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徒步攝影攻略

2021-02-17 徒步中國


關注《徒步中國》,助你快速成為戶外旅行達人!

來源: MountainShot

1.基本信息

岡仁波齊(Kangrinboqe)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它的山峰形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蓋,山峰周圍分布著28條現代冰川,且南坡冰川多於北坡。岡仁波齊山峰南側即是象泉河谷地,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聖湖瑪旁雍錯和「鬼湖」拉昂錯。

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苯教(西藏原生宗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巖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誌,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佛陀曾在此轉法輪,現在仍有五百羅漢常住於此,是最殊勝的佛山道場,也是佛經中所說的德斯雪山。印度人稱這座山為Kailash,印度教裡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溼婆就住在這裡,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遊都在此發源,所以,現在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就不奇怪了。

崗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嘆。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至今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這塊聖潔之地不過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不過人數依然不多,這或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2.線路介紹

首先分享一下我標註的GE地圖和軌跡文件,方便大家在欣賞照片的同時了解岡仁波齊的地理情況。需要說明的是本地圖所標註的行進路線和攝影地點只能表示該地理位置是可以到達的,但可能並不精確,也不代表該路線和攝影角度是最佳的,敬請理解。如果您有更好的行走路線和攝影角度,也希望和我分享。

傳統的岡仁波齊徒步路線是一條起始於塔欽的宗教信徒轉山環線,即:塔欽--哲熱普寺--天葬臺--西坡營地--止熱寺--卓瑪拉山口--尊最普寺--塔欽。這條線路全程大約52公裡,需要2-3天便可完成。為近距離接近神山,感受他的雄偉英姿,我對此路線做了擴展,加入了南坡腹地和北坡冰川兩條支線。具體的行進路線為:塔欽--色龍寺--營地1(南坡)--色龍寺--埡口1--天葬臺--營地2(西坡)--止熱寺--營地3(北坡)--止熱寺--卓瑪拉山口——尊最普寺--塔欽。

3.攝影視角:

從拉薩日喀則方向沿219國道到神山的話,到霍爾鄉便可以遠眺岡仁波齊了↓

但在這個位置,納木那尼峰(Gurla Mandhata 7,694)才是主角,它排名世界第34,中國第13,是喜馬拉雅山西段中國境內的最高峰。相傳岡仁波齊、納木那尼和瑪旁雍錯之間有一段三角戀,感興趣的朋友請自行搜索。霍爾鄉視角的納木那尼,遠處的湖水是瑪旁雍錯↓


我並不建議剛到達塔欽便開始轉山,找賓館安頓好之後可以包車去鬼湖拉昂錯觀景平臺附近轉轉,它位於塔欽去普蘭的路邊。光景平臺附近視角的拉昂錯和岡仁波齊↓

路邊隨處都是風景↓

瑪旁雍錯和納木那尼↓

塔欽到色龍寺一段有很平整的土公路,然後從色龍寺開始徒步,如果要到達冰川末端,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由於行程安排失誤,我沒能到達南坡冰川末端,在圖中標註的南坡營地處紮營了↓

很遺憾沒有到達岡仁波齊南坡冰川,攝影點A的角度並不理想↓


翻越埡口之後便到達天葬臺下,穿越天葬臺之後的路邊有一些小花可做前景↓

但若不喜歡天葬臺上的陰森肅殺之氣,可以從下面走,這裡有些水窪,可拍攝岡仁波齊倒影,但需要運氣配合↓

西坡營地是非常適合觀賞岡仁波齊日照金山的地方,並且有兩戶民宿可以住宿,建議在此休息一晚↓

計劃兩天轉山的人通常都會在止熱寺休息一晚,第二天匆匆上路而錯過北坡冰川,這對於喜歡看風景的人來說是一個遺憾。前往北坡冰川的路上↓

皎潔的月光下黯淡了銀河,岡仁波齊巍峨獨立↓

冰川末端有一處平地可做營地,比我上圖中選的位置要好很多。冰川的融水↓

怒放的生命↓

岡仁波齊北坡冰川,沒有冰塔林↓

我原本想翻越冰川左側的埡口到達另外一條溝,從東北方向拍攝日照金山,但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到達山口之後,發現那邊的路很困難,而且由於季節的原因,也看不到像樣的日照金山,所以就放棄了,索性在埡口上紮營一晚。埡口的視角,果然是與眾不同↓

風雲變幻的夜晚↓

岡仁波齊轉山的後半段據說風景非常普通,很少有看到神山的機會,因此我原路返回了塔欽。這次出行我在行程安排上面出了些問題,未能在最合適的時間出現在最合適的地點,還是有不小的遺憾,這也許就是再次出發的理由。

