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界的顏值擔當,教你分清這些漂亮的和菓子

2021-02-17 鸚鵡廚房

 

如果食物界也有顏值排名的話,花魁肯定非和菓子莫屬。

 

和菓子(わがし)是最具日本特色的傳統美食之一,是所有傳統日式糕餅和甜點的統稱。【和】取自於日本大和民族的【和】字,【菓】則是由水果的【果】字而來,加草字頭則表明點心中加入草本植物或水果、堅果製成。

 


據記載,最初的和菓子就是樹上結的果實,進入繩文時代後期,日本人掌握了乾燥、蒸煮、粉碎穀物的加工技術,「」(一種類似年糕的點心)和「団子」(即面丸子、糰子)就此出現,被公認為日式點心的起源。

到了奈良時期,大批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和佛教文化之外,也將茶文化和糕餅技藝帶回了日本。「八種唐菓子」受到日本貴族的大力追捧,並在與大和文化融合後形成了別具風格的「和菓子」。

 

和菓子的選料十分講究,多以不含油脂的食材為主。餡料中最不可或缺的食材就是小豆,白色餡料一般以菜豆和扁豆製成。菓子皮所用的粉選擇的是品質較高的米粉和小麥粉,有時也會使用蕎麥、黍、慄子等。砂糖的使用不僅增加了甜味,它的保水性也使得菓子更加柔軟、保存性也更強。


和菓子按含水量分為生果子、半生果子和乾果子三大類:

1.生果子水分在30%以上,餅類、大福、羊羹、饅頭、練切等都屬於生果子,保存期較短,要趁新鮮食用;

2.半生果子水分在10%-30%之間,包括寒冰、牛皮糖、最中、烤物(銅鑼燒、麩燒、慄饅頭)等等,保存期稍長,可短期保存;

3.乾果子水分低於10%,常見的有落雁、金平糖、有平糖、花林糖等,保存期限最長,甜度也最高。


日本人認為和菓子必須具備「五感」:視、味、觸、嗅、聽。視覺上要求菓子必須漂亮,味覺上要嘗起來美味可口,觸覺則是指手拿的感覺和吃進嘴裡的口感以及切開時的感覺,嗅覺即食材本身所散發的清香。聽覺則寄託了日本人對美食的另一期待:「和菓子」的名字完全取材於自然界的萬物及詩歌、俳句、歷史典故、鄉土風俗等各種題材。每一顆「和菓子」都有其對應的季節,使用不同的食材和擁有特定的名字。

 


和菓子與日本人的一生密不可分。在嬰兒出生後第三天要將秋季時用的貢品年糕、小豆飯、紅白饅頭等分發給鄰居;幼嬰出生後七日,要召集親戚們公布孩子的名字,大家一起吃鶴子餅;當孩子1周歲時,讓孩子背著「力餅」(年糕)站起來走路,以表明孩子身體健康;三月三桃花節(女孩節)吃菱餅、桜餅、五月五端午節(男孩節)吃葉餅,柏餅;七五三,即男孩3歲、5歲,女孩3歲、7歲時吃千歲飴、引菓子,標誌著他(她)已經從幼兒變成孩子。之後,入學、畢業、成人、結婚甚至葬禮,都離不開和菓子。


不光如此,日本每四年還會舉辦一次和菓子博覽會,堪稱和菓子界的奧運會。下一屆將在2017年4月,於三重縣伊勢市舉辦。感興趣的盆友們可以先來看看和菓子都有哪些種類喲~

 


鯛魚燒


誕生於明治時期的夏日祭,因外形像鯛魚而得名,又因其日文發音為「たい」,與日語中意為可喜可賀的「おめでたい」中最後一個讀音相同,而深受日本人民喜愛。



人形燒


日本淺草地區的特產,分為紅豆餡和無豆餡兩種,造型主要為七福神與淺草雷門,也有小動物、卡通人物等形象。


 

羊羹


歷史考據表明,最早的羊羹是指中國古代以濃羊湯冷卻後結成的肉皮凍。後來傳至日本,由於出家人忌食葷腥,所以用小豆、小麥粉、葛粉等蒸煮成果凍狀,是一道著名的日式茶點。

 



糰子


通常沒有餡料,靠淋上去的醬汁來調味。一般分為花見糰子與月見糰子兩類。花見糰子多為白、粉、綠三色,在春天賞櫻花時必備;月見糰子是秋天賞月時的點心,一般為白色,有時會做成兔子形狀。



大福


它還有一個更詩意的名字:「雪媚娘」。大福的皮要比餅糯,而且粉比較多,比餅容易咽下。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像餅一樣烤一下,或者放在湯裡吃。


若香魚

是日語中「小魚」的一種叫法。用麵粉將點心做成小魚的形狀,裡面還會裹著餡料。也是夏季常吃的一種點心~



仙貝

即使是《銀魂》中視甜食為命的坂田銀時,也深深迷戀醬油仙貝。‍真的比某旺的要好吃得多,種類也更加豐富哦~


  

落雁

用糯米粉或者豆粉和糖、蜂蜜混合後,再用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點心,是日本非常常見的一種點心,屬於乾果子。

