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傅抱石「詩情」與「畫意」的巧妙結合

2020-12-11 工筆小強

作品創作整理不易,喜歡的關注、點讚,不斷更新中,感謝您的閱讀。

傅抱石江西省新餘縣人。青年時酷愛繪畫、書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鴻資助留學日本,攻讀東方美術史,畢業於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回國後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建國後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擅畫山水、人物。崇尚創新,建樹良多,創造出用筆有直有根、有折有圓、粗細、輕重、虛實變化萬幹的山石鼓法——抱石鼓。人物畫受陳老蓮影響而又能脫變運用,自成一格。用筆洗鍊,著重氣韻,達到搞灑入神的效果。他的畫法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別出心裁,線條縱逸挺秀,設色沉渾質麗,善於把水、墨、色融為一體。

《秋風紅雨圖》

《秋風紅雨圖》軸,紙本,設色,縱98.4釐米,橫49.3釐米。「秋風吹下紅雨來」本是清初畫僧石濤的詩句。傅抱石對石濤繪畫的創新精神推崇備至,進而對其事跡、藝術加以深入的研究,陸續發表多篇論文,闡述精當。可以說,他對石濤的思想、精神已經達到相通的境界,對其詩文有著深刻細緻的體會,所以筆下的石濤詩意圖充分體現了原文風神。圖上二文士對坐舟中,杯盞交流,酒助談資,興致正濃。一陣秋風襲來,落葉繽紛,仿佛紅雨飄落,意境蕭疏。畫面上部枝條參差,下方僅置一舟,一繁一簡,相得益彰。構圖不求滿密,乾淨利索,點明主題,取得了形簡意賅的藝術效果。

《山水人物圖》

《山水人物圖》軸,紙本,設色,縱63.1釐米,橫35.5釐米。遠峰散漫,煙雲明滅,霧氣氤氳,三重瀑布由遠及近,悅人心神。近端,林木蔥鬱,溪流潺湲,農人荷鋤,駐足觀望山色,沉醉其間,流連忘返。全圖表現高山流水清幽平靜的景象,用色簡淡為宗,山石雜有解索皴、荷葉皴。山水近實遠虛,層次分明,顯示出畫家對空間處理的嫻熟把握。

《山水人物圖》

《山水人物圖》軸,紙本,設色,縱153釐米,橫41釐米。畫面籠罩著沉鬱凝重的氣氛,遠山如障,雄偉浩蕩,千巖萬壑,草木華滋,幾處清流細細如線。山石密樹之間的小路上二儒者似在遙相呼應,暢遊其間,樂而忘返。畫家運筆不拘一格,瀟灑落墨,以筆鋒的轉折表現山體的構造,自由揮灑,一氣呵成,以求情深意切、天趣自成的藝術效果。

《夏山圖》

《夏山圖》軸,紙本,設色,縱111釐米,橫62.5釐米。全圖採用截景式構圖,崇山峻岭的崔嵬壯闊被進一步強化,以硬筆散鋒寫就的石壁巍然峭拔,山間升起的淡淡青煙四處流動,一文士執杖攜童在萬木蔥鬱的小徑上信步而行,本應濃重溼潤的暑氣似乎已被滿目青翠的群峰所吞噬,消散得無影無蹤。雖然圖稱「夏山」,卻沒有炎炎烈日與潮溼空氣帶給觀者的沉悶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涼爽暢快,正是畫家匠心獨運之妙。

《風雨歸舟圖》

《風雨歸舟圖》軸,紙本,設色,縱60.8釐米,橫52.8釐米。 傅抱石畫雨的作品始於20世紀40年代,應該是蜀地山區多雨的氣候給他帶來創作的靈感。此後,無論是巴蜀的疾風暴雨還是江南的綿綿細雨,都被他再現於畫幅,引人入勝,所以論者常常用「一半山川帶雨痕」來形容其畫作的特點。談及畫雨,他認為古代畫家「不直接畫雨,而能使人產生下雨的感覺。……到了清代的金冬心,開始摸索直接畫雨的方法。我受了他的影響,也吸收了西洋水彩畫的表現方法。但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老師是大自然本身。」自然界觸發了他的靈感,為他提供了素材,在吸收中外繪雨技巧長處的基礎上,傅抱石成功地表現出原本沒有固定形狀的雨水的氣勢,形成強烈的感染力,堪稱一絕。

