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羞辱大臣,將50歲大娘賜給他,新婚當天他激動得大喊萬歲

2020-12-14 歷史戰爭

俗話說,「人不要臉則天下無敵」,歷史上有著不少正人君子,但是阿諛附勢的人也不在少數,比如說宋徽宗期間的高俅,兒皇帝石敬瑭,而他們比起接下來說的這一位,也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此人便是唐朝時期的奸相,竇懷貞。

在早年,竇懷貞進士出身,史書記載「懷貞,少有名譽,時兄弟宗族,並以輿馬為事,懷貞獨折節自修,衣服儉素。」在竇懷貞年輕的時候,他還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名節,衣服樸素,不好玩樂,而且政績顯著。

然而從706年,竇懷貞一路高升,並且擔任御史大夫的時候,一切就變了味道,浸淫官場多年的竇懷貞發現,如果想要往上爬,必須就緊緊抱上大腿,當時唐中宗寵愛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於是竇懷貞對於皇后公主母女二人曲意逢迎,他甚至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竇從一,來避諱韋皇后之父親韋玄貞的名諱,這個名字顯然是對竇懷貞無比的諷刺。

也正是因趨炎於韋皇后,導致竇懷貞一路高升,官階也進階為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唐朝的宰相,然而就連唐中宗,也覺得竇懷貞巴結的過於噁心了,決定惡意戲耍戲耍他。

在公元706年的除夕宴會上,唐中宗夜宴群臣,趁著酒酣之餘,唐中宗對於竇懷貞說到:「聽說你夫人去世很久了,寡人今天為你選了一個新的夫人」(聞卿久無伉儷,朕每憂之。今夕歲除,為卿成禮。)竇懷貞一聽,感動的一塌糊塗,趕快稱謝,然而等到唐中宗將新娘請出來,大家定睛一看才發現,卻是一個50歲的大娘。

原來這是韋皇后乳母王氏,唐中宗看見惡作劇得逞,不由得大笑,而大臣們也紛紛笑起來,唐中宗封王氏為莒國夫人,讓竇懷貞當天就和王氏成親,正當不少人想要看竇懷貞難堪至極的神色時,讓人意外的情況卻發現了,竇懷貞不但沒有難受,反而激動的大呼萬歲,感謝唐中宗厚意。包括唐中宗在內,大家都蒙住了,為何竇懷貞會感到高興呢?

事後大家才明白竇懷貞的心裡,原來過去皇室乳母的丈夫,被稱之為赩,結果在這一趟婚姻之後,竇懷貞每次寫奏疏都落款「皇后阿赩」。竇懷貞不但認為迎娶王氏是一種羞辱,他甚至還認為,自己能夠和皇家沾親帶故,竟然是一種榮耀,因此之後文武百官都譏笑的稱其為國赩,竇懷貞非但不慚愧,還欣然接受。「時人謂之:「國赩」,從一欣然有自負之色。」

而在710年,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而以「國赩」自居的竇懷貞翻臉卻比翻書還快,他親手將自己的妻子殺死,並且將首級獻給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以求自保,不久李旦即位,為唐睿宗,而竇懷貞也被貶為了司馬。在此之後,竇懷貞憑著阿諛奉承的本事,曾經再次巴結太平公主,回到朝廷手持重權,然而等到712年,唐睿宗禪位給太子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竇懷貞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他因為跟隨太平公主謀反,而被逼自縊而死,結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相關焦點

