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佛不真實存在,才得授記?

2021-01-10 儉叔略述古經典

「如來」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中有這樣的論述:釋迦牟尼佛若真實存在,就不會得到授記;不真實存在,才得授記。

表面上看似乎難以理解,為什麼是這樣呢?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為什麼?所謂如來,即諸法的本義。」

如來,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如」是真如之意,指法界的勝義本性;「來」是已經到達了這種境界。按照藏傳佛教的解釋,如來就是究竟達到了真如本地。

所謂的真如,《成唯識論》中定義為:「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真如有聲聞、菩薩、佛陀之分,唯有佛陀才能徹底通達真如實相。

此處,如來與真如是同一個意思,因為如來並不是有眼有鼻的形象,而是一切諸法的本性,這種實相是真正的如來,所以如來不能得授記。

【諸法如義】

諸法的本來面目即是如此。從空性角度來講,佛菩薩來人間也好,不來人間也好,法性永遠都不會改變。《金剛經》之所以甚深,原因也在這裡。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假如有人說:如來已得無上正等覺的果位。這種說法不正確。須菩提,在實相中,無有法令佛得到無上正等覺的果位」。

此處與玄奘、義淨翻譯的略有不同,玄奘譯為:「若如是說『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此言為不真實。」

義淨則是:「若言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者,是為妄語。」

藏文中說:「須菩提,若有人說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人已入邪道。」

如果想研究《金剛經》,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把這幾個譯本拿來對照,這樣才會便於理解。有些不好解釋的地方,參考一下其他譯本,意思自會一目了然。

尚未通達般若實相的人,在其迷亂根識面前,可以承認如來獲得了正等覺果位。不僅凡夫這樣承許,佛陀當初也承認自己在菩提樹下悟道,並說:「我得甘露無為法,甚深寂靜離塵垢,一切眾生無能了,是故靜處默然住。」

所以,在名言中,佛在眾生面前顯現為:先發菩提心,中間修六度萬行,最後現前法身與色身雙運的果位,確實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從勝義角度來講,這些都是不真實的,都了不可得。

