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2020-12-12 七弦泠泠上

捷克和斯洛伐克它們倆結婚於1918年10月28日,一戰之後奧匈帝國解體,倆民族一拍即合組建了家庭,即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然而這對模範夫妻在1992年12月31日離婚了,徹底分道揚鑣。這在當時讓世界人民驚訝不已,畢竟比起南斯拉夫和蘇聯,大家普遍認為捷克斯洛伐克更有可能保持國家統一。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血緣以及歷史上其實就是一家人,他們都是西斯拉夫人,原本就在一個國家,也就是大摩拉維亞王國。

捷克在王國之西,斯洛伐克在東,只是後來因為馬扎爾人入侵才被迫各走各路。雖然分手了,但捷克和斯洛伐克沒有歷史包袱,祖上沒有怨恨,邊界也足夠清晰(地域矛盾),從來也沒有動過手打紅過臉。

捷克語和斯洛伐克語區別也不大,斯洛伐克語可能更偏近古斯拉夫語一點,但基本上捷克人能與斯洛伐克人無障礙交流。

就收入而言,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家都差不多,雙方之間經濟上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在政治上,雙方基本上也可以說是平分政權,談不上誰壓迫誰。

相對而言,斯洛伐克雖然是少數民族,但在好幾十年的時間裡,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都是斯洛伐克人做最高領導。

1918年,當老爺子奧匈帝國咽氣後,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是協議「結婚」的,所以是不存在誰徵或吞併誰的問題,雙方身家清白,結婚也大大方方,因此也不會帶來什麼消極的政治後果導致反目。

而且在幾十年的相處中,雙方關係融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離婚時,31%的斯洛伐克人在捷克都由親戚,而57%的斯洛伐克人有捷克朋友。

這麼看起來,雙方沒有要鬧到離婚分家的地步啊,可為什麼又果斷各自天涯了呢?

這大概還要從天鵝絨革命之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族群制度與政策講起。

蘇聯老大哥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蘇聯也是個多族群的國家,在處理族群關係上的指導方針可以簡單概括為「扶異求同」。

所謂「扶異秋同」,是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可以扶持弱小民族,使他們對國家感恩戴德,從而自覺自愿地實現對國家的認同和國族的認同。

列寧同志甚至指出,作為大民族應該吃點虧,實行不平等,以這種態度和讓步來抵償大民族在過去給異民族帶來的傷害,換取信任。

蘇聯的這一套「民族政策」,便是整個歐洲社會主義國家處理國內民族問題的指導方針,作為陣營內小弟捷克斯洛伐克當然也只能跟著老大哥的思路走。

在捷克斯洛伐克,斯洛伐克人是少數民族。建國初,捷克人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收入水平都在斯洛伐克人之上,從事農業生產居多的斯洛伐克人信仰天主教,而捷克人,尤其城市裡的知識階層,思想上要世俗得多。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的「扶異」便是政治上給待遇,經濟上求發展,「求同」則是倡導意識形態的統一,消弭文化差異。

具體手段概括起來則是:給地位、援金錢、控宗教。

所謂給地位,就是將民族關係提高到相當的政治高度。

具體反映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制度上。1969年聯邦製成為斯洛伐克的正式國家制度,最高立法機關尤兩院制構成,即人民院和民族院。

民族院150人,捷克和斯洛伐克平分席位,即各自75人。

捷克斯洛伐克憲法規定,任何法案,必須獲得民族院中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區各五分之三以上贊同才能通過。

這種制度設計的意義就是,讓多數票不能起作用,只有全體達成一致,才能通過任何決定。也就是說,這是在保護「少數」的斯洛伐克人。

同時,在人事上,斯洛伐克人治理斯洛伐克也得到了保障,不會出現捷克人到斯洛伐克當最高領導的現象。

所謂援金錢,便是社會主義國家解決族群問題在經濟上的思路。

這裡有個假設,即族群之間的矛盾多是伴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差異而產生的,只要把落後地區的經濟搞好,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就能夠有效地減少分離主義的衝動。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60年來一直加大對斯洛伐克的經濟投入程度,比較窮而又是農業地區的斯洛伐克在1971年第四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其國民收入已經達到了捷克人的78.9%,工業產值也上升到69.8%。

