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捷克斯洛伐克為什麼會成為慕尼黑陰謀當中的犧牲品?

2021-01-19 呂海峰專欄

呂海峰

胡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曾經有過一個「慕尼黑陰謀」,而就在這場陰謀當中,英國和法國為了避免全面戰爭的爆發,維護自己的私有利益,於是,就在他們與德國籤訂的一份《慕尼黑協定》中,將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作為了一種犧牲品。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回首一下當時籤訂《慕尼黑協定》的時代背景,即:由於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不但位於歐洲的中心、軍事工業方面特別發達,還礦產資源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德國一旦佔領了捷克,就可以向東有了進攻蘇聯的跳板,向西有了進攻英國和法國的重要陣地。所以,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是垂涎三尺。

於是,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就開始想方設法獲取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一方面,由於在靠近德捷邊境的捷克蘇臺德區,有著將近300多萬的德意志少數民族,所以,希特勒就利用這一有利優勢,在哪裡也大搞納粹主義,並建立起了一個領導組織,不斷號召當地的德意志少數民族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要求 「 自治 」。 實際上,也就是脫離捷克斯洛伐克,歸附到德國。另一方面,希特勒又大肆叫嚷著絕不能容忍有人「 欺侮他們境外的德意志人」,並揚言要對捷克斯洛伐克發動戰爭。此後,隨之,就開始大規模的向捷克斯洛伐克邊境調集軍隊。

當然,面對如此大的戰爭危險,捷克斯洛伐克也並沒有閒著,也是開始不斷調兵遣將,以防萬一。於是,一時間,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上空是陰雲密布,戰爭似乎要一觸即發。然而,當這個危急時刻來臨之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當時最傷腦筋的,竟然既不是德國,也不是捷克斯洛伐克,而是英法兩國的領導人,其中,英國首相張伯倫甚至是徹夜不眠。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雖然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在表面上獨立了,但是,它卻依然被籠罩在英法兩國的勢力保護範圍內。所以,它同英法兩國在當時都籤過協定,即:一旦發生戰爭,英法就應該出兵相助。然而,當希特勒的鐵蹄即將要踏入捷克斯洛伐克之際,英法兩國卻不禁有一些怯懦了。於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就在緊張之餘,忽然間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即,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家利益。

為此,當他同法國首相達拉第通話協商之後,便最終決定,趕緊聯繫德國,就捷克斯洛伐克問題,進一步見面磋商。當然,事實上,此時的希特勒雖然已經箭在弦上,但同樣也是如坐針氈。因為當時的德軍實力其實非常有限,即使真的想要打捷克斯洛伐克,也頂多能夠抽出12個師的部隊。然而,人家捷克斯洛伐克在當時至少還有35個師呢!如果再加上英國和法國的幫助,那麼,德國也很難佔到便宜。所以,當英國首相剛剛向他發出了求和信號之後,希特勒就不禁如釋重負,喜出望外,馬上登機前往慕尼黑和英國首相見面就捷克斯洛伐克問題進行磋商。

見面之後,如今我們依據戰後所查獲的當時翻譯官的筆記可知:希特勒在參會之後,他先是向英國首相張伯倫大談他對德國人民、對國際和平,以及對德英親善的很多功勞,然後,話鋒一轉,就開始以武力威脅英國首相張伯倫,而張伯倫也深怕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的戰火最終燒及到英國,於是,就一股勁的妥協,直至他正式同意將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少數民族地區的領土,割讓給德國,這次會議才圓滿結束。

