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肌力不平衡,緩解ITBS髂脛束疼痛

2021-01-12 跑步吧

幾乎所有熱愛跑步的跑者都曾經出現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這幾乎是跑者們難以避免的問題,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病發原因。髂脛束是一條厚且長的筋膜帶,包覆從膝蓋外側到骨盆外側肌肉、骨骼與神經。簡單地說,當跑步動作導致膝蓋反覆彎曲與伸直、外側並與髂脛束多次且長時間摩擦而導致這樣的發炎問題。

對熱愛跑步的人而言,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常發的問題

膝蓋與腿部的伸直與彎曲,會導致髂脛束往返移動,而開始出現摩擦症候群時,筋膜與誘發點接觸而產生疼痛。如果你懷疑自身出現ITBS疼痛感時,別擔心,依舊可以走路行動,但跑步或是走下樓梯、下坡路段就可能會觸發。通常急性誘發只需要休息個兩三天就會復原。但慢性發炎的狀況可能會讓整體治療期從六週到六個月。

如果你懷疑自身出現ITBS疼痛感時,別擔心,依舊可以走路行動,但跑步或是走下樓梯、下坡路段就可能會觸發。

正如前面所說,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對跑者而言一點也不陌生。較為普遍的原因來自於:

1、短期內跑量陡升

2、臀部、股四頭肌未作放鬆

3、對稱肌力不平衡

跑動中每一步離心收縮,隨著訓練強度或是跑量的上升,將會使得臀部肌、股四頭肌更顯緊繃,過度緊繃的肌肉致使筋膜在膝關節外踝產生摩擦。在1993年針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研究中指出,透過大量跑步讓隊員們產生急性ITB症狀,接續透過三天休息停止跑步而消除急性疼痛問題。

跑步運動強化股四頭外側,所以必須額外強化股四頭內側頭

所有治療師都會在ITBS初期告訴你:「停止跑步並嘗試使用泡棉滾筒按摩。」儘管許多運動員表示,透過使用網球按摩臀部肌肉群、以及使用滾筒按摩股四頭外側肌可稍微緩解痛苦,卻無法消除摩擦問題。

透過運動科學家的生物力學研究指出,除了跑量與強度陡升外,另一個造成ITBS的原因來自於對稱肌肉平衡不足。簡單地說分為:臀部肌肉過於虛弱,以及股四頭內側頭肌肉弱化。跑步時跑者大量使用到股四頭肌外側,但臀部肌肉與內側頭並沒有均衡地同時發達。

髂脛束症候群的鍛鍊

1、 牽拉鍛鍊

⑴站立位,雙腳前後交叉,彎腰儘量去接觸踝關節。堅持2分鐘後恢復原位(為了安全考慮可以一手扶牆)。

⑵站立位,一手扶牆,雙腳交叉,牽拉側的骨盆向牆面方向靠近,堅持10秒後恢復原位。

2、 力量鍛鍊

下肢肌力變強以後對膝關節的保護作用就會更強,所以鍛鍊下肢肌力也很有必要。

⑴股四頭肌的鍛鍊:抗阻伸膝,可以在腳踝處綁上沙袋,沙袋的重量根據自己的耐受量決定。

⑵股三頭肌訓練:俯臥位,腳踝處用彈力帶固定,彈力帶的另一端固定在床腳或者椅子腿上,做抗阻屈曲膝關節動作。(膝關節屈曲後在屈曲位保持20秒後恢復原位)。

⑶內收肌訓練:仰臥位,腳踝處用彈力繃帶固定,繃帶的另一端固定,做下肢的抗阻內收動作。

⑷外展肌群的訓練:側臥位,用彈力繃帶分別固定兩腳踝,上側下肢做腿外展的動作,外展時下方的腿不要離地,上方腿儘量外展。

訓練的注意事項:

