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佛教故事,告訴你供養的真實利益

2020-12-22 淨慧梵行

每逢初一、十五,家中的老人和學佛居士,都會去附近的廟宇供香點燈。如果我們也經常出入寺院的話,就會發現在寺院殿堂廟宇的佛菩薩像前,總被供滿了不同的貢品,常見的喲:香燈、鮮花、水果、淨水、香油等等。這一切的供養,所能收穫的功德,並不在於供養物品的大小和多少,而是在於自己的發心。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供養佛,並不是因為佛需要我們供養,而是因為我以此名義和行為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培養自己布施利他的心,以此來增長福德。

當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時就會懂得,佛前所供養的每一件物品都具有其深刻的表法含義。例如佛前供的鮮花水果,鮮花代表了「因」,水果代表了「果」。通過供養鮮花水果,就可以提醒我們自己,要懂得常種善因,常結善緣,這樣才能結出善果。

在佛前供香則意味著,人們需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如是才是「戒定真香」。而在佛前供燈則意在表明佛法可以照破人們內心的黑暗無明,可以點亮我們心中的智慧。在《賢愚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佛教故事,告訴了我們供燈的殊勝功德。

貧女供燈

佛在舍衛國祇(qí)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貧窮的女人,靠乞討為生,她的名字叫做難陀。難陀看到皇宮貴族、達官貴人,黎民百姓都去供養佛陀,心裡想到:「我因為前世罪業深重,今生才貧窮多苦,雖然遇上了佛陀這樣可以種植福田,卻沒有資財來供養。」她不覺悲從心起,自責傷感不以。

難陀希望能得到少許的錢財來供養佛陀,但乞討了一天,也只獲得一枚錢幣。她就拿著錢來油店賣油,準備供燈。店主問她:「拿一枚錢只能買到非常少的油,你用這點油又能做什麼呢?」難陀告訴了店主自己的想法,店主非常感動,於是多給了她一些油,令她足以點夠一盞燈。

難陀非常高興,來到祇(qí)樹給孤獨園,把燈放在了佛前的眾燈之中,並發願供養:「我今貧窮,除了這盞小燈,沒什麼可以供養佛陀的,但我希望以此供養的功德,在將來能夠得到智慧之燈,滅除眾生無明黑暗,引導他們覺悟。

一晚上過去了,所有的燈都已經熄滅,只有難陀所供養的燈還在亮著。值班的目犍連看到這盞明亮的燃燒著,而且燈芯與油燈都沒有絲毫的減損,有如新燈一樣,心想:「白天點燈沒什麼用,不如把它先熄滅,待到晚上在點上。」想罷就用衣袖扇風來熄滅油燈,但這盞油燈怎麼也無法熄滅。

佛看到了這個場景後,就對目犍連說:「這盞燈,是身為聲聞弟子的你無法熄滅的,就算你把四大海裡的所有水都澆灌在燈上,刮再大的風,也無法使燈熄滅。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盞燈是一位發了無上願力的人供養的。」

此時貧女又來供養佛陀,佛陀便為她親自授記,對難陀說道:「你在來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名為燈光如來。」

貧女一盞小小的供燈,因為其發心的真誠以及廣大,使得佛陀都親自為她授記,未來成佛。如果我們在佛前做供養時,也能夠以真誠之心來發願供養,所能獲得的功德利益,也將是無量無邊的。

最近各大平臺都在做大促銷活動,趁著這篇文章,我來為大家推薦一款爆款酥油燈。這是一款無論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師父都經常用到的酥油燈,這款酥油燈性價比高、品質又好,無論是在家供佛,還是去寺院做供養,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而且現在搞特價優惠,100粒裝只要29,還是京東速遞包郵,每盞燈算起來,才2毛錢。並且好評如潮,好評率高達99%。還不趕快行動起來,為佛堂、寺院多備點酥油燈做供養,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快來點擊上方連接來購買吧。

