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岡仁波齊,轉一圈可以洗去一生的罪孽!

2021-01-19 第三極之旅

最初知道岡仁波齊是那部關於朝聖的電影《岡仁波齊》。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裡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2017年10月,該片獲得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於是就有了對岡仁波齊想了解的欲望。

岡仁波齊與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崑崙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

神山岡仁波齊被稱作雪靈山。在普蘭縣聖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藏語意為「神靈之山」,為知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關,峰上空常是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裡,周圍有八座寺廟。

岡仁波齊,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首,全世界公認的神山。藏傳佛教、印度教、苯教和古耆那教一致認為岡仁波齊是世界的中心,是天上神佛在人間的駐錫地,是眾山之王。岡仁波齊,終年積雪,在陽光下,封頂光芒四射。在神山的南面,有條巨大的冰槽,和山頂的一條橫紋行程了佛教中的「萬」字格,使得這神山顯得更加神聖,更加與眾不同。

岡仁波齊轉山

在信徒中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轉一圈可以洗去一生的罪孽;

轉十圈可以在輪迴中免去地獄痛苦;

轉一百零八圈可以得道成佛。

在藏曆羊年轉山,轉一圈可以相當平時的十三圈,而且還可以增加十二倍的公德。轉山有內外道之分,內道轉山十五個小時,外道需要兩至三天。

岡仁波齊位於阿里普蘭縣內,需要包車前往。在阿里地區會檢查邊防證,需提前辦理好。在神山腳下有住宿點,不過條件一般,公路邊上有最好的旅館。

交通:從南面而來-唯一方式是找便車,一程一程的推進;北面-主要乘來往獅泉河的貨車,距離330公裡,車程一天半,收費約50-80元。

註:車輛如果不進大金的話,便要在大金以南7公裡處的巴噶檢查站下車,再徒步到大金住宿。

住宿:岡底斯賓館,大金賓館

轉山需時三天:轉山必須帶好自己的食物,建議帶即食麵、香腸及巧克力補充能力,大金的乾糧補給欠佳,最好在獅泉河或拉孜以前購買。山上可供住宿的寺廟,也都提供熱水和被鋪。轉山前應把沒用而笨重的行李存放旅店,否則因負荷過重引至體力透支,在高山上會造成危險的後果。

沿途:基本上都是沿著灑谷前行,河水非常乾淨,考慮到天氣變化遇到下雨之類的問題,最好準備淨水藥片,水很冰涼,因此要次最好只喝一口,防止途中胃部著涼。在大金要留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對轉山一定要量力而為。要注意防止感冒。帶上足夠的常用藥,感冒衝劑每天都喝。

路況:山路都很明顯,但第一天入住的寺廟,由於距離小路200米遠,要避免出錯,離開入口"溪流與小橋"交匯處時,不妨過橋沿河西邊走。整段山路介於海拔4600-5700米之間,第一天上路,會覺得比較辛苦,尤其下午山路逐漸傾斜,令人倍感氣促。第二天的難度更大,一開始的山路傾斜度頗大,但隨後上山的路,是全段最辛苦的部分,抵達這山口的瑪尼堆時,待呼吸稍為順暢後,不妨多拍些照片,因為這裡就是整段遠足路程的最高點了,神山岡仁波齊峰就在西邊不遠處。過了瑪尼堆開始下山,到河谷後,路已變得很平坦,這時周圍的河川風貌,又是另外一番景致。經過前兩天的艱辛,第三天只是6公裡平路,一般帶導遊的包車,都會在出口收費站接人,不然,要再走3公裡才返回大金。

第一天:26公裡約10小時

大金往西行→5公裡→入口→6公裡→河邊(河對岸山坡的寺廟可供住宿)→15公裡→廟(住宿)

第二天:22公裡約8小時

廟→4公裡→葬場→4→山坳瑪尼堆(海拔5700米)→4公裡→河邊→10公裡→廟(住宿)