1、 強度適中

2、 骨質疏鬆患者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運動的方式及強度。

3、 心肺功能不全者禁止劇烈運動。

4、 訓練時間不要太久,每次在30分鐘左右就好,上下午各一次。

相關焦點

  • 髂脛束症候群(ITBS)介紹與防治
    髂脛束症候群(ITBS),可以說是跑者常見傷痛中殺傷力比較大的一種。症狀來襲時,膝蓋外側的疼痛讓人完全邁不開步子,更別提跑步了。這種傷痛是由什麼引發?又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呢?  第一種也是比較經典的解釋認為,緊張的髂脛束在膝關節做伸膝屈膝的動作中不斷的摩擦股骨外上髁,將髂脛束綜合症的疼痛原因解釋為過度摩擦,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也經常將髂脛束症候群稱為髂脛束摩擦綜合症的原因。
  • 跑步中髂脛束疼痛怎麼辦?
    上周遇到一位同事諮詢跑步的過程中小到三五公裡,多則七八公裡一定會遇到膝蓋外側疼痛難忍的情況,只要不跑就會有所緩解,同事十分沮喪,認為自己先天條件不適合跑步,跑步生涯到了終點。相信每一位認真訓練的跑者都曾經遇到過傷病,而髂脛束疼痛就是最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那麼什麼是髂脛束呢?上圖~上文所說的膝蓋外側疼痛就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的一種表現,是困擾大多數跑者的常見問題。我本人在最開始跑步的時候就遇到了髂脛束的嚴重問題。那個時候我單次跑步只能在1KM以內,否則膝蓋外側立刻疼痛,走路都會費勁。
  • 若髂脛束疼痛 跑者可採取3個措施緩解
    跑者的髂脛束最容易出現的傷病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由上可以得知,髂脛束並不是肌肉組織,而是屬於結締組織。所以,對髂脛束不能直接拉伸。當跑者的髂脛束出現疼痛時,可以採取以下3個措施加以緩解症狀。一、拉伸髂脛束周圍的肌肉通過以下4項練習,可以讓髂脛束周圍的肌肉變得更強,從而減輕髂脛束所承受的壓力,緩解疼痛。1、蛤殼式
  • 跑步族的硬傷——髂脛束綜合症
    髂脛束摩擦綜合症髂脛束摩擦綜合症俗稱跑步膝,很多跑步、騎行愛好者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大腿完全彎曲或者完全伸直時痛感最強,類似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髂脛束綜合症的症狀包括:◆股骨外上踝或其周圍的疼痛,以刺痛為主;◆跑步時疼痛加劇,尤其在下坡時。
  • 隱藏在膝蓋周圍的殺手—髂脛束症候群(ITBS)介紹與防治(上)
    當開始進行桌球技術訓練時,雙腳需要作半蹲動作,訓練完,髖部及膝部外側疼痛加劇,以至於運動員無法再進行訓練,平日體能訓練如慢跑等動作也會增加其症狀,最後連走路也會產生跛行的情形,在經過檢查之後發現髖部彎曲及內轉會痛且角度減少,顯示髖部彎曲及內轉柔軟度降低,另外髖部外展肌力無力。診斷性超音波檢查膝外側有發炎腫脹狀況,經醫師判定應為髂脛束綜合症,就是我們常說的ITBS。
  • 髂脛束不易拉伸 4個方法可緩解其疼痛
    網易體育4月26日報導:人體的大腿內部,有一個組織叫髂脛束。髂脛束是全身最厚的筋膜,起始於骨盆,走行於大腿外側,一直延伸到脛骨外側髁。作為加強膝關節後外側穩定性的動力裝置,髂脛束的主要功能是膝關節運動時屈膝、協同靜力裝置限制脛骨外旋及膝內翻,加強膝關節後外側的穩定性。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指由於髂脛束緊張過度或受到刺激而引起大腿外側、臀部和膝蓋的疼痛。據統計,超過15%的自行車運動員和22%的跑步運動員都遭遇過這種傷病。由於髂脛束位置較深,而且不屬於肌肉組織,所以跑者很難對它進行拉伸。
  • 膝關節外側疼痛(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該怎麼辦?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昨天有跑友留言問:大腿外側髂脛束的位置出現疼痛,是怎麼回事?這極有可能是遭遇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很多跑友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開始多為跑步後疼痛,發展到後期跑步中都疼痛難忍。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如何去康復緩解。
  • 解析「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教你緩解以及預防方法,遠離跑步膝
    跑步時,你是否有過膝蓋外側隱隱作痛的感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引起的?如何緩解?如何預防?認真閱讀本文,你就能知道答案。為了照顧沒有太多解剖學知識的朋友,我儘量通俗易懂的為大家分享知識。
  • 四項訓練加強髂脛束周圍肌肉 預防ITBS
    跑者們不需要專門針對髂脛束讓它變強,因為它已經很堅硬了。也不需要對它進行拉伸,因為它不具有靈活性,但是需要拉伸它周圍的肌肉。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TBS)是跑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傷病,當髂脛束髮炎時,會引起膝蓋周圍的腫脹和疼痛。此時跑者需要停止跑步之類的高衝擊力運動,轉向遊泳或騎自行車之類的低衝擊力運動。
  • 「跑步膝蓋痛」髂脛束症候群怎麼辦!
    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是運動時的剎車組織。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就是髂脛束,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他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過度,發生炎症,這時候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膝關節周圍的滑囊能潤滑摩擦,但有個限度)。