相關焦點

  • 一個佛教故事,告訴你因果的真實不虛
    浩如煙海的佛教經書中,記錄了很多小故事。這些佛教故事,大多都是來自於佛陀與其弟子在教化眾生時,遇到的許多有趣的事情組成。故事不僅描述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更是告訴了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就告訴了我們因果的重要性。
  • 在農曆七月十五,供養三寶的殊勝利益(宣化上人)
    在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供養三寶的殊勝利益◎ 宣化上人「盂蘭」是梵語,意思是「解倒懸」。尊者往求於佛,佛告訴他應設齋供養十方自恣僧(自恣是在僧團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對眾懺悔的儀式)。因為他們德行大,有威神力能使現在父母、七世父母和六親眷屬得出三途。
  •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
    佛教:供養三寶的福報與功德,你都知道嗎?每個人的一生,都與福報脫不開關係。而福報,也是因果業力體現出來的一種方式。學佛之人都知道,想要修得福報與功德,那麼供養三寶一定要做。供應三寶,也就是供應佛教中的佛、法、僧。供養三寶,要懷有感恩之心。
  • 家中供養佛菩薩像,對家庭有什麼利益呢?
    ,就會在冥冥中加持護佑,令你全家趨利避害,令親近善人,遠離惡人,親近善緣,遠離惡緣,令成就福德,遠離災難;如果家中沒有供養佛菩薩像,則不具備這種利益!比如《地藏經》說,於家中南方清潔之地,供養地藏菩薩像之十種利益,或者經末提及供養地藏像二十八種利益,其實,不僅僅供養地藏菩薩有這些利益,供養任何一尊佛菩薩像,都有這些利益!
  • 【佛教故事】佛說:供養一碗麵茶即得授記,是為什麼呢
    村中有一個婦人名叫藏喜,她看見佛陀遠遠地走來,身影散發也如同太陽般的光芒,他的相貌莊嚴美妙。藏喜心想:「世尊以前是尊貴的王子,捨棄王宮裡的榮華富貴,出家學道。如今以乞食維持生活,如果他來向我乞食,我應該將麵茶供養他。」佛陀知道藏喜的心念,便走過去向藏喜說道:「你可以施捨一缽麵茶給我嗎?」這時藏喜感覺到佛陀能知道她的心念,心生歡喜,恭恭敬敬地布施滿缽的麵茶給佛陀。
  • [佛教故事]兔王捨身供養梵志
    我所闡述的解脫之法,能盡除諸苦,契合你的根性,你可以儘量發問,我會無所吝惜的回答。我早已除去慳貪垢習,我為了利益有情眾生,而樂於往來生死,為了化導兔類,所以受此兔身。」婆羅門聽了兔王所說,內心從未這麼歡喜過:「仁者!我非常慶幸,得遇您親自慈悲教化,祈願能不辭勞倦再領受您的教誨。今我在山林,經多年勤奮修行,食草飲泉,全然與兔群無異。」
  • 佛教故事:二祖斷臂供養達摩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終於等到一個有誠敬心的人,慧可。慧可知道達摩是真正的大修行人,有大成就的修行人,自己修行悟性不高,不能夠契入境界,於是千裡條條奔赴少林寺要向達摩請教。正值隆冬,天氣奇冷無比。
  • 家中設佛壇,供養佛菩薩,到底對家人有什麼功德利益呢?
    如果家中沒有供養佛菩薩像,則不具備這種利益!比如《地藏經》說,於家中南方清潔之地,供養地藏菩薩像之十種利益,或者經末提及供養地藏像二十八種利益,其實,不僅僅供養地藏菩薩有這些利益,供養任何一尊佛菩薩像,都有這些利益!
  • 因果報應真實不虛,這2個真實故事,告訴你邪淫的下場
    」一個懂得積德行善的家族必定子孫延綿、福氣不斷;而一個經常作惡的人,一定會敗壞家風,使得家族提起衰敗。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家族中所表現出來的結果。而道家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福與禍並不是沒有規律的,它全是人們自己的言行感召而來。善行會帶來善報,惡行會帶來惡報。
  •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說起佛前供養,關於這大家都知道,都是以香、花、果等物品進行供養,供養的物品不分大小多少,都是一顆虔誠的心。昨天有就個網友問小禪,什麼時候可以進行佛前供養,這裡小禪稍微的回覆一下。
