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古人眼中何為音?何為樂?本文主要探討音樂的作用和其重要性。
(上文參考點擊:川普曾對音樂老師大打出手?究竟何為音樂?
音樂,是由有節律而豐富不同的聲音派生而成,其最本質的作用是通過感知天地人而抒發人的內心的感受或者情志。所以,當人心感到哀傷悲痛的事情,聲音就急促緊縮而透示出消殺之氣;當人處於嘻嘻哈哈的氛圍之中,聲音就寬舒和緩而呈現出自由奔放的樣子;當人心完全沉浸於喜悅,聲音就爽朗悠揚而感覺四處祥和;而人心遭遇惱怒或者譴責時,聲音就毛糙表現為關牙閉脈而語無倫次的樣子;當人心感到對方的虔誠恭敬之意,自然而然聲音就率真公正而表現出心胸寬廣落落大方的樣子;當人感覺到無疆大愛的行為和舉動之時,聲音就柔軟合和而表現出響應順從天下和諧的樣子。
這樣看來,以上六中不同的聲音都不是人的天生本性啊,是有感於天地萬物和人情世故才萌動生發而成的。所以啊,遠古時期的統治者在管理萬邦的時候,是非常用心的,才可以感天動地讓萬民歸心。正因為如此,才會用符合大道的禮節來疏浚順導人們的情志,用音樂的儀式來響應合和人們的心聲,用統一的行政命令來調配資源讓萬民共享同行,用法規刑律來杜絕人們作奸犯科的悖亂行為。
禮節、樂儀、法制、行政,它們是連貫相通的,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老百姓們對外同仇敵愾、對內令社會安靜和諧,從而讓天下得以大治。
只要是聲音,都是從人內心世界的感情中產生的。心中藏有豐富的感情世界,就會通過聲音的形式表現於外在的世界。將單純的發聲編輯成起伏而有節律的聲調,才能真正成為音。正因為如此,所以凡能治理社會的音調都合和安詳,這是因為內心高興而於外宣示國家政通人和。價值觀難於統一的混亂世道的音調往往透示著怨憤之音,這是因為內心憤怒而情不自禁地於外表現出社會治理不和諧的聲音。國將不國的音調傳遞著悲痛和哀思,這是想到了百姓們將為人魚肉和任人宰割的悲苦命運的聲音啊!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街一個道理:音樂的道理和政治的道理是相通的呀!
「如果我今天重新設計中國的教育體系,我覺著,幼兒園的孩子們,他(她們)剛剛開始,必須學會唱歌、必須懂得音樂、必須欣賞音樂,這個音樂是跟天堂(相)通的。將來要尋找開啟人的智慧是音樂(開啟)起來的,音樂最早是從教堂呀、廟堂呀出來的,所以,音樂對人實在是太重要了!」——馬雲
馬雲同時還提到,知識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學習到,但是,文化是玩出來的。老師給學生印象最深的,其實是從體育、音樂和美術中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
古人從國家社會層面告訴了我們音樂在社會治理方面的重要性,馬雲從教師、教育和學生的角度講明了音樂在每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古人的話,你不信不喜歡,馬雲的現身說法你總該相信總該喜歡吧?何況他們都說的很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