第三天:9公裡約5小時

廟→6公裡→出口收費站→3公裡→大金。

門票:轉山是要收門票的

轉山時間:沒有時間限制。但每年的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之日,此日的神山入口將舉辦瑪尼旗更換儀式。藏傳佛教認為此日轉山功德高過平日,因此,這一天也將非常熱鬧。

其他注意事項:轉山時應注意環境衛生,應隨身準備垃圾袋。

轉山,信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聖者之旅 | 神山岡仁波齊轉山詳解
    紀實電影《岡仁波齊》正在國內熱映,講訴了一群康區虔誠藏民在馬年前往聖城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 岡仁波齊的轉山者
    馬年轉岡仁波齊,羊年轉納木措,猴年轉扎日神山,是藏地流傳近千年的傳統。
  • 「神山」岡仁波齊有多神?
    ▲ 岡仁波齊。圖/孫巖《發現西藏》在西藏,許多人的一生夙願,就是到岡仁波齊朝聖。
  • 一轉二轉三轉 岡仁波齊神山
    功夫不負有信心,有個中巴車說他有團,人也基本齊了,就這兩天出發。離轉山夢不再遙遠,心裡踏實多了!朝拜岡仁波齊,在藏族人心裡,那是一生中最大的願望。轉山轉水轉佛塔!神山之最就是西藏阿里的岡仁波齊了。在佛教裡,它是眾神的宮殿,是須彌山。不知從什麼時候,轉山也成了我的念想?
  •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記得去年這個季節岡仁波齊的卓瑪拉山上冰雪覆蓋氣溫很低,下山後頂著峽谷的大風行走十幾公裡,對意志,毅力,體能是極大的考驗。神山岡仁波齊的地位是世界性的,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印度教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溼婆,就住在岡仁波齊,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遊都發源於此,所以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就不奇怪了,同樣,來自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各大藏區的朝聖隊伍也是絡繹不絕。
  • 西藏第一神山,為什麼是岡仁波齊?
    、八大神山小到掌管一地之部落神山甚至個人之魂山體系豐富、門類齊全、紛繁複雜其中地位最崇高、影響最廣泛的當屬岡仁波齊峰(攝影師@馬春林)▼Ⅰ不過僅憑優異的外形就將第一神山的地位賦予岡仁波齊似乎讓人難以信服論位置人口密集之處的神山理應有著更廣泛的信眾而岡仁波齊隱匿於西藏一隅
  • 人生就是一條朝聖之路—2020岡仁波齊轉山
    (請將屏幕橫放)在藏區,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轉山、轉湖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500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而對於普通人的我們來說,去岡仁轉山可能會是一次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戰。
  • 轉山岡仁波齊會迷路嗎?量力而行比結伴而行更重要
    報警遊客表示他們是第一次來岡仁波齊轉山,同伴出現高反還有走丟的讓他們很慌張,還好這些困境在警察的幫助下都迎刃而解了。看到這裡不禁有讀者疑惑,岡仁波齊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著五湖四海的小夥伴去轉山?岡仁波齊被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以及古耆那教公認為神山。
  • 「世界的中心」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攻略(上),去西藏建議收藏
    岡仁波齊, 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北部,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峰,形狀非常有辨識度,你只要見過一眼,一定過目難忘,主峰四季冰雪覆蓋,形似圓冠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 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神山全攻略
    信徒們認為圍著岡仁波齊轉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上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上百圈,便可立地升天。因此人們相信馬年來岡仁波齊朝聖一次,等於常年朝拜13次,如是屬馬的人轉一圈則等於轉了24圈。這時轉山的信徒會達到六萬之多,是普蘭整個人口的九倍!朝聖過後能夠平安回到家鄉的人,處處受人敬重。在印度、不丹和尼泊爾,教徒和喇嘛在他們國內還可免費乘坐馬車前往神山朝山。