當然,令英法兩國失望的是,儘管他們在與德國所籤訂的《慕尼黑協議》當中,已經明確犧牲了捷克斯洛伐克,以達到和平的目的。但是,就在希特勒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少數民族地區之後,卻依然沒有擋住全面戰爭的爆發,即:第二年的3月,德國的希特勒就再次以武力公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領土,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總之,正如後來英國首相邱吉爾在1938年10月5日的演說中所說:「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兩國的壓力下被分割,其實無疑就是西方國家向納粹武力威脅的一種徹底投降。而這種失敗不但不會給英國和法國帶來和平與安全。反而,還使這兩個國家的處境更為軟弱和更為危險。」(呂海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二戰中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使德軍增加了侵略的膽量
    終於以一場"慕尼黑陰謀"鬧劇,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含恨籤下《慕尼黑協定》,咬牙割讓了蘇臺德。    "慕尼黑陰謀"前,希特勒張牙舞爪的背後,是一群極度心虛的德國軍官們。  那為什麼,心虛到這個程度,德國依然有驚無險,拿到了他們想要的戰果?因為有人比他們還心虛——捷克斯洛伐克的"好朋友":英法列強。
  • 一場四大惡勢力首腦進行的慕尼黑陰謀背後的故事,沒有多少人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45年,作為中國人,我覺得應該注重二戰史的研究。因為在二戰中,中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分子的一部分出了非常大的力。如果不是中國在亞洲地區拖住了日本的實力,那麼現在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是不是被法西斯分子所統治呢?
  • 慕尼黑陰謀完美解釋弱國無外交的真諦,英美出賣蔣介石再次驗證
    今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緊急會議,就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控制的東古塔地區杜馬鎮遭到疑似毒氣襲擊,導致70餘人喪生的事件,為此,與會的各國代表展開了激烈爭辯。美俄代表在會上更是吵成一團,互相指責,敘利亞代表賈法裡在會上發言,否認敘利亞政府軍使用過化學武器,斥責美國以謊言為由發動侵略戰爭。他在發言中還調侃說,根據白頭盔發布的視頻,「化學武器已經學會區分武裝人員」。
  • 慕尼黑陰謀到底有多不要臉?
    說起慕尼黑陰謀我們都知道這件事,英法德意四國背著捷克斯洛伐克把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可以說是非常的不要臉的行為,當時籤訂這個條約的時候竟然沒有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到場。相當於一群人商量分你的家產,但是你卻沒有說話的權利。商量完直接拿走了,連和你都不打招呼。
  • 二戰時期,工業能力大於日本的捷克斯洛伐克為何會滅亡,原因在這
    由於繼承了奧匈帝國的部分「遺產」,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基礎相對比較紮實,很快就一躍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七大工業國,僅次於美國、蘇聯、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且工業實力還遠超日本、西班牙。
  • 二戰時期的捷克斯洛伐克有多悲
    直到現在為止,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插入德國境內,形成很大威脅(它是朝向法國的蜂腰,又是盟國特別是俄國的空軍基地),現在捷克撕洛伐克自身也被鉗住了。它自己的戰略地位現在已經變得如此不利,以致在能得到西方的有效援助之前,它勢必成為強有力攻勢下的犧牲品。
  • 二戰當中的波蘭: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波蘭,目前中歐的地區性大國,作為當今政治體系當中的反俄先鋒,波蘭在北約體系當中一直是作為抵抗俄羅斯的第一道關卡。目前來看波蘭境內駐紮著超過5000名美國駐軍,同時設有美國第五司令部的前線指揮部,事實上,波蘭與俄羅斯(或者是蘇聯)之間的恩怨能夠追溯到沙皇時期。而二戰之前的波蘭曾經也有過一個大國夢,不過被蘇聯與德國共同毀滅掉了。
  •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史達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看著這一串懲罰措施是不是格外眼熟,這不正是德國發動二戰的一個個前奏嗎?從這裡亦可看出二戰是一戰的延續。所不同的是,當時那幾個老道的政客預測德國可能會在30年後東山再起,豈料不到20年,對手就氣勢洶洶來復仇了。創造奇蹟1923年,因魏瑪政府「惡意」拖欠賠款,法國和比利時派兵佔領了德國魯爾工業區。
  • 回首慕尼黑陰謀,納粹德國虛張聲勢,英法美割肉餵鷹
    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來到了會議大樓,但只是呆在會議廳隔壁的房間裡坐冷板凳,等待最後的結果。次日凌晨1點,4國先在把蘇臺德區移交給德國的協定上籤完字。在希特勒、墨索裡尼走出「元首宮」後,捷克政府代表才被叫進了會議廳。幾個小時後,捷克政府宣布接受慕尼黑協定。
  • 一戰時協約國一員的羅馬尼亞,為什麼二戰時加入了軸心國?