4.建議行程:

D1,瑪旁雍錯--拉昂錯--塔欽(汽車);
D2,塔欽--色龍色--南坡營地(徒步3小時);
D3,南坡營地--色龍色--埡口1--天葬臺--西坡營地(徒步6小時);
D4,西坡營地--止熱寺--北坡營地(徒步5小時);
D5,北坡營地--止熱寺--卓瑪拉山口--谷底——尊最普寺--塔欽(徒步10小時);
如需詳細了解實際路線長度,海拔情況,路況信息等,請在Google Earth中加載軌跡文件進行仔細研究。

5. 實用信息:

a,本線路的後方「大本營」為塔欽,有眾多超市,旅館和飯店,物價較貴;
b,拉薩或日喀則前往塔欽都有固定班車,直接到神山或者到獅泉河的車在塔欽下;
c,拉薩到塔欽坐班車大概24小時,自駕的話由於限速則至少需要兩天;
d,前往岡仁波齊需要辦理目的地包含日喀則和阿里地區的邊防證;
e,外轉沿途有一些補給點,可購買到乾糧和飲料;
f,塔欽到色龍寺為土公路,轎車可以順利通行;
g,線路全程路況良好,外轉路線除了卓瑪拉埡口,還可以坐摩託車;
h,西坡營地和止熱寺有藏民提供的住宿點,衛生條件不好;
i,最後一天的行程沒什麼風景,不想轉山的話可以原路返回,不用翻越線路中最難的卓瑪拉山口,可以節省3個小時;
j,線路全程中國移動信號良好;
k,本條線路的最佳遊覽時間為5-12月;
6.總體評價:

岡仁波齊我最喜歡的獨立山峰,但由於行程安排考慮不周的原因,我並沒有拍到十分滿意的照片。但岡仁波齊是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藏傳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轉山的宗教意義更加重大,仍是徒步愛好者熱衷的初級高原徒步線路。

風景指數:★★★☆
運氣指數:★★★★
強度指數:★★★
危險指數:★★

End


徒步交流群:63503375

旅行交流群:415863789

攝影交流群:427348180

裝備交流群:417478875

商務合作:18026979716(微信/手機)

點「閱讀原文」加入

《徒步中國》驢窩

約伴更方便

戶外更精彩!

