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少林武術中的虎蹲步樁功

2021-02-23 華武功夫

北少林武術起源於盤山北少林寺。它歷經兩百餘年傳承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武學體系。商氏北少林武術樸實無華、剛勁鬆柔、靈活多變、虛實相兼,手法滾出滾入、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身法疾如箭、步法穩如泰山,並有拳打一線、拳打臥牛之地等特點。

北少林武術技術體系十分完整,拳腳、器械、合手、散手對練及養生功、武術內功無一不備。按本門方法訓練可達到內外兼練、體用結合、陰陽相濟、攻若狂風捲雲,守則如文士氣定神閒,然商氏北少林武術是一門上乘拳學。

北少林拳法中的虎蹲步樁功可謂是藝中之精華。技術動作要求兩腳左右平行,站立距離是本人兩肩寬各加一拳。雙腿屈膝下蹲,膝蓋不可過足尖。兩腳趾含空抓地,兩膝微內含裹襠圓,身體重心落於兩腳正中,腰身中正,雙手合十如拜佛,狀勾回,放於咽喉處。同時口閉齒扣,舌抵上顎,以鼻呼吸,氣息穩勻,細目虛視或微閉。此樁功初習頗苦,體如病夫,周身酸痛無力。然此時斷不可輟習。此感日久頓消,名日「樁功換勁」。站虎蹲步樁無論何時均可習之,但時刻要做到身心放鬆、肩松腹實之要領。

樁功本身是古人在符合人體工學的基礎上,靜站不動,進行機體內外訓練的秘法。作為一名武者應當將樁功堅持到底,做到練拳一日,站樁一日。通過樁功練習,培養元氣,使體內神足氣旺,氣血暢達,經絡通舒,達到養生健體之功效。同時,在去除周身拙勁,調動內在潛力,鞏固下盤,強筋壯骨,提高打擊力和抗擊打力方面,均有不可低估之作用。

古人講未習練過樁功之人是上實而下虛,而武學要求是上虛而下實,似不倒翁,要達到這個古訓必從樁法入手方為正途,正所謂「萬法樁功生」、「靜中大力生」、「拳無樁,房無柱是也」。可見樁功的重要性,也是本門將樁功列為必修之功法的根本原因。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圖片除標明原創外,多數來自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僅供讀者朋友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原作者的辛勤與智慧。部分內容因推送時聯繫方式缺失,或未及時與原作者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處理。