 

生八橋

外形多為三角形,內包裹著紅豆餡、草莓餡或抹茶餡。生八橋屬蒸物,口感軟糯,有點像中國的驢打滾。



和菓子的種類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啦,最後特別提示

和菓子需要冷凍保存,食用時最好將一次食用量分開包裝放入冷凍室。解凍放置2~3小時即可食用。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和菓子的美,你根本想像不到......
    在這個時代顏值即正義不是毫無道理下面要和大家分享的今日份美麗全部來自小編的男神——三堀純一這位日本顏值最高的和菓子藝術家他做的和菓子不單是傳統美食更是藝術品日語「和菓子」意為日式點心、糕點與蛋糕、布丁等西洋甜點「洋菓子」相對應銅鑼燒、大福、米餅、羊羹都屬於和果子在餡料部分和果子多以紅豆餡、白豆沙餡為主偶爾也見抹茶等餡加上麵粉、米類(包括糯米、蓬來米)組合成多種變化而用於茶道品茶時食用的造型精緻的「
  • 和菓子體驗 | 顏值低?不存在的!
    和菓子是傳統日式點心的一種,「和」 取自大和民族,「菓」則由水果的「果」變化而來,加上草字頭,意指使用草本植物或是水果加工而成的點心。常見的年糕、大福、麻糬、羊羹等等都是和菓子的一種。傳統上來說,和菓子是日式茶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與時令、祭典緊密相連。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飄雪、春天的櫻花、夏天的鯰魚,以四季的自然特色為主題製作和果子,並以和歌俳句等被傳頌的名句來命名和果子,具有很強的時節性。每一顆小小的果子裡,都蘊含著自然萬物的氣息。
  • 和菓子
    前言:受三月兒之邀周五在愚意坊開了一堂菓子課,課堂上以實際操作為主,沒有太多時間說其他。和菓子——「和」,取自大和民族的「和」;「菓子」是日本對傳統糕點、糖果的統稱。而菓子的「菓」,是由水果的果變化而來。加上草字頭,意指使用草本植物或是水果加工而成的食物。"和菓子"這個名詞,在日本的明治時代後期才出現,是為了與當時西方傳入的「洋菓子」做一個區分。在此之前,菓子有「上古時代」「唐菓子時代」「南蠻菓子時代」等等。
  • 「乳菓在一起」,萌萌噠日式玉兔乳菓
    如果食物界也有顏值排名的話,名列前茅的,肯定有和菓子。
  • 手作體驗活動|這周六,和菓子職人帶你領略日本和菓子藝術
    來過「未來生活集」夜市的朋友,一定買過或嘗過這位職業手作人出品的和菓子。a.本周活動這個周六,我們聯合和菓子職人帶你領略日本傳統糕點藝術,教你DIY一份屬於自己的和菓子。每人現場可製作2份,並可打包帶回家。這些看上去精緻又感覺工藝複雜的菓子,老師說包教包會,聽起來有沒有很吸引?
  • 和菓子の春夏秋冬
    譬如,修整完院子裡的草坪,我們會停下來,泡上一壺綠茶,品嘗著和菓子。根據時節的不同,有時吃草餅、有時吃大福,還有其它的品類。和菓子它有一點點甜,配上綠茶的一點點苦澀,覺得那是完美的中和。中和的妙處就是,在這享受的閒暇,它不會喧賓奪主分散你的精力,能讓人充分地放鬆、休息。也因為它純正的成分,品嘗之後,它在你的舌尖上毫不留戀,不會在你嘴裡留下什麼味道。
  • 美到無法下咽 顏值突破天際的日本夏日和菓子!
    (微信號:zhepen) 每年根據季節不同,日本的傳統點心店都會推出許多應季的和菓子。比如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紅葉,都是日本和菓子的創作主題。而到了6月夏日,許多和菓子老店也會利用夏日特色的寒天和羊羹,融合日本夏日風物推出應季和菓子,光是造型就已經美到上天了!
  • 美美的和菓子你也可以做丨本真覺知學堂和菓子課程招生啦~
    和菓子是日本傳統的佐茶甜點,因其精緻的外形被稱為甜點屆的「顏值之王」,不僅外表美麗,也因其與茶道文化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獨具精神魅力。
  • 秋之和菓子課程
    如果你也想了解和果子甚至是想親手做出唯美清爽又好味道的和果子往下繼續看吧!上生菓子:秋楓(練切2個),桔梗(練切2個),月兔(連切2個)提供練切皮,教授製作手法。幹菓子:慄子燒菓子(燒菓子共四個)。上生菓子:秋楓,桔梗,月兔,剪菊(第一天)半生菓子:雪平,錦鯉(第二天)幹菓子:薯金鍔,銅鑼燒,慄子燒菓子,(第三天)。課程價格:1898元               (人數上限4人)和果子不僅僅是唯美,更是無油脂,低糖清爽健康的甜點,也是未來甜品的趨勢,是工業環境下,只能純手工無法自動化代替的產物,傳播著人文和靈性的甜點。
  • 美色美味 日式和菓子の上生菓子拼盤
    日本現今的糕點以其「和化」時間的長短,略分為「和菓子」和「洋菓子」兩類。西元五百年至九百年間,日本遣唐使將中國隋唐盛世時期的【唐菓子】帶入國內,成為上流社會的超人氣點心。其後更引進唐朝的制菓技術,然後慢慢演變成為現代的和菓子。