相關焦點

  • 「世界的中心」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攻略(上),去西藏建議收藏
    岡仁波齊, 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北部,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峰,形狀非常有辨識度,你只要見過一眼,一定過目難忘,主峰四季冰雪覆蓋,形似圓冠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 岡仁波齊轉山朝聖指南 ——為文化旅行者、朝聖者而寫 (上)
    當來到岡仁波齊旁,卻因大雪封山,轉山計劃無奈放棄。而幸運的是,終於在回程路上遠遠見到了水晶石般直聳雲霄的岡仁波齊神山。在2012年秋天我的第二次西藏旅行中,完成了第一次岡仁波齊轉山。2014年6月,我啟動了《朝聖岡仁波齊》的個人長期攝影項目。從那時起,每年平均都會在岡仁波齊神山旁待大約1個月,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一邊轉山一邊拍攝。
  • 為什麼是岡仁波齊?
    岡底斯山脈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大家可否知道岡仁波齊雖為主峰但非最高峰岡底斯山脈的最高峰是海拔7095米的羅波峰被譽為西藏第一神山的岡仁波齊最近因為一部同名電影又再度火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座神山的壯美它背後的那些故事
  • 一次淨心之旅,漫漫朝聖路只因它是岡仁波齊
    第一次知道岡仁波齊是看了由張楊導演執導《岡仁波齊》,影片講述了生活在西藏小村莊裡的尼瑪與同村親友一行11人前往拉薩與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途中經歷了大雪、塌方、車禍,歷時一年行程2000多公裡,到達岡仁波齊。
  • 你需要提前了解的那些事,有關岡仁波齊轉山的
    你花費了多久的時間完成的岡仁波齊轉山,一天兩天還是三天?打算去轉山之前有沒有遇到麻煩的事情,在轉山途中有沒有後悔的事情,轉山後有沒有遺憾的事情?今天攻略君根據這些年來做藏區旅行的經驗,跟大家說說有關於岡仁波齊轉山的那些事兒。
  • 岡仁波齊的轉山者
    馬年轉岡仁波齊,羊年轉納木措,猴年轉扎日神山,是藏地流傳近千年的傳統。
  • 岡仁波齊是一座什麼樣的山峰
    封面圖片:聖湖旁的岡仁波齊,圖片來自sonamadventures.com海拔6638米(又一說6712米)的岡仁波齊
  • 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神山全攻略
    每一年,總有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去岡仁波齊轉山。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溼婆的天堂」 (溼婆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發源於此。從印度創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岡底斯山海志》、《往世書》等著述中的記載推測,人們對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它。
  • 「神山」岡仁波齊有多神?
    ▲ 岡仁波齊。圖/孫巖《發現西藏》在西藏,許多人的一生夙願,就是到岡仁波齊朝聖。
  • 神靈之山—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岡仁波齊與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
  • 西藏第一神山,為什麼是岡仁波齊?
    在以高峻凌厲著稱的極高山中岡仁波齊顯得殊為不同即使冬季大雪覆蓋綿延群峰也非常容易辨識(航拍圖,中間為岡仁波齊,遠方雲霧之中為納木那尼峰,攝影師@老土豹孫巖)Ⅰ不過僅憑優異的外形就將第一神山的地位賦予岡仁波齊似乎讓人難以信服論位置人口密集之處的神山理應有著更廣泛的信眾而岡仁波齊隱匿於西藏一隅
  • 岡仁波齊 一座跨宗教、跨文化、跨種族、跨國界的藏地神山
    岡仁波齊就像十字形金剛杵,位於人間的中心,峰頂直達神界,山腳伸到魯界,是貫通宇宙三界的神山。關於雍仲本教創始人辛繞米沃的誕生地,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波斯(今伊朗)說;另一種是象雄說,認為他出生於岡仁波齊山腳,並在周圍傳教。岡仁波齊首先是一座本教神山,仿佛象雄的心臟,山上聚集著本教的360位神靈,許多本教大師隱居山上苦修。
  •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記得去年這個季節岡仁波齊的卓瑪拉山上冰雪覆蓋氣溫很低,下山後頂著峽谷的大風行走十幾公裡,對意志,毅力,體能是極大的考驗。神山岡仁波齊的地位是世界性的,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印度教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溼婆,就住在岡仁波齊,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遊都發源於此,所以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就不奇怪了,同樣,來自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各大藏區的朝聖隊伍也是絡繹不絕。
  • 神山岡仁波齊,轉一圈可以洗去一生的罪孽!
    最初知道岡仁波齊是那部關於朝聖的電影《岡仁波齊》。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裡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2017年10月,該片獲得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於是就有了對岡仁波齊想了解的欲望。
  • 徒步朝聖,西藏岡仁波齊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人一去再去?
    而這其中,岡仁波齊的地位最為崇高,影響最為廣泛,被譽為神山之王。千百年來,這座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苯教、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是世上最為神聖的地方。岡仁波齊是綿延千裡的岡底斯山主峰,其山形獨特與周圍山峰迥然不同,酷似一座金字塔,傲然屹立在高原之上,冷峻又神秘。
  • 視覺|去西藏「轉山」,不止有岡仁波齊
    右側為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提到岡底斯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岡仁波齊了。岡仁波齊是一座神山,來岡仁波齊朝聖,是藏傳佛教徒、本教徒、印度教徒和耆那教徒畢生的夙願。岡仁波齊還享有岡底斯山主峰之譽。
  • 岡仁波齊峰
    這個岡底斯聖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並傳播佛法的聖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狀,峰上空常常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裡,周圍有八座寺廟。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
  • 人生就是一條朝聖之路—2020岡仁波齊轉山
    (請將屏幕橫放)在藏區,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轉山、轉湖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請將屏幕橫放)岡仁波齊當你試圖去了解西藏的宗教和歷史時,會發現有一處地方是無法繞開的,它就是岡仁波齊。
  • 轉山岡仁波齊會迷路嗎?量力而行比結伴而行更重要
    報警遊客表示他們是第一次來岡仁波齊轉山,同伴出現高反還有走丟的讓他們很慌張,還好這些困境在警察的幫助下都迎刃而解了。看到這裡不禁有讀者疑惑,岡仁波齊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著五湖四海的小夥伴去轉山?岡仁波齊被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以及古耆那教公認為神山。
  • 聖者之旅 | 神山岡仁波齊轉山詳解
    預計在電影播出以後,岡仁波齊轉山會引起更多人的興趣。旅行者玉真在馬年的時候,親身前往岡仁波齊轉山。下文是她對岡仁波齊轉山的實用總結,貼心到每個細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玉真神山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藏語:གངས་རིན་པོ་ཆེ,藏語拼音:Kangrinboqê),梵語稱為吉羅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