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武漢拉麵之王,30多年天天排長隊,以後恐怕吃不到了

2021-01-19 每日各地美食大放送

面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食物,提起拉麵,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蘭州牛肉拉麵,如今拉麵已經遍布全國各地,每一座城市都有很火爆的拉麵館。

武漢這家不起眼的小館子,卻被很多人稱為拉麵之王,有人直言不諱的說,這家麵館裡的牛肉麵是自己吃過最好吃的拉麵,而且沒有之一,這家店已經開了31年了,天天排長隊。店很小,桌子靠牆,這桌子上永遠坐滿了,客人天熱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坐在門口吃。

這家店就是曹氏兄弟牛肉拉麵館,他家主營拉麵,還有武漢的熱乾麵,小碗的拉麵只要15塊錢一碗,性價比很高,走進店裡,買單之後拿一個小牌牌,憑著牌牌取面。這家店是曹氏兄弟倆合開的,30多年了,兄弟倆現在在一起開店,並沒有矛盾,老闆說就跟對客人的態度一樣,坦誠相待。

雖然這家麵館生意紅火,兄弟倆依然親力親為,弟弟揉面,哥哥拉麵,哥哥拉麵的技術非常嫻熟,看上去很慢,但是拉麵速度很快,幾秒鐘就能拉好一碗麵,現揉現拉的面,吃起來特別的有韌勁兒,他家面的做法跟傳統的牛肉拉麵不同,把它調成了武漢人喜歡吃的味道。

這碗面裡放入了大量的胡椒辣椒,吃起來感覺喉嚨嗆,但是過後又很柔,舌尖不會留有辣味,牛肉湯的味道香醇,這牛肉湯可是用牛骨頭和牛肉熬製的純濃湯。牛肉是帶筋的牛腱子肉切得很薄,但是片片帶筋,吃起來不幹不柴,口感剛剛好,這一碗麵很快就吃下肚,吃完面再喝一口湯,這湯的味道也讓人感到驚豔,有一種很柔的微甜的感覺,在舌尖上蕩漾。

吃這碗面會有三種口感,不斷地有順序地出現,層次非常明顯,會吃的行家都對他家的面讚不絕口,也就是因為好吃,這家麵館永遠排長隊,雖然人多,但是出餐很快,大概等十幾分鐘就能吃上。

有人稱這家店是武漢的牛肉拉麵之王,實至名歸!但兄弟倆也有一件感到非常遺憾的事情,那就是這受歡迎的手藝無人繼承,一旦兄弟兩個不幹了,以後武漢人可能就吃不到這麼好吃的牛肉拉麵了!

