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離任的首相邱吉爾,在鐵幕演說了什麼,為何會挑起二戰後的冷戰

2020-12-14 呱呱歷史說

說到邱吉爾,第一反應應該是英國首相。其實說是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也不太準確,因為邱吉爾是1945年4月辭職的。剛好二戰結束。而在1946年3月5日時,邱吉爾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他說了什麼,之後便引發了二戰之後的冷戰呢?

邱吉爾一直被認為是抵抗法西斯的三大巨頭之一,他在二戰期間貢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才讓英國在二戰期間並沒有像法國那樣滅亡,二戰期間反法西斯聯盟的重大會議幾乎都是由邱吉爾領導的。可以說他為二戰和戰時英國的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勝利之後,他卻被迫退出了英國民主選舉。

這一點,不僅僅是局外人沒有料到,邱吉爾本人也是相當吃驚。在1946年,邱吉爾發表了鐵幕演說,邱吉爾在演說中大致說了公開攻擊蘇聯「擴張」,當時的蘇聯及其僕從,東歐國家,已經把歐洲大陸沿著中歐分成了兩個陣營,一個是美國領導的西方陣營,一個是蘇聯陣營。還有說美國已經作為當時世界第一強國,就應該會帶著西方小弟去對抗蘇聯,直到勝利。這樣一番火藥味極為強烈演說被稱為鐵幕演說。就成了開啟冷戰的標誌性事件。

其實二戰中蘇聯的貢獻和表現,讓美國人民對蘇聯產生了極大的好感。特別是在同一個聯盟中,這種善意已經成為植根於人民的革命友誼。在一些精英中,反對蘇聯的聲音從未停止過,但當時整個美國輿論都不願意馬上把革命友誼變成敵對。

除了感情上的原因,美國人民相信殘酷的戰爭已經結束,數百萬海外美軍應該回家享受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通過戰爭發了一筆橫財,但美國人民不希望美國在一場戰爭剛剛結束後就投身於另一個戰場。更不想繼續和蘇聯直接對抗。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已經損失了3500萬人,根本無法在繼續進行一場大的戰爭了,所以大家都希望有一個和平的環境。

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如果放任美國、蘇聯的發展,即使沒有邱吉爾的這篇演講,美蘇之間依舊會爆發衝突。一山難容二虎,世界就這麼大,只能有一領頭羊。

這樣的言論無疑極具攻擊性。而且,邱吉爾在講話中還表示,不能對蘇聯的擴張採取綏靖政策,應該聯合美國,防止蘇聯的「侵略」。原蘇聯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國內的活力可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就直接爆發起下一場戰爭。邱吉爾的演講無疑是在挑起一場戰爭,確實的目的起了作用。只不過戰爭變成了冷戰,如果當時蘇聯強大,邱吉爾的講話很可能會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隨著兩國局勢的改善,最終的結果也就是不了了之。這兩個大國其實很難有戰爭,這只是政客的一種政治訴求。但不得不說,邱吉爾是一位為英國人民做出傑出貢獻的偉大政治家。但是,戰爭結束後,他被英國人民這樣對待,真的讓人心寒。