  • 皇上為了羞辱他,讓他娶50歲的老太婆,掀開蓋頭他卻激動不已!
    皇上為了羞辱他,讓他娶50歲的老太婆,掀開蓋頭他卻激動不已!文/說歷史的小人物今天小編來說說唐朝時期的一段歷史故事。說起唐朝,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印象除了楊貴妃,就是武則天了。武則天有個懦弱的兒子叫李顯,他有一個很漂亮的妃子,叫韋氏,這個韋氏靠著自己的美色和心計成為了太子妃。在唐高宗駕崩後,李顯順利的登上了皇位,韋氏也就成為了皇后。我們都知道那個時候武則天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可以說所有的政權都是掌握在她的手上,雖然明面上李顯是皇上,但是實際上他沒有一絲政權。
  • 弘光帝給100多位大臣賜諡號,為什麼還包括反對他祖宗朱棣的大臣
    乾隆皇帝的諡號 然而,在南明弘光年間,弘光皇帝一次就為上百位大臣賜了諡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644年,崇禎皇帝在北京上吊自盡,而在南京的明朝大臣們則擁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稱帝,史稱弘光帝。弘光帝於1644年五月登基,在這一年的九月,他就開始大規模的為明朝的臣子們賜諡號。
  • 他是史上最狂的大臣,曾當眾質問皇帝「為何謀反」,結局出乎意料
    公元534年,北魏的朝政已經被權臣高歡掌握,皇帝孝武帝元修不甘心被高歡控制,轉而去投弄西邊的大將軍宇文泰。高歡不得已立十一歲的元善見為帝。但一山不容二虎,兩邊皇帝各自表示為北魏正統。所以史學界把這段時期看作為北魏的分裂。
  • 漢朝皇帝專愛偷大臣家的東西,大家認為他貪玩時,他卻幹了件大事
    漢朝時,大將軍梁冀暗殺了皇上劉纘,然後保薦了15歲的劉志當新皇上。此後梁冀獨霸朝綱,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劉志雖為九五之尊,卻整天貪玩,還染上了一個手腳不乾淨的毛病,專愛偷大臣家的東西。幾年下來,朝中除了梁冀家,其他大臣家都被他偷過。
  • 唯一支持武則天做皇后的大臣 縱橫官場50年 死後皇帝為他停朝七天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一個從諫如流的皇帝,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開創貞觀之治。當然了,這也帶來了一個弊端,那就是門閥勢力太大,這對新皇帝來說是並不是好事。當然李治也不是泛泛之輩,雖然電視劇中的李治是一個懦弱皇帝,但是歷史上他可是一個富有手段的皇帝。為了掌握大權,他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那就是立平民出生的武則天為後,最主要武則天還是先帝李世民的妻子。
  • 唐代「春晚」:皇帝和大臣們一直狂歡到天明
    在除夕之夜,能與皇帝共賞歌舞節目,對於大臣來說,是一生的榮耀,「詩聖」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曾寫有《守歲侍宴應制》一詩,這首詩就描述了當時皇宮「春晚」的情形,不過這其中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杜審言當年為人高傲,被眾人忌恨,後來,在唐中宗時,因事獲罪,被降職為吉州司戶參軍。武則天當政時,將杜審言召回長安準備重用。武則天問他:「你高興嗎?」
  • 皇帝賜婚年近六旬的乳娘,本是羞辱,卻不料大臣非常受用!
    文章編輯:歷史誘惑「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皇帝對宰相可謂又愛又恨。皇帝既希望宰相能安邦治國,替他平衡天下。又怕宰相居功自傲,奪了政權。歷朝歷代,皇帝總是在提防自己身邊的大臣,特別是功勞過高,能力過強、聲望過譽的能人之士。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叫竇懷貞,他是唐中宗李顯時期的宰相。只是他這個宰相除了有些真材實學之外,更擅長拍馬溜虛。當時,受武則天皇帝的影響,許多女性認為自己也可以做皇帝。
  • 華妃被賜自盡,甄嬛卻「開腔」為她送行,氣得皇帝差點讓甄嬛陪葬
    1、華妃被賜自盡,甄嬛前來誅心。華妃被賜自盡,卻不甘心,所以,遲遲不肯就死,非要等皇帝的旨意。因為華妃自量皇帝「捨不得她死」,一定會網開一面的。她與皇帝有過許多的恩愛時光,她不相信那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在王府的時候,自己就曾因豔冠群芳,受專房之寵。
  • 古代中國為何要稱皇帝為「萬歲」
    戰國以降,「萬歲」一詞開始成為一個較為流行的詞語,它的含意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它的字面含義,即祝福長壽長生的歌頌詞;二是表示致敬讚嘆的歡呼語;三是表示「死後」的諱稱。此後,伴隨著專制皇權的確立和加強,這樣一個擁有多重含義的詞語開始為帝王所獨有,並逐漸成為最高統治者皇帝的代名詞。