之後,斯洛伐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大大超過捷克地區,一路高歌猛進到雙方和平分手時,斯洛伐克人均收入達到了捷克人的90%。

所謂控宗教,則是社會主義國家處理族群關係的第三個理論:宗教是族群政治認同、民族團結、民族融合的障礙。

前文提到斯洛伐克人普遍信仰天主教,針對這種情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一直對斯洛伐克人的宗教團體和人員持相當敵視和警惕的態度。

具體手段就是把所有教堂置於國家控制之下,關閉所有修道院,斷絕同梵蒂岡的外交關係,建立效忠於國家的宗教組織,鼓勵、甚至威脅利誘信徒們不去參加教會活動。這種高壓政策在整個70年代都未曾放鬆過。

可惜,這個政策效果並不明顯,據1970年一項社會調查發現,70%以上的斯洛伐克人仍然是虔誠的天主教信徒。

這麼三步策略,其實效果並不好。

在政治上,斯洛伐克人並沒有覺得自己的政治地位有多大的提高,國家賦予的政治地位是給整個斯洛伐克群體的,普通斯洛伐克其實是被排除在政治之外,長期都是「被代表」,所以也就感受不到跟以前有多少提升。

在經濟上,政府對斯洛伐克的援助也並沒有討得斯洛伐克人的歡心。政府每年從捷克人身上拿很多錢補貼斯洛伐克,但這種援建是中央政府未經協商主導的,造成了很多問題。

比如,政府在斯洛伐克地區的投入幾種在鋼鐵、石油等重工業和軍火工業上,在較為落後的技術條件下,造成嚴重的環境 汙染,而更重要的是生產出來的多半是原材料和初級產品,附加值低。

對當地經濟沒有主導權的斯洛伐克人就覺得自己被剝削了,認為這是把捷克的「環境汙染」搬到斯洛伐克來處理。

捷克人也一樣不滿意,花我的錢,還遭埋怨,這誰受得了?

因此,雙方每年都要扯皮,被抽錢的捷克人覺得斯洛伐克人就是個大包袱,而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的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又不是斯洛伐克人需要的,自然沒什麼感恩之心。

雙方的緊張情緒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積累,到了1992年,自然就爆發了,雙方越發覺得日子過不下去,所以還是分手算了。

