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說:供養一碗麵茶即得授記,是為什麼呢

2021-02-07 現代袁了凡之家

↑↑↑點擊上方準提法網絡佛學院,關注我,置頂我


有一天,佛陀走出王舍城,到多根樹村。村中有一個婦人名叫藏喜,她看見佛陀遠遠地走來,身影散發也如同太陽般的光芒,他的相貌莊嚴美妙。

藏喜心想:「世尊以前是尊貴的王子,捨棄王宮裡的榮華富貴,出家學道。如今以乞食維持生活,如果他來向我乞食,我應該將麵茶供養他。」佛陀知道藏喜的心念,便走過去向藏喜說道:「你可以施捨一缽麵茶給我嗎?」這時藏喜感覺到佛陀能知道她的心念,心生歡喜,恭恭敬敬地布施滿缽的麵茶給佛陀。佛陀接受了藏喜的麵茶,微笑了起來,並從眉間射出一道光芒來。

阿難尊者看見了,就問佛陀說:「世尊,從古以來,諸佛微笑,必有因緣。可以請世尊為我們說明這次微笑的因緣嗎?」「你說得對啊!阿難!諸佛如來微笑必定是有因緣的,我今天就為你說這段因緣吧!剛剛你看見一位婦人供養我麵茶嗎?」「有的!」「這位婦人因為這個善根,將於往後十三劫中,不墮惡道。這段期間會在人道或天道輪迴,最後一生轉生為人,自己悟道證得闢支佛果,名號叫善願。」

藏喜的丈夫名叫如優,他從樹林中砍材回家的途中,聽說自己的妻子只因為供養佛陀麵茶,佛陀就授記她在十三劫後,可以證得闢支佛。如優覺得佛陀胡說八道,心中很氣忿,就去找佛陀了。

如優見到佛陀後,用質詢的語氣對佛陀說:「聽說你今天到我家去了?」「是的!」「聽說我妻子供養你麵茶,你就授記我妻子將來可以成為闢支佛?」「是的!我的確說過這樣的話。」「你喬達摩,從轉輪王種族捨棄富貴出家,今天竟為了乞得麵茶,說這麼大的謊話。誰會相信種這麼小的因,會得那麼大的果報!」「如優啊!今天由於這樣的因緣,我們就來隨意談一談好了。現在我問你一些問題,你隨意回答就好。你曾看過很稀有的事嗎?」「有啊!別的不說,就說我們村子名叫多根,這村名的由來很是特別:因為在我們村裡的東邊,有一顆很大的蕠瞿陀樹,這棵樹長得很茂盛,每天大概都有五百輛牛車會同時停在這棵樹下。因為村裡有這麼一棵大樹,所以大家都把這個村莊稱為多根樹村。」「如優啊!你看到這棵樹這麼大,你知道當初用了多大的種子去種它嗎?可能要像一畝田那麼大,也許要牛車才載得下吧?否則怎能長出這麼大的樹呢?」「不!不!它的種子只有小小一粒,大概是一顆芥子的四分之一大而已。」「你這麼說,誰會相信!小小一顆種子,居然可以長出這麼大的樹?」「不管你信不信,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事實,而且那片土地雖然被種下了樹的種子,但毫無損傷。種子雖然小,只要土地肥沃,把它埋入土壤裡,給它充分的水,種子就會發芽、長大。」

「如優啊!一顆小種子變成大樹是你親自所見,你的妻子因為供養我,種下了小善因,將來證得闢支佛的聖果,也是我親自所見啊!為何你不相信呢?」佛陀說完便示出廣長舌的莊嚴相給如優看,並說道:「我從來沒有說過謊話啊!所以今生能得此好相,你該相信我所說的話真實不虛。」

如優聽了佛陀的話,又親眼看見莊嚴的長舌相,生起大歡喜心,佛陀進一步為他說四聖諦法,如優聽後,就證得初果,歡喜地說道:「從今以後,我願皈依精進,再為佛陀的弟子。」頂禮佛陀後,歡歡喜喜地回家去了...

省      思

對於種小因會得大果的道理,有些我們可以親眼所見,有些是我們現在還看不到的。種子的播種也有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方式等,比如親近善知識、供養報恩、愛語對人、讚嘆善行、把學院平臺的動態和好文轉給你的朋友、家人等,都是在播種。

親愛的行者,今天你播種了嗎? 

