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會中,一周的七天有不同的說法:
我們說的星期四,他們稱瞻禮五,星期五即瞻禮六,星期天休息日是主日,他們把這一天定為主的日子,也稱為安息日,(主即是天主,是基督教會的天主教對耶穌基督的稱呼)。
在主日這一天,基督徒們不做任何工作,這一天,他們專務祈禱並和主交流,並反省本周的一切生活和工作。
星期五這一天,耶穌被門徒出賣並被釘死的一天。
後來信仰耶穌的基督徒們,為了紀念耶穌受難的這一天,他們今天有的選擇禁食,只吃一頓飯;有的只是不吃肉。
在他們心裡,吃了肉也不算是犯錯,但如果為了愛耶穌而去禁食,卻是在天堂立了功勞。
關于禁食的一些討論
<1>
據《聖經》記載,若翰的門徒問耶穌:「為什麼我們和法利賽人多次禁食?而你的門徒卻不禁食呢」?耶穌對他們說:「伴郎豈能當新郎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悲哀?」。
當時對於猶太人而言,禁食是相當普通的宗教行為。
每人賦予禁食的意義則各有不同,法利賽人一周禁食兩次,以表達謙卑和悔罪,而若翰的門徒禁食,則表達對默西亞(即耶穌)來臨的渴望。
此處的伴郎指門徒,新郎指耶穌,新郎的出現是令人喜悅慶祝的時候,因此這時的禁食顯得不合時宜。
教會的一些規則是很靈活的,不是死搬硬套的。
耶穌曾說過:「我是活人的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意指讓人們能夠靈活的理解祂話語的意思,及教會制定的一些規則。
<2>、關于禁食耶穌用兩則格言做比方:
進一步陳述這個道理:
(1)「沒有人用未漂過的布做補丁,補在舊衣服上的,因為補上的必扯裂了舊衣,破綻就更加壞了」。
意思是:新布補在舊衣服上,經水一洗,新布必收縮而讓舊衣服破綻更大。
(2)「沒有人把新酒裝入舊皮囊裡的,不然皮囊一破裂,酒也流了,皮囊也壞了」。
意思是:新酒裝在舊皮袋裡,新酒發酵膨脹會使失去彈性的舊皮帶裂開。
總的來說:是告訴人們應以一個全新的思維態度,來接受祂及祂所傳揚的真理。
也告訴我們:信仰是很靈活的,不是死守規矩的,因此,有智慧的基督信徒會用靈性的眼睛,以永恆的觀點面對以及安排人生。
適當的時刻做正確且中悅天主的事
耶穌將禁食和苦難相提並論,談到祂受苦受死時,門徒們茶飯不思、食不知味、難以成眠。
基督徒的禁食不是很多人診斷的苦身禁慾行動,而是痛悔己罪和皈依向善的表達。
基督徒禁食的真正意義:在於把苦痛奉獻,甘願割捨物慾的滿足,將饑饉的痛苦化為祭品呈現給天主,以補贖自己的罪過。克己苦身以表達放棄世界的享樂,一心專注愛慕上主,以對上主的信賴之心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