1993年後,世上再沒有和和美美的捷克斯洛伐克,只有各自安好的捷克與斯洛伐克。

相關焦點

  • 愛爾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以及那令人欣羨的幸福指數,無不透露出這個國家的美好和發展。那麼,愛爾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01社會與和平指數愛爾蘭身處歐洲,與英國隔海相望,卻是一個政局穩定且奉行軍事中立的國家,同時位列世界七大永久中立國之一。社會和平寧靜,有著優越的治安形勢與治安狀態,是歐洲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 不要再喊捷克斯洛伐克了!它們早就是兩個國家了 !
    大摩拉維亞公國逐漸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位於斯洛伐克的尼特拉城堡,是大摩拉維亞公國的起源,這段盛世至今仍被斯洛伐克人視為最輝煌的一段歷史。然而,在斯瓦託普魯剋死後,莫伊米爾二世繼位,王室內部因奪權而發生內亂,國勢漸衰。波西米亞公爵——斯皮季赫涅夫一世乘此機會擺脫為大摩拉維亞公國附庸國地位,成為波希米亞公爵,普熱米斯爾王朝得而延續,布拉格為中心建立了捷克公國。
  • 圖說為和平消失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波蘭和匈牙利瓜分了
    比如1938年至1939年間,一個國家就為了世界能夠獲得「永續和平」而被瓜分了,這個國家是捷克斯洛伐克,一個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年輕國度。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因為絕佳的戰略位置、發達的工業和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而成為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獨裁者覬覦的對象。
  • 捷克斯洛伐克緣何分離?
    這恐怕就要往前追溯幾十年,從天鵝絨革命之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族群制度與政策講起。社會主義國家在處理族群關係上基本指導方針可以稱為「扶異求同」。所謂「扶異求同」,是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刻意扶持弱小民族,使他們對國家感恩戴德,從而自覺自愿地實現對國家的認同和國族的認同。列寧甚至提出,作為大民族應該吃點虧,實行不平等,用這種態度和讓步來抵償大民族在過去帶給異民族的傷害,換取其信任。
  • 二戰時期的捷克斯洛伐克有多悲
    貝奈斯的決定是以冷靜的估計為基礎的,不但估計到捷克斯洛伐克敵人的實力,而且也估計到國家內部的力量對比。因為對陸軍和農民黨——主要的政黨——的領導人說來,蘇臺德區的喪失同借盟軍之名的紅軍幹涉相比之下,前者還只是一個較小的禍害。如果捷克斯洛伐克無視慕尼黑國家而進行武裝抵抗,它勢必只能依靠蘇聯的援助。
  • 「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改革
    「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天所進行的一場民主改革。1968年4月5日,改組後的捷共中央通過了推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行動綱領》,宣布「走捷克斯洛伐克的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具有人道主義面貌的社會主義」。
  • 捷克斯洛伐克電影《坦克旅》簡介
    這些矛盾中既有傳統的意識形態矛盾,也有錯綜複雜的國家利益衝突。一些被法西斯佔領的國家,其政府和人民除了組織抵抗運動就地反抗侵略外,還有相當的一部分撤往國外組織流亡政府和軍隊繼續戰鬥。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其他一些國家的情況更為特殊,一部分人逃往西方,特別是在英國組織了流亡政府,而另一部分人卻因為各種原因到了東方,在蘇聯參加了抵抗德國法西斯的戰鬥。
  • 二戰時,捷克斯洛伐克為什麼會成為慕尼黑陰謀當中的犧牲品?
    呂海峰 胡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曾經有過一個「慕尼黑陰謀」,而就在這場陰謀當中,英國和法國為了避免全面戰爭的爆發,維護自己的私有利益,於是,就在他們與德國籤訂的一份《慕尼黑協定》中,將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作為了一種犧牲品。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1968年,蘇聯50多萬軍隊,為何佔領了盟友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蘇聯出動了25個師,再加上盟友波蘭、匈牙利、東德等國家的軍隊,總計50多萬大軍,從各個方向進入了盟國捷克斯洛伐克,並且徹底控制了這個國家。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既然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屬於盟友,蘇聯為何要大動幹戈,集結50多萬軍隊呢?
  • 驚聞駐以色列大使不幸逝世,以色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驚聞中國駐以色列大使不幸逝世,讓我們看一看以色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2016年以色列總人口855萬人,其中猶太人口共637.7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我們知道了以色列的國家的成立,我們來談一談以色列跟中國的關係。中國跟以色列的關係其實應該說還是蠻好的:由於二戰時期中國接受了猶太難民。所以新中國一建國以色列就承認了中國。以色列是所有中東國家中同中國關係最好的,美國把先進的武器賣給以色列,以色列又偷偷的賣給中國,所以兩國的關係可見一般。
  • 蘇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對小弟從不手軟的蘇聯,讓全世界吃了一驚
