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道一客
1.
《葉問4》票房已破11億,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同時也打破了經典功夫片的記錄,導演葉偉信也理所當然地步入神座。隨著葉問系列電影的終結,同時甄子丹也放話《葉問4》是自己的最後一部功夫片。有人說功夫片已死,這也說明觀眾對葉問系列之後的功夫片能否再創輝煌信心不足,但好看的功夫片仍然有大量觀眾埋單。
《葉問1-4》系列電影,橫跨11年,從票房上來說,《葉問1》1億,《葉問2》2.3億,《葉問3》7.7億,《葉問4》已超過11億。豆瓣評分,《葉問1》7.6分,《葉問2》7.3,《葉問3》6.4分,《葉問4》7.2分,雖然《葉問3》評分有點低,但票房還是不錯的。葉問系列電影無論是從票房還是口碑,都碾壓了同時期上映的功夫片。為什麼,葉問系列電影擺脫劇情單薄,人物單調的魔咒。葉問系列的成功因素,更值以後的功夫片借鑑。
2.
每個中國人都有一顆俠義心,都有一個武俠夢,為了公平,正義,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快意恩仇,這是儲藏在人們心靈底層的夢想。功夫片若只講功夫,只有打鬥,沒有體現公平,正義,那俠義精神也就無法體現,這樣的電影也就無法引起共鳴。其實,功夫片的開山鼻祖李小龍就做了正確的示範。《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不但體現了公平,正義還升華到國家民族的情懷,所以取得了成功。
葉問系列電影對葉問這個人物的塑造,很好地體現了動與靜,兩種強烈的反差。甄子丹塑造的葉問安靜,恬淡,儒雅,身穿長衫,面帶笑容,如沐春風,身上釋放出濃濃的書卷氣,他不出手時,仿若一介書生。
生活中的葉問,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對妻子永遠面帶笑容,溫言細語。對待朋友、同行都是很客氣,對待挑戰者,他總是說,下一次,找個時間。儒雅,文靜,隱忍,書卷氣,這是不出手時的葉問。
而葉問一旦出手,就是完全變了一個人,自信滿滿,果決霸氣,殺伐決斷,拳腳凌厲。葉問一出手,觀眾心中就會有一種捨我其誰,酣暢淋漓的快意。這種靜與動,儒雅與霸氣,文靜與殺伐,強烈的對比之下,會有一種別樣的新意,讓你欲罷不能。
電影鏡頭中的招式與現實的擂臺搏擊是截然不同的,電影中的一招一式,都表現了中華文化的意境之美,鏡頭中的招式自然是華麗的,飄逸的,寫意的,招式蘊含了不屈服,不絕望的意志,決心,這樣的情感,還有在逆境中絕地反擊的勇氣,這些,葉問都做到了。
3.
《葉問1-4》每一部都做到了錦繡文章一般的起,承,轉,合,這是一些功夫片所沒有做到的。
《葉問1》中,廖師傅上門挑戰是起,金山找上門挑戰是承,廖師傅之死,葉問怒而群挑日本武士是轉,葉問與三浦的決戰是合。
《葉問2》中,黃粱拜師是起,葉問與洪鎮南圓桌比武是承,擂臺上洪鎮南被拳王龍捲風打死是轉,葉問與龍捲風的決戰是合。
《葉問3》中,葉正和張峰兩小朋的切磋是起,學校保衛戰是承,葉問打敗泰拳手挑戰費蘭奇是轉,葉問與張天志的決戰是合。
《葉問4》中,葉問赴美國為葉正尋找學校是起,在唐人街與 中華總會會長、太極拳傳人萬宗華理念不合是承,萬宗華被捕是轉,葉問與巴頓決戰是合。
《葉問1-4》都體現了俠肝義膽,家國情懷,而《葉問4》的民族情結,家國情懷更為強烈,唐人街華人遭受不公平的對待,奮起反抗,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以上因素都是以後的功夫電影需要學習的,避免劇情簡單,人物單薄。
葉偉信在拍葉問系列電影之前,就執導了《導火線》等警匪動作片一經上映,深受觀喜愛,已經表明葉偉信的能力,我們也期待著葉偉信以後有更好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