帝內經明堂》、《黃帝內經太素》
    如經渠穴的解釋:「水出流注,入渠徐行,血氣從井出已流注至此,徐引而行,故曰經渠。」楊氏不但能用腧穴的生理特性而且還能利用解剖知識來闡釋穴名,如對足三裡、巨虛上廉、巨虛下廉三穴名稱的解釋。楊氏對腧穴的排列順序以分經統穴為主,這一歸類方法對後世腧穴歸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後世特別是北宋王惟一對全身腧穴的十四經脈歸經法很大程度上是受此影響而來。
  • 黃帝內經·素問·四時刺逆從論-64
    所以春天人的氣血在經脈,夏天人的氣血在孫絡,長夏人的氣血在肌肉,秋天人的氣血在皮膚,冬天人的氣血在骨髓中。  帝曰:餘願聞其故。  黃帝說: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曰: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洩,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
  • 從黃帝內經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看四季養生
    《黃帝內經》明確提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應,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五臟各有對應的季節,肝對應春天,心對應夏天,肺對應秋天,腎對應冬天。所以,根據季節的不同,身體的養生調理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
  • 別逗了,看黃帝內經如何說
    不妨我們來看看黃帝內經怎麼說。在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中,認為自然有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是天地化育而成,因此必須順應四時,符合天地運行的規律,才是養生之道。同時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原文+注釋+譯文)《黃帝內經》----我國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一說,《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
  • 《黃帝內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從歷史的常識不難知道,以「經」命名的圖書在浩瀚的中華文化中其實為數不少。為大家所熟知並得到廣泛認可的就有《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且此三者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奇書」。《易經》與《道德經》無論是通過圖書還是電視等形式,已較早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而《黃帝內經》則相對地處於一種「孤寂」的狀態。現在就讓我們拂去塵埃,由層層剝離中揭開它的神秘面紗。《黃帝內經》簡稱《內經》,面對這樣一部奇書,我們不禁要問,《黃帝內經》是誰的手筆?為什麼用「黃帝」命名?是黃帝所作的嗎?抑或是在數千年前的時候,人們就了解了名人的轟動效應,進而藉以「黃帝」之名而成呢?
  • 《黃帝內經》告訴你人為什麼會生病?除了外部環境,還與家庭有關
    關於人為什麼會生病,這《黃帝內經》中講得很清楚,人吃五穀雜糧,生病是避免不了的,其實導致疾病的原因除了外部環境,還與家庭有關。氣候導致疾病人靠什麼活在這個世上?冬天也不能經常在暖氣房裡待著,長時間用暖氣就會燥,皮膚乾燥,口舌乾燥,這就是暖氣病。過去「風寒暑溼燥火」是純自然的,現在用空調和暖氣人為改變了環境。很多疾病其實就是在空調和暖氣的環境中慢慢形成的。
  • 《黃帝內經》奠定了健身氣功的理論基礎
    在《黃帝內經 ·素問 ·寶命全形論》中就明確地提出了人為氣生的觀點。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於天,懸命於地,天地合元,命之曰人。」不僅如此,人的生命維持亦依賴天地之氣。《黃帝內經》指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相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就是說,人體形質的長養以及功能活動和精神活動均依靠於氣。
  • 看看黃帝內經、鬼谷子、道德經怎麼說的
    第二種,所說的是道教所說的聖人,無為而無不為的聖人,在道德經與皇帝內經中都有提到。黃帝內經中的聖人黃帝內經中言「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在黃帝內經中,聖人並非是最高的,之上還有至人、真人!在黃帝內經中描繪的聖人,可以活到百歲之上且身強體健,恬淡愉悅同於眾人,不為形所勞,不為事所耗!
  • 在黃帝內經中我們了解一些養生知識
    黃帝內經作為一部傳世之作給中醫帶來的功勳不可估量,其中記載了大量養生之法。讓我們在這充滿貪婪欲望的生活中尋求養身之捷徑。上古天真論說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上古之時,我們認為黃帝時候就已經是上古之時了,但黃帝問說明上古還比黃帝時期要遠。
  • 35歲後,為什么女人比男人越來越顯老,2000年前黃帝內經已揭秘
    「女人老得快,要注意保養」,老人們善意的提醒,卻道出一個殘酷的事實。47歲的蔡少芬看起來真的就是47歲的樣子,而46歲的張晉看起來卻頗像30多歲的樣子。△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為什麼35歲後,女人要比同齡的男人看起來顯老?這其中的答案,就藏在2000年前的一本書中,那本書就是《黃帝內經》。
  • 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舉辦《黃帝內經》公益講座 詮釋中醫養生之道
    9月13日上午,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系列公益活動第三場——《〈黃帝內經〉養生之道》,在海口市濱江路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據了解,《黃帝內經》的源頭是《道德經》,講究無為、樸、一。其核心思想為順其自然(因天之序)、長壽靠自己(身體自愈修復能力)、天人合一(環境造人)。樹仙(海南)康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樹仙國醫館館長及道醫傳承人李豪先分享其學習《黃帝內經》養生之道的心得體會、講述《黃帝內經》的清積、和中、養元的養生智慧和養生方法,結合自己在五指山種植萬畝南藥的實踐,全面闡述《黃帝內經》提倡「治未病」的養生之道及運用。
  •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原文】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
  • 黃帝內經●九刺
    《黃帝內經靈樞·官針》:「輸刺者,刺諸經滎輸藏腧也。」指臟腑疾病,取四肢有關經脈滎、輸穴或臟腑的背俞穴來進行治療的方法。亦有指取用井、滎、輸、經、合五輸穴和髒俞者。因取用特定的腧穴進行針刺,故名輸刺。遠道刺為九刺之一。《黃帝內經靈樞·官針》:「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府腧,原指六腑在足三陽經上的下合穴,主治六腑病。
  • 《黃帝內經》的源與流(下)
    「醫經」有:《黃帝內經》十八卷     《黃帝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         《扁鵲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  《白氏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醫經共七家,一百七十五卷,可惜除了《黃帝內經》,其餘六家全都散佚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