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下班之前,領導抱過來厚厚的幾沓文件,讓我在兩天之內寫出一份1萬字的報告給他,一看嚇我一跳,這些文字加起來都有幾百萬字,短短兩天的時間讓看都看不完,怎麼能寫出這1萬字的報告給他,心裡很不情願,但是又礙於上司指令,硬著頭皮愣說「行」,領導走後只好嘆氣說「今天晚上不用睡覺了」。
很多人是不是也常常遇到過工作中需要閱讀大量的文字,可是苦於閱讀速度太慢,工作效率太低。
職場人事抱怨工作太忙,想充電進階,卻一個月看不完一本書,莘莘學子抱怨備考的科目太多,辛辛苦苦讀完一本書只記得隻言片語。
為什麼閱讀速度慢?是什麼原因閱讀之後什麼也記不住?《快速閱讀》作者克裡斯蒂安· 格呂寧認為,閱讀能力低是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逐字閱讀和有聲閱讀閱讀是低效率閱讀的癥結所在。
真正的閱讀高手可以「一目十行」深刻理解和記憶書中的知識點,並將其運用到生活、學習和工作中。
作者曾經也像大多數人一樣,臨近大學畢業時準備律師資格考試期間,無法像其他同學一樣有充足的時間複習備考,從而自己開發出一套快速閱讀法,最終通過考試並取得高分,之後他便開始密集研究快速閱讀與學習技巧,投身培訓事業。
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閱讀高手。
一、為什麼你讀不快呢?
1.逐字閱讀
很多人閱讀的時候習慣逐字逐句的閱讀,生怕漏下一個字就會漏下重要的知識點,其實一本書的精華部分只有20%,其餘的80%都是作為論據論證來填充20%的內容,我們只需要抓住書中20%的精華,就可以算是讀完了,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是不是可以提高閱讀速度。
2.出聲讀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是在發出聲音的「默讀」,眼睛看到文字後發出文字的「聲音」,「聲音」再通過聽覺中樞傳遞到大腦,這是讀書最大障礙,發聲的讀書反饋到頭腦裡的速度是最慢,而且不容易被記住。
我們有沒有發現,看過一部電影之後,可以繪聲繪色把電影內容講給他人聽,看過一本書之後好像能講出來的內容少之又少,是因為我們採用了不同的輸入方式,看電影是視覺輸入,而有聲讀書是聲音輸入,人類大腦喜歡圖像記憶,眼睛一眼看過去能把眼前所有場景像照片一樣留存在大腦裡,而聲音就做不到。
我們只要把有聲閱讀法去掉,把原來的「念書」變成「看書」,就能加快我們的閱讀速度,而且能提高記憶力和理解力。
二、如何提升閱讀速度
1、手指閱讀法,防走神提高閱讀速度
我們可以藉助輔助工具來改掉我們「聲讀」的習慣,最現成的就是我們的手指和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手中拿著一支筆,通過筆尖的移動來加快閱讀速度,移動速度快過默念速度,默念沒有機會,眼睛能攝入更多的文字。
手指閱讀過程中筆帶動著視覺,大腦就很難走神,增加了眼、腦、手多感官同時參與閱讀,不僅提高了專注力,還提高了閱讀的理解力和記憶力。
熟練了之後,我們就可以轉換到「Z」字閱讀法,就是一目兩三行或者是一目四行多行的高階,先從一目一行練起,一目一行練的速度夠快的時候才可以去練「 Z」字閱讀法。
2、3—2—1快速閱讀訓練法
選擇一段你沒有閱讀過的文字,設定閱讀時間為3分鐘。
第1遍實行3分鐘的閱讀,3分鐘到以後停止閱讀,標記下來你閱讀的位置,接下來就是用語言複述一下你剛才閱讀到的內容,看看有沒有漏缺的。
第2遍,選擇2分鐘閱讀,這次的閱讀時間比上次縮短了一分鐘,就要求自己在第2遍閱讀的時候要加快速度,我們可以藉助輔助工具筆和手指。
時間還剩下1分鐘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緊迫感,會加快閱讀的速度,這一遍有可能在理解力上跟不上,不要緊,繼續加快速度,在兩分鐘內閱讀完剛才3分鐘的內容,再把剛才的內容再進行複述一遍,看看有沒有遺漏的。
第3次,設定閱讀時間為1分鐘,在1分鐘內閱讀完剛才同樣的內容,相當於要用剛才三倍的速度來閱讀同樣的內容,這一次可能一個字也沒有看到眼裡,不要緊,先練的就是速度,這個階段也是最難的一個階段,所以我們需要反覆練習,能力也就上去了。
3—2—1閱讀法練習了閱讀的速度,還幫助我們克服「聲讀」習慣。
作為現代職場人必須學會快速閱讀,能幫你解脫每天面對的成堆的文件,快速完成工作。
三、培養理解力,快速梳理文章脈絡
1.帶著目標閱讀,檢索關鍵信息,快速找到閱讀要點
不管是讀文章還是讀書讀過程中,一定先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我想從這本書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如何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等問題。
