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化訓練的基礎和關鍵是量化。要想量化我們的訓練負荷,確定我們跑步的訓練強度,就必須了解自己的心率區間。儲備心率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除了安靜心率這個參數,你必須了解什麼是最大心率,如何獲得和解讀最大心率指標?
一、什麼是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指的是進行運動負荷時,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負荷強度時,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繼續增加時,心率達到的最高水平。
最大心率不能套用公式,必須通過測量獲得。以最常見的「最大心率=220-年齡」的公式來說,其假設相同年齡的人最大心率都一樣,是某個特定族群的平均值,這個數值對跑者本身的意義並不大。例如,手錶或手環顯示訓練心率為145次每分鐘時,對於最大心率200的人來說,這個強度還在有氧區間,但對於最大心率只有165的人來說,這時的強度已經很大了。因此,直接套用公式計算,非但不妥,也給訓練的量化帶來偏差,影響訓練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最大心率不是衡量跑者實力的指標。有的跑友測完最大心率後說我的最大心率只有190,他有210,是不是他就更強呀?全馬220以內精英選手最大心率有210以上的,也有180-190之間的。最大心率只是一個反映個體差異的數據,沒有必要和其他人進行橫向對比。
二、如何測試最大心率
最精準的測試方案和結果要由實驗室提供。對於普通跑者而言,通過操場版的800米漸進式負荷測量即可獲得。下面用操作簡單的400米操場版給大家介紹最大心率測試的標準流程。
首先,最大心率測試有一定的強度,大家最好在測試前1周進行減量調整,測試前1天休息充分,確認好心率設備處於正常運轉的狀態。
測試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隨後測試開始。具體流程請看下表:
第1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6分~6分30秒,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2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5分30秒~6分,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3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5分~5分30秒,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4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4分30秒~5分,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5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4分~4分30秒,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6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3分30秒~4分,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7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3分~3分30秒,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8個800米
每公裡配速2分30秒~3分,跑完後原地慢跑2分鐘
第1個800米每公裡配速6分~6分30秒,作為暖身,隨後原地慢跑2分鐘;第2個800米,每公裡配速5分30秒~6分,隨後原地慢跑2分鐘。
隨著測試進程的展開,800米每公裡測試配速依次提高30秒,直到其中一個800米的最後400米無法維持在預定的配速區間內時,受測者盡全力跑完,最後看手錶記錄到的最高心率值數據,持續時間在10秒以上的那個相對比較大的數值可以作為最大心率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