  • 至今無人敢登頂的「神山」,西藏岡仁波齊峰,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
    暑假真的是一個旅遊的好機會,有時間在家裡荒廢時光不如出去看看世界的美麗風景,外出旅遊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見識,也可以放鬆我們的心情,讓我們在繁忙的生活裡感受難得的快樂!隨著旅遊業發展越來越迅速,西藏已經成為了一個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勝地,位於拉薩的布達拉宮的輝煌威嚴,讓我們不少遊客對這裡的神聖氣息心生膜拜。
  • 岡仁波齊峰
    這個岡底斯聖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並傳播佛法的聖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狀,峰上空常常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裡,周圍有八座寺廟。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
  • 為什麼是岡仁波齊?
    最近一直在分享有關印度和中印關係的文章今天坐觀君把視野收回國內給大家分享與之前話題有關聯的內容
  • 視覺|去西藏「轉山」,不止有岡仁波齊
    右側為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提到岡底斯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岡仁波齊了。岡仁波齊是一座神山,來岡仁波齊朝聖,是藏傳佛教徒、本教徒、印度教徒和耆那教徒畢生的夙願。岡仁波齊還享有岡底斯山主峰之譽。
  • 除了岡仁波齊,我不知道哪個景點可以讓我們找回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要幹什麼,我推薦你去一趟西藏去看岡仁波齊。如果你不知道岡仁波齊。我建議你看《岡仁波齊》這部電影。西藏沒有比岡仁波齊更神聖的山峰。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她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 岡仁波齊 一座跨宗教、跨文化、跨種族、跨國界的藏地神山
    岡仁波齊首先是一座本教神山,仿佛象雄的心臟,山上聚集著本教的360位神靈,許多本教大師隱居山上苦修。隨著象雄勢力的擴張,本教的岡仁波齊信仰傳播到鄰近的西亞、南亞和吐蕃等地,影響了其他宗教和族群。例如「四大神山」之首的雅拉香波並不雄偉,僅僅因為位於雅隆河谷,隨吐蕃王朝而發跡,地位超過了名氣更大的阿尼瑪卿、念青唐古拉等神山。作為上古時期最著名的神山,隨著象雄王朝的滅亡,本教衰落,岡仁波齊在後世的藏區神山體系中也逐漸邊緣化,然而,岡仁波齊仍然是獨一無二的神山,其驕傲在於,它是一座跨宗教、文化、種族和國界的神山,受到信奉不同宗教的藏人、印度人、尼泊爾人、錫金人和蒙古人的廣泛崇拜。
  • 【走阿里】海拔比珠穆朗瑪峰底的岡仁波齊峰,為什麼至今無人敢去攀登?
    公元八世紀赤德祖贊(khri-lde-gtsug-brtsan)時,印度著名佛教大師桑結桑巴曾在岡仁波齊苦修得道,印度佛教大師達爾瑪拉因患痼疾前往岡仁波齊修行至病癒返回,密宗大師蓮花生(bad-ma-vbyang-gnas)也曾在岡仁波齊修行。
  • 【迦南長線】夢回阿里 朝聖岡仁波齊轉山
    轉山是指對著靈性的大山反覆繞走的儀式,是朝拜神山最虔誠的方式。藏人相信,遭遇苦難的人藉此能得到罪愆的洗脫身心的淨化。轉山者,必須舍卻已身私慾,僅為他人祈福而行。據說,依照藏傳佛教的解釋,轉神山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轉十圈,可以在五百輪迴中免受下地獄之苦,轉一百零八圈即可今世成佛.藏傳佛教和印度教轉山是按順時針。轉山為什麼要去岡仁波齊?
  • 岡仁波齊徒步攝影攻略
    岡仁波齊山峰南側即是象泉河谷地,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聖湖瑪旁雍錯和「鬼湖」拉昂錯。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苯教(西藏原生宗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巖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誌,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
  • 岡仁波齊轉山,你走過嗎,這段52公裡的山路
    聽說在正面這一道深深的溝壑是米拉日巴與那若本瓊的比試痕跡,岡仁波齊的傳說有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了解看看。2019年9月 岡仁波齊二.為什麼要去岡仁波齊轉山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qí )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