    作為戰勝國的羅馬尼亞收穫頗豐 可是在二戰中,羅馬尼亞卻選擇了德國的軸心國集團,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羅馬尼亞認為德國會取得最終勝利嗎? 歷史上一直屬於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1878年時才正式獨立。 羅馬尼亞之所以加入協約國其實原因很簡單。 羅馬尼亞和俄國本來一直有領土糾葛,所以是不希望加入協約國作戰的,況且當時的羅馬尼亞國王是德國人,和德國自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為何會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蘇德臺區的德意志人提出了「自治」鋼領,企圖將蘇德臺區將從捷克斯洛伐克分割出去。鋼領提出後,德國迅速屯兵捷克斯洛伐克邊境,並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將蘇德臺區交給德國,以保護德國僑民的生命安全。與此同時,波蘭當局發動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進攻,並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特申地區。波蘭的進攻,使捷克斯洛伐克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
  • 中歐強國丨捷克斯洛伐克為何會「天鵝絨分離」?利益的角逐戰場
    ,世界工業強國捷克斯洛伐克,二戰時期歐洲第二大兵工廠。二戰初期的歐洲局勢1939年3月,德國出兵將整個捷克佔領,斯洛伐克則成為德國的附庸國。二戰時,歐洲戰場形勢1968年1月,美蘇冷戰時期,捷共第一書記杜布切克發動名為「布拉格之春」的經濟和政治改革運動。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慕尼黑陰謀有關聯?看完漲知識!
    接著,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以保護捷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利益為藉口,對捷提出了領土要求。 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與德國相鄰,經濟發達,戰略位置重要,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希特勒先是指使蘇臺德的法西斯分子進行分離活動,然後,指責捷克斯洛伐克迫害蘇臺德的德意志人,並以武力相威脅,要求割佔蘇臺德地區。
  • 臭名昭著慕尼黑協定,捷克眼睜睜看著國家被分解,卻無能為力
    9月30日,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新鮮出爐,捷克斯洛伐克喪失了近1/5的領土(1.8萬平方千米)、半數以上的工業設施和資源以及堅固的邊境防禦工事。希特勒之所以對捷克斯洛伐克如此關注,一是希望將所有德國國土之外的日耳曼民族都併入德國,然後向東方擴張,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二是捷克斯洛伐克有可能成為英法的後備軍事補充,對德國造成威脅。
  • 二戰反思錄:綏靖政策害人終害己
    反思二戰的教訓中最沉痛的一條,就是綏靖政策。邪惡的法西斯不是與生俱來的強大,而是在英美法為首的西方國家一步步縱容下,逐漸變得邪惡而強大的,最終成為禍害全世界、全人類的洪水猛獸。這些國家的綏靖政策無一成功,全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後自食其果。
  • 菩薩蠻·華南抗日縱隊、清平樂·慕尼黑協定~解讀二戰歷史文化
    擴展閱讀:《慕尼黑協定》1938年9月29日到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在美國支持下於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裡尼,在德國南部的慕尼黑舉行了四國首腦會議,並籤訂了所謂《慕尼黑協定》,全稱為「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德臺領土給德國的協議」。
  • 1938慕尼黑會議,英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籤訂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作為交換德國向蘇聯進攻的條件。由此,歷史上把這種犧牲弱小國家利益、企圖引開禍水的做法稱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會議  1938年3月,德國一槍不發,便吞併了奧地利,接著又緊盯下一個目標捷克斯洛伐克。
  • 1968年,蘇聯50多萬軍隊,為何佔領了盟友捷克斯洛伐克?
    首先,我們聊聊捷克斯洛伐克的歷史。捷克斯洛伐克原本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捷克斯洛伐克的軍工業非常發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奧匈帝國軍隊供給了大量的武器。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龐大而不強大的奧匈帝國解體,分為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武器很有名,在抗戰時期,我國曾經大量使用了捷克式輕機槍。
  • 此小國二戰時被嚴重低估,擁有全球最大兵工廠,間接支援抗日戰爭!
    說到二戰發生的原因,這裡面有兩件事一定會被提到:《慕尼黑協定》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前者讓英法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割給了德國,後者使德蘇將東歐瓜分。這些都是當時英法蘇三國侵略政策的具體表現。也因為這兩件事,法西斯國家對外侵略的野心被助長,世界已處在危險的邊緣。
  • 二戰打滿全場,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成最大輸家
    首先就是一戰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作為參戰國,早就掏空了家底,因為在一戰開始之前,英國的整體實力已經呈現出衰弱的趨勢了,最主要的就是之前的兩次布爾戰爭,這兩次戰爭可以說把英國從維多利亞時代攢下來的家底幾乎打空了,再加上之後的一戰,英國的實力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