由圖中題款可知此圖系畫家在中央大學觀賞金農繪製的《風雨歸舟圖》時產生靈感,又經反覆推敲,方才落筆,其審慎的態度可見一斑。只見一葉扁舟在暴雨狂風中前行,船夫用足力氣猛搖船槳,主人撐起雨傘儘量躲避著傾盆而下的雨水。岸邊的蘆葦為狂風所折,遠處的山巒也被風雨模糊成咪蒙的一片。逼真的風雨效果令人仿佛置身其間,似能聽到風聲、雨聲、水聲、雷聲交織出一曲交響樂,蕩人心脾。

《柳溪漁艇圖》軸,紙本,設色,縱49釐米,橫75.6釐米。圖寫煙波浩淼之間,一葉漁舟由蘆葦蕩中緩緩撐出,近處柳條隨風搖曳,意境靜謐安寧。縱目所及,水天相接,清風拂面,仿佛有濃濃的春意。儘管筆墨不多,然而如詩如歌的田園小景躍然紙上。自古以來,鄉間的生活常常成為畫家描摹的對象,藉以表現對平靜生活的嚮往。此類題材經常能夠在傅抱石的畫中見到,應是他內心世界的外在表達。

《山水清音圖》軸,紙本,設色,縱98釐米,橫45.3釐米。圖寫山中暮秋景色,樹木的葉子已為秋風吹盡,散落林間,一片蕭索孤寒之氣。遠處一線瀑布自天而降,轟然有聲,近處水流淙淙,泊泊不息。水閣中,文士憑欄站立,似在聆聽由遠及近的水聲與林梢間往來穿梭的風聲混合形成的天籟之音。一時之間,令人體會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山石不用散鋒形成的抱石皴,而以濃淡不一的墨色表現肌理,有清雅宜人的氣質。以宋代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水調歌頭醉吟》中「山水有清音」一句為題,反映出畫家寄情山水、嚮往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的心態。

《松林策杖圖》

《松林策杖圖》軸,紙本,設色,縱97.5釐米,橫45.5釐米。圖寫蒼松之下,老丈回眸遠眺,但見千峰危聳,漫山蒼翠,百尺飛泉仿佛銀河傾瀉,令人感嘆。此作構圖與眾不同,並未像慣常一樣勾畫水口,只是截取瀑布的一段,雖然無頭無尾,卻進一步突出了瀑布的壯闊雄偉,使無聲的畫面傳達出聲震千裡的撼人氣勢。唐代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一曰:「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歘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潀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此圖仿佛為其詩的真實再現,亦是畫家心接古人的通神之作。