相關閱讀:

印度諸王受準提佛母的護持而得王位唐代神暄法師持準提咒獲證悟

女人如何能變美麗富貴

你給自己的福報打幾分?明代劉玉受用準提咒退圍兵,仕途發達

優婆塞的典範——過希耶的故事

開元三大士金剛智設準提壇祈雨善無畏蒙準提菩薩救度準提菩薩救度耶教徒實錄

明代吳氏女居士書寫準提梵字治病明代夏居士感準提護壇諸神將現身

科舉、得子、升職、延壽...他的命運大逆轉,只因做了這件事


預報名修學準提法,請搜索微信號「zhuntijiayuan」並關注,在首頁上點擊在線報名,提交即可


嗡折隸主隸準提願 您學有所獲 福智增勝 梭哈嗡部林


=====分享即是法布施|=====

關注公眾號

在平臺對話框回復關鍵字,查看以下信息

回復「高七師」:聆聽學院創辦人準提法成就者高七師開示的修行指導

回復「學院」:了解學院辦學宗旨、教學體系、弘法團隊

回復「理念」:了解準提法特點、準提弟子基本人生觀

回復「感應」:查看2015年1-8月學員分享的精彩感應文章合輯

回復「採訪」:查看學院精心整理的在各個方面表現突出的準提行者採訪專欄

回復「報名」:按照提示填好相關信息後,即可免費參加準提法的修學

回復「心理學」:查看學員分享的學習佛教新五明課程家庭事業改變文章合輯




相關焦點

  • 佛經故事:釋迦佛是如何供養前佛的?
    所謂「天無二日,世無二佛」。想成佛,除了累世累劫的修行,還有一個重要步驟:得諸佛授記。比如釋迦牟尼佛,經歷三阿僧祇劫的修行,這還不夠!以五莖蓮供養燃燈佛才是關鍵!那麼,修行與供養,哪者更關鍵,佛自己是怎麼說的呢?《大方便佛報恩經》云:「一切諸佛盡三阿僧祇劫修菩薩行。」
  • 「如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佛不真實存在,才得授記?
    《金剛經》中有這樣的論述:釋迦牟尼佛若真實存在,就不會得到授記;不真實存在,才得授記。表面上看似乎難以理解,為什麼是這樣呢?「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為什麼?所謂如來,即諸法的本義。」如來,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如」是真如之意,指法界的勝義本性;「來」是已經到達了這種境界。按照藏傳佛教的解釋,如來就是究竟達到了真如本地。
  • 《法華經》大目犍連得佛授記
    菩薩無數,志固精進,於佛智慧,皆不退轉。佛滅度後,正法當住,四十小劫,像法亦爾。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於未來世,鹹得作佛。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佛為大迦旃延授記後,接著又告訴法會大眾們說:我而今要說的是大目犍連。
  • 金剛經:佛提起燃燈佛給他授記一事,其意義何在?
    燃燈佛這尊古佛,不僅是很有名,而且還是釋伽牟尼佛的授記老師,世尊在《金剛經》中提到的燃燈佛就是他,即: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 《法華經》比丘尼得佛授記
    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
  • 佛經故事:貧女難陀燃燈供佛 蒙佛授記四十劫後成佛
    編者按:佛教常說六波羅蜜,其一是布施波羅蜜。布施又分三種,法施、財施和無畏施,無論什麼布施都有相應功德福報。就財施說,布施所得福報大小關鍵是看布施者的願心。上回小編發過一篇故事,題為「老人施石建寺,臨終往生天道」,那位老人只是施捨一塊石頭,死後就能生在天道;今天這則故事,同樣出自《經律異相》,原始出處是《貧女難陀經》。在這篇故事中,貧女難陀依靠乞討所得,布施一份燈油,但她發心很大,因此佛陀給她授記,說她四十劫後可以成佛。
  • 釋迦牟尼的老師誕辰:來圍觀兩幅風格迥異的《燃燈佛授記圖》!
    因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名燃燈佛,又叫定光佛、普光如來等。燃燈佛曾是釋迦佛因地時的老師,為釋迦牟尼授記,預言他未來將成佛。《金剛經》云:「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兩幅風格迥異的《燃燈佛授記圖》,一幅為我國南宋時期的作品,一幅為緬甸十九世紀的繪本——來看看不同國度、不同文化,對同一題材是如何表現的:上圖為我國南宋絹本設色《燃燈佛授記圖》,高26.2釐米,長38.2釐米;無款識,卷後有元末明初僧人弘道、守仁兩段題記
  • 一個佛教故事,告訴你供養的真實利益
    如果我們也經常出入寺院的話,就會發現在寺院殿堂廟宇的佛菩薩像前,總被供滿了不同的貢品,常見的喲:香燈、鮮花、水果、淨水、香油等等。這一切的供養,所能收穫的功德,並不在於供養物品的大小和多少,而是在於自己的發心。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供養佛,並不是因為佛需要我們供養,而是因為我以此名義和行為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培養自己布施利他的心,以此來增長福德。
  • 什麼是得佛授記?
    達照法師答 得佛授記,這個授記也叫懸記,也叫記別,也叫授記。懸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佛菩薩聖人都知道,如果有三明六通的聖人也都知道你未來會發生什麼。那麼對於未來發生的事情呢,都可以叫懸記,就是我們說這個懸念一樣,就還沒發生,快要發生了。那麼這個記呢,佛的授記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就授無上正等正覺的記。