  • 髂脛束症候群,知否?
    臨床上並沒有跑步膝這個說法,只是因為這些症狀大多是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所以也就將這種膝蓋疼痛稱為跑步膝了。以前是跑步、競走、自行車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但在全民積極參與運動鍛鍊的今天,普通人,尤其是熱愛運動的中老年人更易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如果你常覺得膝蓋外部疼痛,尤其是如果你又熱愛跑步的話,那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戰勝它吧!
  • 髂脛束症候群的防治
    髂脛束症候群(ITBS),可以說是跑者常見傷痛中殺傷力比較大的一種。症狀來襲時,膝蓋外側的疼痛讓人完全邁不開步子,更別提跑步了。這種傷痛是由什麼引發?又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呢?大部分的跑友在認識髂脛束症候群時對其初始印象便是膝關節外側疼痛。現在運動醫學界對於此現象有大致三種解釋。第一種也是比較經典的解釋認為,緊張的髂脛束在膝關節做伸膝屈膝的動作中不斷的摩擦股骨外上髁,將髂脛束綜合症的疼痛原因解釋為過度摩擦,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也經常將髂脛束症候群稱為髂脛束摩擦綜合症的原因。
  • 這些動作,能有效緩解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很多跑步的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膝蓋周邊會疼痛,很多人只會覺得是膝蓋痛,其實錯了,這個症狀我們稱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小黑在這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你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你的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是髂脛束,你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他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當你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當摩擦過度,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
  • 跑步損傷最全預防指南,這4招請收下!|關節|肌肉|髂脛束|弓箭步...
    在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就是髂脛束。  可以這樣理解,髂脛束是一根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的橡皮筋,固定了你的膝關節。  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過度,發生炎症,這時候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  突然提高跑步速度或者增加跑步距離,是導致髂脛束症候群的重要原因。
  • 有髂脛束症候群就放鬆髂脛束?這樣治標不治本,強化臀中肌是關鍵
    髂脛束症候群導致的膝蓋疼痛,是很多跑步的朋友面臨的問題,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大部分人選擇的解決方法都是使用泡沫軸或者其他東西滾動拉伸我們的髂脛束,這樣真的對嗎?答案當然是「NO!」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俗稱跑步膝,跑步以及騎行愛好者都很容易有這種問題。當你跑步時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而且疼痛感有時大有時小,當腿部完全伸直或者彎曲時疼痛感最強。如果你出現以上情況,你很有可能患有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了。
  • 跑步膝蓋痛,是髂脛束症候群?還是髕股關節症候群?
    >有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也有可能是髕股關節症候群康復的側重點也不一樣1 都是跑步膝,症狀有差異!具體表現為膝關節外側伸屈疼痛,在膝關節屈曲20°~30°或伸直時最為明顯,跑步時加重,股骨外上髁或其周圍疼痛,以刺痛為主,滑囊炎症加重時,疼痛放射至大腿及小腿外側。2 都是跑步膝,病因不一樣!
  • 跑步多了膝外側疼痛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跑步帶來的膝關節疼痛?
    而在眾多的膝痛類型中,膝外側疼痛又顯得格外突出,曾有一份網絡調查顯示:膝外側疼痛佔跑步傷病的比例達14%。那麼,引起跑友膝外側疼痛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膝外側痛的罪魁禍首——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 【欣·法】 預防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 一文教你懂,髂脛束症候群的4項評估要點,3個重要測試
    天氣轉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出家門,加入跑步鍛鍊中。但是,跑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運動損傷是最令跑者們頭疼的。今天,我們就著重討論造成跑步膝痛的一個重要原因——有「跑步膝」之稱的髂脛束症候群,及其完成康復思路。
  • 路醫生說丨愛跑步、騎自行車的朋友,要警惕「髂脛束症候群」
    而所有健身運動中,跑步和騎自行車應該是最受歡迎的,尤其是跑步,尤其是在大城市裡。看看各大運動超市裡熱銷的跑步裝備,以及朋友圈每天的跑步嗮圖,就知道有多火了。而對於熱愛跑步和騎車的朋友來說,尤其是高運動量的這部分人來說,「跑步膝」「騎車膝」,就不能不提。