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與他的理想國

2020-12-12 心之讀歷史

柏拉圖是希臘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出身於貴族家庭,有著富裕的家境,堂堂的儀表和健全的身體。因為他頭大,肩寬而得了柏拉圖的綽號。柏拉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0歲時,他拜62歲的大思想家蘇格拉底為師。柏拉圖的蘇格拉底衷心敬佩,唯命是從,像眾星捧月一樣。它和其他的同學圍繞著聖哲蘇格拉底穿行於大街小巷逢人發問編譯解惑傳播智慧。柏拉圖生於公元前427年。在他生活的時代,雅典的全盛時期已成了遠去的財運。長時間與斯巴達的爭霸戰使雅典一片混亂和動蕩。18歲時,柏拉圖曾穿上戎裝徵戰沙場,但最後慘敗的卻是雅典。

這使得全雅典人包括柏拉圖在內,都感到無比的沮喪和失望。為什麼曾經是那樣強大的雅典會日漸衰落,連遭敗績呢。柏拉圖多次與蘇格拉底共同探討這一問題

蘇格拉底認為,禍根就是雅典的民主政體。在這種制度下,未受過教育的,容易衝動的群眾抽籤輪流執政。一些政客陰謀家肆意挑撥離間,群眾受他們的影響,隨意舉薦罷免甚至除死統治者和將軍其結果是禍國殃民。柏拉圖深為老師的高論所折服。但他們都沒想到,蘇格拉底為了這些高論把性命都搭上了。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處死。本是蘇格拉底的死讓柏拉圖更加痛恨民主政體

他發誓要尋找一種最理想的國家。於是,他開始環遊古希臘人所知道的世界。先後到過義大利西西里島埃及克裡特等地。12年以後,柏拉圖回到雅典。此時的他已經博學多聞滿腹經倫了。不過他仍然承認,蘇格拉底是至高無上的精神導師。

他決定向青年人們講述蘇格拉底思想,其實是借蘇格拉底之口宣傳柏拉圖主義。為此,公元前387年,柏拉圖的雅典的公園裡開設了一個學園

在學園裡,柏拉圖授徒講學,同時著書立說。柏拉圖學園只當是雅典的最高學府,許多富家子弟前來就學,亞里斯多德便是其中的一個。柏拉圖一生寫了40篇著作,大部分被保存下來。其中理想國是他的代表作。此書以對話題形式借束格拉底之口描繪了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王國,在柏拉圖看來,國家是由人組成的,所以。理想的國家,必須先要有理想的人。怎樣算理想的人呢?···

柏拉圖認為,每個人都有欲望感情和知識。 一個理想的人,他的欲望感情應受到知識的指導。而在國家中,也應當由最有知識的人來領導。誰最有知識的?柏拉圖認為是哲學家。他認為,哲學家成為國王,能使政治權利和聰明才智合而為一,否則國家乃至全人類都會永無寧日。如何培養統治者呢?柏拉圖認為,嬰兒一生下來,就要作為國家的財產把他們集中起來培養。在最初的十年,要以體育為主

首先把身體練好。這種身體的訓練應是非常嚴格的,只許吃不加任何佐料的烤魚肉,不能吃點心。這樣培養的孩子以後就不會生病。但孩子身體強健還遠遠不夠,還要使他們有溫和的情緒這就要用音樂來薰陶,但不一定用迷迷之音。具體用什麼音樂應由音樂家來選擇。在音樂之外,還要進行道德教育,使他們樹立信仰。在這種最初級的培訓中,淘汰下來的人只能做普通勞動者。而及格的人在經過十年教育和訓練,包括身體思想品格等方法面。接著第二次篩選。落選的只有去當兵。但怎樣使入選的人心悅誠服地接受命運呢。柏拉圖認為,這時就要給他們說明這是神把他們造成了不一樣的人。他們中的部分人是用黃金造成的,是治理國家的統治者。

另一部分人是神用白銀造成的,職責是保衛國家。最後一部分人是神用鐵和銅造成的,他們的任務就是用勞動來供養前者。接著對第二次篩選出來的及格者進行深造。這些人已滿三十歲

肢體發達,思想成熟。此時可教他們哲學,使他的思想賢明作風乾練,具有領導者的風採。等他們讀完五年哲學課程後,還要進行社會實踐,也就是到社會上去工作,經受種種誘惑和考驗。這段時間長達15年期間再進行一次篩選。剩下的都是些精英了,從政的準備工作才告一段落,這是精英們一年紀50將登上國家統治者的寶座。但統治者不許有私產,他們要像士兵一樣共同吃住。國家中所有的男孩兒都是兄弟,所有的女孩兒都是姐妹,生下的孩子都是國家的財產。家庭的取消也取消了財產爭奪的根源。國家中人人各安其位各盡其職,這也是柏拉圖夢想中的人間天堂。當時曾有人對我拉圖所設計的理想國能否實現提出疑問。對此柏拉圖回答說。理想的東西不一定就能實現。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他不好。正如一幅極美的美人畫。人可能長不了這樣美,但誰又能說得不好不美呢。柏拉圖對他設計的理想國寄予很大的希望