相關焦點

  • 4家永遠排長隊的日本拉麵店
    我們整理了4家永遠排長隊的日本拉麵店,不過在介紹它們之前,先來普及一些小知識吧。首先是分類,日本拉麵種類繁多,如果簡單點按地域分,有三大流派。札幌拉麵發祥於北海道札幌市,最早是鹽味拉麵,後來卻以味噌口味成為代表,是日本各地風味拉麵中最早獲得全國性知名度的口味。
  • 在武漢,蘭州人才不吃蘭州拉麵!
    在武漢的蘭州拉麵店裡,能加到的雞蛋絕大多數是煎蛋。蛋白因為太多的油呈現明黃色,蛋黃不老不嫩,就是有點冷了吃起來略顯油膩。在武漢,蘭州拉麵好像只有細的。細得很均勻,看得出拉麵人的手藝不錯,但沒有拉麵的靈魂——韌勁。
  • 超人氣拉麵王「蘭池拉麵」,又又又送超優福利啦~
    蘭池拉麵專營博多流派拉麵,店內有多種獨特的人性化設計,尤其貼心照顧獨自吃飯的單身狗。最緊要的是,豚骨湯濃醇飄香,拉麵彈性有力,目測立刻會成為國內拉麵界的新晉人氣王!蘭池炎王,特質紅色湯頭,拉麵正中央一個橙紅色肉糜團,肉粒飽滿而有嚼勁,味道香辣,適合重口味人群。
  • 主協之聲 │ 來碗拉麵嗎
    要說起日本美食,想起最多的除了壽司,那就一定是拉麵了!無論是在日本天南地北,城市鄉村,清晨或傍晚,總能找到一碗熱氣騰騰美味的拉麵。直至喝光最後一滴湯汁,身心也隨之一振。看似平淡的食物為何竟蘊含了無盡的魅力?一碗正宗的日本拉麵,由面、湯汁及佐菜三大部分構成。
  • 一碗拉麵竟能「拉」活一個貧困縣!
    1997年前後,村民馬合(化名)兄弟第一批走出山鄉,到鄭州做拉麵,親帶親,鄰幫鄰,全村700多戶,陸續有260戶加入拉麵大軍,其中也有刑滿出獄、改邪歸正的。馬家兄弟分別蓋起新樓房,屋裡鋪著地板,還有洗澡間。今訪新樂,村裡人不多,房子嶄新。村民不願再提「化隆造」,問到拉麵館,都會打開話匣子。一位村幹部說:「一些人過去走了彎路,做拉麵起步晚了,要不早都發財了。」
  • 李九七說美食:寧夏牛肉拉麵第一碗紅雷老王清湯拉麵館的傳奇
    三十多年了,紅雷老王清湯拉麵就在銀川西夏區的建設巷內開,記憶中這家拉麵店,搬過三次,但一直在西夏區寧夏中醫研究院對面的建設巷內!為什麼叫「紅雷老王清湯拉麵」,我想是因為這兒駐紮有蘭空的雷達團叫紅雷部隊,老闆是個甘肅人,姓王,人稱老王,因此起名:紅雷老王清湯拉麵!這名字也不是老闆起的,是吃客們一直這樣叫的,慢慢就叫出名了!
  • 習總問,青海拉麵與蘭州拉麵啥區別?這篇文章能回答!
    一曲青海花兒《沙娃淚》,唱出了採金之苦、致富之難。 從人工到機採,冶沙拉在「刀尖上」行走多年。高投入、高風險。其間,他投資買的幾十間商鋪全賠了進去,曾經顯赫的「金霸頭」有點惆悵。 後來,為保護生態等,國家嚴禁私挖濫採。正是那些年,一些化隆農民開始到內地開拉麵館——從面裡「淘銀」。
  • 攻略吃完了30+碗日式拉麵,我們終於找到了廈門地界上的拉麵奧義!
    廈門地界上新近出現了不少熱門拉麵店,比如沙坡尾網紅杜嵐和中華城的一喰堂。這次土筍凍打卡了8家拉麵店,吃完了30+碗日式拉麵,為大家細細測評其中真味,找到廈門日式拉麵的奧義所在。①雙蔥叉燒王拉麵——45RMB湯底:★☆麵條:★★
  • 邯鄲美食界的扛把子——南沿村拉麵,究竟有何魔力?
    來過邯鄲的人都應該能看到,遍布大街小巷,在美食屆打下大好江山的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而是一碗幾塊錢的面——南沿村拉麵,到了飯點,店裡就變得十分擁擠。這張圖片,南沿村拉麵和武漢熱乾麵合體加油,不少人應該也見過。
  • 《不為人知的中國面類之路——探索日本拉麵之源》(九・拉麵向北、拉麵向南)
    拉麵的東北之路始於蓬萊,從這裡渡過渤海海峽,登陸遼東半島。從山東半島渡來的拉麵將大連、瀋陽、丹東連為一線,發展為大連的「拉麵」、「大肉麵」,瀋陽的「抻面」,以及丹東的「紅燒牛肉麵」。    我第一次在中國見到僅以「拉麵」命名的麵條就在大連(時候在瀋陽也見到了菜單上寫著「拉麵」)。這種拉麵面碼只有蔥而已,湯頭用豬骨熬製,讓人想起日本不加其他面碼的「素拉麵」。
  • 武漢被日本拉麵入侵了!快去幹掉他們!
    ♥ 人均:50元   地址:武漢天地4號樓4-1-12一好拉麵是主營日本拉麵的餐廳,剛剛開張時,在武漢也是風靡了一段時間。味藏在武漢開了幾家分店,每家都小而精緻,日式風情濃鬱,有很可愛的榻榻米小包間。有些日料店定食菜單裡沒有拉麵,只有烏龍麵。但味藏有多種口味的拉麵可以選擇,這點讓我這樣的拉麵愛好者好感倍增。
