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看待保羅書信:以耶穌的話語為信仰核心

2020-12-17 基督教資訊平臺

關於保羅書信,目前存在幾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保羅書信是針對當時個體教會的具體情況來寫的,不是普遍的原則性教導,對於耶穌的觀念來說,起到補充作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保羅作為使徒,他的書信成為聖經正典,那麼他的書信就是神的話語,具備神的權威,因此他的書信和耶穌的話語具有同等的權威。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保羅書信的權威超過了耶穌的話語,我們要從保羅書信來理解耶穌,而不是反過來,從耶穌來理解保羅。

第一種觀點算是正常的觀點,但這種觀點一般遭到傳統教會用腳做出的的迴避拒絕,在教會教導和神學教義上,他們更多是從後兩者出發,最終歸宿到第三種觀點。當然第三種觀點沒有人承認,只是存在於潛意識裡。

我們究竟該怎樣看待保羅書信,是不是他的書信進入聖經正典之後,就具備了與耶穌話語同等的權威,或者超越耶穌話語的權威呢?認為同等權威的,依據的經文是: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但這一觀點是對於已經成為正典的聖經而言,對於新約正典沒有形成的時候,可能並不是這麼認為的,甚至保羅自己也沒有把自己的書信和教導擺在與耶穌同等權威的地位。

回顧保羅書信的歷史,對於我們理解保羅書信的角色至關重要。

保羅為什麼寫信?寫這些信給誰?目的是什麼?弄清這些問題,有助於幫助我們理解保羅書信在當時的地位。

保羅在皈依耶穌之後,其傳福音的範圍一般被認為在猶太地之外,也就是向著希臘化世界的羅馬帝國外邦人傳播耶穌的福音。因為保羅傳播福音的地域較廣,加上當時的交通工具十分落後,這就是造成了一個困難,那就是保羅與他所傳播並建立的教會相隔甚遠,不能及時地處理教會所遇到的問題。

這個時候,保羅以書信的方式,將自己的處理具體問題的內容告知對方,就成為一種最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保羅在寫信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書信將來會成為正典,因此他的書信都是具備私人性質的,針對某個教會的具體問題進行回應,這種針對性並不是具備一種普遍的原則。這是保羅書信的特點。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保羅書信早於福音書,因此保羅書信的權威就大於福音書。這種觀點同樣忽略了當時的實際情況。

保羅書信早於福音書的寫作,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時間之先並不意味著權威也同樣在前。

我們必須知道在保羅活動的時期,最有權威的是耶穌教導,不是使徒的教導。使徒是因為傳播耶穌的教導才具備權威的。

耶穌的時代,末日論是最流行的,儘管耶穌否定末日來臨的具體時間,但但以理的七十個七的預言,在當時還是有巨大的影響力,以至於他的門徒也都認為,耶穌再次來臨的時間就在他們有生之年可以見到。在這種末日來臨的時刻,書寫和記錄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加上當時極低的識字率,因此耶穌的話語是以口頭的方式在教會裡傳播。

跟隨耶穌的人都還在世,因此他們成為耶穌話語的傳播者和權威見證者,而他們也同樣因為是耶穌的門徒和見證者而具備了權威。

儘管門徒具備了權威,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自己和耶穌相比,並沒有超越耶穌的權威,必須以耶穌的話語作為信仰的核心內容。

在保羅的書信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這種自覺,我對其餘的人說(不是主說):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願和他同住,他就不要離棄妻子。 (哥林多前書 7:12 和合本)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他們不恆心守我的約,我也不理他們。這是主說的。(希伯來書 8:9 和合本)

保羅將自己的話語與耶穌的話進行了區分,其就是要告訴教會成員,他們之所以是基督徒,之所以在這個教會而不是猶太會堂是因為耶穌的緣故,而不是因為保羅的緣故。保羅寫信給他們是要解決一個具體問題,而不是像耶穌一樣教導。

後來因為跟隨耶穌的使徒都去世了,而他們所等待的末日依然沒有到來,這個時期是基督教發展史上的考驗期。

跟隨耶穌的使徒都不在了,那麼如何將這些流傳的耶穌教導保留下來,就成為大家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就是福音書寫作的背景。最後經過篩選,就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四福音書的樣子。當然,當時流行的記錄耶穌話語的福音書有很多種,不過這四種最為流行,也得到了早期教父的認可,最終在確定正典的時候將他們定為聖經。另外《多馬福音》等則沒有納入。

因此,福音書在寫作時間上晚於保羅書信,但並不意味內容也晚於保羅書信。實際上,福音書的內容在保羅書信之前就已經在教會流行了。

當時,雖然沒有今天的聖經正典,但並不意味著大家沒有「聖經」的概念,這些聖經概念就包含舊約律法書和先知書以及耶穌的教導。

總結上面的三個觀點,一是保羅書信是針對具體問題而寫,二是保羅書信是因為耶穌的話語而具備權威,第三保羅書信在時間上並不早於福音書的內容。現在我們回答上面的問題了,耶穌教導也就是福音書和保羅書信的地位問題。