《風雨歸莊圖》

《風雨歸莊圖》冊頁,紙本,設色,縱31.7釐米,橫37.5釐米。圖繪一人舉傘,正沿著山路走回自己的家坐落在林間的茅屋。從樹木搖擺的形狀與落筆的方向、速度來看,風是和緩的,且雨勢不大。和風細雨的畫面或許是畫家當時心境的流露。1946年,中國人民已經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傅抱石即將在本年10月離開生活8年的重慶,回到南京,繼續執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相對戰爭期間而言,平靜的生活與即將返回南京的現實情況無疑會使畫家欣然快慰,「回家」的興奮和期待在這個時候必然佔據畫家的內心世界。筆下出現「回家」的畫面,應是畫家對國家穩定與家庭溫暖的美好嚮往。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一代國畫大師傅抱石的詩情文心
    傅抱石《東坡先生》和《春詞詩意》傅抱石《東坡先生》傅抱石(1904-1965) 東坡先生癸未冬月,抱石造象,並錄王鏊贊。(二)魏了翁跋張逵《東坡笠屐圖》云:東坡在儋耳,一日訪黎子云,中途值雨,從農家借箬笠木屐,戴笠而歸。婦人小兒爭笑,邑犬爭吠。東坡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見《好古堂畫記》。傅抱石。(三)天廔先生惠正。抱石記於南京。
  • 傅抱石藝術節媒體矩陣正式上線
    據了解,「傅抱石藝術節」媒體矩陣由傅抱石藝術節官網、傅抱石藝術節學習強國號(申請中)、傅抱石藝術節官方微信、傅抱石藝術節官方微博、傅抱石藝術節頭條號、傅抱石藝術節抖音號六大平臺組成。傅抱石藝術節學習強國號(申請中)(長按下方二維碼)傅抱石藝術節微信公眾號(長按下方二維碼)傅抱石藝術節新浪微博號(長按下方二維碼)傅抱石藝術節今日頭條號(長按下方二維碼)
  • 張大千創造潑彩山水,傅抱石獨創抱石皴,有人說張大千不如傅抱石
    傅抱石山水畫到後來在發現傅抱石的繪畫比他在藝術史論上的造詣更深,所表現的意境更直接。尤其是他在山水畫上的造詣,是一般畫家所不能比擬的,在不斷寫生練習過程中,傅抱石創造了一種新技法:抱石皴。這種皴法以氣取勢,自然天成,磅礴多姿,體現了他對山水畫的心得和創新。
  • 「抱石皴」——傅抱石《山水高士圖》
    -------------------------------傅抱石(1904~1965) ,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現代畫家。傅抱石(1904~1965)2016年6月5日,藝術大師傅抱石巨作《雲中君和大司命》現身保利春拍。以1.6億元起拍,競價迅速過兩億,最終以2.3億元成交。
  • 《希古與幽懷》新書出版座談暨傅抱石藝術研討會
    傅二石夫人孫靖華,南京博物院研究員萬新華,江蘇省國畫院傅抱石紀念館館長黃戈,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朱萬章,湖北省美術院柳學智等發來賀信或書評。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先生首先致辭,他對《希古與幽懷——傅抱石的人物故實畫》的出版表示祝賀,高度肯定了這一著作的學術價值,是基於「歷史的真實」之上的對傅抱石研究的深化與推進,進而從主編《傅抱石全集》的體會出發,指出傅抱石個案研究中的複雜問題,並對未來的研究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 宋彥軍丨工筆畫的「詩情」與「畫意」
    而作品之內瀰漫的「詩情」、氤氳的「畫意」,恰恰是吸引觀者駐足的磁力、給觀者帶來快感的的催情劑。 寫意的文人畫可能還有一番託詞,以寫實為旨歸的工筆畫尤其如此。 《春至花開》 138cm×68cm 2014年工筆畫的「詩情」:詩心入畫與詩畫合一在工筆畫中,無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是力求於形似。
  • 傅抱石有多牛?江西新餘以抱石為名 尋抱石之根 守抱石之魂 挖掘...
    以抱石為名,鐫刻城市的文化印記 「仙女下凡地,抱石故園人」是新餘市的城市名片,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新餘市陸續建成抱石公園、抱石紀念館、抱石大道、抱石步行街、抱石畫院、抱石文化街、新餘學院抱石美術學院、抱石文化廣場、仙女湖抱石文化創意園、傅抱石藝術館等一批以抱石為名的文化地標設施,其中新餘抱石公園為是中國第一座以美術大師名字命名的公園
  • 傅抱石山水畫:妙造自然與古為新
    傅抱石 雨山圖 鏡心 紙本傅抱石 1960年作 觀瀑圖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56年作 紅日升 鏡心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47年 青山高几重 設色紙本 鏡框傅抱石 1946年作 觀瀑圖 鏡心 紙本傅抱石 1964年作 芙蓉國裡盡朝暉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1942年作 石濤詩意圖 立軸 設色紙本傅抱石 韶山詩意 鏡心 設色紙本傅抱石