  • 這位皇后受皇帝專寵10多年,年老色衰後,竟落得被大臣羞辱地步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倘若一個女子可以受到皇帝的寵愛,便可以獲得無比榮耀的生活,倘若她被皇帝所厭棄,可能就會讓他人所欺負。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一個女子,此人為漢成帝的許皇后,她曾經受皇帝專寵10多年,威風一時,但是當她年老色衰後,竟落得被大臣羞辱地步。
  • 16歲的康熙皇帝扳倒60歲的鰲拜,為何沒有將他殺掉?
    1661年康熙皇帝繼位時,只有8歲。這樣的年齡,還處於上學的階段,是談不上治國理政的。考慮到這一點,康熙皇帝的父親順治皇帝,在遺詔中給他安排了4位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其實,當年順治皇帝繼位時,年齡也很小,只有6歲,也是在兩位輔政大臣(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的輔佐下,得以成長起來,直至親政。
  • 明朝皇帝姓朱,為什麼賜國姓為「鄭」(如鄭和、鄭成功)?
    「鄭」,但是只是賜姓鄭而並非賜國姓,而鄭成功本名是為鄭森,被明朝皇帝賜國姓「朱」,並賜名「成功」,自此之後只有朱成功並無鄭成功。,皇家的姓氏也是無上榮光,能獲得皇帝親自賜姓,那將是光耀祖宗的大事,這之後整個家族後代都以能姓國姓為光榮,甚至在家的正堂上掛一塊匾寫上「御賜國姓」。
  • 這皇帝很奇怪,不許大臣跪他,不許叫他皇帝,最後主動讓位大臣!
    當年金兵圍攻開封時,他力主議和,與康王趙構作為人質前往金國,請求割地賠款以議和。靖康之難後,被金國強立為「偽楚」皇帝,當了一個月皇帝。金撤兵後,就主動把位置讓給了當時還是他大臣的趙構。此人就是宋朝的「叛國」皇帝張邦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這張邦昌,進士出身,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等職務。北宋自哲宗時期以來,黨爭不斷。
  • 是皇帝怎樣,兩個大臣依然吵得不可開交,全然不顧皇帝在一邊
    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樣的皇帝現在十三歲的孩子還在爸爸媽媽跟前膩歪呢,可是趙禎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貴為皇帝了。看這神情就不是掃六合的那種他這個皇帝當得也非常憋屈,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還有個「頂頭上司」,那便是監國的劉太后。
  • 他是支持武則天做皇后的大臣,在官場50年,死了以後皇帝停朝七天
    導語:他是支持武則天做皇后的大臣,在官場50年,死了以後皇帝停朝七天主體:說起唐朝著名的皇帝。男的肯定是李民啊。女的我不用說,大家也知道是誰了吧。這兩位皇帝還是很親密關係。當然了,武天公認的丈夫還是李世民的兒子李。
  • 32歲的馬龍真強,鄧亞萍都激動大喊,憾負小胖他笑了
    32歲,是國乒運動員的巔峰末期,很多運動員在這個年齡段都選擇了退役。其實馬龍在完成大滿貫之後,就有過退役的想法,但是他依然選擇了堅持,並且狀態也是越來越好。在今年的世界盃上,他救贖了自己,一雪去年世界盃的恥辱,雖然最終沒有奪冠,但是他已經連創了奇蹟!
  • 皇帝賜給王爺宮女,大臣說:非禮勿動,王爺後來被封為太子
    於是宋高宗就命令當時擔任大宗正、安定郡王的趙德麟,在宗室子弟之中,選擇10名七歲以下的聰慧男孩,做自己未來的太子人選。 這是宋孝宗被選為太子的其中的一個說法,還有一個說法 也很有意思。根據宋代筆記《齊東野語》記載,宋孝宗在童年時時,和另一個男孩趙伯玖一起被選入宮中。 由於宋孝宗長大後英武不凡,被封為普安郡王,而趙伯玖則被封為恩平郡王。奸相秦檜很忌憚宋孝宗,害怕宋孝宗以後做了皇帝,會對自己不利,因此他支持立趙璩為太子。
  • 顧命八大臣慈禧一口氣除掉七個,唯獨一人倖免,他憑的什麼?
    其果斷處理「戊午科場案」,將一品大員柏葰處斬,使得清王朝此後幾十年間官場風氣,特別是自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有了很大改觀。肅順雖驕橫專權、目中無人,但對待有才華的漢臣卻能做到格外禮待。肅順「輕滿員」而「雅重漢人名流」 。他「待漢員頗極謙恭」,自稱「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筆厲害得很」 。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等漢族官員,都是依賴肅順的推薦,才得以大展身手的。
  • 唐中宗賜五十歲老媼,嫁給左御史大夫為妻,御史大夫叩謝高呼萬歲
    他進入仕途後,卻為了爭權奪利,迎娶五十歲老媼,留下貽笑大方的故事。 他除了照顧弟弟妹妹,就是在讀書,學得滿腹聖人文章。到了他成年後考中科舉,正式進入仕途,因為有祖輩蔭蔽,因此晉升很快。在清河縣令任上,竇懷貞制定了許多有利於民的政策,清河百姓提到竇縣令,無不稱讚。 竇懷貞享受著百姓們的讚譽,心態卻發生了變化。竇懷貞的祖輩曾封將拜相,但是到了他從政時,家族已經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