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發育遲緩這個詞都不陌生,當孩子自閉症不能被確診的時候一般醫生會初步斷定為發育遲緩,有很多家長覺得發育遲緩沒事,聽到自閉症就很奔潰。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對孩子的幹預治療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們一定要了解清楚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區別,再做判斷,那麼家長對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有哪些誤區呢?
01 發育遲緩和自閉症沒有關係?
發育遲緩是一種症狀描述,它分很多種,語言發育遲緩、智力發育遲緩等,自閉症是一種疾病名稱,是一種廣泛性的發育障礙,語言和多個社交領域都會存在發育落後現象,發育遲緩和自閉症雖然不能混為一談,但是他們也有一定關聯,雖然雖說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但是他們並不是毫無關聯的。但是發育遲緩不一定就是自閉症。
02 孩子是發育遲緩,提早重視
孩子在發現異常情況是家長們都很擔心孩子害怕孩子是不是自閉症,但是孩子被確定發育遲緩,家長們就覺得鬆了一口氣,家長的這種心理是錯誤的,發育遲緩同樣要引起重視,孩子在三歲前不能做出自閉症的診斷,醫生都會給出發育遲緩的結論,所以孩子發育遲緩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03發育遲緩不會慢慢變好
一些家長認為發育遲緩就是孩子發育的慢,慢慢長大就會跟正常兒童一樣,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家長會耽誤孩子的,不管是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家長只要發現孩子有一定程度上的發育落後,就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康復檢查。
那麼如何區分孩子究竟是單純的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呢?
01 發育遲緩的表現
輕度發育遲緩:早期發育與正常兒童相比較差,存在語言發育遲緩,但是有一定表達能力,一般在上幼兒園後或者是上小學後會發現有學習困難,領悟能力低下等現象,有一定社交能力,表現為溫馴,缺乏主見,沒有對環境變化的應付能力。
中度發育遲緩:語言功能與正常兒童相不緩慢,常常不能完整的表達出自己想說的意思,學習能力低下,如果耐心訓練可以從事簡單的非技術性工作。
重度發育遲緩:常合併某些腦部較重的損害,可以同時有腦癱、癲癇等神經系統的症狀,多存出生不久之後即被發現精神及運動發育明顯地落後,年長後也能學會簡單的語句,不能自理生活,不能接受學校教育,不能接受訓練以學會簡單的技能,無社會行為能力。
極重度發育遲緩:一般孩子不認識周圍的環境和親人,面對危險的人和事物不知道躲避,完全沒有表達能力,有時有爆發性攻擊或破壞性行為,全部生活需要人照料。可以看到發育遲緩也是表現在身體發育、語言、運動、社交等綜合能力的內容,跟咱們自閉症症候群表現大多相似。同樣是需要幹預訓練的,否則,孩子就是會落後於普通孩子。
02 自閉症的表現
語言障礙: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會出現語言交流障礙的症狀,一般自閉症兒童在兩歲之前有表達性語言,年齡越大會變得越來越少,甚至完全喪失,嚴重的會導致一輩子不說話。
社會交往障礙:表現為與別人沒有目光對視,不能和正常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常常沒有表情。一般自閉症孩子無法分清楚親疏關係,不能與父母建立依戀關係也不能和同齡的夥伴建立正常夥伴關係,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在幼兒園喜歡獨處,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一塊玩耍;對事物和遊戲沒有興趣。
興趣範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常常喜歡一些獨特的東西,會對一個東西把玩很久,能持續幾個小時不知道累,對於正常兒童喜歡的遊戲和玩具都不感興趣,幾乎都會存在重複刻板動作,如反覆拍手、轉圈、用舌舔牆壁、跺腳等。
家長們在遇到孩子以上的症狀表現,不能確定時,不要輕易盲目得給孩子定下標籤和定義,要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做檢測,不管是自閉症還是發育遲緩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家長都需要引起重視,越早發現,對孩子進行幹預治療,對孩子的恢復越有利。
本文由廣州小兒腦癱醫學研究院翟向京主任薦稿,文章內容僅供家長參考,轉載請保留出現,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