他曾不顧高齡渡海前往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進行講學,試圖說服該國的國王試行一下他的主張,但卻被該國政府逮捕拍賣為奴。 幸欲朋友慷慨解囊,他才得以贖身返回雅典的故鄉。以後,柏拉圖在他的學園裡繼續講述哲學,著書立說,逐步建立起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一直到80歲去世

相關焦點

  • 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柏拉圖,作為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在他的著作《理想國》裡面,出現了他的財富和理想以及快樂觀的解讀,但是,當我們完全了解「理想國」之後,它真的是在我們現在社會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國」嗎?>中華民族道德思想的著作——《論語》,毫不客氣的說,孔子在我們中國的地位,相當於柏拉圖在古希臘的地位,如果不分國界的評價,《論語》和《理想國》帶給人們的思想價值觀的影響,是大致一樣的。
  • 柏拉圖的理想國碰壁後有所妥協,然而這個問題他依舊堅持
    上文中提到了柏拉圖的哲學思想,現就柏拉圖的政治哲學與各位討論討論。柏拉圖在對話錄《理想國》(The Reublic)中,描述了一個虛構的理想的國度—「理想國」的面貌,並申明這個國度應該交給哲學家來治理。柏拉圖將人體構造來類比國家。
  • 柏拉圖的「理想國」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公元前427年,一個叫柏拉圖的人出現在古希臘,後來他成了蘇格拉底的弟子,還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朋友。蘇格拉底在我的認知裡,就是神一樣的人物,所以柏拉圖也差不多接近了神。那是一個戰爭和屠殺的時代,蘇格拉底意外的死,讓柏拉圖很絕望。在這樣的亂世背景下,柏拉圖完成了他的千古名著《理想國》。柏拉圖以這種方式,完成了對先生蘇格拉底的告慰。
  • 《理想國》對於我們教育孩子的一些啟示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柏拉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不少思想至今依然熠熠生輝。接下來,我就來談談《理想國》對於我們教育孩子的一些啟示。一、學前教育思想柏拉圖認為,無論做什麼事,第一步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孩子的心靈柔嫩,要想把他們塑造成什麼樣子,在這個時候是最容易的。因此,孩子最早聽到的,應當是用最美好的語言講述的有真實價值的故事。
  • 柏拉圖對話裡的時間
    安提豐的異父兄長阿德曼圖斯說,安提豐現在(公元前387年)「像他那同名的祖父一樣熱衷於騎術,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馬身上」(126c)。此話何意?難道是柏拉圖在暗示他這個兄弟玩物喪志?我們不妨另作別解:安提豐是世家名門之後,也是將軍皮索多魯選定之人,同時最重要的是,他是正當盛年的城邦護衛者。
  • 柏拉圖名著《理想國》細讀④
    本周,坐到桌子前看看理想國9卷啊,之前方式實在是太慢了。評估了內心的感受,感覺到這本書不值得耗費這麼長時間,未來以一周一卷的速度讀完,寫出每段的感受,去掉原文附錄,減少字數。如果享受正義的明和利,就無法識別出是否正義,所在只能讓他汙名和逆勢皆有,撥亂反正之勢加身,折磨酷刑上身,而且要死而後已,終身不渝,堅持正義。我們才能確定這個人是正義的。
  • 第歐根尼,意識到柏拉圖,是否有教義的問題
    "還有人宣稱,蘇格拉底曾在夢中看見有一隻天鵝站在自己的膝蓋上,爾後突然展開雙翅,發出一聲悅耳尖鳴後立即飛走了,到了第二天,就有人帶著柏拉圖來拜他為師。於是,他就把這個人說成是夢中的天鵝。"但第歐根尼也描述了柏拉圖的其他老師:赫拉克利特學派和埃利亞學派的傳人、數學家歐幾裡得等,並明確解釋了柏拉圖思想與前人思想的關係:"他把赫拉克利特的學說與畢達哥拉斯的和蘇格拉底的結合在一起:關於可感事物的學說,他依據赫拉克利特;關於可思事物的學說,他按照畢達哥拉斯;而在政治哲學方面,則承襲了蘇格拉底。"
  • 普魯塔克:注重實踐的柏拉圖主義者
    青年時期遊學雅典,公元66-67年曾受業於來自埃及的阿摩尼烏斯,他當時已經成為雅典柏拉圖學園的掌門,在阿摩尼烏斯門下,普魯塔克接受了哲學、數學、修辭學、歷史以及醫學等方面的訓練。他的老師阿摩尼烏斯是當時重要的柏拉圖主義者,可惜除了普魯塔克自己的證詞外,我們對他一無所知。普魯塔克曾遍遊希臘各地,到過愛琴海諸島,訪問過埃及、小亞細亞、義大利。
  • 柏拉圖的設計:公共教育與精英教育
    在青年時期,柏拉圖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他在文學、戲劇、哲學等方面都有頗高的造詣。柏拉圖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他在服役期間作戰勇猛,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歲的時候,柏拉圖結識了當時60歲的蘇格拉底。他迅速被蘇格拉底的博學徵服,進入蘇格拉底的師門學習。蘇格拉底也稱讚柏拉圖是他最有天賦的學生。
  • 柏拉圖學園教育,主要圍繞形上學和神學議題,沒有政治學