  • 一半山川帶雨痕——抱石齋主人傅抱石
    其刻印始於好奇,其父修傘鋪對面的刻字攤給了他最初的啟蒙,之後就讀江西一師,業餘時間研習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出入篆刻堂奧,這之後也就有了傅抱石為了緩解家庭生計訪刻趙之謙印作這則故事,此事被撞破後經校長指點,開始以「抱石齋主人」的身份鬻印自給,後又喜獲《黃士陵自存印譜》,印譜上的幾千枚印兌其一一研習消化,進而激發了其溯其源流,上宗秦漢,兼採浙皖,融會貫通,使其印風更加的秀逸渾樸,所做細白文、朱文印雄秀古雅
  • 傅抱石畫美女,不看外表看精神!
    ——傅抱石 傅抱石 柳蔭仕女圖 雖然傅抱石本人算不上美男子,但是從他的眉眼間似乎總能看到些許的風流俊雅之態,正如他的人物畫一般充滿了瀟灑浪漫氣息。
  • 第五屆傅抱石藝術節下月拉開帷幕
    第五屆傅抱石藝術節下月拉開帷幕 全國50位美術家將到新餘描繪脫貧攻堅畫卷 發布時間:2020-06-23 06:29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漫山桃紅,揚帆遠行,傅抱石繪《石濤詩意圖》
    提到傅抱石,人們的第一個反應是,著名畫家。其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研究學者。他對清初畫家石濤十分欽佩,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世紀40年,他編寫了《石濤上人年譜》,讓人完成地了解了石濤的創作經歷。之後由於戰亂,傅抱石攜帶家人遷居重慶,進入到創作的高峰期。
  • 嘉德「大觀」近現代舉槌,傅抱石以2.13億領銜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大觀」近現代晚拍中,藝術家陣容可謂赫赫輝煌,共計119件標的,匯集了傅抱石、張大千、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李可染、林風眠、吳湖帆等近現代藝術名家的佳作。 177號拍品傅抱石《湘夫人》、181號拍品張大千《老子掛犁松》、183號拍品傅抱石《春詞詩意》等都是由藏家網絡出價竟得,這在大觀之夜還是第一次。甚至在傅抱石《大滌草堂》的拍賣過程中,線上藏家也曾參與競投,並給出了1.1億元的高價。
  • 當驚世界殊丨傅抱石《二湘圖》鑑賞
    傅抱石 二湘圖(局部)從《二湘圖》我們看到了傅抱石全面的藝術造詣,他的大膽縱放和破除常規,他對古人、對顧愷之、對上古衣冠的深入的研究,統統表現在這件作品上了。看一幅畫,相當於讀一本書。>研究傅抱石仕女畫,《二湘圖》絕對是首當其衝的經典!
  • 中國畫需要輸入「溫暖」:寓居重慶金剛坡,中得心源的傅抱石
    (有關介紹可參見本號文章:《不負巴山蜀水情:傅抱石重慶金剛坡下的杜甫情節》)對於傅抱石「抱石皴」的形成過程,大體可按1942年重慶壬午畫展作為區分,此前為散鋒筆法與「抱石皴」的醞釀期,此後的蜀中四年,則是「抱石皴」的成熟期。為了解傅抱石這種探索、變革的創作之路,以及前後風格差異,我們可先來欣賞他早年所作的這幅《水木清華之居》圖。
  • 傅抱石《二湘圖》現身2020北京保利秋季拍賣
    1947年,傅抱石在上海個人畫展上與湘夫人合影丙戌三月二十六日醉後寫二湘圖於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山齋,新諭傅抱石並記。【印文】傅、抱石之印、抱石得心之作【題籤】二湘圖(長立軸)。傅抱石 二湘圖(局部)從《二湘圖》我們看到了傅抱石全面的藝術造詣,他的大膽縱放和破除常規,他對古人、對顧愷之、對上古衣冠的深入的研究,統統表現在這件作品上了。
  • 【保利拍賣2020秋拍】當驚世界殊丨傅抱石《二湘圖》
    ——傅抱石 《傅抱石年譜》,第11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5.《傅抱石的世界》,第296-297頁,臺灣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16.《傅抱石精品畫集》,圖版16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傅抱石繪《觀瀑圖》
    傅抱石在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他的作品就以磅礴的氣勢著稱於世,讓人久久難忘。傅抱石 觀瀑圖 《觀瀑圖》在傅抱石的作品中顯得有些「另類」,畫中約有一半的面積都是留白,這樣的處理手法難度很大,一不留神就會讓作品顯得空洞蒼白。
  • 雲展·五百年來三十人 25 傅抱石《高士圖》
    - 傅抱石(1904-1965) 主題:高士圖 類型:立軸(現代)傅抱石《高士圖》 畫家介紹: 傅抱石(1904-1965
  • 傅抱石山水畫,大氣磅礴,有意境!
    傅抱石的繪畫作品,功力深厚,筆墨精緻灑脫。是後輩學習山水畫的經典教程。好的作品一起欣賞,好的故事一起回顧,希望大家喜歡,謝謝點讚評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