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金麒麟·2019保險高峰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畢馬威風險諮詢總監劉皓宇出席並演講。
畢馬威風險諮詢總監劉皓宇
劉皓宇認為,保險是經驗科學,科技是實驗科學,這兩大科學交融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對場景的理解,需要將場景和科技進行結合,通過理性的方式進行賦能。
在談到保險科技賦能時,劉皓宇表示,保險科技賦能有一個很鮮明的目的,是讓產品和市場變得更公平。讓我們用更高效、更廉價的方式享有保障。這是目的,圍繞這個目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以下為部分實錄:
保險科技不僅是網際網路保險,保險科技也對傳統業態有影響,這是我們目前做的一個研究。
我們目前可以看到壽險,尤其是大的壽險公司主要業務來源不僅僅是網際網路保險,傳統線下渠道多一些,尤其是個貸,高附加值的產品形態往往比較複雜。不是通過目前現有的科技手段一概而論,我們和保險公司全面做規劃,要不然是鋪渠道,要不然就是走高端路線。
我理解保險科技賦能,也是有一個很鮮明的目的,讓產品和市場變得更公平。讓我們用的更高效、更廉價的方式享有保障。這是目的,圍繞這個目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這個問題的解決,要找到合理的場景,技術是有的,難的是數據的,有朋友講我的公司不是很大,對客戶畫像做經濟調查,有沒有外部數據?我說有,網上嚴打的都是外部數據。這是我們對科技高度關注。科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對個人利益帶來影響,這需要我們平衡和挑戰。當我們找到合適商業價值場景,短期發現突然有一天不能做了,這個事件對我們影響非常大。所謂合理場景,目前在獲客端更為敏感,中後臺包括理賠,包括風險管理、財務核算也會存在這個問題。
舉個財務核算的例子,目前保險公司比較熱門的話題就是保險新準則中國版FS17,實施費用、諮詢費用非常高,科技能不能幫助我們達到一些目的。目前我們和同業、ERP、科技廠商討論,是不是可以把這個通過混合雲部署,這是一個好事兒,但是涉及到不同監管信息報送的問題,這些場景都是未來一兩年需要考慮的。
合理的成本,科技本身是好的,反過來我們要將成本和回報進行匹配,我們都是輕資產的公司,保險公司是重資本,如何將我的科技快速轉化為市場認可的價值,這個價值本身要考量。有的東西可能兩三年得不到一個明確的價值,你就得給資本方講故事,現在故事也不是很好講。
我們需要考慮的就是合理的價值,包括財務價值,包括對未來整體行業的把握,未來一到兩年當中,可能網際網路是一個很好的方向,雲計算也不錯,區塊鏈也有比較好的前景。這些都需要緊密的和實際業務、場景建立密切聯繫,不是為了炒概念。因為科技是很貴的東西,但是一旦值得投入,我們要會投入。接下來一到兩年當中,對於很多大型企業來講,如何獲得外部競爭力,對中小企業來講,就是擠出關鍵資源砸在想要砸的領域方面,這裡面有博弈的成份,但是這是市場,沒有辦法。我們對科技的追求可能超過了保險本身,我們還是要回到保險本源,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