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很多懷才不遇的文人,他們大多因才被人妒,所以被趕出朝堂,他們正是擁有文人的傲骨才不會用那些骯髒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和平年代時還好,如果正值戰亂,加上朝堂鬥爭,估計分身乏術。活在晚唐時的「小李杜」杜牧,非常不幸,懷才不遇。只好當一個文人,每天賞景論詩。
很多人認為杜牧就是個文人,其實不然。如果讓他當個將軍,估計歷史再無「小李杜」,估計會多出一個叱吒沙場的杜將軍了。不要忘記杜牧對於用兵之法甚是了解,曾有一段時間深入研究,並且還為《孫子兵法》註解過。
杜牧這一生雖然常年混跡朝堂,但是也只是在外圍轉圈圈,並沒有進入朝堂核心。
杜牧他這一生註定是個文人,寫的詩英發俊爽,讀起讓人感嘆,而本人又喜歡老莊,所以再道學上也頗有研究。並且他還喜歡杜甫韓愈,所以他的詩會有幾絲二人的風氣。
杜牧這個人在曉詩看來,他頗有幾絲柳永的性情,大家都知道柳永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風流詩人,每日青樓必去。雖不是去嫖,但是精神卻無時無刻不是在嫖。
而杜牧也像柳永那樣,朝堂進不去,就和青樓女子一起吟詩作畫,好不快活!在古代的嫖客中,分為兩種人:一種是食色性者,而另一種是柳永這種「精神嫖客」。
這種「精神嫖客」在古代是很流行,如果要是放在現在一個學者去青樓,估計就要蹲大院了。杜牧無事之時就會去青樓逛逛,和小娘子談談心。
杜牧逛青樓雖然也會做些詩,但是也沒像柳永那樣大開大合,咱杜牧則是小酌。杜牧以青樓為題的詩沒多少,但也有那麼一兩首,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關於杜牧去青樓的詩《遣懷》。
《遣懷》唐·杜牧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這首《遣懷》是杜牧當黃州刺史時所作,追憶自己十年前在揚州的歲月。在那段時期的自己每日和青樓女子來往,放浪形骸,讓這時的杜牧感覺有點夢幻,並且還有一事無成的感嘆!
詩的上闋是對自己揚州生活的回憶,每日潦倒、以酒為伴過著放浪形骸的日子,自己攬著青樓中的美女,品賞歌舞。而在揚州的那十年感覺就像是一場大夢,如此夢幻,讓人突兀。然而到頭來,只是落得一個青樓楚館內一個「薄倖」的名聲。
這首詩雖然也描寫了杜牧在青樓流連的場景,但是更多的是對自己虛度光陰的懊悔,和對懷才不遇的不滿。而這種聲音在詩的後兩句非常明顯。「十年一覺揚州夢」,在詩中很是讓人覺得突兀,就這樣輕輕淡淡十年過去了,其實這是杜牧心中懊悔所化。如果當時自己在用功一下,估計就不會是這種場景。
但是不管怎樣,如果沒有這一段虛度,杜牧會成為現在非常有名的詩人嗎?估計杜牧都沒想到自己居然在後世人眼中如此的偉大。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也要深刻理解這首詩其精華所在,那就是「虛度」,切不可每日將光陰荒廢掉,如果我們現在的高度有杜牧這樣,那你就隨便,但是我們只是個凡人,還是需要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