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少林武術起源於盤山北少林寺。它歷經兩百餘年傳承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武學體系。商氏北少林武術樸實無華、剛勁鬆柔、靈活多變、虛實相兼,手法滾出滾入、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身法疾如箭、步法穩如泰山,並有拳打一線、拳打臥牛之地等特點。
北少林武術技術體系十分完整,拳腳、器械、合手、散手對練及養生功、武術內功無一不備。按本門方法訓練可達到內外兼練、體用結合、陰陽相濟、攻若狂風捲雲,守則如文士氣定神閒,然商氏北少林武術是一門上乘拳學。
北少林拳法中的虎蹲步樁功可謂是藝中之精華。技術動作要求兩腳左右平行,站立距離是本人兩肩寬各加一拳。雙腿屈膝下蹲,膝蓋不可過足尖。兩腳趾含空抓地,兩膝微內含裹襠圓,身體重心落於兩腳正中,腰身中正,雙手合十如拜佛,狀勾回,放於咽喉處。同時口閉齒扣,舌抵上顎,以鼻呼吸,氣息穩勻,細目虛視或微閉。此樁功初習頗苦,體如病夫,周身酸痛無力。然此時斷不可輟習。此感日久頓消,名日「樁功換勁」。站虎蹲步樁無論何時均可習之,但時刻要做到身心放鬆、肩松腹實之要領。
樁功本身是古人在符合人體工學的基礎上,靜站不動,進行機體內外訓練的秘法。作為一名武者應當將樁功堅持到底,做到練拳一日,站樁一日。通過樁功練習,培養元氣,使體內神足氣旺,氣血暢達,經絡通舒,達到養生健體之功效。同時,在去除周身拙勁,調動內在潛力,鞏固下盤,強筋壯骨,提高打擊力和抗擊打力方面,均有不可低估之作用。
古人講未習練過樁功之人是上實而下虛,而武學要求是上虛而下實,似不倒翁,要達到這個古訓必從樁法入手方為正途,正所謂「萬法樁功生」、「靜中大力生」、「拳無樁,房無柱是也」。可見樁功的重要性,也是本門將樁功列為必修之功法的根本原因。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圖片除標明原創外,多數來自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僅供讀者朋友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原作者的辛勤與智慧。部分內容因推送時聯繫方式缺失,或未及時與原作者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