相關焦點

  • 蓬佩奧尼克森圖書館演說是邱吉爾「鐵幕演說」的翻版嗎?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因為使用「鐵幕」一詞形容蘇聯及東歐國家被用鐵幕籠罩起來」,所以被稱為「鐵幕演說」。邱吉爾「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美蘇之間四十多年的冷戰的序幕。
  • 邱吉爾口中的「鐵幕」指的是什麼?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杜魯門的陪同下,在杜魯門的家鄉密蘇裡州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說。他說:「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這篇以「鐵幕」一詞而聞名的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序幕。
  • 史鑑 | 重溫邱吉爾鐵幕演說全文
    1946年1月,英國首相邱吉爾應邀訪美。
  • 君子協定:史達林造就冷戰!有蘇聯世界革命才有鐵幕演說
    對於冷戰的成因,很多人都把最終的冷戰因素歸結為美國,認為是美國一手開啟了冷戰世界。但其實,這並不是歷史,只不過對美國沒有什麼好印象而已。不論是一戰,二戰還是冷戰,本質上都是其他資本主義強國之間國家利益衝突的最終結果,沒有誰是正義的,也沒有誰是被迫的,大家都是主動的。
  • 二戰結束後隨之爆發美蘇冷戰,五十年間這個世界經歷了什麼?
    同年二月四號,同盟國中三個主要國家首腦—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蘇聯總書記史達林在位於克裡米亞的雅爾達舉行會議。 會議中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處理戰敗後的德國問題,以後結束二戰的東亞戰場。戰敗後的德國根據協議將被分割,並由同盟國接管。德國的武裝力量將被解除,所有戰犯會被送去審判。在經歷過一戰和二戰的教訓後,雖然大家表面的目光仍是放在制定方法防止德國的再度崛起,但事實上一道更令人擔憂的陰霾早已籠罩著戰後的歐洲—那便是歐洲對蘇聯的戒備。
  • 「四史」關鍵詞|20世紀的「冷戰」序幕是如何全面拉開的?
    「鐵幕演說」拉開「冷戰」序幕「鐵幕演說」也被稱為富爾頓演說,或者「和平砥柱」演說。1946年1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應邀訪美。3月5日,他在美國總統杜魯門陪同下抵達密蘇裡州富爾頓,在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說。這是一個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運用「鐵幕」一詞之意攻擊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用鐵幕籠罩起來」。
  • 邱吉爾「鐵幕演說」:和平砥柱
    點擊上面「嘯虎」關注本公眾號掃描下圖右邊的二維碼防失聯1946年1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應邀訪美3月5日,他在美國總統杜魯門陪同下抵達密蘇裡州富爾頓,在杜魯門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說。邱吉爾在演說中公開攻擊蘇聯「擴張」,宣稱「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裡亞海邊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蘇聯對「鐵幕」以東的中歐、東歐國家進行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對蘇聯的擴張,不能採取「綏靖政策」。
  • 溫斯頓.邱吉爾:鐵幕演說(1946)
    1946年1月,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應邀訪美。
  • 新鐵幕演說,蓬佩奧向全世界兜售美國藥丸
    而昨天蓬佩奧剛回到美國,就到加州尼克森的故鄉——尼克森圖書館暨博物館,發表了一場新世紀的鐵幕演說。 鐵幕演說我們都知道,可不能隨便發表。上一個發表鐵幕演說的是英國人邱吉爾,發表完英國的霸權就被瓦解了,殖民體系分崩離析,現在成了美帝的小跟班。 昔日的大英帝國領土遍布各大洲,太陽終日不落,可以說是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為英土。
  • 【不朽雄文】邱吉爾「鐵幕演說」­­­:和平砥柱
    1946年1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應邀訪美。
  • 金燦榮:彭斯演說像怨婦,比不了邱吉爾,搞不起新冷戰
    環環:彭斯在演講中最刺眼的部分就是指責中國試圖幹預美國中期選舉,在您看來,他為何要做這樣一場演說?環環:彭斯演講後,有人覺得這是「新冷戰」的開篇詞,您怎麼看?金燦榮:(笑)有人說彭斯的這次講話是「準富爾頓演說」。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訪問美國時,於密蘇裡州富爾頓發表演說,揭開了冷戰的鐵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鐵幕演說」。
  • 冷戰時期:破舊寒酸的蘇聯近岸海軍是如何與美國進行海洋爭霸的?
    這一切都要回到1946年,時年三月,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邱吉爾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令全世界都惶惶不可終日的冷戰時期!
  • 2021國考行測備考:「新冷戰」頻頻提及,到底什麼是冷戰?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新冷戰」頻頻提及,到底什麼是冷戰?,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那麼什麼是冷戰,如今的中美關係真的能用「冷戰」形容嗎?   這一切還得從二戰結束後的世界說起。   一、冷戰的序幕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上臺,標誌著冷戰開始。
  • 如果盟軍在二戰德國投降後閃擊蘇聯會怎麼樣?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二)戰爭準備 如果美國要閃擊蘇聯,一定是蓄謀已久,在戰爭的準備上也已經早已開始。那麼,在兩軍東西線向德軍進攻的時候,投入的總兵力是空前的,所以美國總部一定會考慮在諾曼第登錄投入的兵力與後勤保障能力。東線蘇軍投入大約250萬兵力,西線諾曼第投入大約280萬兵力,兩軍投入基本相當。
  • 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曾在1951年建議向前蘇聯投放核彈
    據英國《太陽報》9月9日報導,一份新的備忘錄顯示,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在1951年冷戰期間討論向俄羅斯投擲核彈。據稱,當時還是反對派領導人的邱吉爾希望他的戰爭策略包括使用核打擊來轟炸前蘇聯,使之屈服。
  • 鐵幕演說?新冷戰?對不起 21世紀不吃這一套
    歐洲頭條丨鐵幕演說?新冷戰?
  • 二戰結束後,邱吉爾威望非常高,為何會在選舉中落選?
    導語:邱吉爾雖然是外國人,但是因為戰爭時期和中國打了太多交道,報紙等對其報導較多,所以國人對其並不陌生。就算是普通老百姓聽到他的名字,都知道他是英國首相。那麼,這位作為二戰時期響噹噹的領袖人物,按理來說他在英國老百姓心中很有威望。
  • 邱吉爾簡短精彩的演說:「永不放棄」!
    因為「努力不懈的人,會在別人失敗的地方獲得成功。」導語:邱吉爾演講稿永不放棄:成功根本沒有什麼秘訣。如果真有的話,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還是「永不放棄」。放棄,這是衡量失敗的唯一標準。「永不放棄」,蘊含了生活的真諦、成功的哲理、人生的智慧、深邃的思想。
  • 邱吉爾十大名言,矗立於世界史冊上的一代偉人
    溫斯頓·邱吉爾(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 邱吉爾到底是救了英國還是毀了英國?
    邱吉爾二戰時臨危受命,領導英國打贏了二戰,贏得了戰爭卻被英國人民拋棄,沒有再選當選首相。他文學水平還很高,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50年代初還發表了鐵幕演說,他喜歡政治,酷愛戰爭,正是這樣的一位英國首相,他到底是救了英國還是毀了英國呢?說他救了英國也對,毀了英國也可以,但我更偏向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