    從普羅提諾開始,柏拉圖學園教育中就主要圍繞形上學和神學議題,幾乎沒有政治學內容,在德性的序列中有政治德性,但只是起點,更高的德性才是目的地,因此討論《理想國》和《法義》在普羅克洛看來都主要涉及低階問題。所以《理想國》評註成為唯一一部現存的未受揚布裡柯太大影響的作品,也就是討論形上學和神學較少的作品。
  • 柏拉圖的「分離學說」彰顯了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柏拉圖式的世界觀是以理念為核心的唯心主義世界觀。柏拉圖認為在可感的個別事物組成的整體之外,還有一個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實的領域。因此根據認識的對象不同,認識的形式也不同,認識分為知識和意見。柏拉圖按照清晰程度的不同,分別把它們叫做幻想、信念、數學知識和理性知識。前兩種屬於意見,後兩種屬於知識。柏拉圖在說明人的認識過程中,把可感領域劃分為影像與自然物兩小部分。「影像」是可感事物的摹本,它把人對「影像」的認識叫做「幻想」,把對「自然物」的認識叫做信念。實際上,這兩者都屬於認識的感性階段。
  • 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下)
    他由此繼續思考並得出結論:存在著二重世界——一個是感性世界,一個是理性世界。後來柏拉圖接過畢達哥拉斯二重世界的衣缽,創造了理型論和理型世界。再往後,中世紀的經院以及宗教哲學家通過部分繼承柏拉圖,確立了數學等理型觀念是上帝在所有人精神中均等播撒的「天生的觀念」。
  • 古希臘三哲之柏拉圖
    柏拉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教育學常考的一個考點,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他是西方第一位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教育家,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以畢生精力奉獻於希臘的教育事業,為西方教育事業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基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學習一下柏拉圖的教育思想。
  • 柏拉圖人生哲理的名言名句
    1、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為他是有智慧的,壞人之所以壞是因為人是愚蠢的。——柏拉圖  2、 徵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氣,其勝利也是所有勝利中最光榮的勝利。——柏拉圖  3、 尊重人不應該勝過尊重真理。——柏拉圖  4、 愛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於為所愛的人獻出生命;這一點,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柏拉圖  5、 大凡不親手掙錢的人,往往不貪財;親手賺錢的人才有一文想兩文。——柏拉圖  6、 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柏拉圖  7、 應該學會把心靈的美看得比形體的美更可珍貴。
  • 「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還是柏拉圖?
    柏拉圖認為蘇格拉底是道德上的典範,從他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完全接受「人在其生存中總是選擇善」這一原則,也認為「善」是哲學的一個重要問題。蘇格拉底的死在帶給柏拉圖巨大震動的同時,也促使柏拉圖在對「美德」問題思考上的視角的轉換。他暫時擱置了人怎樣才能成為有美德的這一包含實踐因素的問題,將問題的重心轉移到追問什麼是真正的善,美德的本質是什麼。
  • 2020年,我們曾在老子的理想國煎熬
    文 / 睛明曉夢圖 / 網絡老子的理想國是什麼?小國寡民。民復結繩而用之——老子的理想國是「小國寡民」,但是在我們體驗過兩個月這樣的理想國之後,大家就感覺熬不住了。大家都覺得,再隔離下去,得不償失。這是為什麼呢?在國家來說,要復工復產促進經濟復甦,在國民來說,要賺錢養家出行玩樂。
  • 文人的理想國: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王世襄的家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他與家人曾住在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 其中的三間房裡,屋內放滿其所藏的中國古典家具。 我們共事一年,在他那張明代紫檀插肩榫大畫案前完成書稿。
  • 他不反對柏拉圖的理性經驗,並從事實歸納形成普遍規律
    尤其是與所有希臘哲學家中最出名的一位——雅典的柏拉圖(Plato)有關的一個例子。柏拉圖出身貴族,但卻厭惡他曾經希望參與其中的事務,對雅典的民主政治大失所望,這一政治曾以瀆神罪判處他最敬仰的老師蘇格拉底(Socrates)以死刑。他從蘇格拉底那裡學到了研究道德問題的「唯心主義」方法,以及進行哲學研究的方法。
  • 希臘三哲中的數學哲學家:柏拉圖
    柏拉圖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追隨者——但他不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