帶著問題去閱讀要比沒有問題去閱讀的效率高很多,曾經有一組調查,組織了兩組人同時閱讀相同的內容,告訴第1組人梳理出文章的脈絡,告訴第2組人要去關注某個主題,完成之後,對這兩組人進行一個閱讀相關內容的一個測試,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肯定是第1組人的閱讀質量高,而恰恰相反,是第2組人的閱讀質量要高過於第1組人。
因為第2組人的閱讀目的更清晰,這一組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帶著目的去文章中尋找答案,思考、總結、概括和提煉,精力會更集中,常說壓力就是動力,給你一個稍有難度的問題,增加了一定的壓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增強了。
所以在閱讀的開始之前一定要給自己提出幾個問題,圍著每一個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一個一個的去解決,當你把這些答案都找出來的時候,這本書也就吃透了。
2、建立視覺卡片
也叫思維導圖,大腦喜歡圖像記憶的,比如我們看過一個片子,我們能夠把片子裡的內容複述出來,給你一段文字,你就很難像那個片子那麼輕鬆的複述出來。
經過前面的快速閱讀之後,就要檢測對文章內容理解的程度,合上書把看過的內容進行一個回顧,畫一下思維導圖。
閱讀後的信息在大腦裡是混亂碎片的,需要通過思維導圖進行一個梳理,大腦喜歡有圖像和規律的,所以通過導圖更容易被記憶。
很多人閱讀完一本書往往就忽略做後期的工作,前面的過程都是被動信息輸入,後面的思維導圖才是主動組織處理信息,這也就是很多人看完一本書記不住的原因。
同時學習一項內容,有的人的學習效率和記憶力非常高,實際上是會學習的人頭腦中會建立一個清晰的思維導圖,只要記住圖中的內容,就能把大部分的內容給串聯記憶起來。
羨慕別人的頭腦好用,殊不知人家已經在頭腦裡中畫出一個的視覺卡片圖,所以他講起話來邏輯條理清晰,如果你閱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也用同樣的方法把它畫出一幅圖視覺圖來,你也可以清晰有條理的把內容說出來。
四、快速閱讀一本書的步驟
1.先讀封面、序言、目錄,快速了解大致內容
閱讀一本書先看一下標題封面,這是在最短時間形成對本書大致印象最佳的一個方式。再瀏覽目錄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合理的目錄,可以為讀者提供本書的結構和篇幅等許多有用的信息。
2、提出著問題進入5分鐘快速速讀
對書有個大致的了解的基礎上,提出你閱讀目的,你是想從書中解決什麼問題?還是想學會哪種技能?
只是快速的翻,留意每個章節的大標題黑體字,這就像是我們去到一個陌生城市,要拿著地圖先對這個城市進行一個初步了解,快速翻閱也是對這本書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了解的基礎上,已經知道自己目標問題在書的什麼位置,對重點章節用手指和筆尖滑動進行快速閱讀,這個閱讀的過程中會碰上一些不懂的內容,不懂的內容,也別老在那地方去糾結,先在那個位置做一個標記,有的內容作者會在後面給出更詳細的解釋,你就是按照原有的計劃繼續閱讀。
3、重點內容精讀
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你又會發現一些之前提出問題答案重要的內容,再次對重要的內容進行第2遍和第3遍的重複閱讀,達到一個精讀的程度,這部分內容一定多思考,思考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記憶就越深刻。
4、思維導圖梳理書本脈絡
找個本子或者是一張紙橫過來放,把中心思想放在紙面的中間,在中心思想4周建立起主框架,在主框架的基礎上可以建立多層級分支。
用手繪製思維導圖,可以把眼腦手多個感官充分利用起來,提高專注度,現在也有市面上也有很多的思維導圖軟體,根據個人喜好,去繪製一本書的思維導圖。
製作視圖卡片一定要合上書去做,在頭腦中儘量去檢索和回憶看過的內容,把能想到的都羅列在思維導圖上,實在想不起來的時候,再進行二次的閱讀,把內容補充完整,還有遺漏的內容,記不起來可以進行第3遍的閱讀,通過這幾遍的閱讀加上思維導圖,一本書的內容已經清晰有條理被牢牢的記住了。
要想達到高效閱讀,一定要藉助思維導圖工具幫我們提升對文章的理解力、增加邏輯性,而且還加強了的記憶力。
學習高手無非就是比普通的人多掌握了幾項高效能的學習技巧而已,掌握了這些高性能的技巧,你也可以一目十行,1小時讀完1本書,一年輕鬆讀完300本書。
在現代社會裡,閱讀是一項生存基本的技能,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要經過刻意練習才能達成的,《快速閱讀》這本書是你練成閱讀能力的一個導航。
大樹一生讀書持續分享好書,在浮躁的社會中多一份智慧,歡迎關注、點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