既然保羅自己明確區分了耶穌的話語和自己的教導,並沒有將自己看做與耶穌同等權威,那麼為什麼今天我們要將保羅的書信看做超越或者與耶穌同等的權威呢。因此,我們對待保羅書信,應該以耶穌為中心去審查和理解,而不是相反。

只有正確看待保羅書信,才能讓我們回歸耶穌,成為耶穌的門徒。

相關焦點

  • 用耶穌的教導來看待一切,時刻警醒,這才是耶穌的門徒
    耶穌是我們的信仰核心,這個觀點可能在我們看來是基督徒信仰基本的常識,根本不需要論證和言說。但就是這個核心的問題,卻因為太普通而被常忽略或被替換,從而結果是把耶穌放在嘴邊,卻把其它放在心裡。我們一直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凡是基督教的都是耶穌的,耶穌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疆域,沒有邊界。
  • 基督《耶穌向掃羅(保羅)顯現》
    註: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親愛的弟兄姊妹主內平安,在《使徒行傳》9章的1-25節講述了耶穌向掃羅顯現,這裡的掃羅就是後來的使徒保羅,並使掃羅(保羅)作為神的器皿,傳講耶穌的話語,我摘選了其中1-9節來作為我的讀經心得。
  • 成為耶穌信徒以前,保羅什麼樣的宗教觀念,我們現在已無法考證了
    既然是犧牲,那麼他們就應該在耶穌降臨世間的時候獲得統治權作為補償。由此,他們已經把耶穌看作是上帝指命的基督,基督在本質上和猶太民族的彌賽亞合二為一。他們認為耶穌受難於十字架是被先知預言過的,他們堅持把這一點寫入《馬太福音》。因為拿撒勒人的信仰教義給信徒以種種希望,所以它很快就在猶太和敘利亞傳播開來。[插圖]聖徒保羅雕像,他被許多近代權威學者認為是基督教的真正創始人不久,耶穌後的第二位大師崛起了。
  • 「聖經」不要遵守人的遺傳勝過遵守神的話語和神的誡命
    文中講述的是加拉太書的成書背景以及使徒保羅書寫這封書信的目的。因此,我們(基督徒)需要謹慎小心,仔細分辨別人所宣講的話語是否合乎聖經的教導和神的話語,不要被那些存心攪擾我們(基督徒)心靈的人所引誘了,使我們(基督徒)選擇離棄基督隨從別的福音。
  • 從「希臘化背景下的猶太人」來理解:保羅和他的書信
    理解保羅的時代與理解保羅一樣重要。只有理解了保羅的時代,我們才能理解保羅,也才能理解保羅的傳教背景和書信背景,進而更進一步地,理解保羅書信的目的和結構。因為保羅面對的對象,決定了其傳福音的關注點。考察希臘化背景下的猶太人有助於我們考察猶太人對異文化的態度。
  • 信仰如何讓我們看透生死?
    《腓立比書》是保羅在監獄中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保羅雖然被囚於監獄,面對刑罰和死亡的危險,在生命的苦難中,他也仍然能夠唱出喜樂的歌,發出真理的光,囑咐、勉勵當時的教會,也是囑咐、勉勵我們: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讓我們從保羅身上來認識上帝的恩典。在這段與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保羅要面對兩個問題:首先是自己的需要和教會需要的張力;然後是教導信徒如何面對苦難。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路加是保羅的門徒嗎
    接著後來就像舊約中的以色列人總愛編先知書一樣,他們又掀起了一股編使徒書信的潮流,其中大多數是為了指導信徒在現實中如何傳教的,就託偽保羅所書,而那些講述末世景象恐嚇人們要加入他們教派的,就託偽成耶穌的門徒彼得、約翰等人所作。在基督教的傳說中,保羅大約是耶穌同時期的人(公元3-67年),他是將基督教傳到外邦人的關鍵人物。
  • 復活節前電影推薦:《使徒保羅》
    2020年4月12日是復活節,這一天基督徒一同記念為我們這些罪人釘死十字架、三天後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在此推薦由Andrew Hyatt(中文譯為安德魯·海特)執導的電影《使徒保羅》。這部電影上映於2018年3月28日復活節當天。
  • 看保羅如何解決哥林多教會存在的問題
    【林前1:1-9】1奉上帝旨意,蒙召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2寫信給在哥林多上帝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3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4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上帝,因上帝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你們的恩惠;5又因你們在他裡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
  • 一起讀經 | 徒24:22-27 腓力斯漠視基督耶穌的福音(含音頻)
    ,說他煽動群眾引發騷亂,破壞當地的和平,觸犯了羅馬的法律;還說他汙穢聖殿,破壞了猶太人的律法;面對這些不實的控告,保羅蠻有智慧的為自己辯護,在聖靈的幫助下,他反駁那些猶太人的指控是沒有證據的,而且向腓力斯說明那些猶太公會的人和他之間只是宗教信仰上的爭論,並沒有觸犯羅馬的法律,保羅還藉此機會在腓力斯面前為耶穌基督的復活作見證。