相關焦點

  • 少林樁功--馬步樁功(四平馬步樁功)
    少林樁功是少林拳術中重要的基本功練習法之一,其內容主要有功法樁(四平馬步樁)、技擊樁(實戰樁步)、短馬樁(南派少林又稱「地盆」)、梅花樁(五根木樁組成)、七星樁(七根木樁組成)和獨木樁(一根木樁)等等。   少林樁功的作用是以樁功的鍛鍊,達到身法穩固、氣息順通、功法紮實靈便、勁力順達;同時又能起到調整身體的作用,提高身體素質及防病健身。
  • 少林功夫的精髓
    武術基本功泛指武術中各種步型、手型及腰、腿、臂、樁、鼎功等。武術基本功訓練內容主要有手型訓練、步法訓練、平衡訓練、騰空訓練、內樁功訓練、外樁功訓練等。       在武術運動中,每個動作都不是局部的或單個關節的活動,它講究手、眼、身、法、步的協調配合,體現為以腰為軸,節節貫穿,所打出的拳或踢出的腿都要有一個整體的力量。
  • 獅形八式樁功法——獅子大張嘴式樁功
    接上期:八卦內功六十四動靜樁功大法八卦內功六十四動靜樁功大法——獅形八式樁功法第一式 獅子大張嘴式樁功預備:面南背北,全身放鬆,消除雜念,一意歸田,意念持法,守中抱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無味,觸而無感,一心一意,足趾抓地。
  • 樁功及其對現代力量訓練的啟示
    太極拳有渾圓樁,和懶扎衣、單鞭、斜行等中定步法,各種纏絲勁也可看作動樁。大成拳有渾圓樁、四平樁、三體樁、虛步樁、弓步樁、丁八樁、伏虎樁、降龍樁。形意拳有渾圓樁、三體樁。很多八卦書上說,八卦掌的走圈趟泥步,也是動樁。
  • 「一身功夫」武館,傳承中華少林武術精神!
    少林禪學和少林武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經過日積月累,逐漸形成了少林武術精神。少林武術精神是一種尚武、重德、愛國的精神。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主要體現在——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少林寺為禪宗聖地,宣揚「萬事為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少林僧眾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民族責任。
  • 武術樁功的原理與應用
    樁功則是指習練者形同木樁,按某一特定的姿勢立身於地面所進行的訓練。樁功通常是站樁功的簡稱,它是武術與氣功的重要訓練方法。在少林拳和太極拳中,有蹲馬步樁和無極樁功訓練,形意拳有三體樁,大成拳則把站樁功作為重要的基礎功法。此外,無論養生氣功,還是硬氣功,多數都是在樁功的狀況下完成的。
  • 傳統武術知識科普
    少林功夫南拳北腿並不是說南方人只打拳,北方人只踢腿,南拳北腿這個詞很好的概括出了中華傳統武術裡南北方武術風格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僅是南北方的文化造成的,身高,生活習慣,各種微小的因素都決定了南北方武術的差異。
  • 少林五拳之虎拳
    少林五拳,即以龍、虎、豹、蛇、鶴為模擬對象的拳術。
  • 北少林以你們為榮!
    全國體育院校武術(套路、散打)錦標賽是四年一屆體育院校武術項目最大型的體育賽事。參賽隊伍競技水平高,比賽分為甲組(專業組)和乙組(學生組)兩個比賽類別,其中甲組參賽運動員中有全運會武術項目冠軍;裁判專業素質過硬,裁判團隊中副裁判長以上裁判大多由國家統一調任,70%是國際級裁判;參賽隊伍多,全國15所體育院校都派出優秀運動員參加了本屆賽事。
  • 強身健體的自然式站樁功
    站樁功是傳統的站式練功法,雖屬武術鍛鍊的代表方法,但歷代各家各派在進行身體素質、體能體質等基本功訓練時,亦首選此功法。該功法屬於築基的基礎功法,是傳統養生「導引」的入門功夫,是實訓必練的功夫。站樁功的姿勢各家流派雖多,但具代表性的有自然式、三圓式、伏虎式、少林劍指、探馬式等樁功。以其姿勢強度和難度來分,可分高位、中位和低位三種站樁體位。
  • 廣東十虎黃麒英功夫到底如何?師出少林,虎鶴雙形名震廣東!
    廣東十虎黃麒英功夫到底如何?師出少林,虎鶴雙形名震廣東!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一直廣為流傳。說的就是天下之中的武功,大多數都是少林傳出的,或者和少林武功有所關係。少林由達摩祖師創建,達摩祖師也給後人留下了非常多的武術財富,以至於少林武功舉世聞名,很多人都慕名拜師武藝,從古到今,一直如此。比如近代比較知名的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就是師從少林,所以許世友將軍在軍中也是難有敵手,一身少林拳法讓他勇冠三軍,電視劇《許世友出拳》說的就是將軍將少林功夫運用到帶兵作戰中的。
  • 傳統站樁功敘
    我們的內勁站樁功能追溯到近千年歷史,到我老師(闕巧根)這一輩是第十九代。有據可查的是近代的杜姓老和尚(曾師祖)。民國時期,社會環境複雜,老和尚(曾師祖)以搖鈴普濟救世行醫為生。行走江湖有一身本領 。杜老和尚(曾師祖)在上海訪友中通過好朋友(張姓拳師)引薦後收九歲闕阿水(師祖)作為徒弟。
  • 北少師生排練少林功夫扇 場面壯觀
    北京少林武術學校是現代化新型武術學校。學校堅持「以武術為特色,開設正規文化課教學」。
  • 戴氏心意拳樁功·蹲猴式
    蹲猴式是戴氏心意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法。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很精奧!只有下功夫練才能體會出來,言語實難表達!功深者一束一展時,身體甚至眼睛也隨著進行陰陽轉換。練蹲猴樁時要「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是戴氏心意拳的修煉內功的主要方法。
  • 過去的傳統武術為什麼把 「單操手」看得比樁功套路還重要?
    文/戚海軍現在我們普遍看到的傳統武術以「套路」鍛鍊者居多,其次是樁功,單操手差不多很少見了,極少數拳派還有傳承。而單就從套路而言,差不多也僅僅是流於表演形式,「套路操」到處都是,這其中尤以太極拳最為普遍,真正窺其堂奧者寥寥無幾。
  • 他是少林十虎之首,自創洪拳,為何93歲時被一少女殺死?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少林功夫名揚天下,少林寺也是所有武術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地方。洪熙官出身少林,自創洪拳橫掃天下,晚年時期卻命喪少女之手,被人用鳳眼拳打死。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提起洪熙官,印入眼帘的便是李連杰主演的洪熙官。
  • 掃地僧竟是少林武術的鼻祖?
    四川新津寺壁畫中的緊那羅歷史上的許多史學家及武術家都認定少林棍法起源於元末明初,只不過是通過神奇的故事形式表現出來罷了。明代武術家程宗猷著的《少林棍法闡宗》一書云:「因為編藤塑像(緊那羅王),故演其技不絕。」明嘉靖時抗倭名將俞大猷在其《新建十方禪院碑》中云:「於昔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長劍技。」長劍,即棍,所謂「神傳」是緊那羅王所傳。由此,緊那羅王御紅巾神話雖不足信,但少林寺僧最遲於元末明初開始使棍應是事實。 2.少林武僧為何崇尚用棍?
  • 馬步站樁功法
    告訴你真正的馬步「四平馬步」樁功和內功馬步站樁又稱地盆步、騎馬蹲襠式,不僅是拳術中的重要步型,也是樁功訓練的重要方式,馬步樁要求蹲架子時,要內含十趾抓地之意下蹲。頭上頂,內含頂拔勁。本門人常曰:「十趾抓地、頭頂天;頭頂青天,腳扎黃泉。」由此可見所蹲成架子內含之意。
  • 虎蹲炮:明朝國產的抗倭利器
    戚繼光發現明軍的毒虎炮和碗口跑等尚有提高的餘地。碗口炮腹小口大,炮身短,射程不足;毒虎炮輕便,但重心不穩,每次射擊之後必退回二三十步,很難快速支援軍隊。戚繼光將兩種舊炮都改造為虎蹲炮,一種虎蹲炮首尾2尺長,周身加了7道鐵箍,全重36斤。另一種長有3尺以上,重量不詳。
  • 獅形八式樁功法——獅子揉球式樁功
    接上期:獅形八式樁功法——獅子抖球式、獅子滾球式樁功八卦內功六十四動靜樁功大法——獅形八式樁功法第六式 獅子揉球式樁功開式:面南背北站立。入靜片刻,左式揉球,撤右步右轉身,上左步面向西北方乾卦位。兩手掌合抱手,十指如掐住大皮球,上下前後左右揉動 。 練習適身後變換右式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