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岡仁波齊是那部關於朝聖的電影《岡仁波齊》。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裡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2017年10月,該片獲得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於是就有了對岡仁波齊想了解的欲望。
岡仁波齊與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崑崙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
神山岡仁波齊被稱作雪靈山。在普蘭縣聖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藏語意為「神靈之山」,為知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關,峰上空常是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裡,周圍有八座寺廟。
岡仁波齊,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首,全世界公認的神山。藏傳佛教、印度教、苯教和古耆那教一致認為岡仁波齊是世界的中心,是天上神佛在人間的駐錫地,是眾山之王。岡仁波齊,終年積雪,在陽光下,封頂光芒四射。在神山的南面,有條巨大的冰槽,和山頂的一條橫紋行程了佛教中的「萬」字格,使得這神山顯得更加神聖,更加與眾不同。
岡仁波齊轉山
在信徒中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轉一圈可以洗去一生的罪孽;
轉十圈可以在輪迴中免去地獄痛苦;
轉一百零八圈可以得道成佛。
在藏曆羊年轉山,轉一圈可以相當平時的十三圈,而且還可以增加十二倍的公德。轉山有內外道之分,內道轉山十五個小時,外道需要兩至三天。
岡仁波齊位於阿里普蘭縣內,需要包車前往。在阿里地區會檢查邊防證,需提前辦理好。在神山腳下有住宿點,不過條件一般,公路邊上有最好的旅館。
交通:從南面而來-唯一方式是找便車,一程一程的推進;北面-主要乘來往獅泉河的貨車,距離330公裡,車程一天半,收費約50-80元。
註:車輛如果不進大金的話,便要在大金以南7公裡處的巴噶檢查站下車,再徒步到大金住宿。
住宿:岡底斯賓館,大金賓館
轉山需時三天:轉山必須帶好自己的食物,建議帶即食麵、香腸及巧克力補充能力,大金的乾糧補給欠佳,最好在獅泉河或拉孜以前購買。山上可供住宿的寺廟,也都提供熱水和被鋪。轉山前應把沒用而笨重的行李存放旅店,否則因負荷過重引至體力透支,在高山上會造成危險的後果。
沿途:基本上都是沿著灑谷前行,河水非常乾淨,考慮到天氣變化遇到下雨之類的問題,最好準備淨水藥片,水很冰涼,因此要次最好只喝一口,防止途中胃部著涼。在大金要留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對轉山一定要量力而為。要注意防止感冒。帶上足夠的常用藥,感冒衝劑每天都喝。
路況:山路都很明顯,但第一天入住的寺廟,由於距離小路200米遠,要避免出錯,離開入口"溪流與小橋"交匯處時,不妨過橋沿河西邊走。整段山路介於海拔4600-5700米之間,第一天上路,會覺得比較辛苦,尤其下午山路逐漸傾斜,令人倍感氣促。第二天的難度更大,一開始的山路傾斜度頗大,但隨後上山的路,是全段最辛苦的部分,抵達這山口的瑪尼堆時,待呼吸稍為順暢後,不妨多拍些照片,因為這裡就是整段遠足路程的最高點了,神山岡仁波齊峰就在西邊不遠處。過了瑪尼堆開始下山,到河谷後,路已變得很平坦,這時周圍的河川風貌,又是另外一番景致。經過前兩天的艱辛,第三天只是6公裡平路,一般帶導遊的包車,都會在出口收費站接人,不然,要再走3公裡才返回大金。
第一天:26公裡約10小時
大金往西行→5公裡→入口→6公裡→河邊(河對岸山坡的寺廟可供住宿)→15公裡→廟(住宿)
第二天:22公裡約8小時
廟→4公裡→葬場→4→山坳瑪尼堆(海拔5700米)→4公裡→河邊→10公裡→廟(住宿)
第三天:9公裡約5小時
廟→6公裡→出口收費站→3公裡→大金。
門票:轉山是要收門票的
轉山時間:沒有時間限制。但每年的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之日,此日的神山入口將舉辦瑪尼旗更換儀式。藏傳佛教認為此日轉山功德高過平日,因此,這一天也將非常熱鬧。
其他注意事項:轉山時應注意環境衛生,應隨身準備垃圾袋。
轉山,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