    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期克格勃向克裡姆林宮發送了一份報告,稱1964年約有15萬捷克斯洛伐克人前往西方國家,而在此期間大部分人都沒有受到嚴密的監視,於是克格勃擔心一些西方思想會混入這些人的腦中從而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對蘇聯集團國家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 自動步槍ZB-530:原捷克斯洛伐克自動步槍的發展歷史
    1952年,設計師阿洛瓦·法裡克開發了捷克斯洛伐克自己的7.62x45毫米vz.52中間型威力槍彈,該彈藥的開發吸取了前蘇聯在彈藥製造方面的先進經驗。很快,以7.62x45毫米vz.52中間彈藥為基礎,捷克斯洛伐克決定開始創建全新的小型系列武器,以取代舊裝備。
  • 蘇聯為何入侵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難道不擔心其投靠西方?
    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是同志加盟友的關係。但是這兩個國家,都曾遭到蘇聯老大哥殘酷的入侵,不管是匈牙利還是捷克斯洛伐克,並不是南斯拉夫以及阿爾巴尼亞這樣的不聽話的小弟。可蘇聯卻毫不留情,公然派兵入侵了這兩個國家,甚至還處決了匈牙利的總理。這未免讓人心寒。
  • 與虎謀皮,波蘭和德國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最後自己也被瓜分了
    說到德國和波蘭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就要說到當時波蘭與蘇聯,德國的關係,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波蘭自古以來就與捷克斯洛伐克存在著一定的領土爭端,縱觀1936年到1939年德國閃電入侵波蘭前期,波蘭唯一可以欺負的國家也只有捷克斯洛伐克了,其實波蘭與德國瓜分捷克斯洛伐克關鍵本身就是與虎謀皮,德國當時就是想給予波蘭一點好處讓其來站好隊伍
  • 中歐強國丨捷克斯洛伐克為何會「天鵝絨分離」?利益的角逐戰場
    捷克分別與德國、波蘭、斯洛伐克和奧地利接壤,是一個內陸國家,國土總面積為7.89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為1065萬。、統一的國家。蘇聯為首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蘇聯的迅猛入侵,雖成功的阻止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使蘇聯的威望達到頂峰。但同時也極大的震動了社會主義陣營,蘇維埃聯邦各國都擔憂成為下一個捷克斯洛伐克。
  • 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
    提起黎巴嫩,很多人應該不太熟悉,作為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國家,卻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來看一下黎巴嫩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黎巴嫩,處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是一個具有中東特色的沿海國家,這裡的每一個城市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古蹟,多元文化,黎巴嫩的領土面積不大,僅有1.04萬平方公裡,但卻孕育了不一樣的文明。回到歷史線上,黎巴嫩的歷史相當悠久。
  • 捷克斯洛伐克小史,原本兩兄弟,分家一千年
    所以,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原本就是一個族群的。斯拉夫也曾經搞過斯拉夫運動,要所有的斯拉夫民族建一個國家,這個就太嚇人了。德英法都反對。不反對也建不起來。現在的東南西三大斯拉夫都沒組團,何況所有的斯拉夫。且說西斯拉夫中的捷克跟斯洛伐克人,他們遷出來後就組了一個團,建立了一個薩莫公國。這個公國比較鬆散,有點類似我們的黃帝炎帝這樣的部落聯盟。
  • 以色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一個最古老而又很年輕的國家。對比中東其他國家,以色列無疑太年輕了,但他的歷史卻是最久遠的。以色列是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但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強大,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這個年輕的國家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而未來的以色列是否依舊能夠屹立在中東實在是五五之數。
  • 為什麼說二戰中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使德軍增加了侵略的膽量
    二戰爆發前夜,納粹德國一個重大收穫,就是吞併捷克斯洛伐克。  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過程,在後世好些人看來,簡直是一路碾壓。  先是1938年,野心勃勃的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故意在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製造事端,嚇得英法等"老牌強國"們紛紛介入,慌不迭的給納粹德國站隊。
  • ...代表大會代表團訪問蘇聯、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二)在捷克斯洛伐克        1956年12月2日,代表團從莫斯科到達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捷克斯洛伐克工業發展的水平是比較高的。他們的機械工業特別發達,機械工業的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約28%。他們給許多國家製造工業裝備。我們在布拉格參觀了史達林格勒工廠,這個工廠主要是生產電力機械和汽輪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