  • 《法華經》「提婆達多」得佛授記成佛
    出家後,卻一直懷有野心,至佛陀晚年,還做出了出佛身血與破僧的惡行。但在《法華經》中卻有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成佛的記載。有個阿私仙人,他四處遊歷,想找位「法器」來傳承大乘經典。這天經過一個大國,看到國王親自打大鼓向人民大聲宣布:「現在國家交由太子管理,我要到四方求法。
  • 《華法經》佛未弘法先授記舍利弗,是否美好的願景才是前進的動力
    接經文,這時舍利弗極為歡喜,即站起身來,雙手合掌,雙目仰望凝視世尊,開口說道:今天我們從世尊這裡聽聞了如此微妙的法門,心中充滿喜悅之情,這是從前沒有出現過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過去曾跟從佛陀聽聞過此稀有之法,又看到各位菩薩多蒙佛授記作佛,如我等二乘弟子卻沒有獲得佛陀的授記,心中覺得十分悲傷,錯失如來無量難測的智慧見地。
  • 法華經:佛對三位尊者的成佛授記,從中你能領悟出什麼(36)
    既然如此,怎麼會墮落在哈哈鏡的幻境中去呢?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栴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舍。即共同聲而說偈言: 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哀愍我等故,而賜佛音聲。 若知我深心,見為授記者,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涼。】
  • 佛經故事:只當了7天國王的長者得佛授記的故事
    當時有位長者,財寶多得數不清,聽說國王很憂愁,於是就來對波斯匿王說:我家多的是金銀財寶,國王隨便用,一定能打敗阿闍世王,現在為什麼要發愁呢?波斯匿王很受鼓舞。於是長者就捐獻大批珍寶,供波斯匿王使用。有一健夫。來應其募。到祇洹門中。見二將士共論戰法。一將士言。於陣前鋒。先置健夫。次置中者。後置劣者。聞是語已。還歸白王。具說將士所論兵法。王聞是語。即集四兵。如彼所論。
  • 法華經:釋迦牟尼佛授記阿難,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含義(52)
    給五百羅漢授記完畢後,現在該授記誰了呢?根據法的有無,佛弟子可分為有學者和無學者。有學者是指三果以及以下的聖者。因為「有」相沒有斷盡,故稱有學。其修學時尚有法在心。【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惟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侍者,護持法藏。羅侯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 佛教:佛前供香鮮花水果等,雖然寓意是很好,但不是最好的供養
    佛教:佛前供香鮮花水果等,雖然寓意是很好,但不是最好的供養。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到寺廟供佛會燒香磕頭,有的供養鮮花,有的供養水果。首先香不是給佛菩薩聞得,佛菩薩也不會吃水果。供香是用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香」代表戒定,香贊裡面有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
  • 祈願丨一切身邊如燈故,作佛亦名燃燈佛
    太子成佛,即燃燈佛,遊行世界,開化群生。是時有梵志儒童,值燃燈佛遊化,乃散花供佛,並解髻布發於泥道上,請佛通行,佛乃為儒童授來世成佛之記。此儒童即本師釋迦牟尼佛。「時有一女,持瓶盛花。……菩薩(即儒童)往趣,而說頌曰:『銀錢凡五百,請買五莖花,奉上錠光佛,求我本所願。』
  •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說起佛前供養,關於這大家都知道,都是以香、花、果等物品進行供養,供養的物品不分大小多少,都是一顆虔誠的心。昨天有就個網友問小禪,什麼時候可以進行佛前供養,這裡小禪稍微的回覆一下。
  • 法華經:波闍波提和耶輸陀羅的成佛授記(74)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此經。】這時候,大眾中得到成佛授記的五百阿羅漢,也對佛陀發願說:「世尊,我們亦自己發下誓願,要去異國土廣泛演說這個《法華經》。」【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敝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嗔濁諂曲,心不實故。】接著,又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到了成佛授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發誓道:「世尊,我們也發願到他方國土廣泛宣說此經。為什麼呢?
  • 09《悲華經》第一卷 第二品「彌勒得佛授職」
    若菩薩常念諸佛法身故,得見種種神足變化;見是化已,即得如是無漏歡喜;因歡喜故,便成如是神足變化;以神足力,則能供養如恆河沙等世界諸佛;得供養已,於諸佛所亦聽受妙法;聽受法故,即得陀羅尼三昧忍辱,便還來至此佛世界。善男子,是陀羅尼門能作如是大利益事,損滅惡業,增諸善根。」】釋迦牟尼佛說:善男子,這個「解了一切陀羅尼門」能夠極大地利益所有的「菩薩摩訶薩」。
  • 【佛經故事】 貧女一燈福報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