總結就是:如來與真如是同一個意思,因為如來並不是有眼有鼻的形象,而是一切諸法的本性,這種實相是真正的如來,所以如來不能得授記。

相關焦點

  • 《法華經》比丘尼得佛授記
    (第一百四十五段)【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舍。於時世尊告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憍曇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
  • 什麼是得佛授記?
    達照法師答 得佛授記,這個授記也叫懸記,也叫記別,也叫授記。懸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佛菩薩聖人都知道,如果有三明六通的聖人也都知道你未來會發生什麼。那麼這個記呢,佛的授記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就授無上正等正覺的記。
  • 地藏經:地獄道中的主命鬼王,為何會被釋迦佛授記為無相如來?
    比如過去佛燃燈古佛就曾為釋迦牟尼佛授記,並且連他的佛號都定好了,而釋迦佛又為未來佛彌勒佛授記,只不過還要許多劫之後才出世,所以我們就尷尬的處於一個「佛前佛後」的無佛世界。(主命鬼王)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 《華法經》佛未弘法先授記舍利弗,是否美好的願景才是前進的動力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過去曾跟從佛陀聽聞過此稀有之法,又看到各位菩薩多蒙佛授記作佛,如我等二乘弟子卻沒有獲得佛陀的授記,心中覺得十分悲傷,錯失如來無量難測的智慧見地。我經常獨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或者靜坐,或者經行漫步,常常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們這些弟子同樣得入如來的智慧法性,為何如來佛以小乘法來度化我們呢,這都要歸咎於我們的根性不夠,並非因為世尊的偏心。為什麼如此呢?
  • 《法華經》大目犍連得佛授記
    菩薩無數,志固精進,於佛智慧,皆不退轉。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鹹得作佛。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佛為大迦旃延授記後,接著又告訴法會大眾們說:我而今要說的是大目犍連。
  • 金剛經:佛提起燃燈佛給他授記一事,其意義何在?
    燃燈佛這尊古佛,不僅是很有名,而且還是釋伽牟尼佛的授記老師,世尊在《金剛經》中提到的燃燈佛就是他,即: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 法華經:佛對三位尊者的成佛授記,從中你能領悟出什麼(36)
    【如從飢國來,忽遇大王膳,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 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 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記,爾乃快安樂。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間,願賜我等記,如飢需教食。】
  • 《法華經》四大聲聞弟子「授記」成佛,摩訶迦葉名「光明如來」……
    「授記」就是預告某一個人將在何時成佛,佛號是什麼,國土為何,介紹此佛國土中有多少眾生會在那個時候當機得度,清清楚楚地講明,這就叫作「授記」。曾經有一位居士告訴我:「法師,你是八地菩薩。」讓我覺得很驚奇,我自知是凡夫,怎麼可能是八地菩薩。
  • 法華經:從舍利弗的未來作佛授記中,你能覺悟出什麼?(23)
    舍利弗並不是此生才聞到《法華經》的。他過去世也曾聽聞過此經,只是全部忘記了,故而才會有「聲聞乘不能作佛」苦惱。他雖然忘記了,但業識種子還在。如今佛陀一提起,現在聞業引發過去聞業,二種聞業相交,馬上就能通達佛陀所說的意思。佛理薰習就是這樣的。
  • 【佛教故事】佛說:供養一碗麵茶即得授記,是為什麼呢
    阿難尊者看見了,就問佛陀說:「世尊,從古以來,諸佛微笑,必有因緣。可以請世尊為我們說明這次微笑的因緣嗎?」「你說得對啊!阿難!諸佛如來微笑必定是有因緣的,我今天就為你說這段因緣吧!剛剛你看見一位婦人供養我麵茶嗎?」「有的!」「這位婦人因為這個善根,將於往後十三劫中,不墮惡道。這段期間會在人道或天道輪迴,最後一生轉生為人,自己悟道證得闢支佛果,名號叫善願。」
  • 【妙音講堂】《百業經》領讀之《第一輛馬車》繞佛三匝 得佛授記
    第一輛馬車 -- 繞佛三匝 得佛授記一時,佛在舍衛城。一婆羅門施主乘著滿載物品的馬車準備去城中上供下施。時世尊在城中託缽徐行,施主見世尊三十二相,威儀具足,頓時生起極大歡喜心,右繞三匝而去。世尊展顏微笑,金顏發出藍、黃、紅、白四光,上射諸天,下照地獄。
  • 佛教:「如來」是什麼佛?《金剛經》裡的名句,悟透明心見性!
    事實上,除了阿彌陀佛,還有一尊佛的知名度也很高,這尊佛就是「如來佛祖」,很多人看見佛像,不知道怎麼稱呼,只會說:「這是如來佛祖。」如來佛祖是什麼?佛教裡真的有如來這個名稱嗎?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就從《金剛經》的角度,一起來聊一聊「如來」。《金剛經》云:「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
  • 《法華經》「提婆達多」得佛授記成佛
    出家後,卻一直懷有野心,至佛陀晚年,還做出了出佛身血與破僧的惡行。但在《法華經》中卻有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成佛的記載。有個阿私仙人,他四處遊歷,想找位「法器」來傳承大乘經典。這天經過一個大國,看到國王親自打大鼓向人民大聲宣布:「現在國家交由太子管理,我要到四方求法。
  • 法華經:釋迦牟尼佛授記阿難,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含義(52)
    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爾時阿難、羅侯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授記,不亦快乎。】當佛陀授記完五百弟子時,阿難和羅喉羅也動心了,他們想:「我們每每也是這樣想的,假設我們也能得到成佛授記,這難道不是一件很暢快的事嗎?」
  • 佛教:「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嗎?看完恍然大悟!
    提到「如來佛」,應該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我們常常會在一些佛教題材的影視劇中,看到或聽到。因為「如來佛」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比較高,所以很多人可能會潛意識地認為「如來佛」就是佛教裡邊地位最高的佛,甚至常常將其與佛陀釋迦牟尼佛混淆,這就大錯特錯了。
  • 「南無定光古佛」曾為釋尊授記之佛,功德殊勝行!
    屬六過去佛之一。燃燈,「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記載,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復不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為普光。《大智度論》卷九亦云,燃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成佛後亦名燃燈。
  • 並不是如來佛,也不是彌勒佛
    並不是如來佛,也不是彌勒佛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遊記》中有一個非常神秘的角色,這個角色便是如來佛祖,關於這個佛祖的種種設定,其實都有很多不確定的謎團,引得人們多年來一直爭議不斷。有一種說法是如來佛其實就是當初傳授猴子七十二般變化和筋鬥雲的菩提老祖,為什麼在猴子學成之後來不願承認是其師父是因為身份的關係。畢竟如來身為一個佛教中人,卻曾以道教中人的身份示人,實在是有失體統。
  • 法華經:波闍波提和耶輸陀羅的成佛授記(74)
    因此,只有堪破身命幻相的菩薩,才有智慧和力量,敢於發願去五濁惡世救度眾生。【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此經。】這時候,大眾中得到成佛授記的五百阿羅漢,也對佛陀發願說:「世尊,我們亦自己發下誓願,要去異國土廣泛演說這個《法華經》。」
  • 阿羅漢不是佛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主題是「阿羅漢不是佛」。在經典中,勝鬘夫人說了許多佛與阿羅漢在究竟解脫與涅槃證量上的差別,除了從佛具足證得四種涅槃的角度,來看待阿羅漢、闢支佛的方便證涅槃,說阿羅漢、闢支佛距離涅槃界非常的遠;又從佛完全出離分段死以及不思議變易死,來看待阿羅漢、闢支佛所出離的分段死,說二乘聖者證得解脫,那是如來的方便說、有餘說、不了義說。
  • 釋迦牟尼的老師誕辰:來圍觀兩幅風格迥異的《燃燈佛授記圖》!
    因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名燃燈佛,又叫定光佛、普光如來等。燃燈佛曾是釋迦佛因地時的老師,為釋迦牟尼授記,預言他未來將成佛。《金剛經》云:「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作為過去佛中之最著名者,許多供奉「豎三世佛」的寺院,往往在大雄寶殿中供奉燃燈佛(左側)、釋迦牟尼佛(正中)、彌勒佛(右側),代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燃燈佛授記,是釋迦牟尼歷劫修行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