  • 如何建立正確的信望愛品格?
    摘 要無論耶穌還是保羅的眼裡,愛都是三大品質中最大的品質,都是信的外在彰顯。文 | 李道南基督教認為基督徒應該有三個品質,那就是信、望、愛。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在耶穌這裡,愛才是信的表現,保羅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 思考:彼得並不是耶穌心中理想的接班人?
    從耶穌的言談中。耶穌的話語很深刻,視野很寬廣,這些如果出自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之口,顯然不可思議。當然,耶穌受到的教育不僅是猶太人的傳統教育,也包括希臘化世界中其它教育。耶穌對於希臘化和希臘化背景中的世界主義是認可的。在耶穌那個時代,普通人是無法接受教育的,當時的文盲率奇高,因此只能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才有可能接受教育。其次,耶穌在言談中提到了很多經濟術語,包括很多經濟活動的內容。
  • 基督信仰中國化的聖經基礎
    根據基督教信仰,聖經是上帝的啟示,但上帝的最高和最終極的啟示,就是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的一個生命;耶穌基督既是神也是人,是神的人間化,而非人的神仙化,這是基督教信仰的起點也是核心。故此,基督信仰中國化,正是約翰福音1章14節的意思:「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 基督徒如何看待聖餐?
    如何看待聖餐?如何看待聖餐?二、聖餐的目的紀念恩主(林前11:24-25)  (林前11:24-25)「祝謝了,就掰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
  • 禮拜證道 | 什麼是合宜的話語?
    但是,我們要彼此用話語去安慰我們受傷的心靈。當然,只有聖靈挑旺我們屬靈的火,我們才能受到鼓舞和安慰。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什麼是合宜的話語》。先知教導我們要少講道、多教導。我們今天來共同地來學習,如何是正確地表達我們屬靈的話語,如何表達是上帝所喜悅的話語。 讓我們先共同低頭閉目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求禰祝福這在疫情肆虐之時,祝福散居在中國各地的禰的百姓。
  • 信仰耶穌的人為什麼周五不吃肉,教會中禁食的真正含義
    星期五這一天,耶穌被門徒出賣並被釘死的一天。後來信仰耶穌的基督徒們,為了紀念耶穌受難的這一天,他們今天有的選擇禁食,只吃一頓飯;有的只是不吃肉。在他們心裡,吃了肉也不算是犯錯,但如果為了愛耶穌而去禁食,卻是在天堂立了功勞。
  • 錯了,並不是「逼迫教會的掃羅」變成了「使徒保羅」
    甚至有一位教會成員問我:「等等,你是說耶穌沒有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把掃羅更名為保羅?」這問題在於,無論這一觀點有多麼流行,它都是不正確的。我也不是故意要掃大家的興。我不知道這個想法從何而來——毫無疑問,一些勤奮的人一定對此做了研究——但關於掃羅更名為保羅的想法,是自作聰明地把舊約故事解讀到了這位偉大的使徒身上。
  • 聖經耶穌十二使徒中,猶大為何賣主?
    羅馬錢幣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聽見就歡喜,又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然而耶穌在祂的言論與行動中卻表明祂來的使命:那就是將自己的百姓從罪中拯救出來!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跟隨耶穌三年之久的猶大對耶穌的期待落了空,因此,猶大出賣了耶穌!二:其次是對耶穌的認識!在猶大賣耶穌之後,他後悔了,稱耶穌是」無辜之人」。太:27:4。跟隨耶穌三年之久,對耶穌的認識是「無辜之人」。
  • 川普的律師聲稱耶穌希望其扭轉大選結果?我在為上帝做正確的事
    川普的律師聲稱耶穌希望其扭轉大選結果?我在為上帝做正確的事。川普的美女律師珍娜·埃利斯告訴福克斯商業新聞,她出於宗教信仰原因才試圖扭轉2020年大選結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埃利斯被問到,在法庭上訴不斷受挫和川普上訴團隊的首席律師魯迪·朱利安尼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她如何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 如何理解保羅關於婚姻教導與舊約聖經的矛盾之處
    (哥林多前書 7:32-34 和合本)」結了婚的,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沒有結婚的才是為主的事掛慮,在這裡保羅把結婚與否當成區分為主還是為世界的標記,那麼他的意思十分明確,那就是不結婚才是符合信仰的,才是符合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