  • 魔都首家和菓子專門店,一秒穿越到京都!
    上生菓子禮盒,還配著日式俳句因含水量的不同分為生菓子、半生菓子和幹菓子。其中最高階,最隆重,最矜貴的,就是「上生菓子」。保質期極短,適合當天食用;顏值極美,代表著日式傳統意境的最高審美;手藝極高,日本和菓子職人們要學習數年才能有所成就;用途極高端,通常會出現在高級茶會、典禮等慶祝活動……所以,價格貴一點也就有它的合理之處了吧!
  • 絕美詩意的和菓子,盛夏清涼的水羊羹
    日式點心統稱為「和菓子」,包括最為常見的糕餅、甜點、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和菓子」以其精緻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被公認為「日本飲食文化之花」,和菓子在原料與造型上通常都結合和運用了「五味」和「五感」以展現四季、時令之美,使得這枚小小的日式點心裡,蘊含著說不盡的日式美學。
  • 京都和菓子
    佛的教旨是,遇事莫執心。」(《方丈記·捫心自問》)遇事不執於心,這大概就是「隱者」的處世態度吧。二、京都和菓子和菓子是日本點心的統稱,可分為生菓子和幹菓子兩種。和菓子店鋪都會在每個季節推出一系列代表當季色彩和形狀的限量版生菓子,稱作「上生菓子」。上生菓子製作特別強調「季節感」,透過職人高超的手藝調整菓子形狀和顏色,傳遞出大自然瞬息變化之美和職人內心感受。上生點心除了有最中「もなか」、羊羹「ようかん」等名字外,還有「菓銘」(かめい),大多是由古代俳句、短歌、季節、各地名勝、自古以來的歷史、事件、傳說等命名。
  • 手作和菓子 | 一顆菓子的前世今生
    唐菓子的繁多款式和甜美味道讓貴族們愛不釋手,貴族們要求日本的匠人師傅仿做,當時做好的菓子一般用來供奉神明。在此期間,日本的甜點工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在局限於「餅」和「糰子」。「唐菓子」最常用於祭神拜佛,多為揉捏米、麥、豆等穀物粉末,再加入鹽調味後油炸,形狀與製法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日本和菓子的製作技藝。鎌倉時代,榮西禪師從中國把茶帶到日本栽培種植,吃茶風俗此時開始流行。
  • 日式糕點 | 和菓子
    和菓子在追求極致口感的同時,更加追求視覺上雅觀,它兼具著中國唐代的韻味和日本茶道的風雅,與其說它是點心,更像是一件料理人獨具匠心的藝術品。因此,許多日本漫畫和電視作品中,都以點心師為主人公,並賦予其傳奇的力量。到過日本旅行的人,大概總會和菓子相遇。
  • 你要懸疑?愛情?還是和菓子?跟著日劇走入和菓子的絢麗世界
    最近,一部以老字號日本和菓子店為舞臺的愛情懸疑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引發日本話題,濱邊美波和橫濱流星的帥哥美女組合雖然養眼,但各種繽紛多彩的和菓子更是讓人一眼難忘。來跟我走近劇中和菓子的世界,了解一些關於和菓子的新鮮知識。菓銘是什麼?
  • 妹子和菓子,都是我想要的啊~
    不要流口水哦~和菓子是一部分日式點心的統稱。型態多樣,一般有糰子、麻糬、饅頭、銅鑼燒等等。和菓子以成品含有的水分大體分為三類:第一類:成品時含有的水分大約30%-40%以上的被稱作「生菓子」;>第二類:成品菓子的含水量為10%-30%之間的被稱作「半生菓子」;第三類:成品菓子的含水量為10%以下的果子稱作「幹菓子」。
  • 親子和菓子體驗 | 大福和菓子,誰是你的最愛?
    )19:00-20:30大隱書局(巴黎春天店)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939號巴黎春天6樓大隱書局(巴黎春天店)7月和菓子課程開始啦!什麼是菓子?起源:根據歷史記載,菓子是由日本遣唐使在宋唐時期將中國的茶文化和甜點技藝帶回日本,在其歷史進程中被不斷發展,從而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
  • 【Travel】-和菓子的奇趣小知識
    本輯薈萃了和菓子的食材和種類,所含熱量和儲存方法,還有一些奇趣小知識,告訴您和菓子的ABC,做和菓子達人。◉是萩餅還是牡丹餅?是小豆湯還是白玉紅豆湯?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外觀相似、名稱相像,經常混淆的和菓子呢?本期就教你分辨一些容易混淆的和菓子。萩餅(Ohagi)=牡丹餅(Botanmochi)
  • 和菓子—糯米粉的最文藝玩法
    和菓子,很多人可能會以為是特指某一種日式點心,其實不是的,和菓子是很多種點心的統稱,糰子啊~麻糬啊~銅鑼燒啊~饅頭啊~都屬於和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