  • 佛教:佛前做供養,這4條「禁忌」,一定要清楚!
    如果不做積福,即使福報來了,你也「無福消受」。信佛之人,為了更加方便修福,就在家裡設置了佛堂,經常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很多人知道要燒香拜佛,要去做供養,但是真正的如法供養,卻也不簡單。佛教中有一些「禁忌」,最好不要犯,一定要懂得其中的原理以及寓意,才能真正如法「修福」,才會得無量福報。佛教中的供養有很多種,有供燈、供花、供水、供香、供水果等等。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其實,「萬般皆苦,只可自渡」,我們拜佛不是拜自己的欲望,不是功利主義的求佛,發心不真誠,做再多供養也是徒勞。「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內心的清淨恭敬才是對三寶的最好供養。佛菩薩不會因為你供養得又多又好,而對你有偏愛,也不會因為你沒有做供養而降罪於你。一切供養皆是自己的發心,若自心清淨,再做供養,自然是增上功德。
  • 佛教真實故事:貪嗔痴三毒先傷己再傷人
    佛教真實故事:貪嗔痴三毒先傷己再傷人  從前在雪山下,有一隻兩頭鳥,為了安全起見,它們輪流睡覺,頭如果睡著,一頭便醒著。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佛教寺院是個培植福田的清淨道場,佛門有三寶——佛法僧,供養三寶,功德殊勝難量。在佛教,供養主要分為財物供養、法供養等。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
  • 佛教密宗主要供養哪些佛像?
  • 佛陀通過一個小故事,便告訴了我們因果的真相
    但佛陀在世時留下的這個真實#佛教故事#,卻可以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下,在物質世界之外老太太見到佛陀後,沒等佛陀說話就扭頭轉身離去,佛陀通過佛力幻化出另一個自己堵住了老太太離開的路,如此三次,老太太發現自己走不了於是乾脆閉上了眼睛不去看佛陀,也不接受佛陀的教化。佛陀回去後告訴阿難,讓阿難前去度化老太太。阿難卻心想,老師都度化不了的人,我又怎能度化了呢?但師命難違,只好硬著頭皮去了。
  • 佛經故事:釋迦佛是如何供養前佛的?
    想成佛,除了累世累劫的修行,還有一個重要步驟:得諸佛授記。比如釋迦牟尼佛,經歷三阿僧祇劫的修行,這還不夠!以五莖蓮供養燃燈佛才是關鍵!那麼,修行與供養,哪者更關鍵,佛自己是怎麼說的呢?《大方便佛報恩經》云:「一切諸佛盡三阿僧祇劫修菩薩行。」在佛教的時間觀中,一劫約13.3億年,一阿僧祇劫相當於10的140次方年,約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萬萬為億,萬億為兆)劫。
  • 【佛教故事】農曆七月真的是鬼月嗎?佛弟子能做什麼?
    「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創造宇宙」之說,甚至七天一周,每周日要上教堂做禮拜一次;在佛教裡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
  • 佛教:佛前供香鮮花水果等,雖然寓意是很好,但不是最好的供養
    佛教:佛前供香鮮花水果等,雖然寓意是很好,但不是最好的供養。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到寺廟供佛會燒香磕頭,有的供養鮮花,有的供養水果。首先香不是給佛菩薩聞得,佛菩薩也不會吃水果。供香是用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香」代表戒定,香贊裡面有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
  • 【巾幗故事】今天,我想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巾幗故事】今天,我想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2021-01-11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