  • 走在北緯30度——成都和武漢之初體驗
    武漢的道路布局就更隨意,根本沒有指向性。整座城市幾乎都找不到一段筆直的道路,像我這樣號稱大腦自帶GPS導航的人也無濟於事。我坐908路公交從武昌火車站去江夏,從地圖上看只知道是往南走,但車沒走多遠到了梅家山立交,繞得我徹底迷失方向,懷疑人生,車在路口繞了360度,又好像是450度,司機才選到他喜歡的那條路徑。
  • 吃貨攻略:大溫村最美味的六家日式拉麵店!
    最能代表日本風味的幾樣食物,日式拉麵可是佔了一席之地。熱乎乎的精熬高湯,配上特殊香Q有嚼勁的手工拉麵,還有滿滿一碗的各式配菜,不管在什麼季節,一碗熱騰騰的拉麵肯定能徵服你的心。推薦理由:吃貨們號稱日本「最佳溏心蛋」的丸玉,只有十多年歷史,但發展迅速,短短幾年已發展到東南亞各地都有開設分店。它家的招牌就是那顆小小的溏心溫泉蛋,以及濃濃的雞湯底最基本的招牌溏心蛋拉麵,麵條Q彈,湯頭濃鬱但一點也不油膩。推薦它家玉子燒,非常值得一試,應該算是溫哥華是最出色,蛋香而且又多汁。
  • 如何在日本開一家正宗的「蘭州拉麵」?
    清野先生在忙完接待最後一批客人以後坐在了我面前,隨著採訪的進行,我們漸漸了解到了他與馬子祿結緣的來龍去脈。 interview 清野烈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和日本互相傳遞飲食文化。」清野烈馬子祿牛肉麵日本店店長,大學時代在北京度過。
  • 青海拉麵和蘭州拉麵有什麼區別?
    其實「蘭州拉麵」江湖之深,大家都略有耳聞,也難免有人狐假虎威藉此敲詐勒索。不過懂得人都知道,蘭州沒有「蘭州拉麵」,就像魚香肉絲沒有魚一樣。1988年,化隆縣農民韓錄因為聽說在南方的穆斯林吃不到清真餐,於是揣著7000塊錢到廈門開了內地第一家清真拉麵館。當時韓錄的拉麵館並不被接受,只好在拉麵館門口展示拉麵技藝,逐漸吸引到顧客,開始掙錢。
  • 關於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以及蘭州牛肉拉麵的關係!
    最後,蘭州拉麵,西北拉麵,高原拉麵。。。管理第一:馬有布,號稱少東家從國外學了MBA回來管理牛肉麵營銷第一:厚糧,君不見舌尖尖現在多火?味道嗎。。。。。其實舌尖尖就是厚糧酸菜。。至於少數的吾穆勒,佔國,周勇,安伯爾,磨溝沿,辣子這些嚴格的說不算連鎖,基本上只做蘭州市、。。所以不說也罷!
  • 天天省唄爵士卡是智商稅還是真的性價比之王?
    原標題:天天省唄爵士卡是智商稅還是真的性價比之王?近期,一張「吃喝玩樂購全部都能省」的綜合權益卡「天天省唄爵士卡」躥紅網絡,除了各路網絡大V在持續安利,小編周圍的朋友也各種進行安利。
  • 武漢「繁華」盛景再現,號稱武漢「小香港」,成外地遊客打卡勝地
    武漢這座城市,就是一個很標緻的繁華大城市,這裡還有很多的人們喜歡走在塵世的街道上,享受一下城市的輝煌。在武漢有一條街道,被人們稱為是「小香港」,這是因為這條街道很是繁華,一到夜晚的時候,來來往往的人流量很多,還有很多的外地人們喜歡在這裡打卡。
  • 101 FOOD | 這是武漢最老牌的日式拉麵
    五年前 連續四年蟬聯日本拉麵冠軍空降武漢 經過十幾個小時熬製的濃鬱湯汁包裹著富有彈性的拉麵 成為一好拉麵值得稱道的門面技能!憑藉統一的高標準操作 出色的口感 嚴格的品控在一經推出便獲得一眾好評 不斷的推陳出新 保證日式精美膳食的基礎 也讓本地食客都能滿意口味 相信這也是作為一家日式拉麵店能夠長久屹立於江城的緣由記得當年 我們突擊發布了一篇關於一好拉麵推薦的微博獲得很多朋友們的支持排隊 等位 五年前就爆了這也絕對是 101 FOOD 欄目的OG前身了
  • 一碗拉麵「拉」活一個貧困縣
    一曲青海花兒《沙娃淚》,唱出了採金之苦、致富之難。  從人工到機採,冶沙拉在「刀尖上」行走多年。高投入、高風險。其間,他投資買的幾十間商鋪全賠了進去,曾經顯赫的「金霸頭」有點惆悵。  後來,為保護生態等,國家嚴禁私挖濫採。正是那些年,一些化隆農民開始到內地開拉麵館——從面裡「淘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